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作者:鄧占云 著 頁數(shù):276
Tag標簽:無
前言
魯迅曾經指出:“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輝,這就是中國的脊梁?!保ā肚医橥るs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時下每有患上“假懷孕”癥即“癥候和真正懷孕時一模一樣,但肚里卻是空虛的”(高爾基語)所謂才子,將魯迅貶得一錢不值,其實他們不過是在陰溝洞里看泰山而已,永遠也看不清泰山的巍峨。即從魯迅這段論述中國歷史上老百姓的話來說,稱贊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是何等深刻的歷史洞察力!真可謂“目光如炬,燭見幽微”。莊嚴的歷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但是,自從好大喜功、以自我拔高為能事的乾隆皇帝,將從《史記》到《明史》等二十四史欽定為正史后,民間修史就成了野史,處于不合法地位,動輒被查禁,甚至興起大獄。乾隆修《四庫全書》時,對野史的蹂躪,更是劣跡空前。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國民間修史的資格,本來就比官修正史要老,縱使至高無上的皇權,動用最粗暴的行政手段,也無法阻止民間野史的伏流。
內容概要
古往今來的史傳作者們大概認為:帝王將相是王朝的靈魂與核心,指揮王朝運轉的統(tǒng)帥舍他們其誰?帝王將相是帝國的棟梁與柱石,支撐帝國大廈的重任舍他們其誰?帝王將相是歷史劇的導演和主角,閃亮登場歷史舞臺的明星舍他們其誰?而老百姓不過是草芥是觀眾是面目模糊刻板的配角甚或配角的配角。與對帝王將相不厭其煩地濃墨重彩大書特書截然相反,對庶民百姓輕描淡寫語焉不詳甚至“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那些御用文人們,完全可以與媚上欺下趨炎附勢的叭兒狗看家狗們相媲美了。 這本書是一套歷史人物傳記叢書當中的一本。本書所寫人物,是徹頭徹尾不折不扣地地道道的清代老百姓,沒有做過官,沒有任過職,他們的生平事跡大多取材于《清史稿》和地方志,少部分來自于清人所著的野史筆記,因而人物的事跡基本上是真實可信卻又鮮為人知的。全書按照人物從事的職業(yè)和主要事跡,把傳記人物分為十個大類;然后,在每個大類里,再按照人物生活年代先后依次排序,以便于讀者閱讀和比較評析。
作者簡介
鄧占云,1972年生,山西原平人。1996年畢業(yè)于山西大學,同年參加教育工作。2006年獲山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2001年,所撰清代后妃系列《兩宮爭鋒》、《冷月花魂》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此外發(fā)表散文、詩歌、隨筆共30余萬字。
書籍目錄
能工巧匠 孫云球:洞幽燭微惠萬民 張南垣:師法自然造名園 雷發(fā)達:樣式雷家族鼻祖 黃履莊:中國民間發(fā)明家 張榮貴:榮記鐘碗響當當 周小泉:巧用智慧護國寶 沈壽:蘭質蕙心真繡圣坐賈行商 詹谷:十年一諾勝千金 鮑志道:身攜一文成巨富 喬貴發(fā):倔強堅韌創(chuàng)家業(yè) 雷履泰:中國票號創(chuàng)始人 刻刀張:青出于藍勝于藍 陳蔭棠:老二酉堂中興者 夏瑞芳:創(chuàng)辦商務印書館美食名醫(yī) 劉鳳翔:天官賜福老字號 馬慶瑞:京韻飲食領風騷 高貴友:狗不理鋪老當家 楊壽山:烤出中華第一吃 劉鴻?。簞⒂洺醇t果掌門 高斗魁:起死回生賽華佗 葉天士:精益求精拜醫(yī)僧 薛雪:摘牌匾傳為佳話 王清任:解剖實踐出真知畫家智者 髡殘:問心無愧是此生 金農:揚州八怪之翹楚 奚岡:鐵骨錚錚天地間 鄧石如:終古乾坤幾布袍 湯展文:丹陽百姓主心骨 畢矮:蘭溪智慧的化身 解士美:鐵齒銅牙罵財主 沈拱山:蘇北地區(qū)阿凡提 羅竹林:滑稽多智開心人師爺捕快 陳潢:縱然一夢也風流 許思湄:一肩風雨萬里行 周省三:秉公辦案留清名 李師爺:妙擬奏折改陳規(guī) 錢江:位卑未敢忘憂國 顧捕快:膽識過人除強暴 曹捕快:善察賊跡屢破案 猴景:一身正氣懲邪惡 奇人高才談遷:窮且益堅著信史 武瘋子:世人皆濁我獨清 柳敬亭:著名評話藝術家 甘瘋子:危難之際顯身手 楊岫:經世致用一布衣 陳世元:教種甘薯濟蒼生 武訓:行乞興學感天地 寇連材:茍利國家生死以 翁曾坤:蘇武再世節(jié)不辱孝子烈女 薛文:兄弟輪傭以養(yǎng)親 魏興:砍柴奉母揚美名 江良緒:規(guī)勸父親改惡習 張乞人:歌舞祝壽盡孝心 黃氏:相夫孝親女蘇武 李三姐:為父雪恨孝烈女 賈心香:剖腹辯誣全名節(jié) 黃淑華:忍辱含悲報家仇優(yōu)伶藝妓 魏長生:天下誰人不識君 劉趕三:京劇舞臺第一丑 梅巧玲:慷慨好義樹新風 魏聯(lián)升:鐘鼓樓東別有天 云映淮:質本潔來還潔去 張玉秀:假戲真做除惡霸 玉面狐:巧用計懲貪濟民 劉翠翠:出淤泥而不染塵俠客義士 竇爾敦:豪氣干云盜御馬 吳鐘:神槍一桿世無雙 李越尋:扶危濟困真?zhèn)b士 甘鳳池:俠肝義膽亦英雄 楊露禪:楊氏太極拳宗師 程廷華:程派八卦掌初祖 黃飛鴻:男兒一世當自強 劉季平:合生忘死葬英魂英雄豪杰 王囊仙:布依族巾幗英雄 韋紹光:三元里抗英領袖 姜應芳:侗族人民的驕子 徐驤:臺灣抗日第一人 王五:碧血丹心照昆侖 張德成:為國捐軀真豪杰 霍元甲:萬里長城永不倒
章節(jié)摘錄
孫云球:洞幽燭微惠萬民我國最早研制眼鏡和望遠鏡的人,不是哪一個光學儀器專家,而是清代初期的一位青年孫云球。孫云球,字文玉,又字泗濱,生于明末一個官宦人家,父親孫志儒曾做過福州、漳州知府,母親董如蘭知書達理。孫云球年幼時,隨父母遷居蘇州虎丘山畔,他聰穎異常,勤奮好學,13歲就考中秀才??墒遣痪酶赣H去世,家境衰落,又遇清軍南下,時局動蕩,他后來又兩次參加科考,都名落孫山。此后,孫云球以販賣草藥養(yǎng)家糊口,并全副身心致力于科學領域的探索。他經過潛心鉆研,發(fā)明制造了許多奇巧神異的器具。他曾經精心制造了一種按日影來定時刻的天文儀器——晷,能十分精確地判斷出時刻。而孫云球生平最大的成就在于光學儀器和眼鏡技術方面,他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極大地改進和提高了眼鏡的制造技術,使眼鏡的使用者不再局限于官僚貴族富商巨賈這個小圈子,逐步惠及普通老百姓。據文獻記載,眼鏡在元代已從西域傳人我國,但是其數(shù)量極少,價格昂貴,非一般人所能享用,到了明代末年,眼鏡仍是珍貴稀罕之物。如何讓眼鏡變得物美價廉,進而讓眼鏡也能走入尋常百姓家,這成了孫云球苦苦思索的問題。
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魯迅的話讓人憂心的是,媒體充斥著帝王將相,幾乎沒有老百姓的一席之地,甚至貶低、丑化老百姓。典型的例子莫過于有人在電視上顛倒歷史,為清兵人關的屠殺、文字獄喝彩。按此邏輯,奮起抗清的揚州、江陰、嘉定等百姓,豈不是成了愚夫愚婦?媒體應當讓被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拋棄英雄史觀,弘揚百姓史觀,以“中國的脊梁”為榮、為傲! ——本叢書主編王春瑜的話越過蒼茫的歷史時空,你會發(fā)現(xiàn),像你我這樣的老百姓,正是以勇敢與智慧、品格與氣節(jié)……永遠地留在了輝煌的史冊! ——本叢書編輯的話
編輯推薦
卷帙浩繁的史頁,帝王將相充斥,老百姓而能名垂青史者,風毛麟角,史界學人首次為老百姓立傳,彰顯“中國的脊梁”! 《清代的一百個老百姓》試圖通過為每位歷史人物立小傳的形式,再現(xiàn)清代社會中各類平民百姓的生活狀況與精神面貌。通過這些鮮活的個體,來展現(xiàn)這個時代的中國社會與民眾生活。每位傳主的小傳,都以他們的生活與精神世界為中心,通過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力求把握每個個體的生命內涵與時代特質,為讀者描摹出清代社會中國社會各平民階層的眾生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