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輕工 作者:科倫 頁數(shù):219 譯者:張微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近年來,短程心理治療在不同的治療背景和治療條件下都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本書提供了非常詳細和精辟的概述,以使我們更清晰地了解這一重要實踐模式的核心理念。
本書探討了敘事、依戀模式以及個人習語等核心概念,正如弗洛伊德所希望的那樣,本書試圖以一種精神分析的方式,使心理治療廣泛地適用于社會的各個層面。
對于任何希望在工作中融入心理動力學元素的治療師而言,《短程心理治療》都值得一讀。無論是對于資深執(zhí)業(yè)者還是新手治療師,本書都將是一份極為有用的指導。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科倫(Alex Coren) 譯者:張微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短程治療的精神分析發(fā)展史
弗洛伊德的遺產
奧托·蘭克和產傷
桑德爾·費倫奇、相互關系與創(chuàng)傷理論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亞歷山大和弗蘭奇
邁克爾·巴林特
彼得·西弗尼奧斯:焦慮喚醒治療以及焦慮壓抑治療
戴維·馬蘭與病識感三角
潛意識解鎖:哈比卜·達凡盧
經驗性的短程治療
總結
第二章 精神分析的理論與實踐在當代限時治療中的應用
范德比爾特小組
壓力反應系統(tǒng)
人際關系、發(fā)展和存在主義治療
詹姆斯·曼的工作
心理動力人際關系治療
人際關系治療
行為取向與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分析治療
系統(tǒng)理論
焦點解決治療
相互作用分析
存在主義治療
海因茨·科哈特和自體心理學
唐納德·溫尼考特的工作
單次或者較少的治療
總結
第三章 習語、治療三角和移情
習語:限時治療的一個整體模式
治療三角
移情和治療關系
反移情
限時治療的敘事和依戀理論
心理理論、心理化和自我反省功能
限時治療中的敘事
限時治療中故事的重要性
限時治療中驚奇的重要性
限時治療中治療同盟的具體化
敘事和治療過程
總結
第四章 限時治療中的評估
評估的概念
評估過程中的治療任務
短程焦點治療的評估
在評估過程中的初步考慮
在評估中客體關系和防御的本質
焦點治療和“困難”的來訪者
邊緣性的概念
評估與邊緣性人格
總結
第五章 開放式治療和限時治療在治療技術上的差異
治療同盟
治療焦點
積極的治療師:在治療階段的心理動力沖突?
治療中立性
治療主動性
阻抗
移情解析
修通
限定時間還是“擴充”時間?
短程治療的結束階段
總結
第六章 訓練和督導
訓練的問題
限時療法治療師訓練的當代問題
支持和督導
短程治療的直覺
從業(yè)醫(yī)生的反思
總結
第七章 不同背景下的限時治療
初級護理
商業(yè)和工業(yè)背景下的咨詢
教育
居喪和衰老
與文化、種族和宗教差異共事
限時治療的組織方面
總結
第八章 它有效嗎?
治療結果和管理式醫(yī)療對限時治療及其實踐者的影響
管理式醫(yī)療還是吹笛者來發(fā)號施令?
作為企業(yè)商品的治療
“必要性之外的價值”
探索性的心理治療走向何方?
讓步于大一統(tǒng)
臨床上的嚴格規(guī)范會不會被強制性的管理所取代?
短程治療:容易的選擇?
總結
結語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他們沒有在嬰兒期被體驗到,也不同于自我??腕w自我的概念是界定在一種在嬰兒最早期由主要的養(yǎng)育者提供的接受認可的經歷基礎之上的。客體自我可以是寬泛意義上的人,或者在發(fā)展后期,客體自我的概念會變得更抽象一些,例如信念系統(tǒng)。客體自我對嬰兒的需要進行反應,并提供了自我逐步發(fā)展的基礎。他們?yōu)樗颂峁┝藦V泛的心理功能,就好比一個母親或者照料者給嬰兒提供照料的方式。發(fā)展包含了再認和接納,這些客體自我的功能最終被自己所接管。 這些經驗對于自我的發(fā)展非常關鍵,通過與客體自我的密切接觸獲得,包括: 鏡像(mirroring):父母所證實的嬰兒的偉大形象,與兒童的自尊相關,包括共情、恒常性和基本的養(yǎng)育,并且與母親的照料密不可分。正是從這些鏡像之中,我們最終的情感得以被他人理解,我們得以被他人關心。 理想化客體自我:嬰兒替代性地享受父母的理想化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嬰兒形成了一種信念,即很多事情要比他們自身大,這也成為他們在成人期受鼓勵和感到舒服的源泉。這與父親的角色有關系。 在這些領域中,逐漸形成的且無法逃避的家庭教育的失敗會導致一種科哈特所謂的“變形內化”。這些卷入了對客體自我的非創(chuàng)傷性再認,即客體自我并非是理想化客體或者鏡像的完美來源,它會加速嬰兒去呈現(xiàn)或者整合客體自我的功能以進入他們的自我之中。 如果父母沒有很好地與嬰兒進行共情,也會慢慢地產生一些問題,它們會導致嬰兒的自我感覺不能得到很健康的發(fā)展?;谧宰鸷妥晕覞M足的自我凝聚感的發(fā)展也因此受損。根據(jù)科哈特的看法,這樣的缺陷或者說是缺失,會導致一種破壞性的或者有缺陷的自戀。 接下來,在治療中,來訪者會建立一種“客體自我移情”,要么基于鏡像模型,要么基于理想化模型,這會再次提供機會去修復早期的錯誤的“變形的理想化”。治療師的共情反應能夠彌補來訪者曾經缺失的在安全的非創(chuàng)傷性環(huán)境中形成的安全經驗的發(fā)展。當然,這需要時間,治療師要去經歷不同階段的共情的發(fā)展。這些共情包括對于鏡像和理想化的共情,并且要經歷一些不可避免的錯誤和失敗,這些困難最終得以被認識和處理。在治療中所關注的這些缺陷(重復父母的缺點)使得來訪者以一種更加現(xiàn)實的眼光來看待治療師。這有助于來訪者逐步減少對于治療中的鏡像和理想化的依賴性,而其自尊或者說自我凝聚感將蓬勃發(fā)展起來。自我發(fā)展過程中,父母照料下的“凝聚、持續(xù)和整合”的重要性反映在了治療師的立場上。將這些緩慢暴露于“最佳挫折”中是具有治療價值的,因而,建議采用長時的治療。在治療中,來訪者逐漸度過兒童在發(fā)展建立自我凝聚感上的困難,并朝一種更加成熟的、非破裂的與客體自我的關系邁進。盡管,當治療采用被動的、共情的和鏡像的觀點時,治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建立良好治療關系,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有趣的是,在科哈特的工作中,重要的并不在于治療關系本身,而在于如何建立、維持治療關系的方式以及治療關系是如何對來訪者的客體自我產生影響的這樣一些方面。在這一點上,去傾聽和證實是很重要的,來訪者的參考系(包括語言、情緒狀態(tài),這些常常在交流中通過符號化或者隱喻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也需要解釋,或者聚焦于對建立客體自我移情的全部阻抗??梢韵胂?,當限時治療適逢表現(xiàn)出自戀、精神分裂或者邊緣性人格問題的來訪者時,“鏡像”將是非常有用的(第四章)。
編輯推薦
《短程心理治療:一種心理動力學視角》作者科倫是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動力學研究室主任。多年來,他在各種臨床及學術背景下從事相關主題的教學與研究,并撰寫了大量著作。無論在實踐操作還是理論研究上,他都有極為豐富的經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