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1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作者:王旭烽 頁數(shù):296 字數(shù):17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茶人是充分凝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文化載體:中國茶文化的流傳過程,就中國與中國以外的國家和關(guān)系而言,乃是一個源流的過程,這個過程,便是中華茶人在世界茶文化中舉足輕重的最有力證據(jù)。 中國茶人是中華茶文化乃至世界茶文化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線。
作者簡介
王旭烽,江蘇徐 州人,出生在浙江平湖,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專業(yè)(原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現(xiàn)為中國作協(xié)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浙江文學院副院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
主要從事的文學創(chuàng)作門類為小說、隨筆、影視劇本,對茶文化及地方史亦有較大精力的投入,
書籍目錄
自序:中國茶人精神復活之草 復活之草 淺是茶 為飲最宜 茶禪一味 香草愛情 紅色的和綠色的 大象無形 聽茶 晴窗細乳 戰(zhàn)爭與和平 琴棋書畫詩灑茶 都市筆記:茶文化辭典 茶憶 法無法 山間鈴響 你既吃了我家的茶 日本茶道 從書上走來的茶人茶之圣 茶之圣 茶人王褒與盧仝 國父與國茶 覺人 茗叟 茶者茶之旅 茶之旅 藝術(shù)的沖泡 茶之隱 覓一把瓦壺 砂罐砂也 茶之母 龍井問茶遐想 可以清心處 天堂茶館 營造的閑適 樓外樓與龍井茶 茶樓夢 萬應(yīng)午時茶 千金買斷顧渚春 月亮與茶 和茶館 龍井村77號 龍井茶事 茶的時候 評茶 以茶相約 日本茶道丹月流好大三棵樹
章節(jié)摘錄
茶葉的歷史,人們一般以為是從神農(nóng)氏的時代開始的。“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這個茶,就是今日的茶。茶自春秋、兩漢,經(jīng)唐宋元明清歷代發(fā)展而來,與宗教、藝術(shù)、習俗等發(fā)生了極為深遠的聯(lián)系,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想像,很值得一覽?! 〔栎?,就是茶葉集萃的意思;茶萃廳,就是茶葉的大觀園。中國商品茶通常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緊壓茶等六大類,不同的茶類適應(yīng)了不同消費者的需要,尤以名茶更為珍貴。跑到茶萃廳,那才叫琳瑯滿目,應(yīng)接不暇。若見到自己故鄉(xiāng)的茶,又有何等的親切和喜悅! 茶事這個廳,聽上去概念有些模糊,其實說的就是茶葉從種下去,長出來,制作,保藏,沖飲的全部過程。包括茶與水,茶與健康,茶與食物,茶與藥品,茶的多功效用途等等。那可是個不但長學問,而且學以致用的地方。 茶具,即指與飲茶有關(guān)的專門器具。茶具廳以各類茶具系列的陳列方式,展出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飲茶用具,以反映我國茶具的演變和發(fā)展,從一個側(cè)面展示我國茶文化的面貌。 茶俗,顧名思義,便是專講茶文化習俗的了。參觀者一般都特別喜歡這個廳,因為它還原了江南、閩南、云南、四川、西藏五個民間飲茶的場景,可視性特別強,又極有特點?! 拇髲d出來,又有幾個獨立的茶文化景觀,如傣族茶樓,日本民居,中國寺院等等,可以參觀,可以拍照,任你流連忘返。這一路上,茶可就時時在滌清你的凡心了?! ?998年底,茶博館第二期工程——國際和平館建成,我把這一事件作為了小說《茶人三部曲》的總尾聲?! 〔┪镳^的功能,研究是很重大的一項。茶葉博物館的研究對象,便是茶文化?! ‖F(xiàn)在到處都講文化,芝麻綠豆都可以帶個文化,說茶文化,有人便不以為然。殊不知茶確實是成文化的。不說別的,光是陸羽研究會,日本、中國、朝鮮就有好幾個。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