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祈福擇吉通書

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氣象出版社  作者:徐幫學  頁數(shù):231  字數(shù):173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民間祈福文化是中國文化之滄海一粟,近年來人們雖然每每提及,還舉行各種祈福文化節(jié)、祈福文藝活動,卻對其深刻內涵知之甚少,真可謂身在“?!敝胁恢案!?。所謂祈福其實是指人們向神靈許愿,特別是在遇到厄運或一些不如意的事時,希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運,化險為夷,平安度劫。人們祈禱的對象各有不同,視乎個人信仰,比如有人信觀音菩薩,有人信如來佛祖,有人信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等。    本書主要介紹了體現(xiàn)新祈望福運、回避不幸、驅趕災難的民族心理的中國民俗,重點介紹了各地豐富多彩的民間祈福傳統(tǒng),并連帶介紹了相關的傳說、故事和其他趣聞軼事。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祈福納祥 古今傳承——民間祈福文化的內涵與流傳  一、“?!钡暮x的歷史考證    1.“福”的含義的演變    2.民間祈福的“?!钡降字甘裁? 二、流傳至今的祈福文化活動    1.道教祈福儀式    2.紹興祝福大典    3.倒貼“?!弊? 三、民間祈福文化的性質特點    1.民間祈福文化與原始信仰及迷信的關系    2.民間祈福文化的性質    3.民間祈福文化的特點    4.民間祈福文化的社會功能    5.民間祈福文化的作用機理  四、民間祈福文化的傳承機制    1.民間祈福文化的傳承傳播載體    2.民間祈福文化的傳播方式和手段第二章 福星高照 鴻運綿長——民間福星的故事與崇拜習俗  一、福神    1.福星高照    2.賜福天官    3.福神楊成  二、祿神    1.功名總管    2.祭祀祿神的民俗化    3.魁星  三、壽星    1.南極仙翁    2.麻姑  四、喜神    1.喜神    2.和合二仙    3.月下老人  五、財神    1.趙公明    2.關公    3.比干    4.范蠡    5.五路財神    6.劉海蟾第三章 萬物有靈 心誠福至——民間祈福文化的信仰崇拜根基  一、民間信仰與“萬物有靈觀”    1.民間祈福文化的信仰與崇拜根源    2.“萬物有靈”觀  二、民間祈福文化與自然崇拜    1.天體、天象崇拜    2.自然物崇拜    3.幻想物崇拜    4.圖騰  三、民間祈福文化與人物崇拜    1.神化人物崇拜    2.祖先崇拜  四、民間祈福文化與神靈崇拜    1.諸神崇拜    2.鬼靈崇拜    3.精靈崇拜第四章 佛道共生 百家爭鳴——民間祈福文化的宗教崇拜根由  一、宗教在民間祈福文化中的體現(xiàn)    1.祈福也是一種宗教    2.宗教對民間祈福文化發(fā)展的影響  二、民間祈福與民間俗信    1.民間祈福文化與民間俗信    2.民間祈福與民間禁忌俗信  三、佛教對民間祈福文化的影響    1.佛教的傳人和發(fā)展    2.佛教的神祗系統(tǒng)  四、道教對民間祈福文化的影響    1.節(jié)慶祈?;顒拥南娠L道跡    2.生活習俗的道教印痕    3.道教尊奉的神  五、佛道與其他宗教信仰的共生    1.瑤族的宗教信仰    2.傣族的宗教信仰    3.獨龍族的宗教信仰    4.黎族的宗教信仰    5.納西族的宗教信仰第五章 五彩紛呈 器物表征——民間祈福器物與藝術品  一、民間祈福器物與藝術品的文化內涵    1.民間祈福器物的起源    2.民間祈福器物的文化象征意義  二、福的象征物與藝術品    1.動物類    2.植物類    3.器物類  三、喜慶祝福器物與藝術品    1.動物類    2.植物類    3.器物類  四、祈子類器物與藝術品    1.動物類    2.植物類    3.器物類  五、祈財求富的器物與藝術品    1.植物類    2.動物類    3.器物類  六、祈壽延年類器物與藝術品    1.動物類    2.植物類    3.器物類  七、避邪致福的器物與藝術品    1.動物類    2.植物類    3.器物類第六章 禁忌致福 迎正避邪——禁忌與避邪祈福  一、禁忌致福的心理及演化    1.禁忌與宗教的關系    2.民間禁忌    3.禁忌的展望  二、邪術與避邪術    1.邪術    2.避邪術  三、百無禁忌第七章 四時八節(jié)祈福連連——民間歲時祈福  一、除夕、春節(jié)——普天同慶迎福瑞    1.從臘日到除夕    2.春節(jié)    3.元宵節(jié)  二、龍?zhí)ь^——風調雨順好年頭    1.“龍?zhí)ь^”的來歷    2.二月二爆玉米花的來歷  三、上巳——祓除污穢祈延子嗣    1.祓禊    2.浮蛋祈子    3.陽春踏青  四、清明——對再生的渴望    1.祭掃    2.戶插柳枝發(fā)戴柳  五、端午——驅疫辟邪免災厄    1.端午節(jié)的由來    2.龍舟競渡  六、中秋節(jié)——合家團圓共賞月    1.祭月、拜月與賞月    2.中秋月圓人團圓    3.月餅    4.中秋奇風異俗  七、重陽節(jié)——重陽登高步步高    1.重陽的起源    2.重陽登高    3.插茱萸    4.賞菊、飲菊花酒  八、臘八節(jié)——百谷馨香慶福壽    1.臘八節(jié)的起源和傳說    2.臘八粥第八章 人生儀禮吉慶有余——紅白喜事生養(yǎng)益壽祈福  一、婚嫁祈福    1.婚禮中的祝福與辟邪祈求    2.婚儀祈福的內容    3.婚禮前后的祈福俗信  二、生養(yǎng)祈福    1.祈子習俗    2.孕期祈福習俗    3.慶賀生子  三、祈壽延年    1.做壽    2.壽席重“九”    3.奇異的祈壽風俗    4.禳解與過關-  四、喪葬辟邪    1.喪葬祈福的基本主題    2.治喪民俗    3.人殮風俗    4.喪葬習俗第九章 俎豆馨香 福佑萬代——祭祀祈福  一、祭祀活動    1.祭天活動    2.祭地活動    3.歲時祭祖  二、祭祀文藝    1.各地豐富多彩的祭典    2.民間迎神賽會的社火    3.佛道名目繁多的廟會第十章 送窮迎富 生財有道——物質生產祈福  一、農林漁獵生產祈福    1.農業(yè)生產祈福    2.林業(yè)祈福習俗    3.漁業(yè)祈福習俗    4.養(yǎng)殖業(yè)祈福習俗  二、工匠百業(yè)祈福    1.對祖師爺?shù)某绨?   2.各業(yè)祈福習俗  三、商賈交易祈福    1.店鋪開張祈福    2.店名求吉習俗  四、行業(yè)禁忌    1.農業(yè)禁忌    2.狩獵業(yè)禁忌    3.養(yǎng)蠶業(yè)禁忌    4.漁業(yè)禁忌    5.商業(yè)禁忌    6.工匠業(yè)禁忌第十一章 河清海晏 時和年豐——物質生活祈福  一、衣    1.服飾圖案    2.服飾的色彩    3.穿戴與款式  二、食    1.節(jié)日祈福食品    2.喜慶活動祈福食品    3.飲食禁忌  三、住    1.建房上梁    2.四合院中的祈福文化    3.建筑裝飾中的“八寶圖”    4.遷居習俗  四、行    1.交通習俗    2.出行卜測  五、交際    1.家居祈福習俗-    2.親友交際風俗    3.交往禁忌第十二章 卜吉問兇 趨吉遠禍——占卜與風水祈福  一、風水祈福    1.風水術在民間祈福習俗中的表現(xiàn)    2.古人的風水環(huán)境選擇模式    3.古建筑裝飾上祈吉求福的價值趨向    4.支撐風水術流傳的科學內核  二、生肖與福運    1.生肖的由來    2.生肖的選擇與排列    3.中國人的生肖信仰    4.算命  三、卜筮、望氣和風角、占星術    1.卜筮    2.望氣和風角    3.占星術  四、求簽    1.求簽者的心態(tài)    2.所謂“靈簽”    3.抽簽    4.解簽  五、占夢    1.關于“夢”    2.做夢    3.占夢    4.禳夢第十三章 禍從口出 福由心生——語言祈福  一、祝福賀語    1.節(jié)日祝詞    2.生日祝詞    3.生育祝福    4.婚嫁祝詞    5.學業(yè)與事業(yè)祝詞    6.其它祝詞  二、自我祈福    1.還愿    2.祈福歌謠    3.討口彩  三、數(shù)字吉祥    1.偶數(shù)吉祥    2.滿數(shù)吉祥    3.大數(shù)吉祥    4.諧音吉祥  四、語言禁忌    1.語言禁忌    2.禁忌語言的委婉表達第十四章 邪祟禳解化禍為?!八铎馄砀Pg  一、巫術    1.巫術文化的產生與發(fā)展    2.古代巫術  二、齋醮    1.齋醮的產生與發(fā)展    2.齋醮儀式  三、儺戲儺舞    1.鐘馗驅鬼    2.儺舞    3.儺戲附錄:2005—2016年歷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間祈福擇吉通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實用,就是萬年歷部分太少
  •   明顯的拼湊
  •   有點像民俗教科書,具體怎么“擇吉”說的很少,“通書”更談不上。
  •   印刷質量和排版都可以和盜版書媲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