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徐仲 頁數(shù):391
Tag標簽:無
前言
到書店翻看法律書籍的有以下幾種人:有的是正在學習法律,想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一名職業(yè)法律人;有的是親朋好友或是自己遇到麻煩事,想了解法律對自己關心的事怎么規(guī)定;也有的是法官、檢察官這樣的職業(yè)法律人,案件中遇到理論難點,想找到法理上的解釋;還有的是法學專家,對深奧的法學理論想更進一步地研究?! ∶總€人翻開法律書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問個律師先:刑事篇(附光盤)》的目標讀者是這樣兩種人: 第一種人,自己或者是親朋好友遇到麻煩,想知道自己關心的問題法律是怎么規(guī)定的。法律有點難,如果自己實在不夠專業(yè),就找個律師來咨詢一下,但是怎么找律師,找個什么樣的律師是個問題。這類讀者是有問題想問律師,看完書后,知道法律對一些問題怎么規(guī)定,知道怎么找律師。 第二種人,初學法律的人。如果你對法律感興趣,或者你正在學習法律,想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律師,通過《問個律師先:刑事篇(附光盤)》你會了解刑事法律的規(guī)定以及你做律師后將要面臨的事?! 碾y易程度上看,這《問個律師先:刑事篇(附光盤)》不是一本學術專著,不是盡用一些難懂的法律語言說法理,不是把簡單問題說復雜,《問個律師先:刑事篇(附光盤)》盡可能讓你看得輕松,《問個律師先:刑事篇(附光盤)》就是想把法律問題說得簡單易懂,《問個律師先:刑事篇(附光盤)》的目標就是讓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讀者明白法律是怎么回事,遇到事后應該怎么去找律師?! ∪绻蓭熓潜缓θ说拇砣耍话憔褪呛凸V人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工作目的就是將被告人依法嚴懲,或者是讓被告人多賠錢。如果律師是被告人的辯護人,就是和公訴人站在對立的戰(zhàn)線上,希望法院將被告人往輕里判。
內容概要
《問個律師先:刑事篇》是一本實用性法律書籍。對普通民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刑事法律問題以及如何有效咨詢、聘請律師有重大幫助。這是一本有趣而且實用的法律書籍,全面地講述了刑法學的基本知識。它一改以往法律類書籍的沉悶,用親切的語言講述嚴肅的刑事法律。它立足于現(xiàn)行刑法與刑事訴訟法,結合作者辦案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實踐中的法律。它更實實在在地講述了生活中的法官、檢察官與律師,讓您認識他們的工作。您可以用輕松愉快的心情來閱讀刑法這一嚴肅話題。它讓您感覺到法律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簡介
徐仲,法制365網(wǎng)站首席律師,刑事案件專家。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刑法本部分說的是刑法,刑法的內容就是規(guī)定什么行為是犯罪,犯罪后會受到什么處罰,看完本部分內容,你將對一個行為到底是不是犯罪,一個犯罪行為應當怎樣量刑有個大致了解。第一章 犯罪處罰——刑法公司規(guī)定八點半上班,遲到了就扣錢。把公司放大到國家,遲到扣錢的制度就是法律。什么樣的法律叫刑法呢?我國最早的刑法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刑法與其他法律的區(qū)別在哪里?刑法有哪些功能?刑法有什么基本原則?中國人在外國犯罪,回國后還要審判他嗎?中國人在國外判刑后回國,刑法還對他處罰嗎?對刑法生效以前的事按規(guī)定怎么處理?第二章 測量犯罪的尺子——犯罪構成什么行為算是犯罪?上公共汽車的時候,有個具體高度的橫線作為標準來界定小孩子買不買票。一個人做了壞事,也有一個像公共汽車上的高度線一樣的標準來認定他做的壞事是否構成犯罪,這個標準就是犯罪構成四要件,分別是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與犯罪的主觀方面。這四項內容又有什么具體規(guī)定呢?第三章 能將犯罪進行到底嗎——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有一幫人很想把中央銀行金庫的內容剪切下來,粘貼到自己家后院,可殺出一孤膽英雄,以萬夫不當之勇打亂了劫匪快速致富計劃——這是好萊塢影片常見情節(jié)。沒有完成犯罪任務的行為比起完成任務,社會危害要輕,根據(jù)罪責刑相一致原則,刑法上有專門的規(guī)定,這就是犯罪中止、犯罪預備、犯罪未遂,這些是如何認定,如何處罰的呢?第四章 這場是團體表演——共同犯罪有時候犯罪也有點技術在里面,一個人可能完成不了,根據(jù)專業(yè)分工的原則,有些技術活也是越分越細,就有幾個小偷在一起來個組合,有人配鑰匙,有人站崗放哨,有人進屋翻箱倒柜。因為多人實施犯罪的危害性更大,所以刑法就有了共同犯罪這個概念。那么幾個人當中誰是主犯?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如何規(guī)定?共同犯罪人有幾種形式以及如何處罰呢?第五章 數(shù)罪乎?一罪也——一罪與數(shù)罪有時一個或一種行為會涉及幾個罪名,比如為了搶劫而準備槍支,涉及搶劫罪與買賣槍支罪;比如說多次用賭博作弊的方式騙人的錢財,判他個詐騙罪還是賭博罪,還是詐騙罪與賭博罪數(shù)罪并罰;又比如偷了輛小轎車又賣了,是不是涉及了盜竊罪與銷贓罪兩個罪名?本章就要講述幾種看似數(shù)罪卻歸為一罪的行為,以及區(qū)分一罪與數(shù)罪的標準。第六章 撞死他,犯法嗎——正當防衛(wèi)有些行為看起來傷害了他人,但不是犯罪,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武漢發(fā)生一起案件,被搶劫的出租車司機追劫匪的過程中,因劫匪逃跑,司機開車將劫匪撞死。最后法院會認定司機的行為是正當防衛(wèi)嗎?構成正當防衛(wèi)有哪些條件?防衛(wèi)過當如何處罰?什么是特殊防衛(wèi)?緊急避險有何規(guī)定?第七章 從打屁股開始算起——刑罰制度犯罪就是干了壞到一定程度的壞事,刑罰就是干了這種壞事后要受到來自國家的處罰。我國刑罰的體系有哪些?對一個犯罪行為如何適用刑罰?什么是累犯?自首如何認定?自首與坦白的區(qū)別是什么?什么是立功?如何數(shù)罪并罰?怎樣適用緩刑?減刑與假釋如何規(guī)定?第八章 能一跑了之嗎——追訴時效打傷人,被判五年有期徒刑,在監(jiān)獄里蹲了五年之后刑罰就結束了;打傷人,在外面躲了五年,是不是避一避風頭就沒事了?什么是時效?追訴時效從什么時間起算?追訴時效內又犯罪對前罪會有什么影響?都對行為人立案偵查了,行為人再跑個十年八年,有意義嗎?偷了別人的東西,逃之天天后非法所得受時效限制嗎?第二部分 刑事訴訟法本部分要說的是刑事訴訟法,訴訟法就是程序法,辦事步驟法,《刑法》這部實體法要與程序法相結合,才能完成對犯罪的懲罰。一個完整的公訴案件有五個步驟——立案、偵查、起訴、審判與執(zhí)行,一個完整的自訴案件有三個步驟——立案、審判與執(zhí)行,如果有刑事錯案,還會涉及賠償,這都是本部分內容。第九章 處罰犯罪的步驟——刑事訴訟法怎么把大象放到冰箱里?第一步打開冰箱門,第二步放進大象,第三步關冰箱門。把大象換成犯罪人,把冰箱換成監(jiān)獄,就成了怎么把犯罪人關進監(jiān)獄,這基本就是刑事訴訟法的內容。那么它都有哪些具體步驟呢?這些步驟是怎么規(guī)定的呢?第十章 想看病,先掛號去——第一步,刑事立案把刑事案件稱為一段旅途,立案肯定是這段旅途邁出的第一步。刑事案件有的要到公安機關去立案,有的要到檢察院去立案,有的要直接到法院去立案,為什么有這么復雜的規(guī)定?刑事案件第一審在哪一級法院審理?如果公安機關對應該立案的刑事案件不立案怎么辦?在A市的B市人被C市人騙了一百萬,在A市立案,還是在B市立案,還是在C市立案?第十一章 找得很辛苦——第二步,偵查畫家天天拿支筆涂來抹去,歌唱家天天拿著麥克風唱來唱去,刑事警察天天就是找來找去,找犯罪人和找證據(jù)是他們的基本工作。找犯罪人需要一定的手段,這就是偵查措施。偵查措施有哪些?為了保證訴訟的正常進行,防止阻礙訴訟的行為,就要有一定的強制措施,強制措施有哪幾種?第十二章 天平的兩端——第三步,起訴與辯護國家權力容易侵害個人權利。為了用法律來規(guī)范國家權力,就有了把控訴權與審判權分離的制度,以保證審判結果的公正。與控訴權相對應的是辯護權,這樣就形成了控辯審三方制衡。由于專業(yè)分工,當事人對法律方面的事可能是個外行,讓專業(yè)人士去代自己做事,這樣就有刑事代理的制度,起訴、辯護與代理的具體規(guī)定有哪些?第十三章 明辨是非之后下結論——第四步,審判你說我犯罪了,我說我沒有,找一個公平的地方說理去吧!這地方就是法院,由法院對爭議作一個終局的判決。法院明辨是非并最終下結論的過程就是審判。如何保證審判的公正?必須在程序上設立了一系列制度,這些制度規(guī)定了什么?第十四章 圍棋中的收官——第五步,執(zhí)行有些民事案件,官司打到最后只有一份判決書,也就是一張法律白條,因為執(zhí)行不了。刑事案件會不會也如此?又是偵查又是起訴,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年,到了監(jiān)獄卻保外就醫(yī)了,執(zhí)行的不好刑事案件也像民事案件一樣把判決書變成法律白條,如何防止白條現(xiàn)象?都有哪些嚴格的制度來制約?第十五章 大廈的配套工程——相關規(guī)定刑事案件里會有被害人受到侵害,被害人能將民事?lián)p失一起解決了嗎?如果說審判員是被告人的哥哥,會不會影響公正審判?法官也有辦錯案的時候,錯誤的生效判決書怎么改正呢?如果把刑事訴訟的基本步驟比作大樓的框架,還要有一些相關規(guī)定類似于電梯之類的附屬設施,這些相關規(guī)定都有哪些?第十六章 國家錯了。怎么辦——刑事賠償張三喝酒過后把李四打了,第二天酒醒后知道自己錯了,拎著慰問品到李四家里看看,賠些錢把事了結。如果把張三放大到國家,把李四換成刑事案件被錯判的人,這賠錢的事差不多就是刑事賠償。具體到一起刑事賠償案件,什么情況才能向國家要賠償?賠償多少?誰能提出賠償?由誰來賠償?賠償?shù)牟襟E怎么走?第三部分 律師實務書本上只會告訴你故意殺人罪理論上的犯罪構成,遇到實際案件,你的問題是這人有沒有殺人,你怎么去證明他的罪過心態(tài)是過失而不是故意?法律是門實務性很強的專業(yè),對法律的認識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案件需要認識事實真相,還要會用證據(jù)證明事實真相。以下實際案例來自于我辦的案件,告訴你刑事案件中律師的工作,法官的工作,找律師應有的心態(tài)等。如何處理律師與法官的關系?律師與法官的關系對案件都有哪些影響?第十七章 正義的天平一由劉永才故意殺人案談檢察官、法官與律師的正義觀法院的徽章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天平的圖案,法律讓人很容易聯(lián)想到公平、公正,這些都是人們對法院的期望,為什么對壞人不直接處罰,還要開庭審判,還要找個辯護人來替他們說話?律師為被告人辯護是在維護正義嗎?法官在案件中應當扮演什么角色?律師的工作是法治進程中不可缺少的嗎?第十八章 天平的刀鋒——由張偉窩藏案談法官的工作每年法院都有按再審程序改判無罪的案件,很多錯案并不是貪贓枉法造成的,而是法官業(yè)務水平和法院審判制度造成的。法官這種職業(yè)成天和法律打交道,他們在工作中怎么審理案件?他們審案件會不會犯錯誤呢?第十九章 看醫(yī)生與找律師——由王大海故意傷害案談律師的5-作請了律師還被判進去了,律師費白給了?律師說了半天被告人還是給判了,怎么看律師的工作呢?生了病就到醫(yī)院去看醫(yī)生吧,可醫(yī)生能包治百病嗎?看醫(yī)生與找律師之間有聯(lián)系嗎?第二十章 潤滑油與汽油——由何誠翰案談律師與法官的關系“關系”這詞影響中國人的心理有幾千年的歷史,出門在外也要有個同鄉(xiāng)會,都是老鄉(xiāng)關系近點。律師和法官需要有什么關系啊?律師和法官的關系一定對案件有影響嗎?如果律師和法官是鐵哥們,能不能花點錢把事情擺平呢?后記 怎樣找個好律師附錄 光盤中所附現(xiàn)行刑事法律法規(guī)目錄
章節(jié)摘錄
一條小魚游到大魚面前問:“聽說水對魚很重要啊!可我怎么沒有看到水呢?” 大魚說:“你現(xiàn)在就在水里??!你沒有看到水是因為水在你的周圍,天天在水里,你就感覺不到水的存在了?!薄 ⌒r候讀書,知道國外曾經(jīng)有個著名的實驗,叫兩個半球實驗,兩個半球中的空氣被抽走,半球每一邊要用十幾匹健壯的馬用力拉才能把兩個半球拉開,實驗的目的是要證明我們的周圍有一種物質叫空氣,而且這種叫空氣的東西對我們是有一定壓力的,這種壓力被稱為大氣壓。我很長時間才能接受這個被人稱為是科學的觀點:我們是生活在大氣壓下?! ∮行〇|西是常識,常識可不是平平常常的知識,接受常識需要一個過程。您接受法治的觀點也需要一個過程。因為法就在我們身邊,就如同魚兒在水里游來游去,可能就忘記水的存在;就像我們總在呼吸,反而容易忽視空氣的重要一樣?! √焯炷苈牭健胺ㄖ粕鐣边@個詞,法治就是依法治理的意思,“法”當然就是法律??赡苡腥藭f,法律離我有點遠。至少刑法啊、犯罪啊什么的,離我有點遠。其實法律離每一個人都不遠,就像你呼吸的空氣一樣,只不過你沒有意識到而已?! ∫プ鲆患?,最想知道做這件事的結果,刑法中規(guī)定的什么是犯罪就有預測功能。如果沒有規(guī)定隨便張貼大字報無中生有地攻擊別人是犯了誹謗罪,可能會有很多人看著別人不順眼就貼幾張大字報來解解氣(以前沒有刑法的時候這事就常常發(fā)生),但是刑法對這種事定為犯罪后,就不會有人敢隨便亂來了,這種規(guī)定了什么是犯罪的制度,指導著他人行為,使公民對自己行為有個預測,同時也在保護普通人的生活。
編輯推薦
什么是刑法? 認定犯罪的標準是什么? 什么是主犯、從犯,怎么認定? 我偷了別人的東西,把東西還給人家是不是就沒事了? 打傷了別人,躲個幾年是不是就沒事了? 我被人打傷了,公安局不管我的事,我到哪里說理去? 公安局抓了人后。能把人關多長時間? 檢察院認為證據(jù)不足,把打我的人放了,我能怎么辦? 一審判決把打我的那個人判得太輕了,我不服,能上訴嗎? 本來搶劫的事不是我干的,把我給錯關了半年,我能要求補償嗎?怎么要? 律師是干什么的? 不請律師照樣能打官司嗎?請律師也判刑,是不是白請了? 幾個律師當中,我應當怎么挑選昵?找律師需要看重什么因素? 請的律師與法官的關系好壞重要嗎? 我找的律師收費高嗎?律師都在做些什么事? 我怎么知道辯護律師是否能勝任自己的工作? 只要你翻開這《問個律師先:刑事篇》,所有的問題都會有答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