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理論

出版時間:2008-3-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何包鋼  頁數:27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主要討論了西方民主理論中有關民主制度及其原則的一些根本性問題。作者帶著強烈的批評和質疑精神,討論了民主理論中所帶有的永久性問題。此書旨在啟發(fā)學生的多元思考,培養(yǎng)其理性批評能力,可作為大學教材,尤其適合作為研究生的教材使用。對教師和學者們來說,這也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學術參考書。

作者簡介

  何包鋼  1957年生,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兼職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澳大利亞大學政府系教授,主要從事西方政治理論、比較政治學和中國鄉(xiāng)村政治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民主化》、《中國公民社會的民主意義》等。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民主制度的設計:可行性和理想性 第一章  休謨的“無賴假設”:民主制度必須建立在“人性惡”假設的基礎上嗎?  一、無賴內涵之界定  二、“無賴假設”的證明  三、“無賴假設”和制度設計  四、無賴、誠實和中間狀態(tài)  五、民主制度和權利道德  六、結語 第二章 施密特的例外理論:例外問題對程序民主構成了挑戰(zhàn)嗎?  一、施密特的例外理論簡介  二、施密特“例外”概念的問題所在  三、自由主義者視野中的“例外”  四、法律上的悖論  五、決策優(yōu)先還是規(guī)則優(yōu)先  六、結語 第三章 直接民主理論:直接民主可行乎?  一、新社會運動對代議制民主和自由主義的批評  二、直接民主理論簡述  三、直接民主的形式  四、全民公決  五、直接民主理念和中國鄉(xiāng)村民主 第四章 欣得斯對民主概念的批評:民主是烏托邦假設嗎?  一、西方民主理論的新問題  二、公民的自治共同體概念  三、不可餌的多重矛盾關系  四、作為政治行為者的組織  五、對自治共同體控制的限制  六、對自由主義的批評  七、民主理論的困境  八、悲觀的絕望  九、結論第二部分  民主的基礎問題:公正和理性 第五章  羅爾斯的政治自由觀:民主為何建立在平等的自由之上?  一、自由的定義:超越積極和消極自由之分  二、平等的自由  三、如何處理不平等的自由  四、自由的優(yōu)先性  五、自由和法治  六、自由和義務  七、自由主義的民主模式與中國鄉(xiāng)村選舉  八、結論 第六章  羅爾斯的契約方法論:為什么中國人很難接受和消化羅爾斯的規(guī)范方法?  一、社會契約  二、原初狀態(tài)和無知之幕  三、在無知之幕下選擇兩個正義原則  四、反思的平衡  五、對羅爾斯方法的應用和批評  六、為什么中國人很難接受和消化羅爾斯的規(guī)范方法 第七章 羅爾斯的重疊共識理論:多元的民主社會是如何統(tǒng)一的? 第八章 哈貝馬斯的溝通性理論:溝通理論性可行乎? 第九章 沃爾澤多元正義理論:只有一種分配正義嗎?第三部分 超越民族-國家的民主理論 第十章 三種全球正義觀:全球正義是否潛含了地方正義? 第十一章 全球民主理論:國際民主可否解決國家認同問題? 第十二章 金里卡的少數民族權利理論:儒學是否應該接受“不同化”的理論? 第十三章 文化平等理論:文化平等可行嗎?第四部分 民主理論的出路:協商民主 第十四章 協商民主理論和方法主要英文參考書目主要中文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休謨的“無賴假設":民主制度必須建立在“人性惡”假設的基礎上嗎?  民主制度必須建立在“人性惡”假設的基礎上嗎?為什么一個公認的較完善的民主制度卻是建立在人性不完善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不完善的、惡的人性基礎上的民主制度又如何運作呢?另外,如果我們假定人性是惡的話,那么在民主實踐的進程中會不會強化了人的不完善的特征,從而阻礙人性的完善和發(fā)展?上述諸問題是民主理論的“本體論”問題,也是永久性的問題,特別是人工遺傳工程對人體的克隆與改造,又重新提出了人性和制度的重大問題。  英國學者大衛(wèi)·休謨,在中國學者的心目中首先是一位哲學家,其次是一位經濟學家。其實當年休謨在英國,首先是政論名家,而作為哲學家的休謨與作為政論家的休謨,其間又有什么內在的聯系呢?我們知道,在哲學史上,是休謨較早地發(fā)現了“實然”與“應然”之間的邏輯鴻溝,區(qū)分了“實然”與“應然”。休謨的這一發(fā)現,不僅在哲學史上意義重大,而且也影響到他的全部社會政治理論,特別是反映在他為政治制度設計所規(guī)定的原則性預設之中?! ≡谔接懻沃贫仍O計時,休謨曾經提出過一條著名的“無賴原則”,即在設計制度時必須把每個人都當做無賴。這種人除了私利沒有其他目的,而且不論他多么利欲熏心,我們都必須讓他來為公益服務。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被當做無賴,這是一條正當的政治準則。細細想來,這其中似乎有點離奇,這一準則在政治中雖然是真的,但在事實上卻是假的。休謨的這一著名的論述表達了這樣一條自由主義的核心思想:既然所有的政治家和政治行動者都可能成為無賴,就必須對他們有制約。因此,研究休謨的這一思想會有助于我們理解制度設計和現代民主制度的本質及與道德性的關系?! 〔贿^,反對休謨“無賴假設”的人認為,這個假設冒犯甚至貶低了人的尊嚴。例如,Ayres和Braithwaite認為,休謨針對無賴而作的制度設計排除了政治問題上的道德意義,與此同時摧毀了美德的可能性。的確,有大量的文獻涉及和討論休謨的“無賴假設”。但是,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學者對此作出一個清晰的分析。作者的思想是與上述反對休謨“無賴假設”的觀點有所不同的。在這一章里,首先,作者將以有關的政治制度設計為依據來評析休謨的假設;第二,對無賴作出一個清楚而明晰的界定;第三,對休謨假設作一個分析性的檢討;第四,將休謨假設重構為制度設計中的中間狀態(tài)。

編輯推薦

  法政思想文叢。新的中國問題之視角。集漢語學界之學術力量。審慎研究中西政治與法律理論。期冀開辟中國西方傳統(tǒng)政治的兩種資源。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一般政治法律原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主理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作者前些天開會幸會
    這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
  •   何包鋼算是走在民主理論的前沿。聽過他與美國斯坦福大學一教授主講的一次研討會。應該說協商民主可以解決中國基層民主的許多問題,協商民主的許多課題也是在實踐中完成的,因此可以說對中國當代民主的推進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研究民主理論或者說政治學的朋友,應該不要錯過這本書。
  •   一直都作為人類探索和社會科學研究的永恒話題
  •     本書是專題討論式的設計。
      從休謨的“無賴假設”談起,從基礎上考慮“民主”這一概念及其所代表的政治社會行為的特性,也通過對既有民主實踐的考量,從側面加以審視和驗證。書中介紹了羅爾斯、哈貝馬斯、沃爾澤關于民主的學術觀點,也結合國際環(huán)境和政治經濟發(fā)展趨勢,討論、以及或多或少的展望了民主發(fā)展的趨勢。最末尾把協商民主(deliberate democracy)作為民主理論的出路,就其方法論和前景作了討論。
      
      我傾向于認為,學術研究除了應該究問題之本原,此外合理有效的方法論的提出亦應是學者的責任。
      譬如說社會中永遠不缺乏批評者,亦不缺乏實干家,然而把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理論引導下的改變力量才重要和關鍵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批評者和實干群體始終在為自身的利益訴求呼號或奔波,從民主的角度看來,這是合理與無可厚非的。
      這正如否定自利將導致無賴和撒謊成為制度的潤滑劑、每個人生存的必要手段一樣,政治生活中制度的設計是非常需要智慧的,因為它關乎所有人的利益訴求,而當我們站在設計者的角度,而不是歸屬于利益集團的某一方時,也許那種困境感和對天才的渴求,才是最可感,以及給人以使命感的。
      
      印象:
      1. 本質,透徹;
      2. 眼界的廣度和深度。
      3. 作為讀者還蠻容易接下作者的思路去做更為延伸的探究。書中提出的某些問題很有趣或者發(fā)人深省。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