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輕工 作者:(美)亞奎朵洛//古德雯|譯者:葛艷紅 頁數:303 譯者:葛艷紅
Tag標簽:無
前言
做決定生一個寶寶是一件非常重大的率情,因為那意味著你白々心將從此脫離你的身體。——伊麗莎白·斯通(作家)我們選用上面的話作為《寶寶情感》這本書的開頭,是因為它似乎反映出了我們第一次抱著自己的新生寶寶時的心情。我們倆都受到恩賜,擁有兩個非常棒的孩子,現在他們已經長大了,并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且我們的生活是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直到現在,我們對第一次與他們“相見”時的情景仍然記憶猶新,可想而知,我們當時的心情有多緊張,對剛剛被賜予的責任又是多么的始料不及。我們都記得當時是多么感嘆生命的奇跡,當醫(yī)院的工作人員允許我們把這些無助的小生命帶回家時,我們是多么的高興和激動啊!這是人們初為父母時普遍有的感覺。想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在最初的日子里是如此強烈,而且從此以后對大多數父母來講都是這樣強烈。但是到底怎樣做才是對的?在生活的起起伏伏中,面對撫養(yǎng)孩子過程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日常問題時,父母該怎樣去處理?當然,對于這個問題答案不止一個。正因如此,這也是我們計劃在這本書中和你們分享的——通過在全球的實驗室里的研究結果得出的建議,尤其是與寶寶的精神生活相關的建議。前兩本書《寶寶手語》和《寶寶智慧》著重講述了有關寶寶的智力成長,如何與寶寶交流以及他們怎樣思考。在《寶寶情感》里,我們改變方向,講述生命之初最重要的幾年中完全不同的一面,這一面被研究人員稱為嬰幼兒發(fā)展研究中最有趣、最重要的前沿問題:寶寶怎樣感知。但是,在開始解釋為什么研究人員相信這樣的理論,他們的研究發(fā)現了什么,以及你從研究結果中了解到什么之前,我們先拿出一點時間來和你分享激發(fā)我們寫這本書的那個故事。當寶寶的行為比話語更具表現力時你們當中的很多人已經非常熟悉我們的第一本書:《寶寶手語》。在那本書里,我們講到了鼓勵嬰兒和幼童在會說話前用簡單的手勢表達想法的益處,同時也總結了我們在加利福尼亞大學進行了20年的研究結果以支持我們的理論。這項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衛(wèi)生研究所(NIH)撥款資助的一個長期項目,就是將使用手語和不使用手語的寶寶在嬰兒期到學前和小學階段時的不同表現進行對比。一位使用手語的寶寶的媽媽跟我們講了一個故事,這讓我們認識到其實寶寶擁有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的情感,而這最終促使我們撰寫《寶寶情感》。扎克15個月大的時候已經能認識30多個手語標志了。不僅他,媽媽凱西同樣驚嘆這些手語為扎克打開的廣闊的交流空間。事實上,除了從媽媽那兒直接學來的很多手語,扎克自己也發(fā)明了一些。比如,他發(fā)明了一個手語讓媽媽知道他害怕了:一條大狗或者一個嚇人的陌生人走近時,扎克就會開始用掌心不停地拍自己的胸口??吹竭@個動作,扎克的爸爸媽媽就會趕緊把他抱到懷里,然后一切都沒事了。這個例子很有說服力,但是有一天深夜發(fā)生的一件事才真正讓凱西開始注意,我們聽她講述時也同樣覺得驚奇。故事是這樣的:一天夜里差不多兩點一刻的時候,凱西聽到扎克在哭。她急急忙忙跑進扎克的房間,扎克立刻就不哭了,但是他望著一個穿著小丑服的小丑玩偶,開始不停地用他的小手拍自己的胸口?!拔伊⒖讨懒藛栴}出在哪里?!眲P西對我們說,“那天早些時候,扎克收到那個玩偶禮物。我以為當他早上醒的時候發(fā)現一個玩偶在身邊會很開心。天啊,我錯了。他那么肯定地告訴我他害怕那個玩偶。我想可能是因為玩偶在白天和在晚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就像凱西所想的,她一把玩偶拿走,扎克又安穩(wěn)地睡著了。但是,如果扎克不知道該用手語表示他的恐懼怎么辦?一想到這兒,我們渾身就起雞皮疙瘩?!跋胍幌?,”凱西接著說,“如果我到房間里看到扎克一邊哭一邊指著他白天很喜歡的玩偶,我會做什么?我會想他哭是因為他想要那個玩偶,然后我就會把玩偶放到他的嬰兒床里!如果一直這樣,寶寶就不能與我建立起一種信任的關系了?!睆男【邆涓咔樯虅P西的故事為什么讓我們覺得如此重要,是因為扎克在僅僅15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認知并表達自己的情緒,以此幫助媽媽對他做出正確的反應——而不是錯誤的。這是不是意味著扎克是個情商天才?很多科學家和父母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盡管每個人都清楚,很小的孩子都會通過哭或笑來表達內心的情感,但是大多數的兒童成長專家直到最近才相信,像扎克做出的這種個人情緒的認知,并且可以通過手語做出有意識的交流(拍胸),完全超出了15個月大的寶寶所具有的能力。但是,當仔細查看手語研究中其他孩子的記錄時,我們發(fā)現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扎克并不是唯一一個擁有復雜情緒能力的寶寶。其他的寶寶也同樣會在說話前使用“情緒”手語,表達他們的快樂、傷心和憤怒。如果媽媽換尿布時用力過大,他們可以做“輕”的手語;如果他們的耳朵發(fā)炎,他們可以做“疼”的手語。很顯然,“說感受”不是一件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至少牙牙學語的寶寶是可以掌握簡單手語的。我們對高情商寶寶的研究正式開始,并很快發(fā)現我們的觀察不斷被世界各地的實驗室所驗證。事實上,人類遠遠不止對那些在他們身上發(fā)生過的顯而易見的餓、渴和冷的問題做出反應,生命最開始的幾年對一個孩子未來的情感、社交甚至智力發(fā)育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更讓人驚嘆的是,只要給他們機會,這些咿咿呀呀的寶寶就會讓你見識到——就像扎克做的一樣。寶貝,你很厲害啊!對寶寶來說,讓媽媽相信他們比看起來要聰明很多的時間有些太長了,尤其是在情感方面,即便是在最初幾個月里發(fā)生的事都會給寶寶留下長久的影響。我們之前說過,寶寶哭是因為他們不開心,寶寶笑是因為他們?yōu)樽约夯蛑車氖澜绺械介_心。但是到20世紀中期,大多數人甚至研究人員都相信這些情感表達只是簡簡單單對某一時間點發(fā)生的事情做出的反應,沒有任何長期的后果。一個寶寶可能在一個特定時間里表現出焦躁不安,。但是這樣的情緒不會給寶寶的心靈留下任何長久的影響,所以大人是不需要擔心的???,反而是“對肺有好處的”!這真是難以置信!幸運的是,這種不在乎的態(tài)度對任何在高中或大學學過兒童成長課程的父母來說都是不可信的。不管怎樣,事實是嚴肅的證據,它可以證明成長心理學這門科學在過去40年間取得的成就?!稛o條件》是羅伯特·卡倫博士的一本關于情感和嬰兒研究史的非常有趣的著作,其中他突出描繪了20世紀早期研究人員和政治家對受正規(guī)醫(yī)院照顧的嬰兒頻繁死亡的消息的態(tài)度。對當時的成年人來說,“那些小東西還不是人呢,不可能有真正的人類的感覺。他們不會傷心或者孤獨。如果他們死掉了,那一定是其他原因。他們可能不夠結實,或者感染了疾病。但是,不管怎樣,他們絕不會在情感上或心理上需要其他人。”另一個在過去40年間取得成就的證據體現在領養(yǎng)政策上的巨大變化?,F在問任何一個成年人,領養(yǎng)多大的小孩是最好的,90%的情況下,答案會是越早越好,而且這個答案絕對是正確的。但是,你不禁要問,這不就是常識嗎?但在過去,人們卻不是這么想的。他們認為在最初的兩年里發(fā)生的任何事情都無關緊要,正確的做法是等到兩三歲,這樣養(yǎng)父母才能確定他們領養(yǎng)的小孩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父母想知道什么不僅僅是講到像領養(yǎng)這樣大的政策問題時,發(fā)展心理學家才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在日常生活的很多事情上,發(fā)展心理學家都有很多不一樣的發(fā)現。但是到現在為止,下面這條信息并沒有被傳達到那些對此最感興趣的父母那里。謝天謝地,時代變了如果你想要為自己已經知道如何培養(yǎng)情緒健康的寶寶而自豪的話,先把你的想法和20世紀20年代一位成績斐然的心理學家約翰·沃森博士的理論做一下對比:把他們當做小號的成年人來對待……不要抱他們,不要親他們,不要讓他們坐在你的腿上。如果必須要做的話,在他們說晚安的時候,吻一下他們的額頭,早上和他們握手。當他們在完成一項艱巨任務并表現良好時,拍拍他們的頭。你或許會對他的這些意見瞠目結舌,因為最近世界各地的研究室對情感發(fā)展研究的結果和他的意見已經格格不入了。最近,一項致力于嬰幼兒健康發(fā)展的全國性組織對1022位3歲以下寶寶的父母進行的調查顯示,盡管父母表明他們相信自己會對寶寶的情緒發(fā)展產生很大影響(而不是對生理或智力發(fā)展),但是,這確實是他們了解最少的領域。父母們表示在辨析寶寶的情緒和愿望時遇到了很多困難。盡管他們能夠明白孩子的感受,但是不太確定該如何做出反應。就像他們自己說的,他們最需要的是具體的信息——指導、策略和活動——幫助他們改進育嬰技術。根據這些反饋信息,組織者呼吁:“科學組織、信息媒體和健康發(fā)展專家應把研究和發(fā)現轉變成清晰實用的信息,傳遞給父母?!背赡耆酥獣缘模ê筒恢獣缘模┯嘘P發(fā)展的知識Civitas是一個國家性的非營利性組織,下面是它的一項調查反饋數據,它證明了研究人員在教導年輕父母上取得了怎樣的成效。60%的父母不知道6個月以下的寶寶就能感知成年人的情緒.并且受此情緒影響很大;62%的父母錯誤地認為6個月大的寶寶會被寵壞,而44%的父母甚至認為3個月大的寶寶也會被寵壞;42%的父母不知道寶寶出生兩天后就可以辨認出媽媽的聲音;34%的父母不知道寶寶在兩歲之前就已經建立起自尊意識;62%的父母不確定或錯誤地認為打罵孩子有利于孩子自制力的培養(yǎng)。67%的父母錯誤地認為工作的父母和他們孩子之間的聯系沒有不工作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聯系緊密。來自:Cititas,2002年《成年人對嬰幼兒發(fā)展的理解:一個國家性的基準調查》,刊登于《美國家庭支持雜志》2l期(2003年冬季刊)《寶寶情感》的目標非常簡單,我們的目標就是填補這個信息空白。向讀者提供全世界的父母都想從兒童成長專家那里獲得的信息:清晰實用的信息,消除在照顧寶寶時不確定的疑問。同時,我們也想讓你驚奇地認識到你的寶寶在情感上是多么敏感,他如何能在聽不懂你說話前的很長時間就能感覺到你,他要付出多少愛以及他想付出多少。毫無疑問,你想要了解的關于寶寶的一點一滴都是準確的,只是這需要花費成年人包括研究人員的一些時間來及時更新。幸運的是,研究人員設計的讓寶寶跟我們“交流”的實驗項目已經很先進。他們是多么優(yōu)秀的老師!不過,在這里先吊一下你的胃口,舉幾個過去幾年間寶寶給我們上的“課”,這些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會詳細講到。新生兒在聽到其他寶寶哭的時候會感覺不舒服,這不奇怪。同情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情緒,甚至連新生的寶寶都有。(在聽到錄音中自己的哭聲時,寶寶不會不舒服,反而覺得很有意思?。┲挥?個月大的寶寶就能分辨出和他們說話的人是高興的還是生氣的——僅僅通過他的聲音。說些甜蜜的話,他們會笑;說些生氣的話,他們就會睜大眼睛,擔心起來。(所以你想要你的寶寶感受哪一種呢?)3個月大的寶寶對他們身邊重要的人眼神交流的變化極其敏感。如果媽媽打破了眼神交流,哪怕只有一點點,寶寶也會感覺到的。更嚴重的是,當他試圖重新得到媽媽的注意卻失敗時,他很可能變得不安起來。從一出生起,寶寶就會通過啼哭驗證他們的看護人是不是很快對他們的手語做出反應——反應越快,哭得越少。到8個月大的時候,寶寶不僅可以“讀出”父母臉上的表情,而且能足夠聰明地運用這些信息對周圍發(fā)生的事情做出自己的反應。坦率地講,我們有太多信息要和大家分享,因此,怎樣把《寶寶情感》寫得易讀且有價值就成了難題。作為過來人,我們曾經都有過小寶寶,很清楚生活會多么讓人抓狂。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這本書真的能幫助你,它就必須是一本仔細編寫且有吸引力的書。最后,我們決定從父母被問及“快樂寶寶”的定義時所給出的各種各樣的答案里尋找靈感。典型的描述是有安全感、有很強的自尊心、自信、能感受到他人的關心、受周圍人的喜愛。在第一章,我們將介紹情緒的生物學原理,第二章至第六章將介紹一下這些內容:有安全感(第二章)有效表達情感(第三章)對他人表示同情(第四章)建立健康的友誼(第五章)自我感覺良好(第六章)每一章開頭我們都使用相同的“奇趣妙文”的形式,這個形式在《寶寶智慧》一書中應用得非常好,突出了一些與題目相關的有趣又重要的科學發(fā)現。然后,在每章的結尾,你可以看到一個版塊叫“智慧的語言和溝通的技巧”,其中我們會提供很多具體的建議和想法,幫助你把剛剛讀過的研究結果應用到和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我們將從這些積極的目標轉到一些主要的問題上,這些問題都是當寶寶長得稍微大些后父母反映出來的問題。而且,最近的研究也的確反映出這些問題,包括:恐懼和焦慮(第七章)羞怯和孤僻(第八章)生氣和反抗(第九章)敵意和攻擊(第十章)羞愧和內疚(第十一章)在第十二章中,我們將以一個提醒作為總結:為人父母是你將要面對的最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傊ㄟ^《寶寶情感》,我們希望與你分享信息,讓你的育嬰經歷更科學、更輕松、更有趣。想一想你讀過的內容,利用好我們講到的小技巧,很快你就會給寶寶提供一種讓他成長為快樂、健康的寶寶的養(yǎng)育方式,而這樣的寶寶是每一個父母的夢。是的,你的寶寶也許仍然讓你感覺到你的心在軀體之外,但是至少你更有信心相信你們兩個都是安全的。
內容概要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首先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了解自己;
盡最大努力用愛和信任建立起你和寶寶之間的聯系,這是奠定一切更高層次關系的基礎;
發(fā)現并欣賞寶寶的與眾不同之處;
尊重寶寶;
保持幽默感;
謹記: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寶寶;
謹記:世界上也沒有完美的父母!
這本書能讓你了解更多教育寶寶的新觀點、新視角和新道理,能讓你更多地了解寶寶情緒,能讓你在不知所措時知道如何應對;更重要的是,它告訴你,只有在你的愛的滋養(yǎng)下,寶寶才能擁有積極健康的情緒,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亞奎朵洛 (Linda Acredolo) (美國)古德雯 (Susan Goodwyn) 譯者:葛艷紅
書籍目錄
前 言
歡迎來到《寶寶情感》
第一章 大自然的恩賜:情緒的生理起源
第一部分 健康情緒發(fā)展的五大目標
第二章 歡迎來到這個世界:感受愛和安全感
第三章 我很難過:有效地表達情感
第四章 寶寶的善良:對別人的移情和關愛
第五章 我有一個朋友:發(fā)展健康的友誼
第六章 我無所不能:擁有自尊和自信
第二部分 健康情緒發(fā)展的五大挑戰(zhàn)
第七章 淘氣和小氣:表達恐懼和焦慮
第八章 無須隱藏:處理羞怯和孤僻
第九章 煩躁和易怒:控制生氣和反抗
第十章 避免對他人產生敵意和攻擊
第十一章 每個人都會犯錯:不要為錯誤感到羞恥
第十二章 心靈拼圖:匯總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我們說這四種性格是天生的。在嬰兒早期——大概4個月大的時候,性格就在寶寶身上顯現出來了。這個時候,寶寶的生活規(guī)律已經固定下來,并且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了遺傳的基礎。換句話說,在某種程度上性格是遺傳下來的。我們怎么知道的呢?通過雙胞胎的例子可以看出。同卵雙胞胎——就是有同樣基因的寶寶,其性格的相似度比異卵雙胞胎——就是和普通兄弟姐妹問的基因差別一樣大的雙胞胎寶寶——要大得多。換句話說,如果你的一個同卵雙胞胎寶寶是一個蒲公英寶寶,那你的神經就要繃緊了,因為你的另一個雙胞胎寶寶很可能同樣也是蒲公英寶寶。研究者甚至還有這樣的猜測,不同種群的人在大腦最原始部位(脊髓頂部延伸的大腦)的神經系統擁有不同的設定點,而那里是激發(fā)無意識反射的地方。這部分神經是為了有效地對突發(fā)危險做出反應——通過心跳加快、呼吸加快、消化中止、肌張力繃緊和高度的自我意識來制造非常有名的“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這樣的反應系統使得我們的爬行類祖先,像鱷魚,在感受到危險時能夠以閃電般的速度鉆入水中?!霸O定點”又是什么意思呢?華盛頓大學的精神病專家羅伯特·克洛寧格和他的同事認為,如果我們的設定點高,啟動反應的危險性更高;而如果我們的設定點低,可能一個口哨就會讓我們害怕而有所反應。謝天謝地,我們大多數人是處于中間的。但是一些個體,尤其是蒲公英寶寶和蘭花寶寶,必須學會調解他們極端的設定點。天生的就是命中注定的嗎?我們剛剛講到蒲公英寶寶和蘭花寶寶要“處理一下”他們極端的設定點。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說法,大概可以這樣理解:天生的不是命中注定的!我們人類比爬行類祖先高級的地方就在于我們能夠學著控制自己的行為。通過照看者細心和持續(xù)穩(wěn)定的支持,蒲公英寶寶(“活躍”寶寶)和蘭花寶寶(“慢熱”寶寶)能夠學會控制他們對周圍世界突發(fā)事件和擔心事件的反應。因為這些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大腦里最高級、最復雜的表層——大腦皮層的發(fā)展,發(fā)展必需的自我控制是需要時間的。但是,自然和哺育是共同起作用的,沒有愛他們、照顧他們的父母合適的導引,發(fā)展是不可能發(fā)生的。當自然與哺育相遇:學習管理情緒所有這些有關自我控制的討論,引出了我們的第三個話題,那就是《寶寶隋感》這本書的中心——被近代研究人員稱為“情緒自我管理”的東西,它是一種健康的情緒發(fā)展,包括逐步對情緒進行自我調控的一種正式的說法。無論你處于哪個年齡段,如果為了克服膽怯而把自己隱藏起來,或者因為過于興奮而在過馬路的時候不知道看路,這聽起來都不太對勁。就像對生物調控和性格的討論一樣,總體上說,情緒的自我調控對情緒發(fā)展至關重要。同樣,和生物調控及嬰幼兒性格的討論一樣,情緒的自我調控也是一個證明先天遺傳和后天哺育怎樣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相互作用的很好的例子。
編輯推薦
《寶寶情感:如何培養(yǎng)積極快樂的孩子(0-3歲兒童適用)》:編譯者葛艷紅希望與你分享信息,讓你的育嬰經歷更科學、更輕松、更有趣。想一想你讀過的內容,利用好我們講到的小技巧,很快你就會給寶寶提供一種讓他成長為快樂、健康的寶寶的養(yǎng)育方式,而這樣的寶寶是每一個父母的夢。是的,你的寶寶也許仍然讓你感覺到你的心在軀體之外,但是至少你更有信心相信你們兩個都是安全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首先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了解自己;盡最大努力用愛和信任建立起你和寶寶之間的聯系,這是奠定一切,更高層次關系的基礎;發(fā)現并欣賞寶寶的與眾不同之處;尊重寶寶:保持幽默感;謹記: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寶寶;謹記:世界上也沒有完美的父母!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