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作者:王欣 頁數(shù):247 字數(shù):220000
前言
中國有句話叫“做官要學曾國藩,經(jīng)商要學胡雪巖?!睆闹锌梢钥闯龊r在商人心目中的地位,更反映了胡雪巖在當代社會的歷史影響。胡雪巖自從投身于商界,步步為營,節(jié)節(jié)上升,最終登峰造極,以“紅頂商人”名揚天下。那個時期,能夠被皇上賞賜穿黃馬褂已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子代善的后代昭褳(1776~1829年)在其所著的《嘯亭雜錄》中記載黃馬褂定制:“凡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御前大臣、侍衛(wèi)、乾清門侍衛(wèi)外、班侍衛(wèi)、班領、護軍統(tǒng)領、前引十大臣,皆服黃馬褂。凡巡幸,扈從鑾駕以為觀瞻。其他文武諸臣或以大射中侯,或以宣勞中外,上特賜之,以示寵異云。”可見,只有皇帝身邊的侍衛(wèi)扈從和立有卓著功勛的文武大臣才有資格賞穿黃馬褂。即使是馳騁疆場大半輩子的左宗棠也是在53歲那年,即1864年(同治三年)從太平軍手中奪回浙江省城杭州之后才被賞穿黃馬褂的。這樣看來,胡雪巖竟能被賞穿黃馬褂,其在政界、商界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v觀胡雪巖的一生,他之所以營造了富甲天下的商業(yè)成就,通過仔細分析他的人生經(jīng)歷,可以把這一切歸功于兩點:高超的經(jīng)商智謀及圓融的處世智慧。胡雪巖經(jīng)商,從不與人比蠻力,而是靠智力為自己打開了一條條財路。他曾說:“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說的就是做生意要不拘成法,靈活機動。他借公家的銀子開自己的藥店,用蘇州富家公子的資金辦自己的典當,都是他頭腦靈活,隨機應變的結(jié)果。因此,學會如何“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會這樣“蓋來蓋去”,并學會在“銅眼兒里翻跟頭”,便可以用十萬銀子,做出百萬的生意。胡雪巖還是個“錢眼兒里翻跟頭”的高手。他在自己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階段,其實是身無分文,就是因為他知道如何在“銅錢眼兒里翻跟頭”,他的一項項事業(yè),也就一項接著一項的“翻”出來了。另外,胡雪巖在經(jīng)商中有一個特點,就是突出“舍”字。但他的舍,不是沒有目的、沒有原則的舍,而往往是“舍小利趨大利,放長線釣大魚?!蓖ㄟ^這種舍,他常常贏得別人不能得到的利益。在胡雪巖看來,經(jīng)商并非難事,只要你懂得運用智謀,并遵循商業(yè)的基本規(guī)則就會成功。多數(shù)人不會做生意是因為他們不會為人處世。所以說,經(jīng)商與為人處世關系也十分密切,除了自身的努力外,還要有各色人物的幫助。胡雪巖利用自己圓融的處世智慧,結(jié)交三教九流,朋友遍及社會各個階層、各個行業(yè)。其中采用最高的智慧就是“經(jīng)營人心”。因此,吸引了大批人才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財富。人行走于社會中,每天都要與人交往,怎樣與人溝通,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甚至結(jié)為朋友,是各種階層的人都要面對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要學會與各種人物打交道,建立一個有利于自己事業(yè)發(fā)展的良好人際關系。這些都體現(xiàn)了胡雪巖全部人生智慧的精華,可謂經(jīng)商之絕。本書就是以這兩點為脈絡,把胡雪巖一生中所有經(jīng)典的故事編輯成書,讓你從中領會到經(jīng)商的最高智慧,最終走向人生的輝煌。我相信讀者讀后,一定會被胡雪巖高超的智謀所震驚,并被他的圓融處世所折服。因此,我將《胡雪巖智謀全書》推薦給大家,讓所有經(jīng)商者以及創(chuàng)業(yè)者來借鑒學習。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從兩方面講起,深入剖析胡雪巖的一生的大小事件。從打造金字招牌到升官借勢、平步青云,從結(jié)交三教九流到合利取信、“經(jīng)營人心”。從錢莊老板到經(jīng)營藥店當鋪、富甲天下,除了運氣,胡雪巖更多靠的是心智與謀略。他曾說:“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毕嘈潘闹T多思想,不管是做事先做人的原則還是借錢生財?shù)闹腔?,仍值得我們當代?jīng)商者學習。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從學徒到老板——雪巖的創(chuàng)業(yè)史 1.雪巖,你總會有騎上白龍的一天 2.老板,我把店里的銀子送給朋友了 3.要舞臺,而不是飯碗 4.不外露鋒芒 5.打造自己的金子招牌 6.借官升勢才能平步青云第二章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1.寧可虧銀子,也要賺人情 2.化敵為友,拆除妨礙自身利益的墻 3.留人一條路.傷人一堵墻 4.以交朋友的態(tài)度去做生意 5.“人抬人”才能把生意做大 6.杭州城里誰不知道他是廣結(jié)豪杰的胡老板第三章 這山望著那山高——眼光放遠,生意做大 1.我不會滿足當一輩子的錢莊老板 2.有了錢就要用出去 3.拿別人的銀子,做自己的生意 4.生意做的越大,眼光越要放得遠 5.摸清路數(shù)才能點住穴位 6.心活才一切可活 7.非常時期的獨門生意經(jīng)第四章 機會面前當機立斷 1.智者善抓機遇,圣者創(chuàng)造機遇 2.處處留心.處處商機 3.該出手時就出手 4.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5.左右逢源方可成大事第五章 富貴宜向險中求 1.多一層謀劃就多幾分勝算 2.冒險絕不等于鋌而走險 3.好運氣是這樣來的 4.既要膽大還要心細 5.變化之中尋良策 6.以錢生錢,形成連環(huán)套 7.勝敗在于“敢”與“不敢” 8.風險投資,刀頭舔血第六章 做事先做人第七章 開發(fā)人脈金礦第八章 籠絡人才,知人善任第九章 好心態(tài)可以化輸為贏第十章 乘勢與造勢:善“借”是經(jīng)營的最高境界 第十一章 胡雪巖成敗之謎: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
章節(jié)摘錄
7.非常時期的獨門生意經(jīng)商場上有一句話:“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币馑际钦f這二者最好不要混淆,用感情來做生意,或者做生意中講情感,都是要不得的。用中國老話來說“親弟兄,明算賬”。在商場馳騁過的人都知道,這里看似平靜,卻險象環(huán)生;這里沒有硝煙,卻發(fā)生著無情地廝殺。人們看起來行為從容、面帶微笑,卻在暗中較勁兒,其中斗智斗勇的程度不次于真刀實槍的戰(zhàn)場。的確如此,在人們普遍以追求資本利潤為目的的時代,溫情脈脈的情感本來就受制于經(jīng)濟杠桿,它們的體現(xiàn)也總是很有限的。在商言商,商人的本性是追求利潤。當然不會有那么多的情義道德可言。他要的是利潤,講感情只能在不違背獲取利潤的前提下去講,感情不能影響利潤的獲得。這也是體現(xiàn)商人價值標準的無可非議的“法則”。對此,胡雪巖很坦率地說:“生意歸生意,感情歸感情,兩件事不能混在一起?!焙r的這一句話,也是在特定情況下而言的。比如,胡雪巖想做蠶絲生意,恰巧王有齡官運亨通,到湖州去任知府,礙于他與王有齡世人皆知的關系,不好公開出面去收購蠶絲。想到去上海買糧時租過老張的船,老張夫妻招待很周到,一路上老張的女兒阿珠與胡雪巖調(diào)情嬉戲,也使胡雪巖感到快活滿意。老張老實本分。老張之妻也精明曉事,對養(yǎng)蠶、繅絲、絲繭買賣等都很熟悉。決定出1000兩銀子委派小船主老張夫妻到湖州去開絲行。但由于胡雪巖來往于杭州、湖州、上海之間,幾次雇用阿珠家的船,也與阿珠互生愛慕之心。兩人感情由此而發(fā)。而胡雪巖原本有妻小,但碰到俏麗多情的阿珠也不免要風流倜儻一回,他打算將阿珠娶進門后與原配平起平坐“兩頭一般大”。認清了兩種關系的主次和相對獨立性.胡雪巖干脆因勢利導,將感情服務于生意,向老張明確雙方未來的婿丈關系,讓老張一家感到與胡雪巖不是兩家人,從而定下心來.一心一意干胡雪巖委托的事務。這樣一來,感情實際上又成了促使老張盡心盡力做好生意的一種激勵機制。生意不是感情,感情也替代不了生意,二者不能混淆,但生意與感情不能絕對對立。重要的是既看到二者的不同,也要發(fā)揮感情在生意中的積極作用,因為商人畢竟是與人在打交道。人擺脫不了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是如此。人們共事,感情是否投合,是互相接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如此。因此,雖然說“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但是在實際交往中,生意和朋友是密不可分的。人們往往在生意中交朋友.同時在交朋友中做生意,二者互相參照,同時進行。成功的生意人總是注重生意和朋友都好、二者互相促進。生意好,朋友多;而朋友越多,生意也越好。朋友之間的交往,不能以損害雙方的利益為目的,否則就會破壞朋友之間的感情,使關系解體。但是對待朋友要感情真摯,同時也要注重感情的投資度,因為如果一時出于感激或沖動,慷慨過度,不僅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失去朋友。對此,胡雪巖指出,慷慨過度,雖然是出于自愿,但終究是使自己吞下一個難言的苦果,最后反而會使朋友關系緊張乃至崩潰。其后果真要是失去了朋友,還可能危及前程和事業(yè)。胡雪巖人情練達。他否定人際交往中一時的慷慨,其實是出于人與人交往中度的把握問題。在他看來,生意與感情處理不好,必然影響日后的相處。其實,胡雪巖的這一考慮,用之生意場上的人際交往,特別是合作伙伴之間、老板與屬下之間關系的調(diào)適,也是必要的。如何掌握好生意與感情之間的度,直接影響到相互之間沒有障礙的溝通和配合的默契,的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再比如說,龐二在與胡雪巖合作中,對胡雪巖的為人,由了解而至于心悅誠服,因此,他想讓胡雪巖完全加入自己的生意,幫自己全權照看上海的絲行。龐二想到是送胡雪巖股份,算是胡雪巖跟他合伙,這樣也就有了老板的身份,可以名正言順地為他管理上海的生絲生意了。就當時的情況而言,能夠徹底與龐二合伙,當然是胡雪巖求之不得的。但胡雪巖表示他不同意吃“干股”。既然龐二愿意讓他人股,那么他就必須拿出現(xiàn)銀做股本。他的實力比不上龐二,但可以只占兩成,龐二拿40萬,他拿10萬,而且還要立個合伙的合同。胡雪巖這樣處理這件事情,自然是高明的。從合作的角度,胡雪巖雙方都有了明確的責任和信用關系,就不會使生意和感情融合在一起。分不清你我。這種責任信用關系不僅能使他們保持著正常的朋友關系,而且還能成為他們長期合作的保證。在實際的生活中,生意伙伴之間也的確需要信用的保證。這種保證當然可以是合作伙伴之間的朋友感情。但在生意場上僅有感情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感情之外規(guī)矩的保證,用中國老話來說“親弟兄,明算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這句話中透出的人們由生活經(jīng)驗而來的智慧,也的確是商場中應該遵循的至理名言。
編輯推薦
《胡雪巖智謀全書》中的主人公是清末政商界的傳奇人物,他是經(jīng)商獲仕、戴紅項而又穿黃馬褂的唯一一人;他是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的商界精英,他是縱橫商場與江湖又出入朝廷廟堂之上,權傾一時、富可敵國的人物——胡雪巖。他運用什么智謀游刃有余于政商兩界,他又是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他有什么樣的智慧才能取得事業(yè)上如此輝煌的成就? 《胡雪巖智謀全書》為您分解!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