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張曉桂,李艷 主編  頁數(shù):198  

前言

  機械設計基礎是普通工科高等院校非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學科基礎必修課程,該課程在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承上啟下作用。本教材是基于普通工科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適應當前課程教學學時極度削減的教學現(xiàn)狀而編寫的。是在全面總結(jié)多年教學經(jīng)驗,以印刷、包裝、自動化和工業(yè)設計等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為基本側(cè)重點,將普通力學、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知識進行有機整合,針對非機械類專業(yè)的學生編寫的一部通用性的基礎教材,尤其適用于尚未開設力學基礎等課程的印刷、包裝、自動化和工業(yè)設計等專業(yè)學生學習需要,既可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基礎知識連貫性的需求,又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奠定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方面的必備基礎知識。  本書主要包括三個領域的知識。其中力學部分重點介紹剛體靜力學基礎和各種受力狀況下的變形形式和強度計算條件等內(nèi)容;機構部分重點分析常用各種機構的結(jié)構、工作原理、應用條件及其特性,包括機構結(jié)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間歇機構及輪系與減速器等內(nèi)容;機械設計部分重點介紹常用零部件的結(jié)構、使用條件和適用場合,包括嚙合傳動、撓性傳動、連接、軸、軸承、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等內(nèi)容。  本書的特點是:力求簡潔、清楚地表述在工程實際中所涉及的基本機構和常用的機械零部件的結(jié)構,注重工作原理、應用特點和適用場合的介紹,淡化公式的推導和復雜的設計計算過程,適當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在每章的章前明確了教學的基本要求,并圍繞教學重點,在章后設有思考題與習題,有利于復習與自學。在部分章節(jié)中,以夠用為準,融人了一些印刷與包裝機械方面的實例,力圖使學生初步掌握對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的應用、分析和選擇的能力,并獲得管理、使用和維護機械的基本知識。本教材推薦的教學時數(shù)為48~68學時?! ”緯蓮垥怨稹⒗钇G擔任主編。全書共分14章。其中:第1章、第4章、第5章、第9章、第11章、第12章由張曉桂撰寫;第2章、第3章由李航撰寫;第6章、第14章由房瑞明撰寫;第7章和第13章由高振清撰寫;第8章由李艷撰寫;第10章由袁英才撰寫;全書由張曉桂負責最后的統(tǒng)稿審定工作,本書由天津工業(yè)大學馮志友教授主審。  編寫本書的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在此對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謝!同時,此書的編寫出版,得到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由于我們的水平有限,書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錯誤和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內(nèi)容概要

全書包含了力學基礎、常用機構、機械傳動及機械零部件等三方面的內(nèi)容,共分為14章:第1章為緒論;第2章、第3章為剛體的靜力學基礎、變形及強度計算的基本知識;第4章至第7章為常用機構;第8章至第10章為傳動機構及零件;第11章為連接件;第12章至第14章為軸系零部件。    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非機械類專業(yè)(印刷工程、包裝工程、工業(yè)設計及電氣信息類等專業(yè))機械設計基礎的教材和高職高專機械類及非機械類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學生、教師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機械概述  1.2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及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  1.3 機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設計準則  1.4 機械設計的常用材料及熱處理  1.5 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及任務  思考題與習題第2章 剛體靜力學基礎 2.1 靜力學基礎知識 2.2 平面力系 思考題與習題第3章 各種變形及強度條件 3.1 拉伸與壓縮 3.2 剪切和擠壓 3.3 圓軸扭轉(zhuǎn) 3.4 彎曲 思考題與習題第4章 平面機構組成與自由度 4.1 機構的組成 4.2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 4.3 平面機構自由度 思考題與習題第5章 平面連桿機構 5.1 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及其應用 5.2 鉸鏈四桿機構類型的判定及演化形式 5.3 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5.4 速度瞬心的概念及其求法 5.5 平面連桿機構的設計簡介 思考題與習題第6章 凸輪機構 6.1 凸輪機構的應用及分類 6.2 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 6.3 圖解法設計凸輪輪廓 6.4 凸輪機構的壓力角及基本尺寸確定 思考題與習題第7章 間歇機構  7.1 棘輪機構  7.2 槽輪機構  7.3 不完全齒輪機構  思考題與習題第8章 嚙合傳動 8.1 齒輪傳動的特點、應用和分類 8.2 齒廓嚙合基本定律 8.3 漸開線的形成原理及其基本性質(zhì) 8.4 漸開線齒輪的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 8.5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 8.6 漸開線齒輪的加工方法及輪齒根切的概念 8.7 齒輪常見的失效形式與設計準則 8.8 齒輪的常用材料及熱處理 8.9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受力分析及主要參數(shù)選擇 8.10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8.11 圓錐齒輪傳動 8.12 齒輪的結(jié)構設計 8.13 蝸桿傳動 思考題與習題第9章 輪系及減速器  9.1 輪系的分類及應用  9.2 定軸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9.3 周轉(zhuǎn)輪系  9.4 減速器簡介  思考題與習題第10章 撓性傳動 10.1 帶傳動概述 10.2 帶傳動的工作原理 10.3 V帶傳動的設計 10.4 帶傳動的張緊和維護 10.5 鏈傳動概述 10.6 鏈傳動的布置、張緊和維護 思考題與習題第11章 連接 ……第12章 軸第13章 軸承第14章 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各章中關鍵詞的中英文對照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2章 剛體靜力學基礎  機械工作時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要保證機構和構件正常工作,必須分析作用在機構和構件上的力的情況及平衡問題。該章的學習為后續(xù)內(nèi)容的學習和掌握奠定基礎,并可用于解決工程技術中的許多問題。  2.1 靜力學基礎知識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公理及物體的受力分析是靜力學的基礎。本節(jié)首先介紹基本概念及靜力學公理,闡述工程中常見的約束和約束反力,最后介紹物體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圖?! ?.1.1 靜力學基本概念及公理 ?。?)靜力學基本概念 ?、倭Φ母拍?。力是物體間的相互機械作用,這種作用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或使物體變形。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效應稱為力的外效應,使物體變形的效應稱為力的內(nèi)效應?! 嵺`證明,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應決定于三個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力的大小表示機械作用的強弱??梢愿鶕?jù)力的效應的大小加以測定,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為牛頓(N)。力的方向是力作用的方位和指向;力的作用點是力作用的位置?!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機械設計基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書的紙張比較輕,一本不小的書拿在手上沒什么分量.這本書是買給公司的工人看的,目的是讓他們了解一下產(chǎn)品的設計原理,同時也是為了方便有設計興趣的員工自學,書中的內(nèi)容對他們還是很有用的,畢竟層次不高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