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地質志(卷15)

出版時間:1995-04-01  出版社: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新疆油氣區(qū)石油地質志(下冊)編寫組 編  頁數(shù):660  

內容概要

  新疆是我國陸上面積最大的省區(qū),南有昆侖山,北有阿爾泰山,雄偉的天山橫亙中央,形成了“三山兩盆”的地理格局。新疆石油資源豐富。在遙遠的古代,當?shù)鼐用窈徒z路行旅,就開始采集和利用石油。關于新疆石油最早的記載是唐代撰成的《北史》。第一口用近代設備鉆成的油井于1909年鉆成,但是大規(guī)模有計劃的石油勘探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進行的。40年來,在準噶爾、塔里木和吐魯番一哈密盆地(簡稱吐一哈盆地),發(fā)現(xiàn)了克拉瑪依、柯克亞、火燒山、雅克拉、輪南、鄯善等30多個油氣田?! ‰S著新疆石油勘探事業(yè)的發(fā)展,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石油地質資料,各方面的專家對各含油盆地的石油地質特征及含油規(guī)律進行過多次論述。本志系統(tǒng)地總結了這些資料及成果,其目的就是為了使新疆石油勘探的步伐加快,發(fā)現(xiàn)更多的油氣田?!  吨袊偷刭|志(卷15)·新疆油氣區(qū)(下冊):塔里木、吐哈及其他主要盆地》所使用的資料,主要來自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地質調查處、塔西南石油地質研究所及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fā)指揮部地質研究大隊和地球物理勘探局。吐一哈會戰(zhàn)指揮部、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油勘探開發(fā)科學研究院及玉門石油管理局提供了吐一哈盆地的新成果。同時引用了地質礦產部西北石油地質局的新資料。資料使用基本上截止于1990年底.1991年的重要成果盡量給予補充。

書籍目錄

第三篇 塔里木盆地第一章 概況第一節(jié) 地理概況第二節(jié) 油氣勘探概況第二章 勘探歷程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第一階段(1950~1957年)第三節(jié) 第二階段(1958-1963年)第四節(jié) 第三階段(1964-1974年)第五節(jié) 第四階段(1975~1983年)第六節(jié) 第五階段(1984~1990年)第三章 地層第一節(jié) 太古界與元古界第二節(jié) 下古生界第三節(jié) 上古生界第四節(jié) 中生界第五節(jié) 新生界第四章 構造第一節(jié) 大地構造背景第二節(jié) 斷裂第三節(jié) 局部構造類型及分布規(guī)律第四節(jié) 構造單元的劃分第五節(jié) 構造發(fā)育史與盆地形成演化第五章 沉積相第一節(jié) 沉積特征和地震地層學的應用第二節(jié) 晚震旦世一早古生代沉積相第三節(jié) 晚古生代沉積特征及沉積相第四節(jié) 中生代沉積特征及沉積相第五節(jié) 第三紀沉積特征及沉積相第六章 油氣生成第一節(jié) 原油的物理性質及地球化學特征第二節(jié) 生油層第三節(jié) 有機質成烴演化第四節(jié) 油源對比第七章 儲集層第一節(jié) 儲集層宏觀特征第二節(jié) 成巖作用第三節(jié) 儲集層評價第八章 水文地質第一節(jié) 水文地質簡況第二節(jié) 油田水文地質與水化學性質第三節(jié) 油田水文地質區(qū)(帶)劃分及其與油氣的關系第四節(jié) 油田水化學指標用作油氣藏的判別標志及油氣預測第九章 油氣藏第一節(jié) 油氣藏類型第二節(jié) 油氣藏形成條件第三節(jié) 油氣藏分布特征第十章 天然氣第一節(jié) 天然氣分布第二節(jié) 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征第三節(jié) 天然氣成氣組合第四節(jié) 氣藏類型第五節(jié) 氣田分述第六節(jié) 氣藏形成條件第十一章 油田地質各論第一節(jié) 五個油田第二節(jié) 含油構造帶和含油構造第十二章 油氣資源預測與勘探方向第一節(jié) 油氣資源預測第二節(jié) 勘探方向參考文獻第四篇 吐魯番一哈密盆地第一章 概況第一節(jié) 地理概況第二節(jié) 油氣勘探概況……第五篇 其字主要盆地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石油地質志(卷15)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