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華星 頁數(shù):266
內(nèi)容概要
在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心態(tài)的調(diào)整,這不是依靠平時處事有技巧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參佛悟道就是要教大家盡量體諒別人,盡量寬容別人,多反思自己,關(guān)鍵是不要用對抗和使用令對方受到損失的方式來解決生活中的矛盾。 生活中多一些佛心道性會給人另外一種視角,可以拋開“我”的角度,做到對事不對人。這樣做的時間長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隨著自己心態(tài)的改變,周圍的小環(huán)境也會發(fā)生相應(yīng)的改變。 參悟佛心道性就是將禪生活化。它深人世間,直面人生,將佛法與道義融入生活,運(yùn)用于生活,將佛法道義凈化人性、凈化社會的精神落實(shí)在生活中,落實(shí)在工作上,落實(shí)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上。 學(xué)佛悟道不是逃避生活,而是關(guān)懷人生、覺悟人生、奉獻(xiàn)人生。佛與道存在于生活之中,它們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吃飯著衣、擔(dān)柴挑水等日常生活中無一不展現(xiàn)著佛與道的風(fēng)貌。 佛與道是人們對生活智慧的總結(jié),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見義為道,要求人們立足于現(xiàn)實(shí)生活,在生活中完成覺悟和解脫,本書正是繼承了這一點(diǎn)。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佛法道性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睔v代宗師們在生活中參佛悟道的例子不勝枚舉,他們大多也是在生活中體味人性的真善美,很少躲在山林中悟禪。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佛心,時時洋溢道性,如果我們用一個禪者的心態(tài)對待它,保持一顆平常心,將佛法與道義普遍地融人生活之中,那么我們的生活將會如詩如畫,安詳自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洗盡塵心,愛就像一盞明燈 以心轉(zhuǎn)境,開悟大愛 愛是世界的語言 愛應(yīng)由心發(fā) 有真愛,無憾事 心燈照亮世界 佛心無貴賤 可貴的微笑 把握幸福 把蛋放回“原處” 心胸 多撿一些 善待每一顆心 認(rèn)識自己 禪燈之火 無形的智慧 幸運(yùn)與不幸 拈花微笑 修煉自我 悟禪如牧牛 懺悔之心 愛的方式 悟道方法 讓佛心道性解下你內(nèi)心的痛苦 點(diǎn)亮自己的心燈第二章 心如明鏡,禪里禪外是人生 人生莫起貪念 萬事要量力而行 自己找到的才是幸福 難得片刻清凈 浮生若茶 吐痰 我在哪里 無限風(fēng)光在身后 一杯茶里的禪機(jī) 像野兔一樣奔跑 凡圣兩忘 禪無處不在 最具魅力的人 不要把目標(biāo)丟了 做好事不要計較太多 緣來緣去皆是福 皆因繩未斷 人生活在欲望之中第三章 化解煩惱,人生路越走越寬 放下才能身輕心安 凡事不要太計較 快樂是生命的過程 活在喜悅之中 歡喜自在一念問 趕緊丟掉生活的碎片 懂得才能獲得 自私的代價 化敵為友 本色讓生活變得快樂 人生難得放下 一瞬與永恒 用心去看 承擔(dān)之后是收獲 禪師的道理 放下便是 過眼煙云 修剪欲望 明天吃幾個饅頭 不殺生 鋤頭賢人 什么都有味 壞人可不可以度化 何必在別人的情緒中悲歡 小河里的流水 消氣 退步原來是向前第四章 耕種心田,讓心靈永葆純潔與美好 凈化心靈 一顆平常心 播下良種 時刻要修心 難得安詳 時間在前面 天堂和地獄之間 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 第一美德 無念是什么 心靈的寺廟 散步的心靈 咸與淡 種植春天 草木成佛 禪味 活給自己看 人生的際遇 禪的心要 不知道 洗心革面 通身是眼 有一種智慧叫放棄 身是苦本 一個死字 怕死 詩偈論道 做人要淡定 爭逐臭肉 制面具第五章 與人為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與人為善,利人利己 好中有壞,壞中有好 留有善念在心中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要替別人著想 要善于接納別人 對過錯要多加寬恕 禮讓不可少 凡事少言多行 送一輪明月給他 樂善好施的境界 有心與無心 高與遠(yuǎn) 刮金救人 不輕視后生 改變從自己開始 對自己慈悲 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 樂于布施集福德 一片菜葉 我所鳥 落井莫再“下石”第六章 學(xué)貴有恒,在磨煉中成長 敢于面對風(fēng)險 有目標(biāo)才能成功 逆境讓人茁壯成長 成功沒有捷徑 功到自然成 挑水與挖井 山高怎阻野云飛 把水燒開的學(xué)問 境界高處還有更高 有為和無為 罪惡的話語少說為妙 做事要有不退心 求解不修行 不信是真諦 大小不二 八風(fēng)吹不動 凡事要身體力行 磨難是一筆財富 調(diào)琴師 還重嗎 羅喉羅的修行 豆腐賬 高與低第七章 自如達(dá)觀,超脫自在是生命的本源 自知方可自醒 讓生命變得有價值 生命的本性 自己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源 無處不參禪 愛不分生死 命運(yùn) 苦海無邊 平常心最難得 來之不易 苦樂只在一念間 阿育王的悔過 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扎傷 快樂之道 心無外物 何為不中用 人要學(xué)會自控 近善勿近惡 心悅才能禪悅 一個誤會 收獲 找佛 眼前第八章 知足有樂,雖貧亦富勿貪心 做事不要太貪心 莫讓誘惑指揮頭腦 命運(yùn)是由你自己掌控的 一與十 隱居地方 買富賣貧 莫讓欲念迷惑心智 自然地來,自然地去 給真知留出一點(diǎn)心靈空間 鳳凰涅粲才會有新生 莫把“無明”當(dāng)聰明 求束縛 尼提的出家 賣功德 金錢的拖累 施與受 瞎子摸象 布施 眾生平等 扛船趕路 不可將錯就錯、一錯再錯 閑人與閑話第九章 激勵自我,學(xué)會播下幸福的種子 自立者方能自強(qiáng) 做話的主人 在迷失中覺醒 心動不如行動 想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 真假妄語 回頭不難 鋤草斬蛇 磨磚作鏡 懂得真愛 千古楷模 大顛與韓愈 公雞與蟲兒 乞丐與禪 修行如彈琴 一切從簡單開始 無名和尚 大小糞桶 心的大小 遠(yuǎn)方菩薩 太子悟道 解脫愛縛第十章 智者無憂,永不枯竭的財富是智慧 不能代替 敬鐘如佛 抱樹 禪就是生活 佛法是渡船不是彼岸 了無牽掛佛無邊 人命在呼吸問 寬容是對生命的洞見 懺悔得美 覺者慈悲 神奇的誦經(jīng)聲 把假的放下,便能找到真的 一心不亂 高僧的眼淚 人身難得 育才之道 讓信徒富有起來 內(nèi)修智慧,外修儀表
章節(jié)摘錄
可貴的微笑 慧緣和尚在外吃飯,落座后發(fā)現(xiàn)正對視線的是門口站立的一位迎賓小姐??吹贸?,這是個外地姑娘,二十出頭,高高的個子,身著與其他飯店迎賓員無異的旗袍,每有顧客光臨或離去,她總會微笑著說“歡迎光臨”或“請慢走”之類的話。大概是食客們對迎賓小姐早已司空見慣的緣故,他們要么只顧著和身邊的人攀談,要么就匆匆走過,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而這個外地姑娘似乎也習(xí)慣了人們的冷落,在沒有顧客經(jīng)過的時候,就收起微笑,面無表情地站著。她的漠然和熱鬧的飯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沒人注意到,除了不經(jīng)意間坐在她對面的慧緣。 一個年輕女孩走了出去,外地姑娘的臉上又露出了職業(yè)性的微笑。但出乎她意料的,年輕女孩沒有像其他客人一樣對她視而不見,而是回過頭回應(yīng)了她一個微笑,一個甜甜的微笑。外地姑娘愣了一下,但很快地,笑意重新回到她的臉上。不同的是,那笑是如此由衷,如此生動。年輕女孩已走遠(yuǎn),但外地姑娘的笑卻依然燦爛?! ≡瓉?,一個微笑就足以溫暖一顆心。讀過這一則故事,我不禁想起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每天下樓,都會碰上一位小姐,她是樓下新搬來的住戶。我很想跟她打招呼,但又怕她不理我,自討沒趣。一天,我下定決心打破沉默,可她板著臉,一股冷冰冰的模樣,我又猶豫了。思忖半天,終于硬著頭皮對她微笑著點(diǎn)了點(diǎn)頭,豈料,她馬上回應(yīng)了。后來我知道,其實(shí)她也很想認(rèn)識我,只是怕我拒絕她罷了。 原來,一個微笑就可以拉近兩顆心的距離。微笑,蘊(yùn)含著豐富的含義,傳遞著動人的情感。怪不得有位哲人曾說:微笑是人類最美的表情。女的燈,縱使傾最大的神通也無法熄滅,目蓮尊者簡直驚訝極了!是誰點(diǎn)燃的燈火?即使傾聲聞圣者的智能神通亦不能熄滅! “目蓮,供養(yǎng)這盞燈的主人,發(fā)了救度眾生的大愿。即使引取四大海水來灌注,也無法將之熄滅。這是一盞用至誠大愿點(diǎn)燃的燈,由于至誠懇切,所以燈明無盡?!狈鹜又钢毰臒簦⑿χ忾_目連尊者的疑惑?! 〈藭r,阿慧再度來到精舍,虔誠恭敬地頂禮佛陀。佛陀知貧女發(fā)了無上道心,便為之說法,并授記說:“二十劫后,你將得作佛,廣度眾生,名號燈光,具足十號?!备袆拥臏I水自貧女的眼角緩緩滑落,想到佛陀住世的難遭難遇,貧女即刻長跪合掌,祈求佛陀準(zhǔn)許她剃度出家。之后,她精進(jìn)修持,成為德行高潔、受人敬仰的比丘尼?! “捕ǜ蛔愕纳?,或許難以想象貧女施燈的無畏與堅定。但我們卻愿意發(fā)愿在生活中日日施燈,即使是最貧乏困頓的時候,都要難行能行,布施、供養(yǎng)、禮敬一切眾生,如同燃燈供養(yǎng)諸佛的心,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 ∶刻烨宄坎徽撛僭趺礋溃苍敢鈱χ車娜宋⑿ψT?,只為相信有人比我更需要施以微笑與鼓勵;生活雖然有著沉重的壓力,但我仍愿意盡力地幫助,因?yàn)橄嘈庞腥吮任腋枰P(guān)懷與溫暖……即使在最糟的時候,還是愿意為別人付出,只因?yàn)橄嘈艅e人比我更重要,是一份看重眾生的心,一份用心燈恭敬供養(yǎng)未來諸佛的愿心?! ∪松且环N實(shí)踐的過程,我們擁有什么樣的心,便擁有什么樣的人生。一株含容廣大的樹根,會長出枝葉繁茂的樹干庇蔭行人;一顆能施予的心,能為別人帶來光明;一份看重眾生的心,不需等待時節(jié)因緣才能實(shí)踐。我們用什么心來實(shí)踐佛法,便有怎樣的身行與言語。力行慈悲與智能,將如同燈的光明,遍照四方無有障礙。一無所有的貧女阿慧,生活總是在衣衫襤褸、饑寒交迫中度過,貧乏困頓的命運(yùn),使她必須借著乞討過活,生命對她而言,只有卑微與貧賤,以及毫無希望的明天。然而,一個因緣改變了她…… 那天,在蕭颯的寒風(fēng)中,阿慧用顫抖的雙手乞討了整日,終于得到了一文錢,這是她用來果腹支撐生命的唯一。但是,燃燈供佛的消息,震撼了她的心!目睹舍衛(wèi)城的王臣百姓,虔誠的用種種名貴香油、精制華燈點(diǎn)燃光明供奉佛陀,貧女不禁心生贊嘆:“佛陀住世多么稀有難得??!”此時,點(diǎn)燈供佛的心愿,就像一株幼苗快速地在她心中生長起來?!岸嗝戳钊藨M愧啊!因?yàn)檫^去少植善因,所以今生如此貧窮困苦,即使想要供佛,都是那么的窘迫匱乏。”她握緊手中僅有的一文錢,她并不是不知道,如果沒有這文錢,今夜注定又要在饑餓中度過寒夜,但是她想點(diǎn)燈供佛的愿心卻是如此堅定、義無反顧?! ∵@微薄的一文錢,只能買最粗糙、最少量的油,但是阿慧至誠恭敬的心卻比燈還光明。賣油的老翁見她食不得飽,卻愿意為了點(diǎn)燈供佛而忍耐饑寒,心中深受感動,不禁多加了幾倍的油,助成了她的心愿?! 『谝箒砼R了!上至王宮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以至誠的心點(diǎn)燃供佛的燈,如同一條光明的河流,照亮著舍衛(wèi)城。貧女阿慧也在人群中,恭敬地點(diǎn)起油燈?! ‘?dāng)微弱的燈火點(diǎn)燃在黑夜中,卑微的生命仿佛也隨著燈光而改變,阿慧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富足與安樂。在長跪供養(yǎng)佛陀時,阿惹想到自己的貧窮苦難,更想到所有在黑夜流轉(zhuǎn)的眾生,心中許下心愿:“愿此光明照徹四方,令一切有情皆得出離生死苦海,得無上大樂!” 隨著黎明到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卻發(fā)生了!不論再珍貴的油燈,都耐不住長夜而油盡燈枯,所有的燈火都已燃盡,或被目蓮尊者吹熄。
編輯推薦
佛與禪是人們對生活智慧的總結(jié),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見義為彈。它要求人們立足于現(xiàn)實(shí)生活,在生活中完成覺悟和解脫,正如禪宗六祖慧能夫師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世間第一等的大學(xué)問就是學(xué)佛參禪。 “滿目青山是禪,茫茫大地是禪”,只要善修,生活中無處不是禪。若能以禪的智慧指導(dǎo)生活、點(diǎn)化生活、凈化自心、消解生活中的困難與煩惱,便能使人生活得幸福、自在、灑脫、祥和,并在生活中體味修禪的樂趣,發(fā)現(xiàn)真正的自我。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