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紙馬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輕工  作者:王樹村  頁數:139  
Tag標簽:無  

前言

撰文作序,以往乃政界高官或專家名士所為。似吾粗通文墨,思想覺悟不高者,為此叢書寫序,豈敢貿然舒紙操筆,不知自量!然而鑒于叢書作者皆當代愛國群英,成為傳統(tǒng)民間工藝搶救和保護之友輩;大家為收集實物和文獻資料,奔走全國,費時既久,投資也多。往日相聚爐前,將數十年之所學、所得,分科別類,依其個人所長,各據一端,今編著出諸如《民間刺繡》《民間剪紙》《民間皮影》等共三十冊,結成《中國民間工藝全集》。每冊圖版三百余幅,可說均為國內一流之絕品。拍攝之精,引入入勝。閱罷合目沉思,教人不能無動于衷!筆者廁身于中國美術家行列中,半個世紀有余,雖然以民間美術專業(yè)為主,但未涉筆如此之廣。今承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領導及諸友好之愛戴,謹就自己淺見薄識,隨筆略述一二,權作此部叢書之序言。中華民族已有5000多年歷史,祖先創(chuàng)造的物質和無形文化遺產數之不盡,教我們炎黃子孫用之不竭,盡情享受??墒亲?9世紀以來,中華民族遭到了東、西方帝國主義者的侮辱和侵略;大片領土割讓給侵略之國家,祖宗傳下來的文化財一富,源源不斷地流到海外各國,陳列在世界各大博物館中。回憶70多年前,中國學者袁同禮先生曾著《我國藝術品流落歐美之情況》一文,說:“晚近以來,西方學者競尚東方藝術,每成立大規(guī)模組織,為系統(tǒng)之收集,又不惜重資,百方購求;奸商漁利,助其盜竊,而荒山僻寺,廢墟野冢,亦遭洗劫。我國文物之損失,以最近20年為尤甚,良可慨也!”外國人有組織地涌入中國,勾結民族敗類盜賣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可悲可嘆!更有可恨者:溥儀于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將1200余件書畫等故宮文物精品盜運出來,經過變賣、群小混搶,絕大部分流失到海外,致使國家珍藏的金石書畫、壁畫彩塑、石雕造像等,空存其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日本帝國舉兵全面侵華,抗日戰(zhàn)爭起,硝煙彌漫全國,交通受阻。歐美各國盜運中華民族歷史文物之途徑斷絕。中外古玩商店洋行,紛紛倒閉。惟有日本侵略者為裝點偽滿傀儡政府門面,從華北各地搜集到大量民族民間文物,充作“滿洲國”文化遺產,出版了《滿洲之民藝》等圖書。但日本帝國吞并中國之夢難圓,終于戰(zhàn)敗投降??茕邇x便成了戲劇《末代皇帝》之主要人物。

內容概要

“紙馬”是因過去祭祀天地神靈、創(chuàng)業(yè)祖先時,必附一匹馬的圖樣作為受祭者的坐騎以便升天而得名。后來人們便把祭畢焚化的各種神佛圖像,統(tǒng)稱作“紙馬”。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宗教信仰并不以一位教主主宰天下,故神靈較多,且名數不斷增添。最初以保護農業(yè)生產的自然界神靈居多,如風伯雨師、水雹之神、田祖神農等。社會不斷向科學文明發(fā)展,冶煉、造酒、制紙、雕版印刷等發(fā)明創(chuàng)造陸續(xù)出現,人們舉出爐火之神、造酒杜康、制紙蔡倫、醫(yī)藥孫思邈等為行業(yè)祖師,以紀念這些發(fā)明者,從而豐富了紙馬藝術的品類。在資本主義萌茅時期,社會上的工商業(yè)已相當繁榮,人們不單是祈求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并且進一步希望發(fā)財致富、福壽雙全,所以又出現了大量財神、財公財母、招財進寶等祈福求富的各式各樣的紙馬圖像。這些圖像不僅折射出人類思想和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側面,同時也可看到歷代民間藝人創(chuàng)造紙馬神像的技藝才能。而且紙馬中的神像有的還伴隨著口頭文學的神話傳說。    解放后,紙馬曾被視作封建社會的迷信品,禁止刷印,以致印版及成品漸漸消失。當今啟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中,將“紙馬藝術”列為重點項目,加以搶救和保護。為此,將過去收集的民俗生活中,逢年過節(jié)、喜壽佳期出現的紙馬,選出200余幅,分作祈財、迎福、歲時、喜壽、敬祖、孝行、經符、禳災、神佛九類。文字部分,除卷前專題論述外,并于每類圖前附以短文簡介,以供讀者鑒賞以及歷史、宗教、民俗、美術專家學者們參考。

書籍目錄

概述祈財紙馬迎福紙馬歲時紙馬喜壽紙馬敬祖紙馬孝行紙馬經符紙馬禳災紙馬神佛紙馬跋后記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中華民族自古以農業(yè)為本,數千年來積蓄了春種夏耕、秋收冬藏等豐富的農業(yè)生產知識。在一年四季的生產過程中,由于自然界的變化,每年的收獲豐歉并不相等。遇有水災天旱或蟲災雨多,輒收糧必少;若遇風調雨順,必然豐收。封建社會里科學不發(fā)達,農民對自然界的認識也不透徹。所以人們認為風雷雨雪、水旱蟲災都有神靈主宰,于是出現了祈福禳災的各類紙馬藝術。另一方面,每當風調雨順、谷糧豐收之季,人們也會歡聚暢飲,所以民俗生活中又有了端午節(jié)(收割小麥,劃船驅瘟)吃粽子,中秋節(jié)(稻谷豐收)吃月餅,過新年(準備春播、貼年畫,預卜來年五谷豐登)等民俗活動。同時也出現了各類五光十色的紙馬藝術,為中國民間美術領域增添了新秀。紙馬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版畫藝術,除去它表層的封建迷信色彩,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人們怎樣由迷信神佛救世,逐步進入科學時代,認識自然界規(guī)律的過程。沒有紙馬藝術的形象資料,空說迷信,無物可佐證。所以當今文化部“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名錄中,列“紙馬藝術”為其中一項。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走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民族民間美術遺產得到保護,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生活也日漸恢復。尤其是廣東、福建沿海一帶的居民船戶,因多與海外華僑親友聯系,逢年過節(jié)時刻印的紙馬,同時又出現在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以及本地。然而因曾受“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影響,有些紙馬并非市面上公開銷售,而是由老年婦人在街頭巷尾悄悄暗售。本圖冊中有些紙馬,是暗地里收集來的,其次是傳統(tǒng)紙馬,都是今日罕見的文化遺產,宜珍視之。

編輯推薦

《民間紙馬:民間工藝原創(chuàng)珍藏》是最完美的文化遺產,最本原的活態(tài)文化,最地道的民間藝術。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間紙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詳細介紹了紙馬的各地風貌,圖片豐富,就是文字內容介紹不夠詳實
  •   書圖片內容還是可以的,就是文字部分少了些,介紹的有些簡單!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