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 作者:葉青松 頁數(shù):328
內容概要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是一支富有傳奇性的部隊,其前身為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八縱隊。在徐向前指揮下,該部隊誕生后不久,連克運城、臨汾兩城。其中第二十三旅在臨汾戰(zhàn)斗中運用坑道戰(zhàn)術,英勇奮戰(zhàn),首先登城,被中央軍委授予“臨汾旅”光榮稱號。從1948年中到。1949年4月底,八縱參加了晉中戰(zhàn)役、太原戰(zhàn)役,屢立戰(zhàn)功。1949年5月,六十軍隨十八兵團進軍西北,參加了扶眉、秦嶺等戰(zhàn)役。年底,又參加解放大西南戰(zhàn)斗。成都和平解放以后,六十軍擔負了成都及川西、川西北等地的警備、建立政權、剿匪除霸的任務。1951年3月,六十軍入朝作戰(zhàn)。著名的“皮旅”(一八一師)調歸六十軍建制。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zhàn)役第一階段,六十軍取得戰(zhàn)果一部;但在第二階段,因種種原因,下屬一八O師遭受重大損失。在1953年的夏季攻勢中,六十軍三千多人在敵人眼皮底下潛伏19小時,突襲敵陣地,創(chuàng)戰(zhàn)爭奇跡。一八O師在金城戰(zhàn)役中突破敵人陣地縱深十八公里,成為所有參戰(zhàn)部隊向南推進距離最遠的師。孫子日:“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概括了這支英雄部隊的特點。
作者簡介
葉青松,浙江青田人。1987年入伍,少校軍銜。先后從事過出納會計、船艇指揮、基層政工、新聞報道、理論宣傳、黨史研究等工作,現(xiàn)為南京軍區(qū)政治部編研室干事。著有隨筆和散文集《E網(wǎng)聽雨》,長篇小說《落地花》、《軍網(wǎng)謠言》,紀實文學《虎嘯萬里》、《藏九地,動九滅》等。千余篇散文、小說、報告文學、軍史研究文章發(fā)表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軍事歷史》、《縱橫》、《軍事史林》等報刊上。多次獲多項獎。曾參與編撰南京軍區(qū)黨組織史資料“野戰(zhàn)軍》、《要塞區(qū)、警備區(qū)、省軍區(qū)》、《兵種、院?!泛汀陡V蒈妳^(qū)》卷及南京軍區(qū)英模譜《時代的豐碑》、《永恒的精神之樹》、《輝煌從這里開始》等大型系列叢書。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臨汾旅”檔案 謎 團 決死三縱 三打運城 光榮的臨汾旅第二章 太原戰(zhàn)役 晉中較量 攻克太原第三章 “天府”里的和平交接 進軍西北 入 川 剿 匪第四章 “皮旅”:一八一師 一二九師特務團 在中原突圍中 成陽保衛(wèi)戰(zhàn)第五章 一八○師(上) 入朝作戰(zhàn) 地藏峰、九陵山 第五次戰(zhàn)役第二階段 生死攸關的四天 突圍與營救 戰(zhàn)后總結 毛澤東的調查與處理意見第六章 大潛伏 “零敲牛皮糖”和“抓一把” 三千多人大潛伏第七章 一八○師(下) 高地翻身張仗 金城復仇尾聲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決死三縱 樹有根,水有源,而“臨汾旅”的根源在哪里呢?還是從一份呈給鄧小平同志的報告說起吧。 1979年9月23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鄧小平接到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是國務院副總理薄一波寫的,內容是為參加過山西犧盟會和新軍的同志落實政策的問題。薄一波在報告中回顧了山西犧盟會和新軍的歷史后,還提到1952年和1955年關于計算參加山西新軍的同志軍齡的兩個內容有矛盾之處的規(guī)定,即:是按實際參加決死隊時間算軍齡,還是從1939年“十二月事變”起算軍齡,指出:“這個問題本來是清楚的,卻被林彪、四人幫搞亂了?!谐汕先f干部受到牽連,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有不少人的問題至今未能解決,希望中央予以澄清?!? 薄一波在報告中請求中央“盡快做出定論,以安人心”。 鄧小平看到薄一波的報告,當即批示:“這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應予澄清??捎煽傉l(fā)一通知,重申五二年二月的規(guī)定。鄧小平九月二十三日。” 一錘定音。多少參加過山西新軍的同志聞訊而熱淚盈眶,這其中,包括了許多在六十軍一七九師戰(zhàn)斗過的老同志。因為,一七九師的前身“臨汾旅”的前身就是由薄一波同志締造和領導的山西新軍中的決死第三縱隊。 撩開歷史的帷幕,讓我們沿著決死三縱的成長脈絡回到烽火硝煙中的抗戰(zhàn)年代。 “七七”事變前,中國共產黨為爭取閻錫山共同抗日,做了大量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閻錫山為保住自己“山西王”的地位,制衡蔣介石和日本勢力進入山西,同時也是在我黨的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影響和推動下,采納了共產黨“聯(lián)合抗日”的主張,表現(xiàn)出有利抗日的進步傾向。 1936年8月15日,在“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五周年這天,在太原師范學校大禮堂,犧牲救國同盟會(簡稱“犧盟會”)籌備大會召開。犧盟會的簡章規(guī)定,“本會以鏟除漢奸,武裝抗敵,犧牲救國為宗旨”,并宣布“本省民眾將于此項組織下,實行總動員,鏟除漢奸,武裝抗敵?!蓖婆e閻錫山為會長,趙戴文為副會長,梁化之、劉岱峰、杜任之、宋邵文、張雋軒、牛佩琮、張文昂、劉玉衡、李暢生、楊貞吉、郭挺一、甄冥挺、崔道休、朱志翰、戎子和等二十七人為臨時執(zhí)行委員,執(zhí)行委員會又推舉梁化之、宋邵文、劉玉衡、張雋軒、張文昂、戎子和等十一人為臨時常委,并推舉戎子和(山西學生代表)為秘書處主任,劉玉衡為組織部主任,宋邵文為宣傳部主任: 9月,在北平草嵐子監(jiān)獄,正在坐牢的共產黨員薄一波接待了一位神秘的探監(jiān)者——閻錫山的使者——郭挺一。郭挺一傳達了閻錫山的口信,希望這位過去曾經(jīng)多次被通緝的“赤色分子”、中共的重要干部,憑借他在山西青年中的巨大威望,回山西“共策保晉大業(yè)”。 自從1931年6月,由于中共河北省委秘書長郭亞先、省軍委書記廖化平等人被捕叛變,使得薄一波、殷鑒、劉瀾濤、楊獻珍、張友清、王鶴峰、董天知等一大批中共河北省委、省軍委,及北平市市委領導人被捕,已經(jīng)五年了。五年來,敵人的嚴刑拷打、威脅利誘沒有能從薄一波等革命者口巾得到任何東西,而他們在獄中成立了獄中的黨支部,進行了一次次包括絕食在內的斗爭,要求下鐐、看報、改善伙食、延長“放風”時間等,并最終取得了勝利。當華北的抗日救亡運動蓬勃興起的時候,通過內線,他們接到以劉少奇為書記的中共北方局傳來的中共中央的指示:“根據(jù)形勢發(fā)展,需要你們這批干部出獄為黨工作,你們經(jīng)歷了獄中殘酷斗爭,尤其經(jīng)過絕食和三次大審查的考驗,中央已肯定你們是對黨忠貞的優(yōu)秀戰(zhàn)士,現(xiàn)在我們正在營救你們出獄為黨工作,你們可做好一切準備,服從組織決定……” 就在郭挺一來北平之前,他們按上級的指示,正在辦理出獄手續(xù)。 出獄后,面對郭挺一代表閻錫山的邀請,薄一波一口回絕。事后,他在向中共北方局負責與他們聯(lián)系的同志匯報時說:“我沒有與軍閥、政客打交道的經(jīng)驗,很難和他們搞到一塊,我還是不回山西的好?!? 不久,傳來北方局書記劉少奇同志的指示:“閻錫山既然來請,就應該去。不要認為閻錫山不能與我們合作而不去走‘上層路線’,當前黨的任務是既要搞好基層的發(fā)動工作,又要搞好上層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利用這個機會,打開局面,開展工作?!? 薄一波聞訊后表示,服從上級決定,先回山西看看能不能在那兒開展工作,最后再決定是否去。 劉少奇指示:“你可以回山西看看,但回山西工作的決定不能變更?!? 就這樣,薄一波拋棄個人的考慮,肩負黨的重任,義無反顧地踏上回山西的征程。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山西省公開工作委員會,由薄一波、楊獻珍、董天知、韓鈞、周仲英組成,薄一波任書記,主要任務是開展抗日救亡的群眾運動,進行上層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同時,決定成立領導秘密工作的山西臨時工作委員會,由張友清負責。 1936年10月下旬,薄一波等人到了山西,和閻錫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關系,,薄一波以山西犧盟會常務秘書的名義,接辦和改組犧盟會,并通過犧盟會及軍政訓練委員會,掌握了軍政訓練班、民訓干部教練團、國民兵軍官教導團及軍士訓練班等十三個訓練團的政治領導和組訓工作。 11月,綏遠抗戰(zhàn)爆發(fā),傅作義指揮晉綏軍反擊日軍、王英匪部、漢奸李守信部對紅格爾圖的聯(lián)合進攻。在11日閻錫山召集的議題為“假若日本人打進山西來,我們該怎么辦?”的會議上,共產黨員、犧盟會領導之一的董天知慷慨陳詞:“日本人得隴望蜀,步步向我進逼,晉綏首當其沖,不早做準備,必將吃大虧。應該建立一支以進步思想武裝起來的新式軍隊,才能擔當起保衛(wèi)桑梓、抵御侵略的重任?!遍愬a山聽后,點頭表示同意。 “七七事變”爆發(fā)后,中共北方局由天津遷到太原,劉少奇書記向薄一波等傳達了我黨號召全國軍民筑成堅固的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長城,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精神?!璓2-4
編輯推薦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由太岳軍區(qū)部分部隊發(fā)展而來的,其前身是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八縱隊。第六十軍是一支屢創(chuàng)奇跡的光榮部隊,是一支經(jīng)歷了一次次艱難曲折而愈挫愈奮的部隊,同時,也是一支永遠值得總結和研究的部隊。本書多方位、全景式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征戰(zhàn)紀實,沒有主觀臆斷,而是把搜集到的事實,集中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讀者自己去評斷和研讀,讓讀者理性地解讀一八O師的戰(zhàn)例,深刻總結政治教訓、軍事教訓、人文教訓,從而讓教訓變成人們的財富。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