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470-1996年夏季旱澇前兆研究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氣象出版社  作者:蔡爾誠 著  頁數(shù):20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1470-1996年夏季旱澇前兆研究》試圖回答季節(jié)氣候變化預測成功率為什么長期難以提高。作者認為:在開放的、復雜的、非線性的氣候巨系統(tǒng)中。

作者簡介

  蔡爾誠,原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氣象研究室主任,高級氣象工程師。1935年出生,1950年(15歲)參加解放軍,先后任班長、排長、參謀,1958年集體轉業(yè)開發(fā)北大荒。1958年7月末的一場洪水,使他決心獻身氣象事業(yè),他自學完成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氣象專業(yè)四年制課程,隨后又用了20多年時間,從早至晚連續(xù)不斷地觀測云天演變,記錄了數(shù)以百萬字計的國內外氣象部門從未記錄的新數(shù)據(jù)資料。在北大荒試驗的基礎上,從1995到1999五年間,在國際上先后提出“波狀低云誘發(fā)地面中、小尺度天氣系統(tǒng)”和“波狀低云負反饋氣候變化”兩項新理論,中國氣象局對此進行國際文獻檢索并正式認定“無論從研究內容還是研究成果,都具有新穎性和獨創(chuàng)性”。

書籍目錄

前言1 人類認識自然界的兩類邏輯思維方式1.1 整體思維方式1.2 分解思維方式1.3 兩類思維方式的差異1.4 21世紀的科學思維展望2 自然界運動變化中的“無限多”2.1 同類事物間的個體差異(特殊性)“無限多”2.2 影響(推動)事物變化的原因(分力)“無限多”2.3 主要影響因子(主要分力)的權重地位變化機遇“無限多”3 用分解思維認識氣候變化的困境3.1 用氣候的平均態(tài)替代特殊態(tài),用氣候的大概率事件替代小概率事件3.2 用有限影響因子的“偏相關”替代無限因子的“全相關”3.3 用靜態(tài)的主要影響因子替代變化中的主要影響因子4 用整體思維審視季節(jié)氣候變化4.1 無限多影響大氣的因子綜合形成的“黑箱”是什么?4.2 維持“黑箱”平衡的“陰”與“陽”4.3 冬季副熱帶西風急流與夏季副熱帶高壓相互關系的統(tǒng)計學證明5 中國夏季降水分布的前兆類型5.1 計算與分析方法5.2 冬季1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少雨工型5.3 冬季2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少雨Ⅱ型5.4 冬季3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少雨Ⅲ型5.5 冬季4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中部經(jīng)向長條雨帶型5.6 冬季5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黃淮多雨型5.7 冬季6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華北多雨型5.8 冬季7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長江兩側多雨型5.9 冬季8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黃河以南大范圍多雨型5.10 冬季10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江南大范圍多雨型5.11 冬季15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江南北部多雨型5.12 冬季20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江黃西部多雨型5.13 冬季25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江黃全流域多雨型5.14 冬季30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長江兩側多雨型5.15 冬季40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南北雙雨帶型(1)5.16 冬季50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南北雙雨帶型(2)5.17 冬季60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北方多雨型5.18 冬季70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長江與華北雙雨帶型5.19 冬季80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南北三雨帶型5.20 冬季85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南北二條雨帶型(1)5.21 冬季900 hPa大值風區(qū):夏季南北二條雨帶型(2)6 20型冬季大值風區(qū)與527年夏季主多雨區(qū)的對應效果6.1 冬季各層大值風區(qū)與1470—1950年逐年4—9月澇災區(qū)對應關系6.2 冬季各層大值風區(qū)與1951—1996年逐年6—8月降水正距平區(qū)對應關系6.3 錯誤對應與不嚴格對應的原因分析7 冬季副熱帶西風急流孕育與選擇機制的猜想7.1 兩類冬季大值風區(qū)在7月平均流場上的差異7.2 孕育中的選擇:一個實例類比8 預測技術討論8.1 綜合法預測8.2 本書方法的預測結語參考文獻后記:從一片浮云到環(huán)繞北半球的西風急流——我的50年長期天氣預報探索之路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1470-1996年夏季旱澇前兆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