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王光遠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8-07出版) 作者:王光遠 頁數:29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蔣介石在臺灣》以翔實的史料為依據,全面記述蔣介石退踞臺灣后的活動,披露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兩次臺海危機、圖謀反攻大陸、五次連任總統(tǒng)、傳位蔣經國、吳國禎事件、孫立人事件,論及蔣介石與美國、日本的關系,介紹海峽兩岸的秘密交往,中共為實現(xiàn)第三次國共合作,請章士釗三赴香港,曹聚仁兩岸奔走、多次會見蔣氏父子等情況。全書史料真實、文筆流暢,可讀性強。這部圖書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正式批準出版,是一部真正講述蔣介石敗退臺灣后情況的通俗史料讀物。該書全面反映國民黨退踞臺灣后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蔣介石在臺活動的主要情況。作者對人物不溢美、不隱惡,實事求是地依據最新史料研究成果,披露了許多國內讀者興趣濃厚、想知而難以了解的事件內幕,翔實地介紹了蔣介石在涉臺重大事件中的活動及晚年的心路歷程。全書史料真實,匡正了許多捕風捉影描寫蔣介石的不實傳聞,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內容通俗,可讀性強,具有研究收藏價值。相信無論是歷史研究者,還是文史愛好者閱讀此書都會有所收益。
作者簡介
王光遠,河北安國人,1932年生,1949年畢業(yè)于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曾任北京鋼鐵學院馬列教研室主任、北京科技大學社科系研究室主任、兼任陳獨秀研究會秘書長。1992年離休。著有《陳獨秀年譜》、《浦江魂——白色恐怖下的周恩來》、《紅色牧師董健吾》、《馮玉祥與中國共產黨》。與人合著《陳璧君與汪精衛(wèi)》、《汪精衛(wèi)》、《蔣介石秘史》。發(fā)表文章140多篇。
書籍目錄
第一回 尋出路狡兔三窟 購房產日本常住第二回 別祖塋無限悲痛 離家鄉(xiāng)父子傷心第三回 布置京滬保衛(wèi)戰(zhàn) 劫運黃金去臺灣第四回 張權組織大起義捉蔣未遂被槍殺第五回 舟山群島觀風色 登陸臺灣費周折第六回 去臺北困坐愁城 為避嫌草山改名第七回 美國佬棄蔣保臺 蔣介石堅決抗爭第八回 七月訪問菲律賓 八月訪問南朝鮮第九回 美國發(fā)表白皮書 蔣介石欲哭無淚第十回 兩次追殺傅作義 楊杰香港遭暗殺第十一回 冒風險四處奔忙 李宗仁當面斥蔣第十二回 古寧頭僥幸取勝 登步島守衛(wèi)成功第十三回 阿里山凄涼避壽 神木前感嘆人生第十四回 飛重慶布置頑抗 逃成都狼狽不堪第十五回 無奈何訣別大陸 地下黨三次除蔣第十六回 費心思計劃應變 日月潭垂釣解憂第十七回 美政府揚言棄臺 宋子文圖謀倒蔣第十八回 爭名位李蔣斗法 大總統(tǒng)臺北復職第十九回 撤海南集兵保臺 離舟山裹脅民眾第二十回 共產黨幾次傳話 李次白大陸探親第二十一回 去日本招募戰(zhàn)犯 在臺灣成立白團第二十二回 蔡孝乾可恥叛變 地下黨吳石犧牲第二十三回 湯恩伯忘恩負義 搞策反陳儀被殺第二十四回 南北朝鮮戰(zhàn)爭起 臺灣處境大改觀第二十五回 出兵援韓遭阻止 麥克阿瑟被撤職第二十六回 金三角殘兵作亂 奉指派進犯云南第二十七回 丟失大陸深反省 痛定思痛教訓多第二十八回 閻錫山結廬著書 陳立夫養(yǎng)雞海外第二十九回 國民黨實施改造 臺灣島蔣家一統(tǒng)第三十回 美總統(tǒng)艾克親臺 蔣經國初次訪美第三十一回 吳國楨直言犯上 懼迫害遠逃美國第三十二回 板門店談判停戰(zhàn) 劫戰(zhàn)俘前往臺灣第三十三回 開“國大”連任總統(tǒng)保臺灣美蔣簽約第三十四回 第一次臺海危機 新西蘭神諭提案第三十五回 解放軍掃蕩沿海 大陳島主動撤兵第三十六回 派特務制造空難 周恩來僥幸脫險第三十七回 美國佬策動倒蔣 孫立人終遭囚禁第三十八回 為國共再次合作 章士釗首次赴港第三十九回 宋宜山訪問大陸 曹聚仁奔走和談第四十回 美國兵殺人無罪 臺北市群眾反美第四十一回 第二次臺海危機 毛澤東絞索政策第四十二回 曹聚仁兩岸斡旋 章士釗二次赴港第四十三回 衛(wèi)教軍西藏叛亂 蔣介石推波助瀾第四十四回 費周折三任總統(tǒng) 違憲法眾怒難平第四十五回 組新黨觸怒老蔣 遭陷害雷震蒙冤第四十六回 蔣介石制裁臺獨 廖文毅派人刺蔣第四十七回 海峽兩岸形勢緊 反攻大陸夢難成第四十八回 周恩來關懷兩岸 曹聚仁赴臺見蔣第四十九回 鬧摩擦陳誠辭職 蔣經國步步高升第五十回 大陸原子彈上天 臺灣核計劃流產第五十一回 蔣經國赴美鼓動 大火炬計劃落空第五十二回 李宗仁海外歸來 白崇禧慘遭暗害第五十三回 第四次連任總統(tǒng) 嚴家淦因緣榮升第五十四回 尼克松對華新策 蔣經國訪關歷險第五十五回 乒乓球隊訪大陸 基辛格秘密來華第五十六回 聯(lián)合國驅逐臺灣 新中國恢復席位第五十七回 尼克松訪問北京 中日關系正?;谖迨嘶?陽明山遭遇車禍 巧布置掩飾病情第五十九回 父傳子費盡心機 蔣緯國牢騷滿腹第六十回 章士釗再去香港 密約毛澤東訪臺第六十一回 蔣介石病魔纏身 總統(tǒng)府邪說四起第六十二回 清明節(jié)病逝臺北 臺灣島國葬空前第六十三回 在大陸自選墓址 移靈柩一波三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回 尋出路狡兔三窟 購房產日本常住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第三次宣告下野,在當天發(fā)表的《引退謀和文告》中宣稱:“中正自元旦發(fā)表文告,倡導和平以來,全國同胞響應,一致?lián)碜o。乃時逾兼旬,戰(zhàn)事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達到,人民之涂炭曷其有極!因決定身先引退,以冀弭戰(zhàn)消兵,解人民倒懸于萬一?!倭罟颤h果能由此覺悟,罷戰(zhàn)言和,拯救人民于水火,保國家之元氣,使領土主權臻于完整,歷史文化與社會秩序不受摧殘,人民生活與自由權利確有保障,在此原則下以致和平成功,此固中正馨香祝禱以求者也。”分明是挑起內戰(zhàn)的禍首,卻裝出一副愛好和平的姿態(tài)。早在下野之前,蔣介石就對人事做了重大安排,任命湯恩伯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陳誠為臺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朱紹良為福建綏靖公署主任,張群為重慶綏靖公署主任,余漢謀為廣東綏靖公署主任,宋子文為廣東省長,方天為江西省長。并在溪口架設了七部電臺,仍想指揮一切。24日,國民黨中央又-發(fā)布《特別緊急通報》,指出:“總裁雖暫不行使總統(tǒng)職權,但仍以總裁地位領導本黨?!笔Y介石下野后,回到溪口,整天困坐愁城,為尋求自己今后的出路,費盡了心機。最初他把希望寄托在李宗仁與中共談判上,妄圖通過談判,能保住江南半壁河山,實現(xiàn)“劃江而治”。但他也明白這只是一廂情愿的事,中共不會答應。因為毛澤東早就鄭重宣布:“人民解放軍就要向江南進軍了,這不是拿空話嚇唬你們,無論你們簽訂接受八項條件的協(xié)定也好,不簽這個協(xié)定也好,人民解放軍總是要前進的。”在廣大的解放區(qū)城鄉(xiāng)的墻壁上,也寫滿了“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打過長江去,活捉蔣介石”的標語。果然,劃江而治的夢想很快就破滅了。4月13日,國共談判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正式會談,中共提出《國內和平協(xié)定》8條24款,對南京代表提出的“就地停戰(zhàn)”和“劃江而治”的要求,予以嚴厲拒絕。15日,舉行第二次會談,中共提出《修正案》,限4月20日前答復。李宗仁不敢做主,派居正、吳鐵城、朱家驊攜《修正案》去溪口見蔣,蔣介石看后,火冒三丈,大罵:“文白(張治中)無能,喪權辱國,可惡之極。”并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共黨對攻府代表所提修正條件24條款,真是無條件的投降處分之條件,其前文敘述戰(zhàn)爭責任問題數條,更不堪言狀矣。黃紹竑、邵力子居然接受轉達,是誠無恥之陂者所為,可痛!余主張一方面速提對案交共黨,一方面拒絕其條件?!?月20日,國民黨中央發(fā)表聲明,拒絕接受《國內和平協(xié)定》。21日,毛懌東、朱德發(fā)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百萬雄師渡長江,23日,南京解放。劃江而治不成,蔣介石又想在西南一隅,建立反共根據地,那里還有白崇禧、胡宗南、宋希濂三個集團,有兵力百余萬人。但白崇禧屬于桂系,云南的盧漢、四川的劉文輝、鄧錫侯等也不是自己的嫡系,這些人都靠不住。但明知不可為也要為之。他逃往臺灣后,還到重慶、成都、昆明等地,布置頑抗,同佯也遭到失敗。上述兩項不能實現(xiàn),蔣介石又設想了三個方案。
編輯推薦
《蔣介石在臺灣》出版社歷時1年審批,首次全面披露蔣介石退踞臺灣后的反共活動內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