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05-01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發(fā)行部 作者:袁慶華
內容概要
本書是《草業(yè)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叢書》中的一本。本書按照牧草病害、蟲害和草地鼠害而分為三篇,各有四章,共十二章。每篇的第一章分別介紹有關病害、蟲害或鼠害的基本概念、分類、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等基礎知識;第二章分別介紹病害、蟲害或鼠害的調查及測報和預報的原理與方法;第三章分別介紹病害、蟲害或鼠害的綜合治理,包括綜合治理的原理、策略、方法及方案等;第四章則以各論的形式,按照牧草種類(病害、蟲害)或草地類型(鼠害)分別介紹常見的危害物種類的特點和防治方法。本書內容既重視知識性,也注重實用性,它將有關牧草病害、蟲害、鼠害的大量信息加以綜合與濃縮,而成為一本內容豐富、方便實用的參考書。本書可作為從事草地保護工作和牧草生產管理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的參考書,也可作為農(牧)民生產實踐的指導手冊。
書籍目錄
導論 第一篇 牧草病害防治第一章 牧草病害概論第一節(jié) 牧草病害的基本概念第二節(jié) 牧草病害的病原物一、牧草植物病原真菌二、牧草植物病原細菌三、植物病毒四、類菌原體五、類病毒、類立克次體六、植物病原線蟲七、寄生性種子植物第三節(jié) 牧草病害的癥狀和類型一、牧草病害的癥狀二、癥狀的主要類型第四節(jié) 牧草病害的診斷和鑒定一、病原物或環(huán)境因素二、侵染性病害三、非侵染性病害第二章 牧草病害調查及測報第一節(jié) 牧草病害調查一、調查的類別二、取樣方法第二節(jié) 病害的測定與統(tǒng)計一、病害測定方法二、主要測定統(tǒng)計項目三、病害分級方法四、牧草常見病害的分級標準第三節(jié) 病害損失的估計一、病害損失估計的方法二、病害損失估計模型第四節(jié) 牧草病害預測預報一、牧草病害的流行二、病害的預測第三章 牧草病害綜合治理第一節(jié) 牧草病害綜合治理原理一、綜合防治原理二、綜合治理策略第二節(jié) 檢疫措施一、植物檢疫的意義二、植物病害檢疫的對象三、植物檢疫的種類和程序四、檢疫的檢驗方法五、檢疫后處理第三節(jié) 田間管理措施一、合理進行草地排灌二、科學施肥三、合理的種植方式四、合理利用草地五、搞好草地衛(wèi)生第四節(jié) 抗病品種的選育第五節(jié) 生物防治一、抗生作用二、重寄生現(xiàn)象三、交互保護四、競爭作用五、植物誘導抗病性的利用第六節(jié) 物理防治一、篩選二、種苗、土壤的熱處理第七節(jié) 化學防治一、殺菌劑和殺線蟲劑的有關知識二、用藥方法三、使用農藥的注意事項第四章 牧草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第一節(jié) 豆科牧草主要病害一、苜蓿銹病二、苜蓿黃萎病三、苜蓿褐斑病四、苜蓿霜霉病五、苜蓿菌核病六、苜蓿黃斑病七、苜蓿春季黑莖病八、苜?;倚遣【?、苜蓿尾孢葉斑病十、苜蓿鐮孢枯萎病十一、苜蓿立枯絲核菌枯萎病十二、苜蓿炭疽病十三、苜蓿匍柄霉葉斑病十四、苜蓿疫霉根腐病十五、苜蓿細菌性凋萎病十六、苜蓿花葉病十七、三葉草白粉病十八、三葉草白絹病十九、三葉草銹病二十、三葉草莖點病二十一、三葉草菌核病二十二、三葉草南方炭疽病二十三、三葉草腐霉根腐病二十四、三葉草角斑病二十五、三葉草菟絲子二十六、紅豆草灰霉病二十七、沙打旺白粉病二十八、草木樨黑莖病二十九、胡枝子炭疽病三十、胡枝子銹病第二節(jié) 禾本科牧草主要病害一、禾草炭疽病二、立枯絲核菌褐斑病三、禾草核盤菌銀元斑病四、禾草盲種病五、長蠕孢菌葉斑病、根頸和根腐病六、禾草赤霉病七、全蝕病八、禾草白粉病九、禾草紅線病十、禾草銹病十一、禾草雪腐病十二、禾草雪霉病十三、條黑粉病和稈黑粉病十四、禾草霜霉病十五、禾草麥角病十六、禾草鐮孢枯萎病十七、禾草腐霉枯萎病十八、禾草斑枯病十九、夏季斑枯病二十、白絹病二十一、禾草病毒病二十二、禾草細菌性萎蔫病二十三、禾草線蟲病害第二篇 牧草蟲害防治第五章 牧草昆蟲概論第一節(jié) 昆蟲的形態(tài)特征一、昆蟲綱的特征二、昆蟲體軀構造和功能三、昆蟲的內部器官第二節(jié) 昆蟲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一、昆蟲生物學二、昆蟲生態(tài)學第三節(jié) 牧草昆蟲分類一、昆蟲分類的基本原理二、常見草地昆蟲的主要類群第四節(jié) 不同草地蟲害的特點一、天然草地蟲害的特點二、人工草地蟲害的特點第六章 牧草蟲害調查及測報第一節(jié)草地害蟲田間調查一、草地害蟲田間調查方法二、草地害蟲的調查取樣方法三、草地害蟲田間調查的統(tǒng)計與計算第二節(jié) 草地害蟲預測預報一、預測預報的目的、內容及任務二、預測預報的種類三、預測預報的方法第七章 草地害蟲綜合治理第一節(jié) 草地害蟲綜合治理原理與策略一、害蟲防治的生態(tài)學基礎二、害蟲防治的經濟學原則第二節(jié) 害蟲的綜合治理方案的制定第三節(jié) 草地害蟲防治的方法一、植物檢疫二、栽培防治三、生物防治法四、物理機械防治法五、化學防治法第八章 草地主要蟲害及其防治第一節(jié) 天然草地害蟲一、蝗蟲類二、草原毛蟲類三、草地螟四、葉甲類第二節(jié) 禾本科草地和草坪害蟲一、稈蠅類二、黏蟲類三、小麥皮薊馬四、麥穗夜蛾五、跳甲類六、蚜蟲類七、赤須盲蝽八、金針蟲類九、螻蛄類十、葉蟬類十一、蠐螬類第三節(jié) 飼料作物害蟲一、玉米螟二、地老虎三、青稞穗蠅四、甜菜夜蛾五、潛葉蠅類第四節(jié) 豆科草地害蟲一、苜蓿葉象甲二、盲蝽類三、薊馬類四、蚜蟲類五、夜蛾類六、芫菁類七、苜蓿籽蜂第三篇 草地鼠害防治第九章 草地鼠害概論第一節(jié) 鼠類動物一、鼠類動物的概念二、鼠類動物的生態(tài)學意義三、鼠類與人類的關系第二節(jié) 草地鼠類動物的危害一、主要危害形式二、草地鼠害的成因第三節(jié) 鼠類的形態(tài)結構、分類及分布一、形態(tài)結構二、鼠類動物的分類三、草地鼠類動物的分布與地理區(qū)劃第四節(jié) 鼠類的生態(tài)學特性一、生長和發(fā)育二、棲息習性三、活動規(guī)律和范圍四、蟄眠五、攝食六、遷移和擴散七、繁殖八、種群第十章 鼠類的調查與測報第一節(jié) 區(qū)系調查一、自然狀況與生境條件的分析二、區(qū)系組成三、鼠類群落組成第二節(jié) 數(shù)量調查一、間接數(shù)量調查法二、直接數(shù)量調查法第三節(jié) 生態(tài)調查一、種群組成二、數(shù)量分布三、洞穴的配置與結構四、繁殖和數(shù)量變動五、食性和食量六、巢區(qū)和遷移第四節(jié) 害情調查一、破壞量的調查二、害情估計和危害分布圖第五節(jié) 預測預報一、預測的基本概念二、鼠害預測預報的類別三、測報模型四、提高預測準確性的主要途徑五、預測預報質量的評定第十一章 草地鼠害綜合治理第一節(jié) 草地鼠害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一、以防代滅的原則二、綜合防治的原則三、生態(tài)調控的原則四、經濟權衡的原則第二節(jié) 鼠害防治效果的評定與治理規(guī)劃一、防治效果的評定二、鼠害治理規(guī)劃第三節(jié) 防治方法一、物理捕殺法二、化學毒殺法三、生物控制法四、生態(tài)調控法五、放牧調控法第十二章 草地主要害鼠及其防治第一節(jié) 內蒙古典型草原區(qū)的主要害鼠及其防治一、布氏田鼠二、達烏爾鼠兔第二節(jié) 高寒草甸區(qū)的主要害鼠及其防治一、高原鼢鼠二、高原鼠兔第三節(jié) 荒漠、半荒漠草原區(qū)的主要害鼠及其防治一、長爪沙鼠二、三趾跳鼠第四節(jié) 黃土高原農牧交錯區(qū)草地的主要害鼠及其防治一、蒙古黃鼠二、中華鼢鼠三、棕色田鼠第五節(jié) 南方草山草坡的主要害鼠及其防治一、東方田鼠二、黑線姬鼠三、黃毛鼠主要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