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大學教學設計與案例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周永凱,王文博,田紅艷 著  頁數:247  

前言

  中國有一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其中的“預”即事前的構思、謀劃和計劃,亦即現代所說的“設計”。就是說,不論做任何事情或事業(yè),都要做好設計。只有事前做好設計,方能成功;否則,就會遭遇挫折。  教學是有明確目標的育人活動。任何教學活動,事前都是有所構思、計劃的。古今中外,有良知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前,都是有一定的規(guī)劃和安排的。不過,歷史上或者說以往的“教學設計”都是基于經驗的,可以說是“經驗型”的教學設計,有許多的主觀性、片面性、非科學性。這種教學設計,已不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教學要求?! ‖F代教學設計,自從20世紀中葉興起以來,就是在系統(tǒng)理論和方法指導下的設計。它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陳舊的教學思想的束縛,樹立了嶄新的理念,亦即以學習者為本,突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習者的“學”作為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遵循學習的內在規(guī)律。也就是說,現代教學設計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的經驗型的“教學設計”,它是在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以系統(tǒng)理論、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堅實的理論基礎,運用系統(tǒng)理論和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立教學目標,最優(yōu)地選擇或設計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媒體和教學過程、教學表達藝術以及教學評價,以達到教學最優(yōu)化的理想境界?! 〗虒W設計作為教育科學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是教育技術理論和實踐的核心。從20世紀中葉誕生以來,其理論與實踐有了迅速而深入的發(fā)展。在世界范圍內,尤其在發(fā)達國家,教學設計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并獲得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與應用。它在推進基礎教育改革中起到了顯著的作用。我國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進教學設計理論,開始在中小學進行探索和實踐的,并取得了許多教學、教育成果?! 〉?,迄今為止,大學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的系統(tǒng)研究甚少。

內容概要

  大學教學、教育遠比基礎教育復雜得多,因而更需要精心設計,更需要創(chuàng)造性。因此,充分學習、借鑒國內外基于基礎教育的教學設計理論,和大學教學實踐相結合,以形成大學教學設計學的理論框架和實踐體系,推進大學教學技術理論和實踐的現代化、科學化和最優(yōu)化,就成為大學教師和教研工作者的責任?!  冬F代大學教學設計與案例》力求在這方面作一些初步探索,著重在大學教學設計的3個層次(即教學系統(tǒng)設計層次、教學過程設計層次和教學產品設計層次)上,以教學過程設計為主,構建大學教學設計的理論框架和實踐體系,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教學設計概述第一節(jié) 教學設計的基本概念第二節(jié) 現代教學設計起源與發(fā)展第三節(jié) 大學教學設計概述第二章 大學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及方法論基礎第一節(jié) 大學學習理論第二節(jié) 大學教學理論第三節(jié) 信息傳播理論第四節(jié) 教學系統(tǒng)理論第三章 大學教學設計過程及其模式第一節(jié) 大學教學設計過程及其研究方法第二節(jié) 大學教學設計過程的模式第四章 學習需要的分析第一節(jié) 學習需要分析及其實際意義第二節(jié) 分析學習需要的程序和方法第三節(jié) 解決問題的可行性分析第五章 學習內容的分析第一節(jié) 學習內容及其分類第二節(jié) 學習內容的選擇和組織第三節(jié) 學習組織與展開的信息論方法第四節(jié) 學習目標的編寫第五節(jié) 課程教學設計表第六章 大學生學情分析第一節(jié) 大學生的一般特征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認知風格分析第三節(jié) 初始知智能和素質第四節(jié) 與時俱進,做好大學生的學情分析第七章 教學策略設計第一節(jié) 教育教學模式第二節(jié) 教學方法優(yōu)選優(yōu)組第三節(jié) 教學組織形式優(yōu)選優(yōu)組第八章 教學媒體的選擇和設計第一節(jié) 教學媒體的特性和作用第二節(jié) 教學媒體的選擇第三節(jié) 教學媒體的應用第四節(jié) 教學媒體的組合第五節(jié) 網絡教學第九章 課堂教學結構和過程的設計第一節(jié) 課堂教學結構要素分析第二節(jié) 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yōu)化第三節(jié) 課堂教學結構的綜合設計第四節(jié) 課堂教學設計舉例第十章 教學表達藝術策略設計第一節(jié) 信息傳播理論與教學表達策略第二節(jié) 美學理論與教學表達策略第三節(jié) 課堂講授藝術策略第四節(jié) 課堂組織藝術策略第五節(jié) 教學啟發(fā)藝術策略第六節(jié) 教學語言藝術策略第七節(jié) 教學板書藝術策略第八節(jié) 教學提問藝術策略第九節(jié) 德育滲透藝術策略第十一章 教學評價及其設計第一節(jié) 教學評價概述第二節(jié)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第三節(jié) 考試及其試卷的編制第四節(jié) 真實性學習評價第五節(jié) 學習評價的發(fā)展趨勢第十二章 大學教學設計的評價第一節(jié) 教學設計評價的意義與原則第二節(jié) 教學設計評價指標體系的制定第三節(jié) 教學設計評價的實施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2.教學設計的一種研究法——模式法  模式,常指可以模仿的某種樣式。在現代科學技術中,一般是指研究對象所具有的某種規(guī)范化的結構或者框架。把“模式”概念用于教學設計中,是為了概括地表達基于教學設計理論和長期教學實踐所建立的教學設計的基本結構。教學設計模式以簡約的方式,提煉和概括了教學設計實踐經驗,闡釋和說明了教學設計理論。它既是教學設計理論的具象化,又是教學設計實踐的升華。因此,它就成為教學設計理論與教學設計實踐操作的“中介”。以下介紹模式的概念、模式的類型和建構法?!  澳J健边@個詞,在我國古代已有所應用?!稘h語大詞典》中釋其意義為:事物的標準樣式。與其相近的詞,還有“模型”?!澳P汀币辉~,原指實物模型,但現在已拓展到包括非實物的形式模型,例如數學模型等。但在非實物的形式模型中,除數學模型用數學符號表示之外,還有用文字語言描述的“模型”。通常,人們又不用“模型”,而習慣用“模式”,例如“文化模式”、“經濟模式”、“教育模式”等。這是因為在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領域里用“模型”,就顯得有點機械。從語義上看,“模式”比“模型”更廣泛些。“?!卑藢嵨锬P偷囊饬x;“式”涵蓋了形式、樣式的含義,也即包括了形式模型的內容。故“模式”一詞兼容了實物和形式兩類?! ∧敲?,什么是模式呢?至今仍是眾說紛紜,諸如“模式是再現現實的一種理論性的簡化形式”;“模式是對理論的一種簡潔的表現”;“模式,通常是指可以使人們模仿的標準樣式”,等等。巴格登斯(A.s.Bagdonis)提出,在科研中人們通常把模式看作是某一過程或某一系統(tǒng)的簡化表征。安德魯斯(Andrews)和古德森(Goodson)則認為:一種模式是某一確定的參照系統(tǒng)或過程的抽象物和簡化物,具有對參照系統(tǒng)或過程的“某種明顯的逼真性”。所以,“模式”意味著是現實的一種表征,常常是用簡化的方式對現實進行表征,以提供其結構和序列。通常,模式還被用于幫助人們形象地把握難以直接觀察到的事物?! ∷怪Z(Snow)曾把模式看作是一種類比物,他認為:模式是人們精心構建的描述性類比物,通常用簡化的或微縮的方式,有助于對不易直接觀察的現象加以直接把握。因而每一種模式是對現象間關系可能存在的體系進行推測,用言語文字、數字公式、圖形圖表或符號等方式加以呈現。在他看來,模式就像類比一樣,都同它們所表征的現象息息相關,但并非一模一樣。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代大學教學設計與案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