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露絲?牛頓 (Ruth P.Newton)、王羽、 華夏 地震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露絲·牛頓  

前言

在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迷霧”中。電視、報紙、廣播和雜志等媒體,不停地告訴我們,科技信息正在以火箭式的速度增加著。這些絕大多數被宣傳的知識中的進步,可能是從“大腦的十年”時期開始,以大腦研究領域獲得的突破性進展為標志的。事實上,這些在神經系統(tǒng)科學方面的激動人心的科學發(fā)現,現在正促生更多對人類狀況的某些基本問題的復雜理解。其中一個問題是有關人類早期發(fā)展的問題——為什么生命的起步階段。對一個人在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方面至關重要?當今生物的和心理的研究的主要部分,就是在探索這樣的確切機制:通過天賦和后天培養(yǎng)的相互作用,從而塑造獨特的人格特征。這些研究正在為我們提供更加深刻的和真正有用的模型,這些模型會揭示適應彈性和之后的精神健康的脆弱性的早期起源。    作為有關發(fā)展的新信息的這波浪潮的結果是:如今我們對人類嬰兒期的科學性理解。正在經歷一種意義深遠的巨變。直到最近,我們的聚焦點都是嬰兒認知和身體的發(fā)展,即聚焦于嬰兒思考的早期階段和“語言的先兆”。與此相反?,F今研究嬰兒期的科學。都聚焦于早期社會的和情緒的發(fā)展中心??茖W家們的關注點超出了嬰兒的外在行為。深入研究嬰兒內在思維的早期相關的發(fā)展,并探索在語言出現前,這種思維是如何將它的情緒狀態(tài),傳遞到另一種思維中的。發(fā)展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和神經系統(tǒng)科學家,都聚焦于研究嬰兒的情緒發(fā)展,為什么在隨后的心理和身體健康上,起到比智力更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的原因。因此,現在,科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類嬰兒期的必需任務,是形成母嬰情緒交流的依戀紐帶,是孩子經歷和傳達積極的和消極的情緒(影晌)的能力的擴展,是讓他人和自己來控制這些情緒的能力的涌現。    如今。神經系統(tǒng)科學家論證說。嬰兒期的情緒和社交的發(fā)展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是在大腦生長的“突發(fā)時期”。從懷孕的最后3個月,到嬰兒出生后第二年結束,比生命中的其他階段,更能代表大腦中的“軸突”、“樹突”、“突觸”和“髓磷脂”的最快速的和最大化的生長。天性的潛力,只有當通過培育使之成為可能時,才會被意識到的這一原理,反映了一個事實:這種大腦生長的巨大發(fā)展是依戀經驗的,而這些早期的必需經驗由嬰兒和早期照料者的依戀關系的情緒交流中提供的。如今確定的是,右腦的情緒過程,是在第一年中發(fā)展的,處在第二年才發(fā)展的語言過程之前。因此。孩子與母親形成的依戀紐帶的進化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傳遞心理體驗。恰恰相反。在最基礎的水平上,與一位敏感的照料者經歷的依戀,促使嬰兒大腦發(fā)展。尤其是對右腦。而右腦。對余下的生命時期而言,主導了情緒運作、非語言交流、對身體狀態(tài)的控制、壓力、感同身受、直覺,以及真正的生存。    雖然現在這種信息深深地貫穿精神病學、社會工作和小兒科,但這種研究對父母的重大意義,還沒有充分解決。作為一位有技能的嬰兒心理學家。露絲-牛頓帶著她對正常和非正常的早期發(fā)展。以及對于依戀理論和早期的大腦發(fā)展理論的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寫下了這本卓越的書——《好媽媽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她創(chuàng)造性地將人類嬰兒期的這些科學進展的實用性知識。應用于對孩子早期的培養(yǎng)。牛頓在圣地亞哥的德·保羅村里的一個名叫“孩子和家庭精神健康服務”的組織中擔任心理學管理人。這份工作使得她接觸了成百上千的母嬰心理治療的案例。只有極少的專家會與孩子而不是成人合作,而跟嬰兒和學步的孩子合作,有臨床經驗的心理學家就更加稀少。另外,她跟我一起做出對發(fā)展中的“情感神經科學”的研究。使她對早期右腦發(fā)展有了較深的了解,使她獲得了對于早期情緒發(fā)展的心理學和神經心理學的有價值的、廣泛的跨學科的觀點。她很有天賦。不僅能夠提出對現有科學信息的廣泛觀點,還擁有以清晰易懂的語言來組織關于嬰兒右腦和內在世界的這種信息。考慮到親子的交流是基本的非語言交流的這一事實,《好媽媽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是對右腦獨特運轉的很有價值的科學普及讀本。    事實上,牛頓寫了一本對父母而言。如同早期的斯波克和布雷頓壽所寫的書一樣有教育意義的書。但與該領域的其他書不同的是,《好媽媽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的聚焦點,是嬰兒的現代關系模型,是情緒,是右腦的發(fā)展。她展示出了她的才華:不僅能夠辨識出復雜的右腦機制的運轉操作,并將其描述成可辨識的日常相互作用,還對現代家庭的多種多樣的不同模式,進行了非常個人的人像素描。這些家庭包括:正在工作的父母、混合家庭、單身照料者、祖父母的角色,以及家庭主婦(“煮夫”)。雖然現在存在著多樣的家庭構造,所有的嬰兒都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依戀照料者的生存動機,從而能自我平衡地控制他們的身體生物運轉,能最優(yōu)化地大腦發(fā)展。除了有關大腦發(fā)展的所有階段和“社交一情緒”運轉的單獨的章節(jié),牛頓還在最后一章從情感神經學科的觀點出發(fā)。給出了對當今的“兒童保育”有教育意義的、激勵人的評估。    《好媽媽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聚焦于那些能夠最優(yōu)化嬰兒右腦、思維和身體發(fā)展的“社交一情緒”經歷。右腦在最初的兩年中。經歷了一種“依戀經驗的成熟期”,它的神經生物學的發(fā)展不僅僅是基因編碼。人際神經生物學清晰地論證了,無論好壞,右腦的成熟期,是被關聯的經驗影響了的。術語“富裕環(huán)境”被應用在科學中,主要是依據改變嬰兒的物理環(huán)境。從而促進孩子的口頭語言能力和“有意行為”這一點。但是。如今這種概念已經被應用到描述一種富裕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一種能夠最優(yōu)化右腦生長和復雜性的社會環(huán)境中。正如牛頓所展示的。這種科學的原理。與培育孩子的、更加復雜的模型有直接關系。    通過將嬰兒刻畫成擁有情緒的和社交性的右腦的人。而不是發(fā)展中的會思考的“左腦機器”,牛頓創(chuàng)造了對正在發(fā)展可辨識的獨特個性的小孩兒的三維肖像。事實上?,F今的嬰兒研究的一個重大發(fā)現是,形成個性、組織關系和調節(jié)人際壓力的必需過程,浮現在產前和產后的大腦生長突發(fā)階段,而不是在孩子們獲得語言能力之后。貫穿整個生命期間。對于個性的最大化運轉所必需的,不僅是言語智力,還有社交智力。所有深思熟慮的父母都意識到。在意識層次上和非意識層次上,他們深深地影響了孩子個性的發(fā)展?,F今的科技清晰地指明。這種影響對在生命早期的大腦生長突發(fā)階段而言,是意義深遠的。    這部有關養(yǎng)育方式在神經生物學上的影響的重要的著作,對所有的有心理學頭腦的父母而言,對所有希望孩子幸福的父母而言。都是必讀之物。    ——艾倫·N.斯高蘭。博士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大衛(wèi)格芬醫(yī)學院教授    世界兒童依戀研究先驅

內容概要

《好媽媽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內容簡介:歡迎來到決定你的寶寶命運的依戀世界。你可能已經聽說過依戀理論,如今大眾也越來越意識到這個理論。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孩子對你的依戀“質量”,與孩子的大腦發(fā)展、情緒調節(jié)密切關聯。過去,對兒童發(fā)展的研究,較少地聚焦于復雜的、占據社會情緒發(fā)展的大部分的非語言世界,而相對較多地聚焦于認知技能和動作技能的發(fā)展,因為觀察這些技能相對容易,從而能夠測量。然而情緒和行為之間的聯系的測量,基本上不可能,因為它與孩子獨特的環(huán)境經歷更緊密地“鏈接”在一起。
在約翰·鮑比的關于依戀的“三部曲”出版之后(1969/1982,1973,1980),這一切都改變了:他在書中提出,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是一種對孩子起保護作用的生物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會根據父母對孩子依戀需求的反應質量,能夠做出極大的改變(愛因斯沃斯等,1978)。對孩子的培養(yǎng)方式,會影響一種生物系統(tǒng)的這一想法,激勵了無數的科學家聚焦于“二元性”研究,即塑造“社交—情緒”發(fā)展的父母—孩子互動“二元性”的研究。隨著神經系統(tǒng)科學開始為大腦是如何運作和發(fā)展的提供更多的證據,特別是辨識出了生命最初幾年的至關重要的“關鍵期”后,“社交—情緒”領域的發(fā)展,開始從陰影中“走”出來,“光明正大”地站在了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巨人的肩膀”上?,F在,不僅科學家能確定孩子對照料者的依戀質量,而且很多研究還指出了這種依戀質量對孩子繼續(xù)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事實上,從嬰兒、童年到成年時期的實證跟蹤研究一直指出,早期的親子關系的質量,直接影響了孩子情緒的安全感、自我意識,甚至是其認知發(fā)展(斯高蘭等,2005)!
世界科學研究“范式”的轉換:
聚焦于你的孩子的情緒發(fā)展
如今,我們正處在思維模式轉移的痛苦掙扎中:從幾乎只聚焦于嬰兒的思維和認知技巧,“退回”到聚焦于情緒、感覺和肢體交流的重要性上。這種轉移的推動力,是由1994年艾倫·斯高蘭所寫的、書名為《情感調節(jié)和自我的起源》(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Self)著作的出版后開始的。在書中,引用了超過2000部參考資料,斯高蘭將心理的、精神分析的和發(fā)展的理論,與當時的嬰兒和大腦研究整合到了一起。簡單來看,他總結說,依戀過程是大腦發(fā)展的固有過程,特別是對右半腦的成熟期而言。根據斯高蘭所說的,照料者—嬰兒的互動,是控制嬰兒內部生理和大腦構造性發(fā)展的主要力量。這意味著,孩子對你的依戀的質量,是如何地與情緒上被調節(jié)的孩子的內部生理相符合,而后者,轉而與孩子大腦的健康發(fā)展相符合。幫助孩子控制內在生理,能讓他利用好整個大腦和所有的天賦,從而真正地學習、探索和表達自己。
依戀理論和情感調節(jié)理論,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對情緒發(fā)展重要性的理解。當評估孩子的發(fā)展時,不要將社交情感發(fā)展添加為伴隨著認知領域和動作領域之后的第三個領域,它必須被認為基于孩子所有未來發(fā)展之上的主要發(fā)展領域。
那么,孩子的“社交—情緒”,與敏感的、合拍的照料者—孩子的互動,就有重大的關系。因為這些互動,不僅僅給孩子帶來了安全感,還控制著孩子的自主神經系統(tǒng),這樣一來,大腦中的重要調節(jié)中心才會發(fā)展和成熟。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這樣的觀點:早期童年的長期性問題,比如兒童虐待、兒童忽視、家庭暴力、照料者缺失,嚴重的父母抑郁和(或)焦慮,都會影響這個過程,因此造成孩子神經系統(tǒng)失調、大腦的構造發(fā)展的不完整(斯高蘭,2003)。
看上去,這可能是作為父親(母親)的你的重大責任,但是,我專門為你們寫作了《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可以幫助你利用依戀理論和情感調節(jié)理論的相關知識,培養(yǎng)有安全感的孩子。作為一位長期在無數成人、家庭和孩子身上使用這兩種理論的臨床心理學家,我使用了真實的家庭案例來呈現這些重要信息。你也會學到,與孩子保持“合拍”,并不必需要有一張關于“必須要做的事情”的教條的清單。事實上,“足夠好的”培養(yǎng)孩子的方式就夠了。這意味著,你能與孩子的需求保持“合拍”,從而讓他相信自己能夠在需要時,依戀你的幫助,相信你能夠理解并保護他,相信你能夠幫助他調節(jié)他的情緒,直到他能夠自己控制好自己?!昂吓摹笔侵杆侨绾伪煌瓿傻?,我將通過《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來講明“足夠合拍”的父母,是如何為小孩子提供一種安全感成長的基礎的。
情感神經學,是關于潛在的大腦過程、神經系統(tǒng)和涉及到情緒、感情和直覺反應的組織的科學研究。它假設,直覺在人類的生存和進化中起關鍵作用。情感神經學家潘克·沙普(1998),揭示了人類大腦中與動物腦中的情緒中心的相似點,從而將情緒和感覺到行為基礎聯系,定位于生物的進化中。因為大眾優(yōu)先追求“概念性的思考”,情感和直覺經常被社會所忽視。然而,嬰兒最初只能通過情緒和直覺來表達他們自己。盡管通過我們自己的感覺,我們無法直接地獲知另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但我們也能夠與對方的情感“合拍”。這種能力被稱作“感同身受”(心理學專業(yè)術語為“共情”)。擁有感同身受、幽默、好的判斷力、同情心、創(chuàng)造力、洞察力和積極的價值觀,以及能夠控制情緒的能力,我們會幫助孩子表達自己,也會為使世界變得更加文明做出巨大貢獻。所有這些人類能力,都與我們的大腦右半球的協調和發(fā)展相聯系,而大腦右半球則包含我們的身體和直覺的最深的聯系。
《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寫作目的
《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的內容,包括早期親子關系的重要性,關于它是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fā)展,以及關于“足夠好的”培養(yǎng)孩子的方式,是如何培育孩子擁有安全型依戀及調節(jié)好孩子自己的情緒的。在孩子“社交—情緒”技能的健康發(fā)展中,早期的依戀起到了巨大作用。為了增加父母對培養(yǎng)孩子的方式和“社交—情緒”發(fā)展之間聯系的“自我覺察”,《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特別為父母、照顧孩子的工作人員和那些涉及到照顧5歲以下孩子的人,帶來了依戀理論和情感調節(jié)理論的具體操作方式。我的愿望是:能夠增強你對“人體世界”,即一些可能已經被遺忘的肢體交流的重要非語言世界的理解。正是這個世界涉及敏感地響應嬰兒,這個世界也是孩子們所說的語言。
簡單易懂的術語
因為在理解大腦時涉及到了很多復雜事物,神經系統(tǒng)學領域嘗試發(fā)展出一種大眾化語言。父母可能并不熟悉這種語言,但很快你們就能非常熟悉它們。如果少數人理解它們暫時有問題,也沒有關系,隨著《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的進行,我想你們會很快理解它們。情感神經學是一種先驅科學,已經對我們對人類發(fā)展的理解造成了意義重大的改變。對那些對依戀理論感興趣的、想熟悉一些大眾術語的父母來說,它將是重要的。
“情感調節(jié)”或“情緒調節(jié)”,是調節(jié)你的積極的和消極的情緒的能力。比如,面對老是吹毛求疵的老板時,成人可能會感到生氣、失望、沮喪有壓力和受傷,但是,他能夠調節(jié)這些處境帶來的強烈情感,選擇一種合適的反應方式,比如評估并與老板協商現實的期望。情感調節(jié)暗示著,將你自己的神經系統(tǒng)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內的能力。
“情感失調”描述的是這樣的情緒狀態(tài):我們覺得處于某事件或處境的正常范圍之外。我們可以利用上述同樣的例子來說明。沒有情感調節(jié)的成人,可能會情緒化地做出反應:在氣呼呼地走出工作間之前,生氣地與老板對立,使用了少量選擇性詞匯。這就是情感失調——成人沒有調節(jié)好情緒,因此沒有心懷一種合適的反應;他也沒有將自己的神經系統(tǒng)保持在一個合適的范圍之內。這些成人期的情緒調節(jié)問題,經常是早就被刻在大腦中的。閱讀《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你會學到,你是如何跟孩子的情感內在世界協調的,這與他對你的依戀特性密切相關,而后者與他的情緒調節(jié)密切相關,他的情緒調節(jié)又轉而能夠讓他自由地學習和探索。
絕大多數父母會自然地將術語“情感”和“感覺”聯系到一起,而我在文中經常使用的是術語“情緒”。然而,這三個術語都涉及到孩子的感覺、情感和情緒的內在的和(或)外在的狀態(tài)——無論它們是否被父母看到或察覺到,還包括孩子大腦中相應的神經變化。在這些章節(jié)中,為了幫助你理解依戀和情感調節(jié)理論,理解它們對孩子未來的重要性,伴隨著例子的出現,會有很多其他術語出現。但是,普遍說來,我嘗試著選擇將最常被聽到的術語與特殊的親子經歷相聯合。在第二章的圖1中就展示了重要的大腦位置與依戀和發(fā)展相聯合。
因為協調與你自己的右腦密切相關,《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還包括一些形象化的場景,隨著閱讀,它們會很有希望讓你也進入你自己的“右腦思維”狀態(tài)。我也使用了代詞“我們”來表明在文中所談論的事物都適用于我們所有人。所以“你”和“我”和“我們”意味著你并不孤單。那些嘗試做出最大努力的父母,經常感覺卡住了的原因是,他們感覺自己“應該知道”如何自動地培養(yǎng)孩子,仿佛我們的天性將一些“指導培養(yǎng)孩子”類型的東西,編碼到了基因中一般。天性確實做了很多這樣的事情,但是,當然在以直覺的形式出現時,可能被我們自己的被培養(yǎng)的經歷所略微扭曲,所以,我會談到很多關于你的被支持和照料的問題。
為了減少使用他/她的這兩個代詞產生的混亂,我將在每一章交替性別,但是《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的所有材料,在我沒有特別聲明的情況下,都涉及男性和女性的嬰幼兒。
《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提供的例子,涉及從出生到5歲以下兒童和他們的家庭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的發(fā)展。前兩章講明了什么是依戀和情感調節(jié),因為它們影響了孩子的發(fā)展。這些章節(jié)是理解發(fā)展中孩子的基礎。第三章包含的是懷孕、分娩和新生兒誕生時期。之后的章節(jié)著手處理發(fā)展時期的依戀和情感調節(jié)。第十三章為那些需要照料孩子的父母,提供了相關信息。你可以以很多種方法來閱讀《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但是,如果你選擇從與孩子的年齡相符的章節(jié)開始的話,要確保首先閱讀完第一章和第二章。
說完了這些,歡迎來到決定孩子命運的依戀世界!

作者簡介

作者:作者:(美國)露茜·牛頓博士 譯者:王羽 華夏露茜·牛頓博士(Ruth P.Newton),美國加州大學監(jiān)督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心理督導師。是一位專注于孩子依戀與情緒控制調整的心理學家,服務于美國“圣迭哥兒童與心理健康服務中心”。

書籍目錄

第一章依戀,決定孩子的一生命運 經典案例:沙灘上的快樂——凱爾和沖浪板的故事3 你的寶寶對你的呼喚:重新聯結你們對依戀的天生直覺5 什么是依戀8 依戀科學理論的歷史8 有序依戀類型14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凱爾學到了什么17 無序依戀20 有序依戀和無序依戀有什么不同22 內在運作模式:我們都有早期的童年經歷24 一直以來的依戀分類方式25 安全型孩子習得了什么26 不安全—回避型和不安全—矛盾型孩子習得了什么27 無序型孩子習得了什么30 性格和依戀的關系31 你可以與你的父母不同32 你只需做“足夠好”的父母,不需要完美34 第二章與你的寶寶共鳴,重塑寶寶的大腦 經典案例之1:共鳴創(chuàng)造同步,阿方索和氣球的故事39 經典案例之2:共鳴創(chuàng)造同步,莫妮卡和流行珠的故事40 將大腦的內在世界視覺化43 卷吸:使兩個系統(tǒng)同步44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1:讀懂寶寶的狀態(tài),共鳴創(chuàng)造同步46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2:關愛創(chuàng)造共鳴,共鳴創(chuàng)造同步46 重塑你的寶寶的大腦48 什么比母乳養(yǎng)分更重要52 轉向右半腦:擠出專門時間,傾聽你的寶寶55 幫助孩子邁過生死的大門59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設受控的大腦63 大腦發(fā)展的關鍵期:懷孕和生命前三年65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3:情緒和諧與調節(jié)異常69 將最佳覺醒范圍,“織入”自主神經系統(tǒng)74 第三章穿越到新的海洋:你的寶寶“快要來了” 經典案例:搞好家庭基本建設,為寶寶的誕生做好準備77 從“甜蜜小兩口”,到偉大的父母79 婚姻、承諾和其他必需因素80 你需要勞師動眾:建立你的支持系統(tǒng)82 戰(zhàn)勝“工作迷戀”: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關系84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搞好家庭基本建設,迎接改變的到來86 懷孕期89 胎動90 迎接寶寶的到來92 新的海洋:你的寶寶出生后93 新生兒階段96 新生兒依戀的關鍵因素97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產后檢查,瑪利亞和珍妮茜99 第四章我們仍然在呼吸!你的寶寶2個月了 經典案例:約旦對接觸的需要的故事103 你的2個月寶寶的發(fā)展里程碑:你的2個月寶寶身體的、“社交—情緒”的發(fā)展,大腦的發(fā)展,掌握的新技能104 培養(yǎng)2個月大嬰兒的安全型依戀108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約旦、愛麗絲和尼爾,強化情感聯系109 如何通過游戲,培養(yǎng)你的2個月寶寶的安全型依戀111 父母的親密幸福生活:回到成人世界中113 快樂著寶寶的快樂:皮帕對3個月大的堂弟的“認識”114 第五章有人在這里啊!你的寶寶4個月了 經典案例:柴娜對可預見的互動的需求的故事118 你的4個月寶寶的發(fā)展里程碑:你的4個月寶寶身體的、“社交—情緒”的發(fā)展,大腦的發(fā)展,掌握的新技能119 培養(yǎng)4個月大嬰兒的安全型依戀122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柴娜、埃里克和莫里斯,首先形成強大的家庭紐帶123 如何利用玩耍培育你的4個月寶寶的安全型依戀125 父母的親密幸福生活:慶祝127 快樂著寶寶的快樂:22個月的幫助4個月的128 第六章知道家族:你的寶寶6個月了 經典案例:柯維和他年輕媽媽的故事132 你的6個月寶寶的發(fā)展里程碑:你的6個月寶寶身體的、“社交—情緒”的發(fā)展,大腦的發(fā)展,掌握的新技能133 培養(yǎng)6個月大嬰兒的安全型依戀137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柯維和斯蒂芬妮,再次建立信任138 如何利用玩耍培育你的6個月寶寶的安全型依戀140 父母的親密幸福生活:外出約會一晚上142 快樂著寶寶的快樂:蘭迪天堂的禮物142 第七章我們身邊有個陌生人!你的寶寶9個月了 經典案例:艾米對探索的掙扎的故事148 你的9個月寶寶的發(fā)展里程碑:你的9個月寶寶身體的、“社交—情緒”的發(fā)展,大腦的發(fā)展,掌握的新技能150 培養(yǎng)9個月大嬰兒的安全型依戀153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艾米、邁克爾和瓦內莎,建立相互間的信任154 如何利用玩耍培育你的9個月寶寶的安全型依戀156 父母的親密幸福生活:家庭旅行158 快樂著寶寶的快樂:卡拉找到了“她的”拍子!159 第八章天亮了,解放了:你的寶寶1歲了 經典案例:馬克思竭盡全力照顧媽媽的故事164 你的1歲寶寶發(fā)展的里程碑:你的1歲寶寶身體的、“社交—情緒”的發(fā)展,大腦的發(fā)展,掌握的新技能166 培養(yǎng)1歲嬰兒的安全型依戀170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馬克思和珍妮,重新找回安全感170 如何利用玩耍培育你的1歲寶寶的安全型依戀172 父母的親密幸福生活:游樂園一日游174 快樂著寶寶的快樂:奧格斯格的社交協定175 第九章我思,故我在:你的寶寶1歲半了 經典案例:摩根的恐懼的故事180 你的1歲半寶寶的發(fā)展里程碑:你的1歲半寶寶身體的、“社交—情緒”的發(fā)展,大腦的發(fā)展,掌握的新技能182 培養(yǎng)1歲半寶寶的安全型依戀186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摩根、黛博拉和威爾,治療摩根的依戀創(chuàng)傷187 如何利用玩耍培育你的1歲半寶寶的安全型依戀189 父母的親密幸福生活:會玩的單身父親191 快樂著寶寶的快樂:歐文學會數數了192 第十章他是從哪里聽到那個詞的?你的寶寶2歲了 經典案例:科恩和母親的掙扎的故事196 你的2歲寶寶的發(fā)展里程碑:你的2歲寶寶身體的、“社交—情緒”的發(fā)展,大腦的發(fā)展,掌握的新技能198 培養(yǎng)2歲大孩子的安全型依戀201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科恩、希拉里和比爾,創(chuàng)造治療流程203 如何利用玩耍培育你的2歲寶寶的安全感依戀206 父母的親密幸福生活:溫泉療養(yǎng)圣地的一天207 快樂著寶寶的快樂:推卸責任的泰絲208 第十一章轉移到左腦:你的寶寶3歲了 經典案例:姬拉千方百計爭奪母親的故事212 你的3歲寶寶的發(fā)展里程碑:你的3歲寶寶身體的、“社交—情緒”的發(fā)展,大腦的發(fā)展,掌握的新技能214 培養(yǎng)3歲寶寶的安全型依戀218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姬拉、埃絲特和維克特,進入“同一個世界”218 如何利用玩耍培育你的3歲寶寶的安全型依戀222 父母的親密幸福生活:爸爸專門的“地板時間”223 快樂著寶寶的快樂:瓦萊麗的困惑224 第十二章不用你,我自己來:你的寶寶4歲了 經典案例:丹尼斯對自由時間的需求的故事228 你的4歲寶寶的發(fā)展里程碑:你的4歲寶寶身體的、“社交—情緒”的發(fā)展,大腦的發(fā)展,掌握的新技能230 培養(yǎng)4歲寶寶的安全型依戀233 經典案例分析與提高:丹尼斯、邁拉和布魯斯,為玩耍騰出空間233 如何通過游戲培養(yǎng)你的4歲寶寶的安全型依戀236 父母的親密幸福生活:重視健康的父母237 快樂著寶寶的快樂:杰克的好奇心238 第十三章忙忙碌碌的孩子 “兒童保育”科學研究成果綜述241 “兒童保育”的質量244 培養(yǎng)孩子需要多種方式247 “家庭和醫(yī)療假期法案”249 依戀至關重要251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在考艾島的一個下雨的清晨,從廚房的窗戶探出頭去,我靜思身為讀者的你會是誰,你們正處于生命中的什么狀態(tài),以及我們如何能夠一起談談依戀的重要性——關于你的和你的孩子的。我的愿望是,能夠幫助你找回“你的肢體世界”,那個我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失去了接觸的情感和直覺的世界。我并不認為“直覺”是一個為了支持更加口語化的、抽象的能力而被保留的空洞概念,相反,我們要將我們的直覺,認定為我們身體內部深處情感交流的“承載物”。直覺是古老的、被進化形成的。我們需要理解、尊重它們的表現方式,將它們與我們的思維“一體化”。你會在第二章中學到,我們的右大腦半球,仿佛儲藏了這種情感和直覺的非語言世界。但是,我們的直覺和情感,經常被困難的或混亂的童年時期所“腐化”。當我們中的很多人,在嘗試著尋找幸福的道路時,這樣的童年時期,就把我們帶入了黑暗、“孤獨”的“小巷”。修復我們的直覺情感世界,不僅為我們的生命增加了色彩和韻律,還重鑄了我們全部的情感和生命的意義。 對嬰兒和小孩子,我們必須利用我們的情感和直覺去與他們交流。由于被進化的力量所“綁架”,嬰兒投入了他們父母“翹首以盼”似的懷抱——而他們的父母腦海中,卻有著與他們完全不同的經驗、價值觀、文化、語言和概念。 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幾年中,給予孩子敏感的、反應迅速的照料,就能推動孩子的發(fā)展,就能培養(yǎng)出安全型孩子。在這些早期關系的安全感中,嬰兒帶著自信成長,最后能利用他們概括性的、思考的大腦的驚人特質,來展現自己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因為我們過著繁忙的生活,“肢體世界”自身的深奧智慧,經常被我們遺失。然而,嬰兒要求我們從很多“緊急的”生活與工作事務中“解放自己”,回歸到大自然用了百萬年去創(chuàng)造的身體韻律中去,即那個孩子和父母,為了生存而相連的世界中去。沒有了孩子,我們無法生存,不僅是因為我們需要他們傳宗接代,更加重要的是,孩子們的天真無邪、發(fā)現新事物時的激動和他們僅僅因為活著所表現出來的快樂,都讓我們無比高興。他們喚醒了我們對大自然的魅力欣喜。沒有了這樣的提醒者。我們的內心,會遠在人類種族滅亡之前,枯萎——然后死去。 作為父母,知道“你是誰”也很重要。你的價值觀、你自己的早期生活經歷、你對孩子做出的決定,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們是與你的文化環(huán)境有關的獨特家庭環(huán)境的產物。你可能現在,或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生育自己的嬰兒,收養(yǎng)你們喜歡的孩子,你也可能是嬰兒的親戚、正在管教或給予年輕父母支持的朋友。事實上,對于我們所有人而言,依戀都是重要的,因為安全型依戀,會直接改善我們生存的世界?!逗脣寢屪プ『⒆拥囊缿訇P鍵期》,會探索依戀的內在工作模式,探索它在情緒狀態(tài)控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對你和孩子的總體幸福的決定意義。

后記

我們已經到達《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的尾聲了,我們也要結束我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了,我希望你和你的家庭能享受最好的生活。我希望我不僅帶給你關于依戀、關于它在你的寶寶的大腦和“社交—情緒”發(fā)展中的角色,以及關于控制的重要信息,還帶給你這樣的自信心:通過你自己對她的協調后,你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你的寶寶。隨著你幫助她調節(jié)她的情緒,使她能夠表達興趣,為她的探索與成就而興高采烈,你向她展示了她對你“至關重要”。這就是孩子如何感覺到安全感,是他們如何感覺到被理解的方式。

編輯推薦

《好媽媽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編輯推薦:一部真正的科學育兒書——科學的理論、經典的案例、詳盡的解釋,讓您融會貫通,一勞永逸。真正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4歲前開始培育孩子的智商、情商和安全感"警告!?。?.你與你的小寶寶的關系,會影響小寶寶的智商!2.4歲前讓孩子識字、學習,可能會害了孩子!3.鼓勵孩子太早獨立,會傷害孩子終生!喜訊:《好媽媽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會告訴你:1.你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夠聰明嗎?那么,從寶寶出生就開始塑造寶寶的大腦吧!2.沒有什么比母乳營養(yǎng)更重要!但比母乳更重要的是母親與孩子的交流!3.什么時候是大腦發(fā)展的關鍵期!——懷孕和生命前三年4.母乳喂養(yǎng),不僅僅有利于孩子,還能讓母親盡快恢復姑娘體型!5.你也可以判斷孩子的依戀類型,從而盡早采取措施,培養(yǎng)“安全型”孩子!6.在生命前3年,人的右半腦的發(fā)育占優(yōu)勢,所以你要多多開發(fā)孩子的右腦!

名人推薦

這部有關養(yǎng)育方式在神經生物學上的影響的重要的著作,對所有的有心理學頭腦的父母而言,對所有希望孩子幸福的父母而言,都是必讀之物。——艾倫·N斯高蘭,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大衛(wèi)格芬醫(yī)學院教授 世界兒童依戀研究先驅孩子的智力與三歲前父母的溝通相關?!_灣著名教育家 洪蘭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好媽媽抓住孩子的依戀關鍵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條)

 
 

  •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 父母正確的對待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開端 孩子如何認識世界 就在父母的手中!
  •   共買了五本書 這本是送的 比劃25賣的還好
  •   說實話我是看不進去,但是老公說好
  •   年齡跨度太大,什么都不細,用不上,太空洞。
  •   一般。比較難懂。四歲基本上就不用看了。
  •   這本書沒什么太大意思,還好只是送的
  •   書中大量引用實例,很容易懂,不過因為是歐美國家的作品,跟中國人的觀念會有點差異,整體還是不錯的
  •   還行,紙質略顯粗糙了點。
  •   可以看一看,對寶寶的成長階段做個了解。
  •   垃圾翻譯毀了一本好書?。?!出版社太不負責任了。
  •   朋友介紹的,據說不錯,還沒開始閱讀。
  •   內容對現實情況很管用。
  •   送的書還沒看,應該不錯
  •   整體不錯 翻譯的略為生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