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莫斯奇里 頁數(shù):353 譯者:陳侃
Tag標簽:無
前言
哪些人是有困難的來訪者呢?治療師常根據(jù)以下群體的類型來給這些來訪者分類: ●兒童● 成年人 ● 罪犯 ● 精神病人 ● 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 有困難的來訪者也可能是屬于這些群體的子類別: ● 拒絕談話的孩子 ● 不接受責任的成年人 ● 強奸犯 ● 退行的精神病人 ● 既愛又恨的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 有困難的來訪者的定義常常是基于治療師的信仰、道德、偏見和擔憂而形成的:它們是治療師投射到病人身上的治療師自己的自我概念,或是當治療師面對 繪畫心理治療 那些對治療過程表現(xiàn)出阻抗的病人時,由于自己的無助感而使用的,用于防衛(wèi)自己無助感而設定的標簽。作為人類,我們希望被喜歡、被尊重;作為治療師,我們希望自己的治療是有效的。而困難來訪者卻無法給我們這些感覺。相反,和他們的互動常常是冷漠的、吃力的和受挫的。本書用于檢驗表達性藝術和心理治療的結合如何為治療師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幫助?! ≡趯戇@本書時,我努力地在心中兼顧著專業(yè)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初學者。因此,我在書中不僅僅會解釋基本的藝術治療原則和技術,還會介紹如何有效地把藝術治療的傳統(tǒng)和通常的言語治療結合起來?! ∵@本書由內而外地介紹了藝術治療的理論和實踐,內容包括防御機制、心理發(fā)展階段理論、投射測驗和繪畫分析、藝術治療指引,以及來自個體、團體和家庭藝術治療的案例。此外,書中處處體現(xiàn)了來自我臨床經(jīng)驗的藝術作品和聲音。作為注冊的家庭治療師以及具有臨床藝術治療學位的碩士,我已經(jīng)有十四年的臨床經(jīng)驗了?! ∮欣щy的來訪者需要一個特殊的治療取向,我希望本書提供的方法可以讓治療過程中的治療師和來訪者都受益?! isa B. Moschini
內容概要
藝術具有一種力量,可以接近人類心靈最基礎的部分。它可以在觀賞者和藝術家、治療師和來訪者之間打開一條非言語的溝通線。《繪畫心理治療—對困難來訪者的藝術治療》一書向所有不同背景以及不同經(jīng)驗水平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們介紹了藝術的力量,以及如何把藝術應用到他們對來訪者的治療中。
如何定義有困難的來訪者呢?每個治療師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他們包括那些拒絕談話的孩子、那些否認自己行為責任的強奸犯以及那些患有精神病性幻覺的成年人,這只是幾個簡單的例子。本書包含了心理治療的相關理論建構以及關于評估和治療的實踐方案。而真正賦予本書活力的是眾多的案例回顧,其中包含很多藝術作品的展示,這些都來自作者十六年的實踐經(jīng)驗。
此外,本書對于心理治療專業(yè)的師生以及任何有興趣把藝術治療納入其實踐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來說,都是一本實踐取向的極好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莫斯奇里(Lisa B.Moschini) 譯者:陳侃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防御機制和行為常模 1
第一章 我的防御 3
理智化 6
轉 換 10
凝 縮 16
退 行 24
總 結 32
第二章 適應和整合 33
皮亞杰 42
弗洛伊德 63
埃里克森 69
曾經(jīng)如此、曾經(jīng)如此,然而,曾經(jīng)并非如此 80
收 集 87
總 結 91
第二部分 解讀線條畫 95
第三章 對藝術的詮釋 97
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 101
畫人測驗(DAP)案例 106
畫人測驗(DAP)藝術評估 112
案例描述 114
房—樹—人(HTP) 121
房—樹—人(HTP)案例 126
房—樹—人(HTP)藝術評估 139
案例描述 139
八張卡片重復繪畫測驗(8CRT) 147
八張卡片重復繪畫測驗(8CRT)藝術評估 148
案例描述 149
總 結 163
第四章 指 引 169
指引作為介入 175
總 結 197
第三部分 藝術治療實踐 199
第五章 個體治療——三個來訪者 201
來訪者研究5.1 203
來訪者研究5.2 217
來訪者研究5.3 231
第六章 團體治療案例 247
此時此地互動 251
共 情 263
自我暴露 273
第七章 二人是伴,三人太擠 283
家庭治療指引 283
配對溝通繪畫 287
家庭壁畫 293
來訪者研究7.1 295
來訪者研究7.2 298
附錄A 結構方面 307
附錄B 形態(tài)方面:人物的定性分析 313
附錄C 形態(tài)方面:房子的定性分析 325
附錄D 形態(tài)方面:樹的定性分析 329
附錄E 八張卡片重復繪畫測驗適用的評分表 333
附錄F 指引舉例 335
附錄G 團體治療過程指引舉例 343
參考文獻 347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因此,如果個體通過了全部的五個階段(口唇期、肛門期、生殖器期,潛伏期,生殖期),并沒有固著在任何一個階段之上,他就為其性驅力本能的對象選擇(object—choices)找到了新的替代的對象性發(fā)泄(object.cathexes),由此而獲得了性成熟。但是,弗洛伊德相信,一旦在某個階段發(fā)生了固著,個體就會發(fā)展出與此階段直接相聯(lián)系的一系列特定的防御機制與行為。 弗洛伊德的第一階段(口唇期)與嬰兒期(從出生到12個月)相對應,這是一個以依賴為特征的階段。嬰兒忙于把東西放到嘴里,或咬或吸,這為他們提供了快感和某種被保護的感覺。但是,如果客體(奶瓶、乳頭、食物、安撫品)與他們的嘴巴分離,則可能會導致受挫感,而這可能引發(fā)停滯的反應?!翱谇恢辽儆形宸N主要的功能模式:(1)納入,(2)抓住,(3)咬,(4)吐出,(5)關閉。每種模式都是一種原型或某種人格特質的原始模型(Hall,1954)?!痹谄喗艿恼J知模型中,嬰兒到12個月的時候已經(jīng)學會了適應環(huán)境;然而,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嬰兒則面臨著分離,他整合分離的方式會形成表征,而這一表征會伴隨成長中的孩子的一生來發(fā)揮作用。 因此,弗洛伊德假設在早期發(fā)展階段的口唇期,個體使用了合并(incorpom.tion);如果它不能夠升華為成年人納入知識、興趣和行為的追求(獲取),那么它就會變成挫折,此時成人就會納入(牢牢抓?。┦挛铮康氖菫榱艘刂七@些身邊的事物(貪婪)。這種象征性的行為會在這個階段之后繼續(xù)延續(xù),并與來訪者行為中出現(xiàn)的、并持續(xù)發(fā)生的那些防御機制相聯(lián)系。 因此,在口唇期,個體經(jīng)常會利用投射來作為對依賴的防御。如果嬰兒期的孩子發(fā)展出依賴的態(tài)度,而不是尋求協(xié)助,那么他們就會產(chǎn)生難以忍受的協(xié)助他人的需求或是為他人購買過于慷慨的禮物。同樣的,依賴的需求會導致羞恥感,于是個體可能發(fā)展出反向形成,表現(xiàn)為拒絕依賴任何人(Hall,1954)。 口腔攻擊性是發(fā)生在牙齒形成之后的行為,這會變成諷刺、語言的反駁和主導性的態(tài)度,總體來說,口唇期發(fā)展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焦慮不僅僅產(chǎn)生固著,還會讓個體難以向下面的階段過渡。 弗洛伊德的第二個階段是肛門期,年齡范圍大概是12個月~3歲。這一階段的特征是保留與釋放,主要圍繞著如廁訓練和腸道功能。弗洛伊德(1963)把人生第一年的排便(排出)過程描述為快樂的、可以減輕緊張的活動。然而,到了人生的第二年,孩子必須決定是按照愛戀客體的要求把糞便排出,還是為了滿足自體性欲的快感而保留糞便,如此他們的自我意愿發(fā)生了作用。假如如廁訓練特別帶有懲罰性,個體成年后就會通過不負責任和頑固的行為來反擊權威的人物。同樣的,懲罰性的如廁訓練還會導致成年時期的反向形成,人格結構中會發(fā)展出一種過度的秩序,其中包括對物體的收集、掌控和牢牢把握。這種過度的控制行為會通過與節(jié)儉和吝嗇相關的強迫性特征表現(xiàn)出來(如肛門滯留)。弗洛伊德(1963)進一步提到,在對錢的興趣和通便之間有著確切的一致性。
編輯推薦
市場上有一些繪畫治療的書,但《繪畫心理治療:對困難來訪者的藝術治療》主要是針對有困難的來訪者的繪畫治療,如神經(jīng)癥患者等。 《繪畫心理治療:對困難來訪者的藝術治療》將繪畫治療的理論和案例很好地結合起來,可讀性強,非常具有借鑒性?! ∽x者:對繪畫治療感興趣的讀者、心理咨詢與治療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