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楊舉勇 等著 頁數(shù):182
前言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面積達56×10^4km2。盆地被天山、阿爾金山和昆侖山環(huán)抱,腹地是號稱“死亡之?!泵娣e達33×10^4km2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盆地地形條件十分復雜,地下構造經(jīng)歷多期構造運動,呈現(xiàn)三隆四坳的構造格局。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十分豐富,三次資源評價結果表明:盆地最終可探明石油地質(zhì)儲量60×10^8t、天然氣地質(zhì)儲量8×10^12m3。塔里木盆地目前已探明26個油氣田,形成了4個油田群、3個天然氣富集區(qū),累積探明石油地質(zhì)儲量5.8l×10^8t、探明天然氣地質(zhì)儲量9255.28×10^12m3,天然氣三級儲量達1.6×10^12m3,可以確保西氣東輸工程年輸氣200×10^12m3、穩(wěn)定供氣20年以上,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油氣資源戰(zhàn)略接替區(qū)和油氣生產(chǎn)基地,是“勘探家找油的樂園,物探人攻關的舞臺”。 1989年在中國石油工業(yè)部的領導下,拉開了塔里木盆地大規(guī)模找油找氣的序幕,采用“兩新兩高”的新體制,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塔里木石油大會戰(zhàn)。在此之前,石油物探作為油氣勘探的先驅(qū),從1978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進疆,1983年開始與美國地球物理公司(GSL)合作開展塔里木盆地地震勘探,從1983年到1986年,南北穿越沙漠13次,東西穿越沙漠9次,完成地震測線16300km,重力測線31138km。這些橫跨盆地的骨干大剖面展示了塔里木盆地的構造格局,揭開了“塔克拉瑪干”神秘的面紗。地球物理勘探成果奠定了六上塔里木,開展新一輪塔里木石油會戰(zhàn)的基礎。從此,塔里木盆地不斷掀起找油找氣的高潮,在“幾度興奮、幾度困惑”的探尋中一路走來。截至2007年年底,塔里木油田在盆地探明油氣當量超10×10^2t,建立了塔中、克拉2等10個油氣生產(chǎn)作業(yè)區(qū),年產(chǎn)油氣當量達到1950×10^4t,原油產(chǎn)量643×10^4t,“西氣東輸”工程全面建成投產(chǎn),年輸氣能力超過150x10^3m3,塔里木油田成為中國石油第三大油氣田,昂首跨入了大油氣田行列,現(xiàn)在正在為實現(xiàn)“1521”大發(fā)展的目標邁進。塔里木盆地每一個油氣田的發(fā)現(xiàn)都凝聚著物探人的心血和汗水;每一片勘探的熱土都留下了物探人跋涉和攀登的足跡;每一項攻關技術的突破都離不開物探人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王濤老部長在塔里木勘探技術座談會上曾有精辟論斷:“成也物探、敗也物探”,原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fā)指揮部指揮、中國工程院院士邱中建用畢生的勘探實踐提出:“物探是地質(zhì)家的眼睛,圈閉是勘探家的生命”。當然我們也沒有忘記“油氣勘探不息,物探攻關不止”,“高點帶彈簧,構造帶轱轆”的警言。老領導的期望,勘探家的要求永遠是物探人的責任和使命,是一種激勵、一種約束,更是我們物探工作的指導方針和行動指南。毋庸置疑,會戰(zhàn)以來,塔里木物探技術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領導下,塔里木油田大打物探攻關進攻戰(zhàn),持續(xù)開展物探攻關年活動,每年投入千萬元投資搞地震技術攻關。甲乙方廣大物探人以找油找氣為己任,堅持矢志找油,持續(xù)創(chuàng)新,抓住關鍵技術不放松,遇到世界級難題不泄氣,發(fā)揚眾人劃槳的團隊精神,地震技術突飛猛進,地震勘探解決石油地質(zhì)問題的能力已今非昔比,形成了具有塔里木特色的山地地震勘探技術系列、大沙漠地震勘探技術系列、碳酸鹽巖勘探地震技術系列等。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從山地地震資料的采集、處理和解釋等方面系統(tǒng)總結了塔里木盆地會戰(zhàn)以來,尤其是“十五”期間山地地震勘探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效果??晒氖碌卣鹂碧焦ぷ鞯牡刭|(zhì)和地球物理技術人員及有關院校師生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jié) 地理概況 第二節(jié) 地質(zhì)概況 第三節(jié) 勘探簡況 第四節(jié) 地震地質(zhì)條件第二章 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資料采集技術及應用 第一節(jié) 山地地震采集難點及攻關思路 第二節(jié) 精細表層結構調(diào)查、建模和靜校正技術 第三節(jié) 觀測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技術 第四節(jié) 地震波激發(fā)技術 第五節(jié) 地震波接收技術 第六節(jié) 地震測量技術 第七節(jié) 現(xiàn)場質(zhì)量監(jiān)控技術第三章 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資料處理新技術 第一節(jié) 山地地震資料處理難點 第二節(jié) 靜校正技術 第三節(jié) 噪聲壓制技術 第四節(jié) 疊加和偏移成像技術第四章 塔里木盆地復雜山地地震資料解釋技術 第一節(jié) 復雜山地地震地質(zhì)層位綜合標定技術 第二節(jié) 復雜山地構造建模技術 第三節(jié) 平衡剖面技術及應用 第四節(jié) 與復雜構造相關的其他解釋技術 第五節(jié) 復雜山地變速成圖技術 第六節(jié) 儲層預測技術第五章 山地地震勘探攻關效果 第一節(jié) 形成了適合塔里木山地地震采集特點的工作方針和管理體系 第二節(jié) 探索和總結了一套針對不同地表和目標的攻關思路和方法 第三節(jié) 地震資料品質(zhì)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 第四節(jié) 推動和促進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氣勘探 第五節(jié) 探索出了復雜山地采集、處理、解釋一體化的研究模式 第六節(jié) 形成了山地地震采集、處理、解釋技術系列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資料采集技術及應用 地震資料采集是地震勘探工作的基礎,采集資料質(zhì)量的好壞對勘探家的認識和勘探成效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勘探困難多、難度大,山地勘探經(jīng)歷了從山前戈壁、沿溝偵察、一般山地到復雜山地的發(fā)展歷程。經(jīng)過多年長期不懈的艱苦探索和攻關,逐漸形成了適合塔里木山地地震勘探特點的技術系列和管理體系。特別是近幾年,通過解放思想,加大攻關力度,挑戰(zhàn)工區(qū)和方法兩個極限,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采集技術攻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地震資料品質(zhì)大幅度提高,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塔里木盆地山地、山前帶的油氣勘探工作?! 〉谝还?jié) 山地地震采集難點及攻關思路 塔里木盆地周邊山地地震勘探工作以其復雜的地表和地下特點著稱,這里存在諸多世界級的地震勘探難題,復雜的地震地質(zhì)條件極大地增加了地震采集施工的難度,對地震技術和裝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地地震采集難點 受復雜的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質(zhì)條件的制約,塔里木山地地震采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難點?! ?.復雜地表激發(fā)接收難 山前帶由于巨厚礫石區(qū)覆蓋,野外鉆井施工難度大,地震波能量散射嚴重,面波、折射波等線性干擾異常發(fā)育,有效波反射相對較弱,致使原始地震記錄的信噪比低(圖2—1);山體部位地表風化嚴重使得激發(fā)、接收條件變差,地震波能量吸收衰減快,記錄上側向干擾和次生干擾發(fā)育,從而降低了記錄的信噪比?!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