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宋建文 主編,沈泓, 裴華 編著 頁數(shù):192 字數(shù):320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由紫砂壺收藏市場開篇,循序漸進地介紹了紫砂壺的產(chǎn)地材料、紫砂壺歷史源流、紫砂壺的價值、紫砂壺的鑒賞、紫砂壺的鑒定、紫砂壺的收藏理念、紫砂壺的收藏方法、紫砂壺的保養(yǎng)、明清紫砂藝術大師、紫砂壺的投資等知識。全書融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實用的投資技巧為一體,注重紫砂壺藝術價值與收藏投資技巧內(nèi)容的結合,是廣大紫砂壺收藏愛好者不可多得的收藏投資指南。
作者簡介
宋建文?,F(xiàn)任全國工商聯(lián)古玩業(yè)商會會長、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民辦博物館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華古玩文化研究院院長、亞洲中國鼻煙壺聯(lián)合會秘書長。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參與北京古玩城的創(chuàng)建管理,1992年策劃組織了國內(nèi)第一次文物監(jiān)管物品拍賣會,1996年策劃舉辦了第一屆北京中國古玩藝術品博覽會,1997年策劃成立了全國古玩市場聯(lián)誼會,1998年策劃舉辦了首屆中國古玩市場論壇,2000年策劃成立了北京工商聯(lián)古玩業(yè)商會,2002年策劃成立了全國工商聯(lián)古玩業(yè)商會,2009年策劃舉辦了首屆全國民間博物館論壇。撰寫發(fā)表過《文物從這里走向市場》、《民間博物館自己的日子》、《國粹苑藝術品休閑廣場暢想曲》、《鼻煙壺鑒賞記》等紀實、議論、抒情類文章近500篇。編輯出版過《古玩》、《古玩漫憶》、《中國古典家具收藏與投資全鑒》、《中國藝術品市場導航》等刊物、書籍10多種。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紫砂壺收藏市場
一、臺灣藏家啟動的瘋狂
二、紫砂壺的市場行情
三、紫砂壺拍賣市場/
四、拍賣市場上的回流壺
五、普通壺和名人壺
六、當代大師作品高過老壺
七、從濟南市場看紫砂壺收藏
第二章 紫砂壺的產(chǎn)地材料
一、紫砂材料的產(chǎn)地
二、紫泥、紅泥和綠泥
三、紫砂泥的色彩
四、紫砂泥的特點
1.具有很好的可塑性
2.獨特的雙透氣孔結構
3.里外均不上釉
4.色香味皆蘊
5.砂質(zhì)茶壺能吸收茶汁
6.便于洗滌
7.冬天泡茶絕無爆裂之慮
8.高溫和低溫下燒茶不會炸裂
9.經(jīng)久耐用,玉色晶光
10.具有色不艷、質(zhì)不膩的特點
第三章 紫砂壺歷史源流
一、紫砂壺源頭是茶文化
二、唐宋時期的紫砂壺
三、明代的紫砂壺
四、明“供春壺”傳奇
五、“集大成者”時大彬
六、史上第三大師——陳鳴遠
七、清末的紫砂壺
八、民國的紫砂壺
九、新中國的紫砂壺
第四章 紫砂壺的價值
一、紫砂壺的文化價值
二、紫砂壺的實用價值
三、紫砂壺的工藝價值
四、紫砂壺的審美價值
五、紫砂壺的資源價值
六、紫砂壺的投資價值
七、紫砂壺的價值誤區(qū)
第五章 紫砂壺的鑒賞
一、紫砂壺形的鑒賞
二、紫砂壺藝的鑒賞
三、紫砂壺工的鑒賞
四、紫砂壺功的鑒賞
五、紫砂壺泥的鑒賞
六、紫砂壺名的鑒賞
七、紫砂壺款的鑒賞
八、紫砂壺品的鑒賞
第六章 紫砂壺的收藏理念
一、紫砂壺的式樣種類
二、紫砂壺的四大收藏群
1.茶藝路收藏群
2.文房路收藏群
3.裝飾路收藏群
三、判斷好壺的理念
四、紫砂壺收藏的要點
1.看年代
2.看實用
3.看工藝
4.看藝術
5.看土質(zhì)
6.看形狀
7.看款識
8.看顏色
五、紫砂壺收藏的誤區(qū)
1.先看底款后買壺
2.過于注重花俏色艷
3.買壺不明目的,隨意拈來
4.只注重名家證書,不重藝術
5.只看年代,不看藝術
六、撿漏的正確理念
七、紫砂壺的收藏理念
1.讀書是成功之母
2.循序漸進可化解風險
3.要選自己喜歡的壺
4.要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購買
5.整體考察壺的質(zhì)量
6.不能單純看制壺人的職稱
7.掌握市場行情后再收藏
第七章 紫砂壺的收藏方法
一、“一手壺”的收藏
二、“曼生壺”的收藏
1.摹形狀物,妙趣橫生
2.品茗飲茶,修身養(yǎng)性
3.箴言警句,啟迪人生
4.寫景抒情,詩情畫意
三、“文革壺”的收藏
1.“文革壺”的生產(chǎn)形式
2.“文革壺”的題材
3.“文革壺”的裝飾特征
4.“文革壺”的款識特征
5.“文革壺”的泥料
6.當心“文革壺”有贗品
四、“革命壺”的收藏
第八章 紫砂壺的保養(yǎng)
一、查壺
二、開壺
1.用清水煮至少1小時
2.用老豆腐煮1小時以上
3.用嫩甘蔗頭煮1小時以上
4.用茶葉煮1小時以上
三、養(yǎng)壺
四、保養(yǎng)要留意的細節(jié)
五、保養(yǎng)的誤區(qū)
1.切忌心急
2.切忌剩茶
3.切忌一把壺泡所有的茶
4.并非所有的壺都能養(yǎng)好
5.切忌將壺買回來就儲藏起來
第九章 紫砂壺的投資
一、青年陶藝家作品的投資
二、現(xiàn)代工藝大師作品的投資
三、當代名家作品的投資
四、古代名家作品的投資
五、無名氏壺也值得投資
六、名家書畫壺的投資
七、研究成功的投資者
八、初級收藏投資者注意事項
1.先學習后出手
2.先低價再高價
3.先模具壺后手工壺
4.收藏“名人壺”也要注重藝術質(zhì)量
5.學會鑒別
6.慎買高價獲獎壺
7.尋找自己喜歡的壺
8.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和心態(tài)
九、哪些紫砂壺是投資首選
1.名家制作的紫砂壺
2.藝術價值高的紫砂壺
3.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品種
4.純手工壺
第十章 紫砂壺潛力藝術家研判
一、王國祥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成就奠定其地位
2.紫砂人生四十多年,師出有名
3.學院派藝術家將走得更遠
4.紫砂壺作品文化氣息濃郁
5.作品大量獲獎
6.紫砂壺被諸多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和入書
二、譚泉海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造詣決定升值空間
2.輝煌的藝術人生
3.多才多藝
4.曾榮獲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
5.作品在海內(nèi)外展出并多被館藏
6.有深厚理論素養(yǎng)的藝術家
三、王福君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出生于紫砂世家
2.頭銜眾多
3.壺藝精高,渾然大氣
4.書畫融通,妙合成趣
5.精益求精重視質(zhì)量
6.作品屢獲金獎等
7.報道的熱點人物
8.作品入典入書眾多
9.收藏家的珍品
四、丁淑萍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高級工藝美術師職稱
2.有較高藝術造詣,作品的精、氣、神、韻皆備
3.書報刊多次發(fā)表其作品
4.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
五、魯文琴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大師高徒
2.勤奮耕耘
3.曾就讀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4.作品大量發(fā)表并被收藏
六、孔春華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風格
3.獲獎
七、孔小明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作品特色
3.多次獲獎
八、蔣建軍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風格
3.藝術成就
九、吳錫初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獲獎眾多
4.收藏者喜愛
十、潘孟華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紫砂世家名門之后
2.擅長花貨,造型逼真
3.作品多次獲獎
十一、劉建群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藝術成就
十二、高群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藝術成就
十三、范建中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藝術成就
十四、范洪明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藝術成就
十五、范惠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風格
3.藝術成就
十六、郭強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藝術成就
十七、湯建林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藝術成就
十八、沈杏大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藝術成就
十九、史永棠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藝術成就
二十、王六初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藝術成就
二十一、高建強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3.藝術成就
二十二、徐美萍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二十三、劉新民作品投資潛力分析
1.藝術人生
2.藝術特色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綠泥則是紫泥層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是原礦中比較稀少的泥料,一般很少單獨成型。因為:一是可塑性差,燒制過程中容易開裂;二是用后容易出現(xiàn)龜裂現(xiàn)象;三是數(shù)量較少,以致目前市場上純正本山綠泥制作的壺很少見到。 綠泥泥質(zhì)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 本山綠泥和墨綠泥不是同一種泥料。墨綠泥已經(jīng)差不多絕跡了,本山綠泥資源尚存。 紫泥、紅泥、綠泥這三種泥由于礦區(qū)、礦層分布的不同,燒成時溫度稍有變化,則色澤變化多端,妙不可思。 紫砂礦料,外觀呈紫紅色、紫色,有微細銀點閃爍,并隱顯淺綠色的斑點,更有天青色的,稱天青泥,只在丁山鎮(zhèn)中心的大水潭礦中有過。 紫泥燒后外觀為紫色、棕色和深紫色。綠泥燒后呈米黃色。紅泥燒后呈暗紅色。 團泥,也稱團山泥,是一個時期在團山礦層里出現(xiàn)的紫砂泥與星點式本山綠泥混在一起無法分開,燒成后即成了銅色的團山泥。之后,把紫泥與本山綠泥拼在一起,也稱為團泥。 宜興紫砂泥由于其礦區(qū)、礦層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澤多達幾十種,非常奇妙。天然紫砂泥質(zhì)有紅泥(或稱朱砂泥)、紫泥、本山綠泥(呈米黃色)、天青泥(堪稱泥中黃金,出礦時呈綠顏色,十分難得)和調(diào)砂泥等。 紫砂壺并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溫燒成后呈現(xiàn)各種各樣的秀麗的色彩,有朱砂紅、棗紅、紫銅、海棠紅、鐵灰鉛、葵黃、墨綠、青藍,等等。 紫砂泥色豐富多彩,除了以紫、紅、米黃三色為紫砂器的本色,還有多種變化。紫有深淺,紅又有濃淡,黃則富有變化。如果辨色命名,則有鐵青、天青、栗色、豬肝、黯肝、紫銅、海棠紅、朱砂紫、水碧、沉香、葵黃、冷金黃、梨皮、香灰、青灰、墨綠、銅綠、鼎黑、棕黑、榴皮、漆黑等。 現(xiàn)代,在基泥里加配不同的化工著色劑,其發(fā)色效果也不同,能生威諸多泥色來,如古銅色、墨綠色等。還有一種是調(diào)砂泥,包括粗砂、細砂,做出的壺表現(xiàn)粗獷風格的特點,摸上去有顆粒不平感,與光滑平整的細膩風格相左。單純品種的泥料俗稱“清水泥”。 紫砂泥互相配比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的色澤效果,前人在實踐中摸索出各自的經(jīng)驗,這種絕活自然不輕易外傳, “取用配合,備有心法,秘不相授?!?紫砂泥,其美不在“艷”,恰恰相反,美在一個“樸”字上。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而太湖南岸這塊水土,養(yǎng)出了舉世聞名的紫砂壺。只有這種獨特的泥料,才促成獨特的成型工藝,才融合了造型、雕塑、繪畫、詩文、書法、篆刻于一體,才使紫砂壺成為一種兼具實用和欣賞雙重價值的工藝美術品。 在紫砂泥練和制備過程中,所用水的水質(zhì)十分講究。水質(zhì)的優(yōu)劣會直接影響產(chǎn)品的質(zhì)量。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