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堂等你

出版時間:2005-5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  作者:裘山山  頁數:526  字數:34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離休將軍歐戰(zhàn)軍在得知三女兒有外遇鬧離婚,小兒子經營的超市被查封的消息后,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會議不歡而散,歐戰(zhàn)軍突發(fā)腦溢血,不治身亡。歐家陷入混亂。沉默寡言的母親白雪梅終于開口,講述了五十年前,那群進藏的女兵的真實故事,解開了縈繞在六個子女心中的身世之謎。  半個世紀的時空交錯,三代人生存環(huán)境和觀念的巨大落差,世界屋脊瑰麗奇異的自然風光,以及那遙遠的、轟鳴在進藏女兵身上純真而動人的愛情圣歌,構成了色彩斑讕的時代畫面......

作者簡介

裘山山 ,1983年畢業(yè)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成都軍區(qū)文藝創(chuàng)作室一級創(chuàng)作員,《西南軍事文學》雜志副主編。已出版散文集《女人心情》、《五月的樹》;小說集《裘山山小說精選》;長篇傳記《隆蓮法師傳》、《從白衣天使到女將軍》等、其中長篇小說《我在天堂等你》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書籍目錄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可是孩子們卻認為……他自私……  當木鑫說出那樣的話時,并沒有人出來反駁他。連妻子也沒有說話。這是怎么啦?  歐戰(zhàn)軍覺得自己從來都是一個堅強的人,可今天不知怎么了,心里纏繞著一種無法擺脫的悲傷和沉重。他想是不是 自己真的老了?經不住打擊了?他這一輩子,從來都活得非 常開朗,非常自信,無所畏懼。他為自己具有這些品質而驕傲,為此更加開朗和自信?! 〉决蔚脑捑拖褚话牙麆?,忽地挑開了深埋在他開朗自信之下的憂傷,讓他忽地感到一種陌生的難過,難過得不能自 制?! ∷娴淖运絾?他真的為了自己的名聲而不顧

媒體關注與評論

  半個世紀前有一支鮮為人知的隊伍,以他們百折不撓的毅力跨越萬水千山,一步步地走進了西藏,走進了那片神秘與苦難交織的高原,走進了生命的煉獄和靈魂的天堂,走進了一段永恒的英雄傳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在天堂等你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8條)

 
 

  •      就算不是出身于軍人家庭,就算不是成長于成都軍區(qū),就并不認識作家裘山山本人,我依舊會為這本書打五星,依舊會熱淚難停。
      
       同小說里的歐家不同,我家從來不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爺爺輩同輩的親屬相繼離世,父母也僅各有一個弟弟??杉幢闳绱?,姥爺、爺爺都曾在部隊呆過多年,爸媽是在部隊認識結婚的,舅舅也至今還在部隊里。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我們家盛產軍人。
       在成長過程中我曾不止一次想過,如果我是個男孩子,不知道父親會不會在讓我考軍校的這個問題上更加強硬呢?如果的事情不得而知。但事實就是我們都知道如今部隊的孩子除非無路可走極少想重走父輩的道路。
      
       第一次看這本小說是在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距今已快十年。但這十年里每次重讀都會不能自己的哭的比上一次更加厲害。在不知道的時刻里母親逐漸開始失眠,開始抱怨染發(fā)膏持續(xù)的時間再也趕不過白發(fā)冒出來的速度;在不知道的時間里,父親雖然同廿年前照片里一樣體格健碩而英氣逼人,卻總也避不開即將五十歲的事實。
       直到一兩年前我都無法理解也不愿理解父親和他的戰(zhàn)友們的感情。我總是抱怨他們一群老大不小的男人為何總是一見面就要喝多總有說不完的話沒講??山衲晗奶欤眠`十余年的我再次踏上西藏的土地,走在拉薩,發(fā)現(xiàn)八角街和北京大道已經同成都的街道改造計劃一樣把過去的棱角磨光,再度走進西藏軍區(qū)的大院兒,卻不得不再度承認,不管我再怎么別扭與不情愿,我也都是在軍區(qū)幼兒園里,在北較場大院兒里長大的。
      
       淚腺崩潰后寫到這里才意識到,或許沒有我這樣成長經歷的人永遠無法理解我的淚點究竟在哪里吧。可這就是命。成長于部隊,不喜歡部隊的我,每隔幾年再讀這本書,卻總能讀出過去幼稚的自己所不知道的,無關拉薩的天空,無關成都的陰霾,的無字之書。
  •     不知道是因為男朋友是和故事里一樣的軍人還是什么原因,看完后心情很復雜,想到他想到以后,總是覺得好大的障礙好大的壓力好大的不可確定性。。。故事是好故事,每個人因為心境不同產生的感覺也會不一樣。里面有的話簡短卻很有哲理,看到那些話的時候我會微微愣一下。
      誰會在天堂等你,即使那天堂不是西藏。
  •      這本書我看過兩遍,昨天心血來潮,睡前想要再看一看。這一看不得了,從開頭就開始哭,一直哭到最后。半夜三點多我就有種想要開電腦寫書評的沖動,就是想寫點什么,因為,值得敬畏。
       我好像一閉上眼睛,就能看到那一山又比一山高的白雪;能看到一群女兵冒著大風,趕著牦牛,跌跌撞撞走路的樣子;能看到蘇隊長那雙美麗的眼睛,溫柔如水;能看到小馮稚嫩的臉龐,害怕卻又堅定的微笑,說,松開我的手吧;能看到白雪梅那雙靈活的眸子,能聽到她如鶯的歌聲和一連串的笑聲······他們都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我在天堂等你,多美麗的名字。白雪梅說,你的父親從來不懂得浪漫,唯有一次,他說,我愛你。唯有這最后一次,他告訴我,他會在天堂等我。
       這一刻,我對西藏有了另外一種看法,不是因為它的神秘,而是它是用我們解放軍的鮮血打下來的,它的存在,值得敬畏,那些白雪皚皚的高山上啊,一定有無數個英魂守衛(wèi)著他們;那些湍湍流過的江水啊,里面一定有戰(zhàn)士的低吟淺唱,向前向前向前;那些雪域高原上的泥土啊,它們一定知道,這里曾經有無數個戰(zhàn)士倒下,卻死死地握著手里的槍。每次看這本書,看這本書改編的電視劇,我總會覺得我活的那么安逸,我卻不好好學習真是件極為不對的事情,我們的幸福生活,真心的來之不易。
       因為有信仰,所以才會這么苦都能堅定的走下去,因為有理想,所以再累也要咬牙堅持。這就是那個年代的信仰和理想。我喜歡女作家寫的歷史,溫婉大氣,好像一首歌給我們的感覺一樣“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就是這樣的感覺,聲音低低沉沉,溫溫婉婉,在這樣柔和的聲音里,洗去了血腥,只剩下那抹悲傷沉淀著。
       還記得曾經看一部小說,里面有人問女主角,想要找個什么樣的男朋友,女主角說,只要他能保護我就好了。這讓追她的人望而祛步。一個女人,什么也不要,只要你可以保護她就好了,從始到終,太難了。歐戰(zhàn)軍是我欣賞的男人,他身上有種男兒該有的硬氣,粗心,但是卻知道道歉,他對白雪梅的愛,是深沉和雋永的,用白雪梅的話說,他的心里只有我一個人,不知道為什么讀這句話的時候,甚至在剛剛打出這句話的時候,有種想要感動的要哭的感覺,木蘭說,有一年,爸爸對他說,他老了,可能哪兒天就不行了,這些東西你就拿著,等給你媽媽吧。這時候,我好像有些明白了什么是愛,在接觸中,接納和包容,接納包容,這本身,就是需要愛的。那些打打鬧鬧這么久在一起的夫妻,他們一定是有愛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彼此的那么長的時間里,用愛融合在了一起。
       不知道為什么會想起姥姥,姥爺脾氣不好,也總是欺負姥姥,到了后來姥姥也就他說什么,自己都照做??墒抢牙巡皇娣?,姥爺氣她不吃藥,姥爺查出那樣的病,姥姥總是會問我怎么樣,妹妹說看到她眼中帶淚,但是卻沒有哭,我想,這和白雪梅一樣的是,他們都經歷了太多了,早就明白了。姥姥就是一直那樣淡淡的,姥姥五官最出彩的是眼睛,尤其是笑的時候,大大的,亮亮的,姥姥矮,有次我跟她上街給她買衣服,她害羞的抬頭一笑,眼睛閃啊閃,我突然明白,姥姥年輕的時候一定愛笑,很快樂,只不過生活啊,它用太多的經歷讓我們明白,該來的來,該走的走,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事兒。真的是跟白雪梅一樣。
       我很喜歡白雪梅這樣的姑娘,不管是她年輕時候熱情的像太陽,還是年老的時候,安靜雋永的像一杯陳年老酒。我都喜歡,前者簡單,卻可以照亮你,后者復雜,你卻可以一讀再讀。
       那里的天,很藍,一直很藍。
      
  •      雖然剛開始對歐戰(zhàn)軍家庭成員的描寫稍顯凌亂了一點,不過真的是很棒的一本書。整本書都很干凈,很是感人,看過這本書已經很長時間了,可是里面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那是一個很美好的年代,每個人都有著堅定的信仰,無論是男孩、女孩、軍人、朝圣者。他們?yōu)榱俗约旱男叛龈试笟v經千辛萬苦,在他們看來,經歷的苦難是對他們精神的洗禮。很偉大的一群人.
  •      還記得看這本書的時候是在圖書館復習考高數要不就是線性代數,忘記了??吹綍臅r候以為又是一本唧唧歪歪描寫錯的時間、對的人、小三專情、正位大度的愛情小說,可看著看著就被他們理想與堅持吸引,一本值得讀的書,一本值得坐下來靜靜讀的書,如果你已厭倦網路小說的無病呻吟,武俠小說的死磕穿越,不妨看看這本書........
  •     在離我們很遙遠的那個年代,一群懷抱堅定信念的軍人將自己的理想、熱血甚至于生命永遠的拋灑在那片神秘的雪域高原。哪里再去尋找那樸實卻無法撼動的信仰?哪里再去尋找那純潔又質樸的愛情?哪里再去尋找生死相托的友情?雪域高原埋葬了太多太多珍貴的情感......
  •     社會的變革在一名歷經西藏解放的將軍家中,引起的波瀾。從一個家庭為點反應了,社會變遷對于幾代人的影響和觀念的沖擊。是一本很有震撼力的書,此書還可貴在其作者筆法細膩,在對于人物情感沖突的描寫上也頗見其功力。
  •     讀過好多次,一遍又一遍。每次都一如初見一般讓我動容。很幸運這份執(zhí)著讓我結識了山山,我想,山山才是真正的作家,是我們需要的作家。
  •     能記住的就一句話:在西藏,哪怕是躺著,也是一種奉獻。
      信仰的力量太可怕了,媳婦外公建國時候是港務局長,二十多歲正縣級干部,搞運動,不揭發(fā)還要保護別人,人家說老w你這樣不好,不是不好,至少對自己不好,他老人家脖子一更。紅衛(wèi)兵鬧學潮,文斗武斗爭個不亦樂乎,每天要押著他站在廣場上游行,要他死,他說我tm可不死,要死你們就把我整死!書記找他談話讓他干領導小組組長,他說我那還有個稅務工作要抓緊干,搞社會主義建設不能缺錢。上面辦事風格他不欣賞,就當著眾人面說xx,你這么辦我不滿意。大多數人都是越干越高,他是越干越低,后來竟然成了一個什么廠長。離休后,年節(jié)什么的書記市長來探望,問有啥要求,老頭搖頭說沒有,其實幾個兒子沒有一個有正式工作的,我丈母娘算是個正式工人。今年老太太過世了,老頭說自己一個月45千塊錢工資,手頭還有房子,銀行還有二十多萬,你們一個誰誰還欠老子幾萬塊,我就這些家底,也不想留給你們什么,就想著給老家那個村,修條路。丈母娘復述完這些話眼圈紅了,我聽完心里也挺難過,但轉瞬想,老頭其實活得非常成功,年輕那會為了理想為了信仰烽煙里穿行,中年了能為國家干點實際工作,老了不給國家添麻煩。至少他心里很坦蕩的。后來和老頭聊天,也聽說自己當初太耿直不太應該。塞林格有句話說的好:成熟不是為了理想可以轟轟烈烈地死,而是為了理想可以卑微地活。
  •     《我在天堂等你》,很美的書名,早在幾年前便聽到過。當時之所以連眼都沒眨一下就把它忽略掉,是因為我的神經已被《有一種愛叫放手》、《紅塵有你更寂寞》、《夢里花落知多少》、《尋找前世之流年轉》等等之類唯美至極的書名給整麻木了。以為這不過又是一部青春校園的純情戀曲,或是貧寒相交的悲情戀曲,抑或是穿越時空的驚世戀曲??????直到有一次偶然讀到一位朋友撰寫的關于此書的評論文章后,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先前的猜測竟然錯得離譜。
      全書開篇于老將軍歐戰(zhàn)軍在得知三女兒有外遇鬧離婚,小兒子經營的超市被查封的消息后,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會議不歡而散,歐戰(zhàn)軍突發(fā)腦溢血,不治身亡,歐家陷入混亂。一直沉默寡言的母親白雪梅終于開口講述了五十年前那群進藏女兵的真實故事,解開了縈繞在六個子女心中的身世之謎。
      說實話,歐戰(zhàn)軍這種類型的老革命是挺不招我待見的。主持家庭會議就像召開黨代會(就差全體起立唱段《國際歌》了),全家圍繞他提出的問題逐一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然后象征性地向家庭成員們征詢他的最后決定。即使你有反對意見也無法阻撓他的決定,因為在這個家里他就是絕對的權威,他是所有人的道德標桿。
      這種人對子女的教育手段如此,若干年前討老婆的手段亦如此。就憑著這股“霸氣”,當年的白雪梅雖心系軍醫(yī)辛明,但最終只能又委屈又糊涂地嫁給了他歐戰(zhàn)軍?;楹蟮陌籽┟凡⒉豢鞓?,一天她在河邊再次遇到心儀的辛明,辛醫(yī)生對她說了這樣一番話,終于讓她獲得了心靈的解脫——
     ?。ㄐ玲t(yī)生說)??????但是世界不是靠拒絕形成的,正如命運不能靠拒絕擺脫。有些人的生命是以應該的方式存在,有些人的生命卻是以必須的方式存在。無論是何種方式,每個人必須承受自己的命運,尤其是命運中的苦難,并且努力戰(zhàn)勝它。一個人可以拒絕許多東西,榮譽、地位、金錢、享受,甚至愛情,但他不能拒絕苦難??嚯y是無法選擇的。既然無法選擇,就應該心平氣和地面對。
      在我人民解放軍進藏筑路的大背景下,在天為幕地做席的雪域高原上,團長歐戰(zhàn)軍、女兵白雪梅、醫(yī)生辛明、隊長蘇玉英等人勇敢而堅定地選擇了自己生命的存在方式。他們承受著嚴寒、缺氧、饑餓等無法想象的艱難困苦,他們之間的親情、友情、愛情像那漫山遍野的格?;ㄒ粯优畈`放,樸素而美麗。
      記得我在讀這本書時正是上海受北方強冷空氣襲擊的那幾天,夜里,我把書房的空調開到27℃,捧著書本的手依舊冰涼。我讀到女主人公白雪梅在來例假的時候趟過齊腰的河水,經血在水面上一絲絲漂漾開去;讀到她和戰(zhàn)友們把薄得能照見人影的面糊湯幽默地稱作“四眼糊糊”;讀到懷著身孕與部隊一起爬越雪山的她半夜里冷醒,發(fā)現(xiàn)蓋在身上的被子已凍成了一張“硬鐵皮”;讀到她吃盡千辛萬苦生下來的第一個孩子只活了一天,連個名字都還沒來得及取,就離開了這個世界;讀到她最敬重的辛醫(yī)生三次跳入湍急的河水,救起了藏民的孩子,自己卻被河水沖走了??????她哭過,可是她沒有后悔過,他們都沒有后悔過,我在他們身上讀到的不是苦難,而是軍人的信仰與追求,犧牲與奉獻。
      所以,即使我不曾有過他們這般的人生經歷,即使我無法完全理解他們的人生信仰,但我依舊無比崇敬他們這樣的人。本書作者裘山山的一句話亦道出了我的心聲:“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社會怎樣發(fā)展,我都敬重那些有著堅定信仰,并為之付出畢生努力的人,敬重那些始終如一為理想而奮斗的人,敬重那些重情義重責任重生命質量的人,敬重那些以生命為旗、靈魂為足而終生行走的人。”
      小說由兩條線索展開去,一條是母親白雪梅回憶五十年前那群進藏女兵的真實故事,另一條是歐家六個兒女木軍、木槿、木蘭、木凱、木棉和木鑫,各自面臨的不同的挫折和煩惱。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可兒女們亦要承受他們存活著的這個時代所給予的生活壓力,這同樣也是苦難的一種。正所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父子之間,母女之間總會有些問題是無法達成共識的,代溝是永遠存在的。但這些都不重要,書中的六個兒女或是在母親對往事的敘述中,或是在處理生活上、事業(yè)上的各種難題的過程中,逐漸強大了自己心靈的力量,最終他們都像父輩一樣心平氣和地面對苦難,用強大的內心力量去努力戰(zhàn)勝它。
      書中母親白雪梅對兒女們說過這樣一句話:“所有生活上的苦都不能算苦,所有生活上的難都不能算難,惟有心靈上的苦難才是真正的苦難?!?br />   的確,當一個人的內心力量足夠強大的時候,生活上的任何苦難都動搖不了他、奈何不了他。所以我們才會經??吹皆绞窃谡魏诎怠⑸鐣靵y、物資匱乏、蒼生凋敝的時代,越是會冒出一大群舍生取義兼濟天下的人。于是我們就會理解為什么在血雨腥風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會有那么多富家子弟拋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冒著殺頭的危險毅然投身革命。
      活在當下的你我皆凡人,都有各自的困惑和煩惱,不過沒關系,記住書里歐戰(zhàn)軍經常尅子女的那句話:“至少氧氣是夠喝的!”
      我微笑了,那一刻。
      
  •      一本很有吸引力的書 ,無論從哪頁開始讀起它都無疑是具有吸引力的,一直被它吸引著,不是被歐戰(zhàn)軍一家人的命運所感動,而是被那段歷史深深的震撼, 在那個年代里一群純粹得為了崇高的理想而赴湯蹈火的人。
       好久沒有寫東西了,熬著夜坐在晾衣間里把書看完,第一感覺是要給五顆星的,但坐在電腦前,想了想還是給了四顆。
      讀它,就像聽一曲久遠的歌,歌詞模糊,但曲調悠長,可以被感動可以被震撼但卻無法產生強烈的共鳴,原諒我的直率,畢竟這是一本好書。
      我只是一個凡夫俗子,即使被卷入那段歷史的洪流也不見得會成為像他們那樣晶瑩而狂熱的水滴,恨不得用自己的熱情將自己蒸發(fā),化作那個神圣地域的一塵沙,一絲雪。我受不了那里的寒冷和稀薄的空氣,即使那是一片極具誘惑力的土地,即使那里有最純凈的天最耀眼的陽光。
      那些在跋涉的途中長眠的靈魂
      那些被高山積雪冰封了的記憶
      真實的,被粉飾過的,都無所謂了
      親愛的,我在天堂中等你
      一句憂傷,無奈且略帶詩意的承諾
      如果這也算是一句承諾
      這算嗎~~~~
  •     
       讀完《我在天堂等你》,關于信仰和理想這個命題,引發(fā)我思考的不是兩代人之間存在何種沖突、誰對誰錯、哪個時代的信仰和理想更高級等問題,而是無論哪代人,在當時語境下應該怎樣形成屬于自己的信仰,并以切身的歷練不斷鞏固之,在任何時候都不輕言放棄,自覺依靠信仰來消解對立面。我想,任何信仰的形成都是一個艱辛的角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堅持一開始并不明了甚至飄忽不定的想法、信念,要放棄很多與信仰相背的東西,但也正是在這個堅持和放棄的角力中,信仰的質感和能量才逐漸顯示出來。
      
       信仰和理想始終與具體語境相關聯(lián),既產生于特定的時代,又和時代保持一定的距離;既鐫刻時代的烙痕,也保有個體的意志;信仰和理想也是多層級多層次的自我系統(tǒng)。即使以書中白雪梅、歐戰(zhàn)軍等老一輩投身入藏革命、建設的群體來說,他們的信仰也并非僅僅產生于那個時代特有的單純和激情,更不單單只是捍衛(wèi)西藏領土、解放藏區(qū)群眾、立志西藏建設的熱情。熱情是容易消散的,堅固的是熱情褪去后的理性、責任、理想、抱負、信念,是他們在入藏跋涉中與戰(zhàn)友用生命鍛造的親情、友情、愛情,是他們在艱苦歷程中承受各種苦難后達到的心靈的安寧,是他們在大自然面前感受的敬畏和人類與大自然的融合,也是他們個體理想與群體信念乃至國家觀念沖突后達成的和諧統(tǒng)一體。
      
       書中有句話,“所有生活上的苦都不能算苦,所有生活上的難都不能算難,惟有心靈上的苦難才是真正的苦難。”那個時代的群體經受的苦和難,是物質富饒的和平時代的我們無法想象和體驗的,然而與那些我們無法體驗的苦難相比,他們依然認為心靈上的苦難才是真正的苦難,我想,信仰是通過承受心靈上的苦難而最終得以形成的,這是那個時代的群體/作者傳達給我們的一種見解。我們無需爭辯什么樣的苦難才是真正的苦難,我也不認為生長在今天的我們承受的生活壓力并非苦難的一種,只是,在我們承受生活上的種種苦難的時候,是否應該思考我們?yōu)槭裁炊?,是成為苦難的奴隸,還是苦難的主人;是否應該思考我們在什么樣的時代下生活,應該保有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是通過自己的生活、工作為自己的人生和所處的時代添上一筆光彩,還是一輩子無所堅持淹沒于人海;是否應該思考怎樣從生活的瑣碎中提煉出超越生活的信念,堅持并保有一種獨立的意志,放棄和拒絕環(huán)繞信念和意志的種種誘惑和同化……
      
       苦難是無法拒絕的,卻也成就了一個人的人生。我想,人生的厚度有賴承受的苦難,并不在享受快樂的多少。“有些人的生命是以應該的方式存在,有些人的生命卻是以必須的方式存在。”
      
       最后,引作者的一句話作結,這也說出了我的心聲:“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社會怎樣發(fā)展,我都敬重那些有著堅定信仰,并為之付出畢生努力的人,敬重那些始終如一為理想而奮斗的人,敬重那些重情義重責任重生命質量的人,敬重那些以生命為旗、靈魂為足而終生行走的人?!?br />   
       (本文系擬在讀書論壇上作的發(fā)言)
      
  •     我好喜歡這本書,更喜歡這本書拍成電視劇,歐戰(zhàn)軍對老婆的愛,還有他的口頭禪“至少氧氣夠喝的”體現(xiàn)出來的樂觀的精神,讓我情不自禁的愛上他這個人{我是90后的人}
  •     07年四川臺重放了這部電視劇,但是是午夜劇場,看完要接近1點多鐘。而且每集之間的廣告更讓人煩心。雖然不是從第一集看的,但是看了一集就欲罷不能,所以又去買書看的。拿到書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01年的作品,電視劇也是06年的老片子了??傮w感覺,感情很純粹,很崇高,確實很感動。片尾曲和片中插曲都不錯,是一部很經典的作品。
  •     大學時看的,當時是紅色的封面,窩在寢室里面,一會兒咯咯大笑,一會兒又淚如雨下,室友說像是雷暴天氣。
      但是也是從這本書,開始注意到軍人的情感,了解進藏的艱辛,更發(fā)現(xiàn)他們的可愛。一切服從組織,貌似冷冰冰的人,也曾炙烈的愛過,笑過……
      那個年代很純粹,那個年代的人很真實!
  •     居然才第三章歐戰(zhàn)軍剛去世就哭了 還號稱自己是很淡定的~
      
      這本書很精彩,看得人欲罷不能啊,裘山山的功力了得,五個一不是白得的。
  •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突然有了一個奇怪的想法:
      一個人會在將要死去的時候,對自己深愛的人說什么?我想說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我舍不得離開你”。這是從自己的角度來說的。也許也會有從對方的角度來表達的,那么這句話就變成了“我舍不得你離開我”?。。【褪沁@么簡單的一換,帶給人的震撼就強烈了太多......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小說里。母親一直在重復的說著“我該從哪兒說起”,“不,我不能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的原因吧。講述整個故事的任務最終落到了她的肩上,而對于她,憋了大半輩子的話,終于能說出來了,也是一種釋懷。她在權衡著整樣要用怎樣一種方式來說,才能即真實,有能讓幾十年的感情慢慢地流淌出來,而不至于瞬間崩潰。我想,作者是很用心的設計了母親這個人物的。雖是大量的第一人稱敘述,但真正讓這個人物豐滿起來的就是這些“我該從哪兒說起”。
      
      也許是沒有去過西藏,這本書的情節(jié)就已經讓我很癡迷了,那些執(zhí)著于神圣的人們,同樣是一個個神圣的歌者,他們歌唱了最簡單的信仰,最純粹的生命。書中有句話說的很貼切,“像他們這樣的人,生命不是以應該的方式存在,而是以必須的方式存在著”
      
      讓我們感謝這些以必須的方式存在著的人吧!!!
      
  •      《我在天堂等你》最早進入自己的視野的是巫剛、羅海瓊主演的電視劇,俺被其中的情節(jié)與藏人瞭曠的歌聲所吸引了,更是被50年代西藏軍人的奉獻所感動,在某種意義上,苦情片是最容易博人眼淚的。當然,其中男主角歐戰(zhàn)軍那句“至少氧氣是夠喝的”樂觀精神確實感染了我,也讓我把這部26集的電視劇在一夜之間看完;隨后又去圖書館借到了作者裘山山的原作(唉,此書書店都已經斷貨,許是出版太早的緣故吧),細細品味,不為別的,只為那份少有的感動。
      
       50年代由18軍所主導的進軍西藏,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又一次長征吧,由川西到甘孜,再到昌都,后至拉薩,邊進軍邊修路,其中的苦難又怎是一部電視劇可以表述完整的呢?或許也是這樣苦難讓他們有了一種對西藏的特有的情感,把他稱之為天堂,也只有自己確有感悟才會有這樣的感概。
      
      隨便來我們找一下18軍的前世今生:18軍由豫皖蘇軍區(qū)獨立旅與冀魯豫軍區(qū)一縱二旅等部隊共同組建,1950年執(zhí)行進行西藏的任務。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成立西藏軍區(qū),以第18軍進藏領導機構組成軍區(qū)機關,駐拉薩(歸西南軍區(qū)領導)。司令員張國華,政治委員譚冠三,參謀長李覺,政治部主任劉振國。下轄:第52、53、54師,昌都警備區(qū),日喀澤警備區(qū),黑河警備區(qū),第18軍后方部隊司令部及騎兵第1團、工兵第5、第8團、西藏軍區(qū)干部學校、獨立支隊、班禪警衛(wèi)營、第9代本等。1952年2月10日,西藏軍區(qū)在拉薩正式成立,3月17日,第18軍改為西藏軍區(qū),第18軍番號即行撤銷。1969年12月,調整為省軍區(qū),劃歸成都軍區(qū)
      
      
      
      
  •     我沒有看過由此改編的《我的格桑梅朵》。
      
      一個大家族,一個與西藏有緊密關系的家庭。每個人物都是那么栩栩如生,故事是在父親過世后隨著母親的回憶敘述展開。
      
      半個世紀前,滿懷激情的年青人艱難地行進在去西藏的路途上,革命的友情,樸實的感情。他們中雖然有些人沒能看到勝利,沒能笑到最后,但他們活在戰(zhàn)友的心中,永遠。他們的兒女也被戰(zhàn)友當作親身的兒女來養(yǎng)育,甚至因此忽視了自己的親身兒女。父母與子女因為年齡而產生了代溝,但有些思想是會沿續(xù)下去的,比如對西藏的感情,是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
      
      我有一位堂舅,應該是那時代去西藏的,也算是那解放西藏大軍中的一員。我現(xiàn)在對他們那時代的經歷甚感興趣,建議他寫些回憶錄。
  •   承諾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   那就不要輕易的承諾
  •   其實,現(xiàn)在不贊同并不代表當時的不贊同,如果你生在當年的時代,或者也會這樣去做,或者會他們更有激情,但僅僅是或者。我們很多時候只有共鳴而無激情,只不過目前現(xiàn)實的生活的狀況,讓我們把激情全消耗了。
  •   這本書的手法是口述式的。有點奇怪啊。
  •   去看看解放軍藝術學院的話劇吧,一流的表演,一流的舞美,一流的故事架構。
  •   生活對于我來說是一次艱難的航行,我不知道潮水會不會上漲,及至沒過嘴唇,甚至漲得更高—— 但是我要前行。
  •   但是我們能看見海鷗,還有漫天的繁星...
  •   去年看了電視,現(xiàn)在才曉得是書改編的,有機會把書找來看看。光是電視就讓我很感動,很好。
  •   您好,這本書的確很好看,05我在西藏當兵時看過,07還沒看完就退伍了,找了這本書5年了去年在在QQ網上才買到!你可以在QQ網上買到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