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物理過程研究

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氣象出版社  作者:方之芳  頁數:324  

內容概要

本書是作者們在長期從事氣候學研究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大量閱讀國內外學者有關氣候系統(tǒng)的研究成果,總結自身以往的長期科研成果,系統(tǒng)總結氣候系統(tǒng)中各因子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復雜的物理過程,從診斷和模擬兩個角度予以討論,并配合應用實例,在物理學的框架上撰寫的一本氣候學教材。    全書分為三篇,共12章。第一篇介紹氣候系統(tǒng)中各因子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可能的變化過程,包括氣候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和性質、氣候系統(tǒng)各因子聯系的觀測事實、海氣的相互作用、人類活動和植被變化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總結和詳細敘述了冰雪圈與大氣和海洋圈之間聯系的復雜物理過程。第二篇介紹研究氣候要素場相互耦合的診斷分析方法,即典型相關分析、奇異值分解方法、復奇異值分解方法和波包傳播診斷方法。第三篇介紹大氣環(huán)流模式(GCM)、海氣耦合模式、陸氣相互作用及陸面過程模式和區(qū)域氣候模式;并應用c0LA—GcM模式模擬青藏高原冬季積雪異常與亞洲夏季風關系的聯系,應用陸氣相互作用及陸面過程模式,模擬植被生態(tài)系統(tǒng)與氣候的相互作用以及對西北干旱區(qū)氣候環(huán)境演變的研究。    本書各篇是一個完整結構下的有機部分,既有氣候系統(tǒng)的物理陳述,也有診斷分析和數值模擬的探討,還有應用該方法的研究成果實例;既有診斷分析方法,也有氣候模式。可整體通讀,也可局部查閱。可供氣象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大氣科學專業(yè)本科生、氣象學和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huán)境專業(yè)的研究生作為教材或參考書使用,也可供氣候科研工作者和氣候學教學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篇 氣候系統(tǒng)中復雜的物理過程  第一章 氣候系統(tǒng)概述    1.1 引言    1.2 氣候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    1.3 氣候系統(tǒng)的物理過程和反饋機制    1.4 氣候變化可能原因    1.5 氣候的研究目標和方向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海洋一大氣的相互作用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2.1 海洋在氣候變化中的重要性    2.2 海洋主要表面流    2.3 南方濤動和厄爾尼諾    2.4 海洋的底層水和溫鹽環(huán)流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冰氣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氣候變化中的敏感性    3.1 冰雪圈的一般特性    3.2 極地區(qū)域的能量收支    3.3 北極海冰資料和特征總述    3.4 北極海冰季節(jié)變化和分布特征    3.5 北極海冰的氣候敏感性    3.6 北極海冰與大氣環(huán)流的相互作用    3.7 青藏高原積雪和歐亞大陸凍土特征總述    3.8 青藏高原雪蓋異常與大氣環(huán)流的可能聯系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生物圈與大氣的相互作用    4.1 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4.2 陸地表面性質和植被變化對大氣的影H向    4.3 氣候變化的影響、適應性和脆弱性    參考文獻第二篇 氣候要素場相互耦合的診斷方法  第五章 典型相關分析    5.1 典型相關分析    5.2 BP典型相關分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奇異值分解方法(sVD)    6.1 奇異值分解(SVD)的基本原理    6.2 SVD方法的計算步驟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復奇異值分解方法(CSVD)    7.1 復奇異值分解的基本概念    7.2 復奇異值分解方法的基本思路    7.3 復奇異值分解的特性研究    7.4 CSVD在海氣要素場相互耦合關系中的應用    7.5 (]SVD在500 hPa高度場和降水量場相互關系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波包傳播診斷方法(WPD)    8.1 波包傳播診斷方法原理    8.2 波包傳播診斷的計算步驟    8.3 波包傳播診斷方法的理想試驗    8.4 瞬變波波包傳播的簡單實例計算    參考文獻第三篇 氣候模式及其應用  第九章 氣候模式概述    9.1 大氣環(huán)流模式(GcM)    9.2 海氣耦合模式    9.3 陸氣相互作用及陸面過程模式    9.4 區(qū)域氣候模式    參考文獻  第十章 青藏高原冬季積雪異常與亞洲夏季風關系的數值模擬    10.1 問題的提出    10.2 COLA—GCM簡介    10.3 試驗設計    10.4 結果分析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植被生態(tài)系統(tǒng)與氣候相互作用的數值模擬    11.1 西北東部地區(qū)綠化對該區(qū)及東、南亞區(qū)域氣候的影響(范廣洲等,1998)    11.2 生物一地球化學反饋過程(范廣洲,程國棟,2005)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西北干旱區(qū)成因的數值模擬    12.1 干旱區(qū)氣候環(huán)境演變研究回顧    12.2 CCM3簡介    12.3 試驗設計    12.4 Ccean試驗結果分析    12.5 高原隆升的影響(E05和E50結果分析)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本書是作者們在長期從事氣候學研究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大量閱讀國內外學者有關氣候系統(tǒng)的研究成果,總結自身以往的長期科研成果,系統(tǒng)總結氣候系統(tǒng)中各因子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復雜的物理過程,從診斷和模擬兩個角度予以討論,并配合應用實例,在物理學的框架上撰寫的一本氣候學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氣候物理過程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買了還沒看
  •   想開闊一下自己的思路,還沒有仔細看,但是整體來說是我想要的那種既有理論又有實際例子的,不錯。繼續(xù)贊一下亞馬遜的服務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