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思維方式

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中國法律圖書有限公司  作者:陳瑞華  頁數(shù):30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法學家的講演,強調(diào)秩序與和諧、自由與權(quán)利、公平與正義,其理念之創(chuàng)新,精神之卓越,或使民主更趨進步,促進社會更尊民權(quán),其意義在于國家更顯強盛,人民更為幸福?! ”旧缤瞥龃恕胺▽W家講演錄”,殷殷之情,端在于增進建設(shè)社會秩序之共識,端在于為和諧發(fā)展增利器,為建制助其力。當此,我們也向勇敢且智慧的法學家致敬,向年輕的法律人致敬,向關(guān)心民主法治的公民致敬。這一群作者和讀者,是此社會中的理性發(fā)光體?! ”緯且徊繉W術(shù)演講稿,記載了作者十年來在全國各地所做講座的精華:既有為初涉法律之門人士準備的法律入門知識,為法律實務(wù)人士準備的職業(yè)技能訓練,也有為法學研究人員準備的前沿問題研究?! ∵@些演講從不同角度涉及了“法律人的思維方式”問題。我們相信,對于初入法律之門的學生、從事法律實務(wù)的人士以及站在法律理論最前沿的研究人員,都需要對一些法律理念進行深刻的理解,對法律實施問題加以深入的反思,對法學研究的前沿課題進行總體的把握。

作者簡介

陳瑞華,男,1967年2月生,山東聊城人,現(xiàn)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中國政法大學學士(1989),中國政法大學碩士(1992),中國政法大學博士(1995),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博士后研究人員(1995—1997),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2002),1997年起在北京大學法學院任教。
  研究領(lǐng)域主要有刑事訴訟法學、刑事證據(jù)法學、司法制度和程序法基礎(chǔ)理論。
  獨立出版的著作有:《刑事審判原理論》,《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看得見的正義》,《問題與主義之間——刑事訴訟基本問題研究》,《程序性制裁理論》,《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第二版)》。
  2004年11月,被中國法學會評選為“第四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

書籍目錄

序法律人的思維方式社會科學對法學方法的影響刑事辯護的三種形態(tài)刑事證據(jù)法的理論體系什么是程序正義程序法的制裁方式人權(quán)法視野下的刑事訴訟刑事訴訟的幾個前沿問題

編輯推薦

《法律人的思維方式》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法律人的思維方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這本書編輯了陳教授的講演精華,無論是法律專業(yè)的還是非法律專業(yè)的人讀起來都會受益匪淺的,這本書通俗易懂,沒有法律專業(yè)術(shù)語的晦澀,并且論理深刻,讓人在一讀上就愛不釋手。
  •   陳瑞華是刑訴法方面的專家,法學功力深厚,且能獨立思想……
  •   這本書很早就看過,特意從當當買來收藏
  •   大愛當當,包裝很好。望繼續(xù)努力、
  •   還沒有開始看~期待~
  •   這本書能幫助拓展法律思維,易懂。
  •   提出的許多前沿的觀點,不過專業(yè)性太強,語言表達有點平淡
  •   很不錯的書,是朋友讓我?guī)退I的,結(jié)果我自己先看了.說的很多問題都是實際中的,而且說的很透.值得一讀
  •   主要講刑事訴訟法
  •   很不錯的書,我是幫朋友買的,自己翻來看也覺的很棒!受益非淺呀
  •   讀后的感覺是得正文不如題目好看,所得甚微。已經(jīng)很久不去讀法律人寫的書了,今天讀了仍然失望
  •   包裝很破很舊,還有臟臟的痕跡,不滿意
  •   老師推薦買的,不過我還沒有看,同宿舍的女孩看了覺得不錯。
  •   凡是學過法律的,都沒必要看,后悔啊
  •     導(dǎo)師布置的作業(yè)。。。
      這是一部演講集,著重對單個問題的研究,而沒有教科書式的體系和相對比較嚴密的邏輯(個人這樣覺得),再加上之前沒有讀過陳老師的作品和知識淺薄,對于一些術(shù)語如程序性裁判不大了解,讀前面幾篇的時候有困惑的,所幸后面的文章有解釋。。。
      
      比較喜歡他的一些新奇的理論,當然這很可能因為個人閱歷過淺,如果有人和我一樣很少看法學經(jīng)典著作、當代著作也沒有對什么時髦的理論作什么關(guān)注的話,完全值得一看。。。
      
      晚上補下本書筆記,或許本人能更好地理解它。
      
      
      
  •     我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的題目就萌發(fā)興趣,這段時間對涉及“思維”的主題較為關(guān)注,況且自己也是法科生??吹侥夸浐筮x擇了第一篇讀,并在網(wǎng)上找到一篇同名演講稿,閱讀后做了筆記。對于全書不能做太多評論。
      開篇第一句:“如果說社會進步在私法領(lǐng)域的標志是‘從身份到契約”’,那么在公法領(lǐng)域體現(xiàn)為兩點: 一是‘無限地授予權(quán)力到有效地限制權(quán)力’,二是‘從結(jié)果到過程’?!边@句話也是這篇文章的點題之筆了。
      作者用法諺展開對法律人思維方式的論述,間引案例以說明,有點法律基礎(chǔ)的人應(yīng)該不難讀。以前并不關(guān)注法諺,看完之后也許要留意了。鄭玉波先生著有《法諺》一書,多次在書架看到,尚未拜讀。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271507/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273652/
        
      作為一個法律人(目前我還不是以后也未必是),恐怕最難過的是法律人的思維方式和公眾傳統(tǒng)的“欠債還錢、殺人償命”的思維以及法律崗位上的非法律思維的沖突。作者在文中亦有相當部分的論述。
      note: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390179179/
  •   誒,本來還想找舒國瀅老師的《法律的智慧警句》補充下對法律諺語的無知??上D書館的都被借光了。。。也,圖書館有《法諺》的,我去拜讀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