法庭風暴

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勃蘭特·戈爾茨坦  頁數(shù):367  譯者:蔡彥敏、汪玉  
Tag標簽:無  

前言

  一、關于本書的翻譯背景以及我與書中的幾位主人公 2005年金秋,在離別三年后,我再赴耶魯(Yale)參加“重返耶魯論壇” 。返程途經(jīng)紐約,曾就讀于耶魯大學法學院、時任紐約大學(NYU)法律診所 教授的邁克·維什尼(Mike Wishnie)約我共進午餐。 我與邁克相識于2001年,當時我正在籌建中山大學法律診所,在福特基 金會項目官員劉曉堤(Titi Liu)女士的引介下,我們開始探討校際間合作在 我校創(chuàng)設診所法律教育項目。之后,在福特基金會和嶺南基金會資助下,該 合作項目很快在校際間展開。邁克和他的幾位同事以及耶魯大學的診所教授 杰伊·波廷杰(Jay Pottenger)于2001—2005年先后三次訪問我校;同時, 我校也分別于2002—2003年年初派出兩批診所教師到紐約大學法學院和耶魯 大學法學院考察??疾炱陂g,邁克悉心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動:從參觀法律診 所辦公場所,觀摩診所課堂,與診所教師和學生座談,觀摩診所學生接待當 事人,觀摩診所教師指導學生準備庭審,到訪問與診所合作的草根組織、公 益機構(gòu),去法院旁聽診所學生代理的案件,與審理過診所學生代理的案件的 法官進行座談等,讓我們對診所法律教育從課堂教學模式到指導學生實案辦 理,以及與機構(gòu)合作等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和把握。 在這次午餐中,邁克提到了《法庭風暴》一書。他向我簡要介紹說,該 書以紀實文學的形式,記錄了20世紀90年代初,當他還是耶魯法學院學生的 時候,他們的診所老師——哈羅德·高(Harold Koh)教授,帶領一組學生, 在一些公益律師和商業(yè)律師事務所的大力支持下,為維護被囚禁在關塔那摩 海軍軍事基地的海地難民的人權(quán)而向美國政府提起訴訟的整個過程。之后, 他問我是否可能將其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午餐后,他和我一起到校園書店 ,并買了一本《法庭風暴》送給我。在我們穿過校園的華盛頓廣場去書店的 路上,邁克動情地對我說,在耶魯法學院的這段訴訟經(jīng)歷令他終身難忘,帶 領他們進行這場訴訟的高教授更是直接影響了他的職業(yè)價值觀、影響了他畢 業(yè)后的職業(yè)選擇與發(fā)展道路……當時就已有所觸動的我向他承諾,自己會盡 快閱讀該書,并慎重考慮他的提議。 與邁克話別后,我登上了從紐約飛回國內(nèi)的飛機。在機艙里安頓好后, 懷著一種好奇和期待的心情,我打開了《法庭風暴》的第一章。隨著故事情 節(jié)一步步在海地太子港和耶魯法學院交替展開,我被書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深深 地吸引住了。特別是每每讀到書中關于耶魯法學院及訴訟團隊的核心人物— —高教授的描述時,腦海中就不禁顯現(xiàn)出數(shù)年前和高教授相識和交流的情景 …… 我和高教授相識于2002年夏季的耶魯。從2002年8月開始,經(jīng)過五年的 醞釀、籌劃,一個旨在讓世界更好地了解耶魯,讓耶魯更好地了解世界并擴 大耶魯?shù)膰H化影響的項目——“耶魯大學世界研究員項目”——正式啟動 。該項目每年從全世界各大洲選拔15名左右的各領域的人士到耶魯進行形式 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集中而深入的交流,包括每星期兩次的專題座談,邀請耶 魯大學各個領域的頂尖教授就公平與正義、宗教、政治、法律、經(jīng)濟、環(huán)境 、公共衛(wèi)生等領域的問題引領大家展開研討。我作為該項目的首期成員,在 耶魯大學開始了其秋季學期的工作和生活。 耶魯大學校長主持舉行了首次招待會,以歡迎我們十幾位剛從世界各地 來到耶魯?shù)膰H成員,招待會上還邀請了耶魯一些頂尖的教授出席。而我正 是在這次招待會上第一次見到高教授。在此之前,耶魯法學院畢業(yè)的邁克, 以及雅禮(Yale-China)協(xié)會派往我校任教的耶魯法學院畢業(yè)的歐海麗 (Hari Osofsky)等一些朋友都分別跟我談到過高教授:韓裔美國人,曾擔任 克林頓政府的副國務卿和首席人權(quán)顧問,是耶魯法學院最受歡迎和尊敬的教 授之一,他除了給學生開設民事訴訟法和國際商務等課程外,還創(chuàng)設了國際 人權(quán)法律診所。由于自己在中山大學一直教授民事訴訟法,又創(chuàng)設了診所法 律教育項目并擔任診所老師,所以未曾與其謀面,我心中已有一些期待。那 天初見到他時,他中等個頭,敦實的身材,圓圓的臉龐上一雙細長、溫和的 眼睛,燦爛地笑著迎面走來,他那平易憨厚的東方人外貌和頗為相近的執(zhí)教 背景令我一開始就產(chǎn)生了一種親切感和認同感。 ……

內(nèi)容概要

  1992年,300名因國內(nèi)發(fā)生政變而前往美國尋求政治避難的無辜海地人,被關押于設在古巴的關塔那摩軍事基地,并被告知因為感染了艾滋病而可能永遠不能獲得自由。圍繞著耶魯師生為幫助海地難民爭取自由而與美國司法部、五角大樓以及老布什和克林頓兩任總統(tǒng)之間展開的不懈抗爭,《法庭風暴》一書把讀者從水深火熱的海地、精英云集的耶魯大學校園、海風凜冽的關塔那摩基地,帶到了承載著實現(xiàn)公平正義使命的紐約東區(qū)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最后直至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該書是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yè)的勃蘭特·;戈爾茨坦律師在進行大量訪談、調(diào)查以及查閱浩瀚文獻基礎上花費六年時間嘔心瀝血著成的一部紀實法律文學,作者通過細膩生動的文字向讀者展示了這場驚心動魄的訴訟之戰(zhàn)。

作者簡介

勃蘭特·戈爾茨坦,1992年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擔任《紐約時代雜志》、《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以及美國網(wǎng)上電子雜志《Slate》的撰稿人,為《華爾街日報》網(wǎng)上在線撰寫每月特稿,紐約城市大學法學院的訪問教授。

書籍目錄

譯者序第一章 海地政變第二章 提起新訴訟第三章 選擇法官第四章 中止令之戰(zhàn)第五章 浮動的“柏林墻”第六章 到關塔那摩去第七章 期待總統(tǒng)第八章 絕食示威第九章 最高法院聽審第十章 地區(qū)法院庭審第十一章 勝敗得失尾聲 后來的故事書中人物介紹名詞解釋記錄和文獻致謝作者的問與答

章節(jié)摘錄

  太子港,1991年9月28日傍晚時分,烏云密布,天氣又悶又熱,令人喘不過氣來。安忒諾爾·;約瑟夫旋風般地沖進了民主統(tǒng)一聯(lián)盟總部,幾個男人緊跟在他身后??偛康脑鹤永飻D滿了人。伊馮娜——安忒諾爾的妻子同時也是他從事民主運動事業(yè)的戰(zhàn)友——此時正夾在緊張的人群當中。“注意!注意!”安忒諾爾高聲喊道,“聽著!今天晚上恐怕就要發(fā)生政變了!大家趕快離開這兒!”伊馮娜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上。人群中爆發(fā)了一陣用當?shù)乜死飱W語宣泄不滿的聲音?!斑@個消息從哪兒聽來的?”人群中有人問道。“埃旺斯收到的消息?!卑策Z爾回答道,聲音在墻壁間回蕩著:“事態(tài)已經(jīng)一發(fā)不可收拾了。大家快回家去吧!”叫嚷聲此起彼伏,人群開始向外涌動。這幾個星期來,城市里到處流傳著“讓·;貝爾特朗·;阿里斯蒂德總統(tǒng)有麻煩”的說法,而安忒諾爾剛剛帶來的警告不過是證實了人們一直以來的擔心而已。伊馮娜拼命地從人堆里擠出一條路走向她的丈夫,他伸出手把她拉到了自己身邊。“今晚,或者明天,”他說,“誰都說不準什么時候,總之是不可避免的了?!彼X得胸口像被一塊石頭壓著似的。對,她必須趕回家,找到她的孩子。“不管發(fā)生什么,都要待在家里,千萬別出門?!彼诘馈!澳悄隳?,你要去哪兒?”“我暫時不能待在你們身邊了,”他緊緊地抱住她,在她耳邊低語道。聯(lián)盟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危險,而他作為民主統(tǒng)一聯(lián)盟的關鍵人物甚至有可能被通緝。他擁著伊馮娜迅速地走出院子,來到了大街上。太子港的市區(qū)中心是走販娼妓聚集之地,街道上滿是殘舊的小貨車和顏色難看的“嗒嗒”作響的公共汽車。汽車的喇叭嗚叫著,濃黑的汽車尾氣充斥在空氣中。安忒諾爾揮手示意攔截計程車,盡管這在平時對他們來說是消費不起的。幾輛破舊的豐田車和本田車駛過他們的身邊,車上都已經(jīng)坐著乘客。最后,他跑到堵塞的十字路口才終于攔下了一輛空車。伊馮娜鉆進車廂,車子開走時,她回頭張望著自己的丈夫,他正大步流星地走回總部大院。小車搖搖晃晃地穿過露天市場和一群爛尾樓,然后停在了太陽城——一個由鐵皮小棚屋和露天水溝組成的“迷宮”般的貧民區(qū)。伊馮娜付了車費,匆匆下車后沿著泥濘小道一路疾步小跑。她沿途看到幾個滿臉皺紋的漢子正圍在一起玩著多米諾骨牌,石板路上一些裸露著上身的小孩拿著一個空塑料水壺當球踢,幾只瘦骨嶙峋的狗在垃圾堆里翻找著食物。當終于跑回到她那個被隔成三個房間的小棚屋時,伊馮娜已經(jīng)累得氣喘吁吁了。她的母親特蕾莎正用煤爐煮著豆子飯,她6歲的兒子雅克正坐在地板上,在一張紙片上涂畫著自己的名字。伊馮娜過去親了他一下,就趕忙跑出門去找她那11歲的兒子丹尼爾。丹尼爾在附近墓園的泥地里踢球踢得正酣,但硬是被她牽走了。把兩個小孩安頓在家后,伊馮娜顧不上危險,又跑出去通知鄰居們要發(fā)生政變的事。但這實際是多此一舉,因為大家都早已聽到了消息。她可以感受到四周彌漫著強烈而晦暗的恐慌。青年男子們找來了一切可以用來充當武器的工具:彎刀、耙子、鐵鏟和舊木板……情急中她抓住其中一個人的手。“你們這樣簡直就是拿雞蛋去碰石頭!”她試圖阻止他們。那個人回答說:“那也得挺下去,只要有足夠的人一起去宮殿,我們就可以擋住那些軍隊?!币榴T娜拼命搖頭,“這樣子做實在是糊涂透了,只有活著才有希望!”她沖他們大聲叫道。但是沒有人聽得進去。最后她只好放棄。趁天還沒有全黑,她趕緊跑到公共石井那兒打水,直到把家里壇壇罐罐都灌滿,因為要是等到晚上再出來打水可就太危險了。接下來的黑夜和整個白天,伊馮娜一家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緊張不安地等待。偶爾會有聯(lián)盟的成員敲伊馮娜家的門,閃進屋里和她交談幾句。各種流言傳來傳去,但是附近卻一個士兵影兒都看不見,平靜得出奇。然而,當夜幕再次來臨的時候,槍聲響了起來。伊馮娜趕緊跑進房間,把孩子們拉倒在地上,用自己的身軀保護著他們。子彈打在他們頭頂上方金屬質(zhì)的波紋狀屋頂上,發(fā)出“■、■、■”的巨響。槍聲中還夾雜著一些呼叫聲,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槍聲、尖叫聲和哭喊聲,她的兩個孩子嚇得哭了起來。她讓他們蜷伏在自己懷中,試著用歌聲來安慰他們,還不時地提高自己的音量以蓋住突然尖銳起來的槍聲。就這樣熬過了一整夜。整夜里空氣中都彌漫著刺鼻的焦味兒,那是用來搭做臨時堡壘的輪胎因燒著而散發(fā)出來的。日上三竿后,兩個小孩終于支撐不住昏昏入睡了。不久,她父親的那部電子收音機傳出了太陽城電臺的新聞廣播:阿里斯蒂德已經(jīng)被驅(qū)逐出境了。她絕望地跌坐在地上。一切都完了,她和安忒諾爾所為之奮斗的一切——阿里斯蒂德的大選、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她的孩子可以看到希望的國家——都付諸東流。一連幾天,伊馮娜一家人就只能這樣焦慮不安地躲在房子里。終于,當炮火聲變得稀落并逐漸遠去的時候,她忍不住偷偷地離開家到外面打探風聲。街道上一堆一堆熔化了的輪胎還在冒氣,到處是橫在血泊中的尸體,引來成群的蒼蠅縈繞以及餓狗叼食,一輛重機車正轟隆隆地碾過馬路。她從一個鄰居那里聽來的小道消息是:發(fā)動政變的頭頭們命令把大街上的這些尸體都移置于首都北部的提坦恩——一個專門埋葬流浪漢的墓園。伊馮娜穿過陰暗的鐵皮棚屋相連的巷子來到附近的一個當鋪。她要借用店里的電話,在付給店老板相當于20美分的1古德后,她撥了民主統(tǒng)一聯(lián)盟辦公室的電話號碼,但沒有人接聽。她接著一次又一次地重撥,但始終沒能接通。也許最糟糕的事已經(jīng)發(fā)生了,她一想到這點就沒辦法冷靜下來,于是冒著風險跑到附近另外一個聯(lián)盟成員的家里。幸好,那個人告訴她安忒諾爾已經(jīng)脫險,并在鎮(zhèn)上加勒弗費列區(qū)的一個可以看到太子港海灣的荒涼山坳內(nèi)藏了起來,但聯(lián)盟總部已被洗劫一空,聯(lián)盟領導人——太子港的市長埃旺斯·;保爾則在機場遇襲被捕。伊馮娜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她的處境其實很危險,雖然她的曝光率沒有她的丈夫高,但也是太陽城有名的民主運動人士,而且,當局還可能會利用她來引出安忒諾爾。因為外面街上到處都是巡邏的士兵,所以,她急急忙忙回到家后,就和孩子們一直待在家里,一步也不敢邁出大門。P3-5

編輯推薦

  充滿激情,永不言棄,專業(yè)智慧;一群“弱小”的耶魯師生告贏了兩任美國總統(tǒng)! 《法庭風暴》記錄的是為幫助海地難民爭取自由與推進法治,美國耶魯師生與老布什和克林頓兩任總統(tǒng)之間進行的一場艱苦卓絕、驚心動魄、催人奮進的訴訟之戰(zhàn)。 《法庭風暴》自2005年出版后,在美國引起很大反響。作者受邀到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數(shù)十所著名高校舉辦講座、與讀者直接交流,受到熱烈歡迎。美國權(quán)威的《科克斯書評》將其譽為年度十佳紀實文學之一,認為該書既是一本“激人奮進的傳記”,又展現(xiàn)了美國“司法體制的真實面貌”。而本書的可讀性也受到許多著名作家的肯定,評價其“敘事扣人心弦,鞭辟入里”,“自始至終都體現(xiàn)了引人入勝的戲劇性、細致入微的敘事風格和敏銳的洞察力”。據(jù)悉,本書還被翻譯成韓文在韓國出版發(fā)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法庭風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這是紀實文學,講1992年耶魯大學一群師生為滯留在“關塔那摩”的海地難民爭取人權(quán),與美國政府打官司的真實經(jīng)過。全書描述了案件起訴和審理過程中跌拓起伏,激動人心的經(jīng)過。喜歡讀驚險小說的人不妨讀讀這本書,非常刺激。而且還能從中了解美國社會司法運作和制約的真實過程,大有學習價值。最值得稱贊的還有作者高超的敘述本領,實在是引人入勝。我還沒看完,但是卻焦急的想告訴誰,看看吧,無論內(nèi)容還是寫作水平,都太棒了。這樣的好書不常見到。
  •   非常精彩,情節(jié)扣人心弦,對訴訟過程的記述詳而不繁,耶魯法學院師生的公民精神與人道情懷寫令人感動,手不釋卷。
  •   書籍不錯,值得一讀,很有幫助
  •   覬覦這本書已經(jīng)很久了,終于買到了
  •   一位學者在其博文中對此書寥寥幾筆做了介紹,感覺還不錯
  •   看起來不錯,紙質(zhì)還行
  •   很喜歡!內(nèi)容生動,包裝也不錯 加油!
  •   不錯的一本書,適合任何人看,了解美國的民事法律的訴訟制度。本書還有關于海地難民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nèi)ニ伎肌?/li>
  •   一本好書,內(nèi)容充實,情節(jié)和布局都不錯。讀完還可以了解到相關法律知識
  •   還是值得推薦的
  •   不管是不是學法的都適合看哦
  •   作為小說還可以看,作為法律讀物,懂起來略復雜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