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梁常芳 頁數(shù):194 字數(shù):214000
前言
曾國藩是近代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首先他以文官的身份創(chuàng)辦湘軍并打敗了威脅大清王朝統(tǒng)治的太平軍;其二,他身為大功之臣,位高權重,手中又掌握強大的湘軍,卻能夠全身而退,保身有術;其三,也是現(xiàn)代人最為關注的就是曾國藩是一個出色的教育家,他的家教極其成功,致使曾家福運綿久,代代英才輩出。古人云,君子之澤,五世而斬??v觀古往今來,家族鼎盛的局面能夠傳到五代以下的的確微乎其微,但曾氏家族至少在五代之內(nèi)代有英才,是中國極為少見的長盛之家。曾國藩有兩個兒子曾紀澤和曾紀鴻,他們都沒有因為生在將相富貴之家而成為紈绔子弟,相反卻是個個才華橫溢。曾紀澤詩文書畫俱佳,又以自學通英文,成為清朝著名外交家。在處理西北邊境危機中,曾紀澤憑著其斗志和談判藝術舌戰(zhàn)強敵,從沙俄手中奪回了伊犁城,從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勝利。次子曾紀鴻喜愛自然科學,在數(shù)學研究上造詣更深,只可惜中年早逝。曾家不僅其子成材,更令人嘆服的是,曾家的孫輩還出了曾廣鈞這樣的詩人,曾孫輩又出了曾寶蓀、曾約農(nóng)這樣的教育家和學者。據(jù)調(diào)查,曾國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綿延至今190余年間,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沒有出一個紈绔子弟。如此長盛興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屬罕見。原因就在于曾國藩教子有方,“愛之以其道”。曾國藩十分重視孩子品德修養(yǎng)。為了防止家中的子孫沾染不良的品性,反復教育孩子戒除驕奢,提倡勤儉。曾國藩在京城的時候見到不少高官子弟奢侈腐化,揮霍無度,胸無點墨,且目中無人。因此,他不讓自己的孩子住在北京、長沙等繁華城市,要他們住在老家,并告誡他們:飯菜不能過分豐盛;衣服不能過分華麗;門外不準掛“相府”、“侯府”的匾;出門要輕車簡從;考試前后不能拜訪考官,等等。
內(nèi)容概要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很多行為標準在變化,但是孝敬父母,長輩這一條從沒有變化過。 父母和孩子之間能夠經(jīng)常敞開心扉地暢談交流,這樣做無異:于心理治療,還能增加親情。 因材施教是千古不變的教育金方,父母只有找到孩子智能的最佳點,并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才有可能成功。 父母一定要做賞識孩子的人,多從孩子身上發(fā)掘優(yōu)點,“以美名獎成之”,引導孩子走上成才之路。 …… 曾國藩是天下父母的榜樣,他的家教之道值得我們每個人好好學習。本書精選曾國藩多篇教子家書,意圖展現(xiàn)其教子的成功軌跡,并通過剖析其教子的智慧,對照現(xiàn)代人們的教子行為,啟迪現(xiàn)代的父母,糾正平時教育中的不當舉措,創(chuàng)立家教規(guī)范,把孩子培養(yǎng)成棟梁之才。
書籍目錄
【一、懂得社會,才能成長】 眷口尚多,還家甚難 常常寄信與爾岳母 送禮之事要稟告我 遍走各營,頗勞 讀書才是立身之道 不可驚動官長 進身之始,務知自重 余近日憂灼 受封賞寸心不安 風俗華靡,一家不能獨儉 善與幕僚諸友相處 望變?nèi)釣閯?,化刻為? 不可敬遠親慢近鄰【二、身立典范,做人有道】 以身作則,不帶官宦習氣 愿子孫為讀書明理之君子 樂育諸弟,與人為善 休戚一體,盡愛敬之心 舉止須重,行文須圓 胸次博大活潑 時記勤敬二字 父子一敘可少紓憂郁 擇交須擇志趣遠大者 做人不要過于玲瓏剔透 以美名獎成之 觀其言論風范再聘師 莫作代代做官之想 享名太盛,必多缺憾【三、砥礪意志,磨煉品格】 不失常課,當可日進無已 欲稍有成就須從有恒下手 怎樣做一家之主 切莫把天分自棄 “勞”字“謙”字應牢記 立定志向,何事不可成 懲忿窒欲,修身養(yǎng)性 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兒斷不可不切實用功 處境太順,難期長進 富貴氣太重亦非佳象 知命為第一要務 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四、讀書有法,治學須勤】 不可浪擲光陰 讀《漢書》的方法 讀書有四法,缺一不可 讀書須能涵泳體察 吾生平三恥,汝當雪之 依喜好選擇讀書 看書不可不知所擇 能古雅而不能雄駿 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 宜從短處痛下功夫 看讀寫作,逐日無間 作文宜先講詞藻 分類學習方法 惟讀書可以變化氣質(zhì) 詩文雄奇之道 所看之書盡可自攄所見 鴻兒應每旬書一稟帖 須認真講求八股試帖 戒好高好速之弊 作文以思路宏開為佳 鴻兒當進場應試 望兒致力于好學養(yǎng)生二事【五、居家之道,勤儉為本】 八本、三致祥 世家子弟,錢不可多,衣不可多 莫沾染富貴氣習 雇人至家種蔬 勤儉自惕,謙慎接物 居家規(guī)模禮節(jié) 戒惱怒,知節(jié)嗇 后輩夜飯不葷亦養(yǎng)生之宜 須時時作罷官衰替之想 爾諸事宜從簡省處著想 不積銀錢留與兒孫 勤儉孝友,不忮不求 居家乃長久之計附錄 曾國藩大事年表 曾國藩的兄弟及后裔簡介
章節(jié)摘錄
插圖:自爾還湘啟行后,久未接爾來稟,殊不放心。今年天氣奇熱,爾在途次平安否? 余在金陵與沅叔相聚二十五日,二十日登舟還皖,體中尚適。余與沅叔蒙恩晉封侯伯,門戶太盛,深為祗懼。爾在省以謙敬二字為主,事事請問意臣、芝生兩姻叔,斷不可送條子,致騰物議。十六日出闈,十七八拜客,十九日即可回家。九月初在家聽榜信后,再起程來署可也。擇交是第一要事,須擇志趣遠大者。此囑。七月二十四日舊縣舟次【教子智慧】交什么樣的朋友很重要我們小的時候,就會一首兒歌《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睆闹形覀兛梢钥闯?,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是非常重視朋友的。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huán)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關于《論語》中的交友之道,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朋友對人的一生都會產(chǎn)生影響,所以擇友不可不慎。對于剛剛要走入社會的小兒子,曾國藩的忠告是“擇交是第一要事,須擇志趣遠大者”。因為志趣遠大者,眼光高遠,胸懷廣闊,不計較營營小利,可以互相激勵,互相促進。此時的曾家可有權有勢,曾國藩兄弟憑借平定太平軍的大功,晉封侯伯,可謂“天下第一家”,用曾國藩的話說就是“門戶太盛”。曾紀鴻這位侯爺?shù)墓?,走到哪里都會是焦點,都是官員親友追捧的對象。一旦結交不慎,很可能受其所害。所以,曾國藩除了囑咐這位參加考試的兒子,處處采取謙敬的態(tài)度,不允許遞條子外,還特意告誡他,擇交要慎重。曾國藩一生對交友極為慎重。剛剛到京城為官時,結交的都是明師益友,明師就是唐鑒、倭仁,益友即吳竹如、馮樹堂、陳岱云、何紹基等人,他們都對曾國藩以后的成就有良好的影響。曾氏和他們在一起成天讀朱子全書,談修誠之事,每人記日記反省自己,而且互相傳看,以達到監(jiān)督的作用。正如他在給弟弟的家書中說:“蓋明師益友,重重夾持,能進不能退也。”對于弟弟們結交之事,曾國藩也十分重視,道光二十三年,四弟、九弟要去衡陽邊教書邊學習,曾國藩表示不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無益友。“按衡陽風俗,只有冬學要緊,自五月以后,師弟皆奉行故事而已。同學之人,類皆庸鄙無志者,又最好訕笑人(其笑法不一,總之不離乎輕薄而已。四弟若到衡陽去,必以翰林之弟相笑。薄俗可惡)。鄉(xiāng)間無朋友,實是第一恨事。不惟無益,且大有損。習俗染人,所謂與鮑魚處,亦與之俱化也。兄曾與九弟道及:謂衡陽不可以讀書,漣濱不可以讀書,為損友太多故也。今四弟意必從覺庵師游,則千萬聽兄囑咐,但取明師之益,無受損友之損也。”現(xiàn)在兒子要走入社會,曾國藩又刻意叮囑了一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交友很重要。有的家長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圈起來,不讓他和小朋友玩,只讓他啃書本,結果孩子很孤單。這種做法不可取,因孩子畢竟要走出去,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也都有自身的缺點,孩子該交什么樣的朋友,有孩子自己的標準,但父母一定要給予適當?shù)闹笇АJ紫?,我們應該給孩子盡可能大的自由空間,讓孩子自己選擇朋友,選擇學習、生活和玩的方式,讓孩子自由地發(fā)展。其次父母要像曾國藩一樣給孩子提出參考性意見。交朋友,成績好壞不是唯一標準,但人品一定要好,脾氣要相投,能夠互相促進。父母要時刻把自己交友的經(jīng)驗告訴給孩子,讓孩子慢慢學會選擇,學會交往。最后,孩子如果因為年紀小,分辨是非能力差,誤交了不好的朋友。家長就要出面干涉,以免孩子越陷越深。
編輯推薦
《曾國藩教子家書》由石油工業(yè)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