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羅曉`,鐘淼淼 編著 頁數(shù):161
前言
父母都知道,小學一年級是一條嶄新的起跑線。孩子馬上要上一年級了,每個父母的頭腦里都會有一個念頭:我們該幫孩子做些什么,才能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呢?首先,父母應該明確: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是一種轉型。由于這種轉型,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際關系等諸多方面都將發(fā)生變化。隨之而來的則是孩子與社會漸行漸近——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的轉型將成為孩子真正走向社會的重要起點。其次,學習成了孩子生活的主題。這是與幼兒園教育最大的不同。如果說幼兒園教育以“撫育”為主,兼顧學習,那么,小學一年級教育則完全轉向了學習;如果說幼兒園更多的強調“呵護”與“照顧”,那么,小學一年級則更注重“自理”和“自立”。貫徹其中的自然是“學習”的深化與完善。當然,父母如果認為孩子上小學的任務就只是學習,那顯然是不正確的。相對于幼兒園而言,小學一年級最集中的特征是它與社會的逐漸對接,盡管學校仍然是學校,和社會相差甚遠,但是從小學一年級的生活、作息時間方式來看,已經具有明顯的社會性。上小學是孩子離開家庭漸漸走向社會的開始,所以孩子的交往能力、意志品質、行為習慣、自我保護等方面的培養(yǎng)也是他們需要學習的重要部分。中國有句古語,叫做“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對于上一年級的孩子,父母從現(xiàn)在開始為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科學的學習方式,塑造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打下扎實的基礎,對其終身都是有益的。編者懷著“關注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讓他正確地走向人生”這樣一個愿望編撰了此書。本書從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方法、習慣,鍛煉孩子的與人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寫作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自制力,保證孩子的衛(wèi)生與生理健康,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消費理財觀念以及孩子的自我保護等方面入手,全面仔細地為父母介紹“讓孩子上好小學一年級”要做的全部工作。相信本書一定能幫助父母更有效、更出色地做好孩子的學前準備,為孩子未來的騰飛墊上第一塊堅實的基石。本書在編輯過程中,得到了王瑞卿、鐘歡歡、張巍奇、高云、劉劍、姜國娟、郭卿逸、張偉、顧正娟、田鳳儀、高正、鄂穎琳、袁立強、雷春銘、陳光、丁貴濤、田京平、奚向軍、劉博、蔣升臣等眾位好友的幫助,在此一并致謝。
內容概要
本書從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方法、習慣,鍛煉孩子的與人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寫作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自制力,保證孩子的衛(wèi)生與生理健康,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消費理財觀念以及孩子的自我保護等方面入手,全面仔細地為父母介紹“讓孩子上好小學一年級”要做的全部工作。相信本書一定能幫助父母更有效、更出色地做好孩子的學前準備,為孩子未來的騰飛墊上第一塊堅實的基石。
作者簡介
羅曉甡,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教學經驗豐富。從事數(shù)學教學工作20余年。輔導學生參加過希望杯全國數(shù)學邀請賽、“走進美妙的數(shù)學花園”中國青少年數(shù)學論壇——趣味數(shù)學解題技能展示總決賽、“EMC”數(shù)學競賽等,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成長適應篇 “你是小學生了”:成長靠自己 讓孩子融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 引導孩子適應新的集體生活 幫助孩子適應新老師第二章 學習方法、習慣篇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孩子學習興趣之培養(yǎng) 觀察、再觀察:孩子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讓孩子樂于想像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培養(yǎng)孩子正確書寫的好習慣 讓孩子克服粗心的習慣 讓孩子做個課堂提問“專家” “早起的小鳥有蟲吃”:培養(yǎng)孩子勤奮學習的好習慣 創(chuàng)造力讓孩子更出色 挖掘孩子的潛能 擁有一雙靈巧的手: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給孩子一片破壞的天空” 讓孩子學會有效地利用和管理時間 怎樣輔導孩子學好小學語文 怎樣輔導孩子學好小學數(shù)學 怎樣輔導孩子學好小學英語第三章 與人交往篇 教會孩子與人相處之道 讓孩子學會分享 孩子,你不需要嫉妒別人! 讓孩子自信地秀出自己 讓孩子學會愛 果斷:培養(yǎng)孩子的大氣魄 言必信,行必果:培養(yǎng)孩子誠信的好習慣 “我有責任”:責任感讓孩子盡快懂事 寬以待人:讓孩子學會寬容 做個勇敢的孩子 1+1可以大于2:讓孩子學會合作 培養(yǎng)孩子的幽默感第四章 寫作表達篇 讓閱讀伴隨孩子成長 日記里的“天地”:指導孩子寫日記 讓孩子為爸爸媽媽講故事 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文第五章 自律自制篇 如何糾正孩子磨蹭拖沓的不良習慣 遵守紀律是孩子發(fā)展的需要 讓孩子擁有自制力 做個懂禮貌的小學生 學會自理:孩子走向幸福的必經之路 “半途不廢”:孩子毅力和執(zhí)著精神的培養(yǎng) 增強孩子的社會公德意識 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第六章 衛(wèi)生與生理健康篇 讓孩子養(yǎng)成科學用腦的習慣 讓孩子保持—份好心情 不要讓虛榮心阻擋孩子成長的腳步 別做個任性的孩子 做個合群的孩子 飲食健康關涉孩子的未來 讓孩子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 讓孩子喜歡上運動第七章 消費理財篇 勤儉,讓孩子贏取未來的好習慣 提升孩子的“財商”第八章 自我保護篇 讓孩子學會自救自護 交通安全最重要
章節(jié)摘錄
“你是小學生了”:成長靠自己許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心聲:“孩子升入小學了,他是小學生了。當孩子到了這個新的起點,面臨許多新的問題時,該如何指導孩子適應新的環(huán)境與生活呢?”當孩子興致勃勃地走進校園,從此就要由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一名小學生了,面對陌生的老師,面對新增的學科,面對新的同學,面對和幼兒園有很大差別的小學生活,孩子往往會感到既新奇,又有點緊張,可能有的孩子還會無所適從呢!畢竟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一個不小的轉折點。那么,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變期,努力讓他們成長為一個快樂、自信的小學生呢?在此,我們給家長一個最好的建議——成長要靠孩子自己。人只有靠自己成長,他人的幫助不僅會消磨我們的斗志,還會讓人滋生越來越嚴重的依賴心理。陶行之曾說過:“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當種子擠破堅硬的殼,悄然拱出地皮,肆意地舒枝展葉時,它已經不再是種子,而是一株快速生長的樹苗了。人也是如此,隨著漸漸長大,對每一個剛升入小學的孩子而言,這不僅標志著身體的發(fā)育,更是心理、情感、智能、經驗、能力等等方面的重大轉折,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人生中一次質的飛躍!而此時我們通常會產生這樣的感覺:“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事實也確實如此——當父母苦口婆心地規(guī)勸時,孩子會本能地認為你們在嘮叨;當老師手把手給孩子做示范時,他們會認為那是多余的,認為老師低估了他們的能力。此時,孩子就像一只要出窩的小鳥,開始挑戰(zhàn)更為廣闊的天空。他很想證明,自己的翅膀已經能夠展翅高飛,搏擊風雨了;而小時候朦朦朧朧的夢想,他要將它變成現(xiàn)實;他要向所有人展示,自己已經是一個大人了……除此之外,孩子也會面臨許多來自學習、環(huán)境的壓力,他們的人際交往趨向復雜,自制和自理能力也正面臨嚴重考驗。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孩子不能盡快地做好相應的心理調適,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那他們就將無法適應未來的新環(huán)境,或許還會由此產生緊張、孤獨、無助等不良情緒,造成心理上的失調與不平衡,從而引起學業(yè)上的大幅度滑坡。所謂“獨立”,就是讓孩子拋開眼前那簍魚的誘惑,追求能得到更多魚的釣竿。小學時期,是保證孩子得到釣竿的關鍵時期。所以,父母面對依賴性還很重的孩子時,要告訴他們:“你要成長,必須靠你自己。”著名發(fā)明家愛迪生從12歲起,他的父母就鼓勵他一邊當報童一邊學習,這培養(yǎng)了他遇到問題自己獨立思考、獨立解決的品質,最終奠定了他舉世聞名的科學地位。在這個世界上,那種完全把自己依附于他人的人,是可憐、可悲的,更是一事無成的!父母必須明確地告訴孩子:“成長只能靠自己!”現(xiàn)在,不管還有多少困難,父母都必須放手讓孩子自己面對,自己解決。任何一個借助別人的力量成長的人,是沒有屬于自己的真實高度的,就像纏繞著樹爬高的藤,一旦樹倒,藤也就只能回到地面,趴在地上。培養(yǎng)孩子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之有效舉措第一,平時要多讓孩子接觸人。孩子們只有在集體環(huán)境中,與別的孩子打交道的時候才會鍛煉他們的性格和品質,要從小培養(yǎng)他學會忍讓,有一顆愛心,懂得關心別人。第二,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危言聳聽。雖然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假、惡、丑,但還是要多讓孩子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避免他們形成厭世和恐懼心理。第三,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要讓孩子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考慮一下怎樣做會更好,然后再開始動手。日常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要鼓勵他們自己去做。若有機會,讓孩子到親戚家住上一兩天,改變一下環(huán)境,可以鍛煉他們的適應能力。第四,不要輕易承諾。做任何事,家長不要提前講好報酬,以免使他養(yǎng)成做每件事都要討價還價的壞習慣,助長孩子的任性。第五,多鼓勵,少打擊。孩子犯錯誤是常有的事。若做錯了事,家長應該從正面引導和教育,千萬不要用惡語去傷害他們,否則會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第六,不要與其他的孩子攀比。攀比會使孩子形成虛榮的心理。也不要老是夸別人家的孩子聰明,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也是很聰明的,以此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