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黎宏 頁數(shù):55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本依教學需要而編,以作者多年研究和講授日本刑法學的經(jīng)驗與心得為基,對日本刑法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判例進行全景式展現(xiàn)的刑法學教科書?! ∪珪譃榭傉撆c各論兩篇,除了對刑法所規(guī)定的具體制度進行探討之外,還大量剖析和展現(xiàn)了具體制度后面所隱藏的理念和價值觀,以求讀者能夠?qū)θ毡拘谭ㄟM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本書不僅適合刑法學及相關專業(yè)法學學生使用,極富系統(tǒng)性和前沿性的內(nèi)容以及精選的日本司法判例,也使本書具有出色的學術深度,可供刑法學者研究使用。
作者簡介
黎宏,1966年生,湖北省羅田縣人,武漢大學法學博士,日本同志社大學法學博士?,F(xiàn)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不壋會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主要著作有:《不作為犯研究》、《單位刑事責任論》、《刑法總論問題思考》、《刑事政策學》(譯著)、《刑法學基礎》(譯著)。
書籍目錄
總論篇 第一章 刑法緒論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 犯罪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構成要件符合性 第五章 違法性 第六章 責任 第七章 未遂犯 第八章 共犯和正犯 第九章 罪數(shù) 第十章 刑罰及其具體適用 第十一章 刑法的適用范圍 各論篇 第一章 刑法各論的意義和體系 第二章 對生命和身體的犯罪 第三章 對自由和私生活安寧的犯罪 第四章 對名譽和信用的犯罪 第五章 對財產(chǎn)的犯罪 第六章 對公共安寧和安全的犯罪 第七章 對公共信用的犯罪 第八章 對風俗的犯罪 第九章 對國家法益的犯罪 第十章 對國家職能的犯罪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近代刑法,自其出現(xiàn)以后,在近代社會發(fā)展的不同歷史階段,有過各種變化,但是,作為近代刑法的特色和基礎,下述幾個方面,則一直沒有動搖過:第一,對犯罪進行制裁的刑罰權,絕對由國家掌握和支配(刑罰權國家獨占制度),禁止任何私人對犯罪進行報復;第二,對國家適用刑罰權進行一定限制,即國家只能在刑法所規(guī)定的犯罪成立范圍、刑罰種類以及量刑幅度之內(nèi)發(fā)動刑罰;第三,沒有責任,就沒有刑罰,責任成為科處刑罰的基礎。在客觀責任的意義上,古代處罰思想的制度被禁止;在意思責任的意義上,中世紀的、封建的結(jié)果責任被排除;沒有責任能力的孩子或者精神病人也不受處罰。而體現(xiàn)和保障上述近代刑法特色的,則是“無法無罪,無法無罰”的思想(罪刑法定原則),“只有侵害法益的行為才是處罰對象”的思想(保護法益原則)以及“沒有責任就沒有刑罰”的思想(責任原則)。它們便成為近代刑法的基本原則?! ∫弧⒈Wo法益原則 ?。ㄒ唬┍Wo法益原則和維持社會倫理原則 1.法益和保護法益原則 刑法之所以將一定的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并對其科處一定的刑罰,目的就在于通過防止犯罪行為,達到保護為該種行為所侵害的生活利益(法益)的目的。如規(guī)定殺人罪,就是通過防止殺人行為,以達到保護人的生命這種法益的目的,同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處罰殺人者,其目的也在于防止殺人,保護人的生命法益。因此,一切刑罰法規(guī),都是為保護某種法益而設置的,保護法益是刑法的首要任務。這種認為刑法的目的在于保護法益,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取決于該行為是否侵害了法益的觀點,就是通常所說的保護法益原則?! 栴}是,法益概念的內(nèi)容和其所涵蓋的范圍?!胺ㄒ妗?,不是日本法上所固有的概念,而是所謂理論或者說是講學上的概念,是從德語dasRechtsgut翻譯過來的。
編輯推薦
本書的作者在日本留學多年,他根據(jù)目前日本最新的權威研究成果,經(jīng)過精心選擇之后,分析歸納而成這本《日本刑法精義》,該書資料新穎,反映全面,是目前國內(nèi)第一本中國人根據(jù)自己的思考所寫的專門系統(tǒng)介紹日本刑法的教科書,對我國的法律研習者了解、借鑒日本刑法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