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你為什么不爭氣?

出版時間:2007-3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陳長文,羅智強  頁數(shù):230  字數(shù):153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以詰難性的問題作為開端:“法律人,你為什么不爭氣?”,試圖找出另一個建設性問題的答案:“法律人,你要如何爭氣?”這個命題,不只法律人應該也必須關心,以透過自省,務求“革心革行”,事實上這也是所有受苦于法律人不佳的臺灣地區(qū)人民所應該也必須關心的命題。    這是一本發(fā)人省思的書,不只法律人該看,非法律人但關心臺灣法治發(fā)展的普羅大眾也該看。在書中的第一章,作者即下了一個相當震撼的標題:“人的光明,法的黑暗?”文中反諷地指出,法律人地位日隆,但法律尊嚴卻蕩然掃地的荒謬現(xiàn)象。書中語重心長地指出:“社會如此善待法律人,法律人自己呢?又做出了哪些事情,對整體社會以德報德呢?當法律人擔當政府重要職位之后,法律人治出了什么樣的國家?……‘法律人’的光明時代已經來臨,但如果法律與正義卻因為法律人的光明,而淪入更黑暗的世界,那么‘法律人的光明’將只是一個丑陋的假象?!?/pre>

作者簡介

陳長文,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臺灣大學法律學士。
理律法律事務所執(zhí)行合伙人兼執(zhí)行長、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長、財團法人臺北歐洲學校董事長、政治大學兼任教授、中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及中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財經法專題講座、

書籍目錄

序:法律人的“希波克拉之誓”     序:法律人,你為什么不爭氣?     自序:擁有正義靈魂的譯本書     引言    上篇 第一章 法律政治人——人的光明,法的黑暗? 第二章 律師——全觀性格?半面性格?     第三章 再論律師——朦朧選項里的清楚選擇     第四章 檢察官——正義守衛(wèi)或貪腐共犯?     第五章 再論檢察官——人與制度的雙面期待     附錄文章(一):化解沖突危機——歷史站上陳瑞仁檢查官肩頭     附錄文章(二):歷史起點——陳瑞仁,謝謝你     附錄文章(三):劣質司法人員,應有淘汰機制     第六章 法官——應有碰觸上帝袍服的戒慎     附錄文章(一):不讀那所法大學的自由     附錄文章(二):拒認內地學歷——違法,更違憲!     第七章 “大法官”——欲為神之事,先修神之格    附錄文章(一):進步立法,退步解釋     附錄文章(二):冷漠麻木的“大法官”解釋     第八章 法學教授——法學教育的再省思    下篇 第九章 認識法制之所由——中國現(xiàn)代法制的變遷與發(fā)展     第十章 歷史的診脈——論價值空窗中的淺根法治觀     第十一章 旁論——宏觀兩岸法制發(fā)展的脈絡 挑戰(zhàn)與契機     第十二章 尋找典范——伊凡 伊列區(qū)的啟示     第十三章 后記謝謝陳“總統(tǒng)”,讓我們從痛苦中尋見真理     別章 當法律整到政治模范生——馬英九特別費案的法理情分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法律人,你為什么不爭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4條)

 
 

  •   最近在拜讀陳長文先生的《法律人,你為什么不爭氣?》,不僅感到作者是一位有學術見解,而且更是有為人類的法律事業(yè)盡心盡職的法律人!陳先生遠在臺灣,其著作也是針對臺灣近年的司法制度情況的論述,但他的思想仿佛離我們很近很近。其在《法官----應有碰觸上帝袍服的戒慎》文中,在改善司法制度的建議中提出“成立一個司法觀察的組織”,我想這個建議很好,也可行。作者在文中說:“針對重要案件,忠實記錄并評剖承辦檢察官的起訴文書及承審法官判決。透過千秋之筆的記錄,等于要求相關司法人員謹守職分,向歷史做出交代。因為任何輕爾怠忽乃至于濫權怙縱的行為,都會被公昭于史,收到歷史的批判?!焙芫?,沒有監(jiān)督的權力就會產生絕對的腐敗,雖然我國大陸已有《檢察官法》和《法官法》,但其對檢察官、法官的監(jiān)督總不盡人意,《憲法》也規(guī)定了人民的監(jiān)督權,目前媒體發(fā)達,但由于公檢法辦案的過程、材料等都是“秘密”,外界所知甚少,起不到應有的劍盾效果。

    據陳先生引用的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05年對法院表現(xiàn)的一般印象調查報告,高達85%法官自認為法院表現(xiàn)良好,其余一般認為法院良好的只60%。針對律師調查的部分,則有60%的律師認為法院的表現(xiàn)良好。唯當問及一般民眾對于法院的表現(xiàn)時,卻只有30%的民眾認為法院的表現(xiàn)良好(這些受調查的民眾,有80%未接觸過法院)。這是臺灣地區(qū)的調查,不知道在我們大陸的調查結果會如何。本人在檢察院工作近兩年,從事偵查監(jiān)督、民事行政監(jiān)督工作,發(fā)現(xiàn)對于民事案件的監(jiān)督很不到位,雖然法院內部有審監(jiān)庭來監(jiān)督、糾正本院判決、裁定,但所起的效果不清楚,只是對重審案件的申訴所占比例不小,不能否認民事案件復雜,也不能否認某些法官的法律水平,職業(yè)能力不高,但是有些很基本的判決,錯的無法理解。為了更好的提高法院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國家也對法院的判決提出過要求,但是在本人承辦的案件中,有的判決不敢恭維,包括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也許是我站在抗訴的角度來評判不能客觀,但從當事人的反應中可見一斑。有的判決(在此不便公開)洋洋灑灑說了一通事實,加上依照某某法某某條,對法理可謂沒有分析就得出了“判決如下”。讓我們這些專業(yè)人員都忽然覺得一頭霧水,頓時響起某院領導說的“玩法律的手段檢察院不如法院”的話來。我不知道那個法官是不是故意這樣寫的判決,還是案件太多,讓書記員代寫或者倉促而寫。我認為既然判決等類的文書都是可以公開的,因為既然是法官認為作出的是公正的,就可以公開。陳先生在說《法律人應接受輿論檢驗與批判》中舉2006年11月3日,陳瑞仁檢察官公布“國務機要費案”起訴書,其不畏強權的執(zhí)著,一舉扭轉檢察機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實我們大陸也可以。

    目前某些檢察院民行工作都是有“任務”的,這很能說明抗訴難!剛開始的時候,聽同事說“案源”不好找,我當時就有點蒙,為什么身為國家法律監(jiān)督機關,還要找“案源”,難道是法官的審判水平很高,幾乎沒有申訴案件嗎!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的才逐漸明白,這樣的狀態(tài)出現(xiàn)是多方面的原因。經常審查監(jiān)督案件,我不否認走到申訴這一步的案件都是有點“難度”的案件,總發(fā)現(xiàn)我們法官對民事的審判缺乏監(jiān)督。刑事案件的審判有錯案追究,那民事案件呢?有人說錯了可以上訴,然后可以申訴。這樣當事人的成本,一是經濟成本,二是心理成本多大?法官的責任在何處呢?審判之路的漫長無期,不只是帶給當事人的身心交瘁,更重要的是失去對司法的信任。我想,審理民事案件的法官的責任,這里的民事責任即審判“錯誤”(這里不是說的徇私枉法等腐敗案件)的案件,如何追究責任,也許會有的法官說,民事案件如此復雜,加上民事法律的不健全,法官自身的知識水平有限,加上自由裁量等因素,“錯案”不可避免,我想誰都承認。但是涉及基本的證據方面認定以及適用法律錯誤呢?

    人和制度需雙管齊下才能取得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提高法律人素養(yǎng),盡力做到紀伯倫說的“把手指放在善惡交界之處,就可以碰觸上帝的袍服?!蹦壳暗默F(xiàn)實無法做到美國那樣的法官產生制度。但可以從可以做的方面著手,就像陳先生說的“成立一個司法觀察的民間組織”,對重要案件的判決等公布于眾,讓人評判。該組織是民間的,純?yōu)槊癖娞峁┮粋€評價公檢法的平臺。這樣的組織如果在民間合法的設立起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發(fā)出反對的理由及意見。其實中國的大眾是善良的,是安分的,無理取鬧的少之又少,如果他們的合法權益能得到合法的保護,他們?yōu)楹稳ァ罢腥恰惫珯z法呢
  •   文章中對臺灣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法律人發(fā)出了一聲特別尖銳的質問,法律人,你為什么不爭氣?這里的法律人包括從事法律工作的檢察官法官律師,還包括那些從法律人轉變成臺灣社會管理者的法律政治人。書中沒有艱澀難懂的概念,而是像一個老者在娓娓道來一些做人做法律人的基本道理,并對臺灣的法律人為什么成了現(xiàn)在這樣具有較高經濟地位卻不被廣大社會公眾的現(xiàn)象進行了深刻的檢討。作者在書中不僅就以上主要問題進行了闡述,還附錄了一些作者關心兩岸法制建設的文章,作者說我們兩岸都會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遇到同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來解決,作者希望“在‘法制’軀體中,灌注‘法治’靈魂”。本書是一本緊貼時事的書,許多內容跟隨著陳水扁案的進行展開,還給馬英九提供了肺腑諫言,所以很適合關心時事政治的讀者看。書中的字句也是臺灣式的文鄒鄒的國語,讀起來讓我感覺到了臺灣人寫文章的措辭優(yōu)美。
  •   陳長文教授這書真是相當不錯。雖然是以臺灣當局的一些案例為基礎,咱大陸的基本都不大了解,但是正如作者說的,大陸的法制等各方面的發(fā)展要以臺灣發(fā)展過程中的錯誤為戒,另外作者關于各類法律人的倫理方面也闡述的很透徹,對法律人是很有啟發(fā)性的。不錯的書。
  •   很少有人能用這么犀利的言辭抨擊領導人,雖然是曾經的,但也是一個創(chuàng)舉。法律人就這么不堪嗎?作者雖然用此種憤恨的語氣質問,全書處處指出法律人的缺點,但是其中透露出的光明,才讓我們有希望。
  •   對臺灣律師、檢察官、法官的職業(yè)倫理的深刻剖析,看到一個法律人對法律人職業(yè)群體的亂象的恨鐵不成鋼,文字雋永,義理深刻,特別是談到法律政治人在治國之時濫用無罪推定一點,分析的令人頗受震撼!
  •   前不久甘肅省律師協(xié)會在改選中,因為第一輪選舉情況不能令領導滿意,大會主席團公然拒絕宣布選舉結果,同時施加壓力,終于選出令領導滿意的人選。同時,武漢市在二環(huán)線建設中嚴重違反法律規(guī)定,對工程不進行環(huán)評,對于相關單位的批評武漢市市長阮成發(fā)在相關會議上發(fā)表支持違法建設的言論。在第一起事件中我們的法律人連自己的權利都不能維護;在第二起事件中作為華中重鎮(zhèn)的武漢的法律人集體失語。而在近期的多起社會沖突中也未見法律人的身影。固然著與我國目前的法律現(xiàn)狀有著密切的關系但這不能成為法律人推卸責任的借口。從這個角度看,所有的法律人都應該好好讀讀這本書,而不僅僅是看實務上的書。因為法律人應該是這個社會道德上的楷模,雖然大多數(shù)法律人的收入不如小老板,就更不如大老板了。但作為一個未來的法律人,我希望廣大的同仁放棄所處利益集團的偏見,為中國的民主化建設而努力!!!
  •   臺灣法治發(fā)展的種種情形,或許也將在大陸上上演,如何避免法律人的失真,法律人如何在社會中扮演角色,法律人如何在政治中有自己的話語權,本書或許有涉及.馬英九的作序是點睛.呵呵,什么時間,大陸領導人有從法律出生與發(fā)展出來的呢?期待/
  •   此書可以作為北大強世功先生《法律人的城邦》相對應的作品,很有針對性和現(xiàn)實意義。當年學者為建立法律人的城邦而呼喊,但如今法律人的理想以追求善良公正為價值目標的群體貌似沒能充分建起來,反而形成了以法律話語霸權為工具的特別利益集團,將法律玩弄于鼓掌之間,破壞公平與正義。臺灣地區(qū)的問題和反思,恰恰值得我們借鑒。
  •   法律人,你為什么不爭氣?值得一看。
  •   無論是不是學習法律的人,在這本書中都會有所收獲,有所思考,雖然臺灣與大陸有些差別,但書中所講的問題在我們今天的政治生活中也是普遍的。
  •   還不錯,臺灣的書,沖著馬英九的推薦去的,還是值得一看,不必專業(yè)人士。對法律人很有啟發(fā),對當今大陸亦是
  •   整本書到算不上對法律倫理有什么太多的論述也并沒有給出太多特別實質化的制度改良意見,不過對于一個法律人自身的修養(yǎng)方面還是提出了不少的看法,比較適合本科生閱讀的書目,既能勵志又能讓大家了解一些社會現(xiàn)狀,希望大陸作者也能寫出類似的著作。。。
  •   很值得法律人一看,尤其是剛從事法律職業(yè)的法學畢業(yè)生,真心推薦。
  •   作為法律人要以正義為根本
  •   不錯不錯,法律人必讀之書
  •   相當精彩哦,法律人必讀書目。
  •   很不錯的一本書,有機會都可以看看,尤其是學法律的人~~
  •   這是一本好書。一本法學人,法律人必看的一本書。
  •   看了一下,感覺非常不錯,很值得一看!~特別適合法律人看!~
  •   的確,不是法律人也很適合去讀
  •   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從側面了解臺灣乃至大陸法律職業(yè)群體所缺乏的法律職業(yè)倫理的嚴重性。
  •   學法律的多看看這些書很有幫助,非法學專業(yè)的也能看的懂
  •   在人性之中,法律人面臨各種抉擇,正義,真理?實體還是程序,惡法是不是法?
  •   書的質量很好,尤其是學法律的,值得一看。
  •   想要從事法律工作的朋友們都可以看看!
  •   書本挺好,質量也不錯,適合讀法律的準大學生預習。
  •   法律讀物。。。若愛看紙質書籍,可買來看看。。網上也有電子版。。
  •   一本發(fā)人省思的書,值得一讀。
  •   書中雖然是寫臺灣的司法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但這也點名了如今很多國家司法所存在的共同困境,譬如大陸的司法困境。同樣的一些問題,同樣需要引起注意和解決,才能還一片公正嚴明的司法凈土。
  •   不是本人買的,是幫人家買的,名字很不錯
  •   雖然寫的是臺灣的法制現(xiàn)狀,但是有些問題大陸同樣存在,個人這本書對于中國司法改革的意義重大~
  •   一直就很想買這本書。是我大學恩師推薦的書。確實不錯!
  •   了解臺灣的好書。
  •   書還是不錯的,靜下心來看一看。
  •   北京某檢查院院長推薦的,應該不錯。
  •   很好的一本書,講述了職業(yè)倫理問題
  •   還沒看是看的,當時是看《法制日報》推薦所以才買的,簡介看了感覺還不錯,應該會是一本不錯的書吧···
  •   思修老師推薦的看了覺得不錯
  •   書還沒讀完,書的紙質很好,有馬英九做的序,還是很不錯的!
  •   書很不錯,值得一讀.
  •   這本書,挺好的。。。
  •   好書!這本書非常好看,非常滿意!
  •   以前看過,現(xiàn)在買一本收藏用,覺得內容不錯。
  •   很好的一本書,講述了職業(yè)倫理問題 從臺灣看大陸
  •   品牌就是品牌,質量不錯,值得一試!~
  •   朋友推薦當當網購書,價格便宜,確實!不錯!
  •   該書值得收藏
  •   老師推薦的,很好看
  •   老師推薦的,看了很受啟發(fā)
  •   能從具體的事例來探討,值得借鑒
  •   此書意義大
  •   當我們大談辦案服務大局時,看看別人的觀點。漸修評論
  •   商品很不錯哦,很喜歡,好看
  •   推薦(>_
  •   當我們的社會充斥著不公的判決,強逼、強迫、掠奪與壟斷幾乎快要將整個中國窒息,我們不得不憤怒的吶喊:法律人,你為什么不爭氣!你們,躲藏在立法的外衣下,把自己的私心編織進法律條文;你們,躲藏的力量的制服下,用無所作為來褻瀆法律的威嚴;你們,躲在莊嚴的大蓋帽下,任百姓的權利被踐踏;你們,在法網邊上,任敗壞社會的壞人逍遙法外;你們,躲在書齋里,不敢吭聲透氣!法律人,你為什么不爭氣!
  •   作為法律人,我覺得作者是法律人的優(yōu)秀代表,也是法律人的驕傲,其德、其志、其才都值得尊重。馬英九寫得序很有水平,我覺得恐怕大陸一般的法律教授也寫不出馬英九那樣的思想和文字,更別說大陸那些地位高的政客了。僅從這本書就可以看出,臺灣的法治遠遠走在大陸的前面。
  •   不爭氣,是時代背景所致
  •   內容通俗易懂,寫得比較有深度。很多觀點很到位,啟迪人思考!
  •   了解臺灣司法,還不錯
  •   嘻嘻,送給法學系的妹妹,但是她尚未看完,不過好像還不錯
  •   這本書之前一直說買沒有買,終于買到。看看,不像大陸的書理論性強的,可以直接讀,不必要有什么理論基礎。
  •   不錯不錯,就是書挺貴的,便宜點就好了。。。。。。。。 太貴了,導師讓買,傷不起呀,一丁點優(yōu)惠都沒有?。。。。。。?!
  •   書的內容不錯 就是拿到時書的正文第三頁 書頁褶皺
  •   很不錯的一本書呢。很喜歡。送的也及時。
  •   推薦各位看看,很不錯的文字哦~
  •   ”法律人的不道德“已經成為西方法治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東方世界在從熟人社會(人情社會)向陌生人社會、制度社會、法治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必然伴生這一現(xiàn)象。因為法與道德之間本身存在著不一致性,理想的社會應當靠“法與道德兩條腿走路”。
  •   本書主要是講臺灣方面的問題多,中國內部的很少說到,如果對臺灣方面問題有興趣的人可以讀一讀·
  •   剛拿到書,不過很期待?。?!












































































  •   一些個人隨筆,不是專業(yè)書
  •   一種職業(yè)的道德和操守的反思,值得思考
  •   比較失望,探討法律問題比較少,基本是為政治服務的。
  •     如果本人從事法律工作,讀這本書會讓人明白如何才是法律人應該秉持的理念。  
  •   特別值得每個法律人一看。
  •   主要是結合臺灣的現(xiàn)況,所以有點不易理解
  •   好書一本 雖是表述臺灣地區(qū)的法律人狀況 但與大陸的法律人弊病差不多 可以借鑒
  •   這本書是我們老師推薦給我們看的,現(xiàn)在正在看,很不錯,引發(fā)對社會和法律從業(yè)者的深思,正像封面上所說,不知法律人該看!
  •   還沒看,書送過來還好,紙質不錯,挺滿意的
  •   收貨速度很快。這本書讀起來有種酣暢淋漓的痛快感。
  •   這本書很好地分析了法律人在現(xiàn)實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議,是一本值得法律人讀的好書!
  •   好書,臺灣當時的情景與如今的大陸差不多啊
  •   有很多例子發(fā)生在臺灣,所以不是很懂
  •   說的盡管是臺灣的現(xiàn)狀,同樣的評論完全可以用在大陸的背景下,值得一看、發(fā)人深省的一本書,不過,面對無法解決的法律體制性問題,看完書只能一聲嘆息而已
  •   對于這本書,當然不能追求什么文學價值,因為它實在太像是專欄文章。學術價值呢,也有限。當做是了解臺灣的一個窗口好了
  •   送貨挺快的··質量很好?。?/li>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