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畫心理學

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格羅姆  頁數(shù):427  譯者:李蘇  
Tag標簽:無  

前言

  繪畫作為一種符號表征形式,是人類心智發(fā)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在兒童 發(fā)展過程中,繪畫竹為一種圖語(graphic language),具有與口語相似的性 質和功能,是兒童認識世界和進行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同時,繪畫叉與語言 不同,是一個有著自己內在邏輯和表現(xiàn)形式的獨特領域。正因為如此,它才 吸引著眾多研究者在這個領域中不斷探索。 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兒童繪畫就開始了自己的研究歷程。早期的 繪畫研究多集中于觀察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繪畫表現(xiàn),從而提出了繪畫的發(fā) 展階段理論。隨后,對于智力發(fā)展水平的研究促使了“畫人測驗”的誕生, 使人們將繪畫與兒童的心理年齡聯(lián)系起來。20世紀40年代受精神分析學派的 影響,繪畫被作為內部心理狀態(tài)的視覺表征來研究,出現(xiàn)諸如“房一樹一人 ”等繪畫投射測驗。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RudolfArnheim《視覺思維》 一書的出版,仿佛給兒童繪畫的研究吹進了一股新風,使人們開始關注繪畫 過程中認知和審美因素的重要作用。隨后,在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理論的背 景中,研究者圍繞兒童三維空間表征和構圖策略等問題展開了大量的實證研 究,極大地促進了兒童繪畫研究的科學化進程。 由李甦博士翻譯的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心理系教授Claire Golomb的 《兒童繪畫心理學一兒童創(chuàng)造的圖畫世界》一書是集各家研究成果為一體的 有關兒童繪畫心理發(fā)展的理論專著。書中的每一章節(jié)都體現(xiàn)了作者多年在視 覺藝術、想象、象征性游戲等領域的研究成就,和她對繪畫這一符號系統(tǒng)的 獨特觀點。本書是Golomb教授對10年前著作修訂后于2004年出版的最新版本 。這本書不僅詳細勾畫了正常兒童繪畫能力的發(fā)展,還涉及了非常態(tài)(美術 天才、智力障礙、自閉癥)兒童的發(fā)展;不僅介紹了兒童繪畫與認知的關系 ,還涉及了繪畫與情感、人格的關系。此外,作者還將繪畫放到社會文化背 景之中去討論,將繪畫與文化傳統(tǒng)和教育結合起來,這就使讀者可以從全方 位(理論與實踐、認知與情感人格)對兒童繪畫有一個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作 者多年來一直從事表征發(fā)展的研究,在繪畫心理學和發(fā)展心理學領域具有很 高的學術地位和威望,所以本書是一本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專著。 我國兒童繪畫的研究已經(jīng)有了很好的發(fā)展,正在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 注?!秲和L畫心理學——兒童創(chuàng)造的圖畫世界》一書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 研究資料和清晰的研究框架。我相信這本書會對國內的研究者有所啟發(fā)???學研究貴在創(chuàng)新。我希望我國也會出現(xiàn)一批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年輕 研究者,開拓出新的研究思路,做出原創(chuàng)性的成果。這是我的希望,也是我 愿意為李甦博士的譯著作序的原因。相信通過年輕一代研究者的努力,在國 際兒童繪畫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內會涌現(xiàn)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成果。 是為序。 荊其誠 2007年8月

內容概要

繪畫作為一種符號表征形式,是人類心智發(fā)展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兒童認識世界、進行交流的手段與工具。    兒童繪畫有自己的內在邏輯和表達方式,繪畫中蘊含著孩子們的思想與活動。每一次觀察他們的繪畫過程,解讀這些充滿童真童趣的作品,我們都會被其深深吸引。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對兒童繪畫的研究,我們不可能深入理解孩子畫筆下那色彩斑斕的童心世界。    本書集各家研究成果為一體,體現(xiàn)了作者多年任視覺藝術、想象、象征性游戲等領域的工作成就。作者不僅詳細勾畫了正常兒童繪畫能力的發(fā)展,還涉及了美術天才、智障兒童的狀;兄,并介紹了繪畫與認知、情感、人格的關系,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這讓讀者對兒童繪畫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和了解。

作者簡介

作者:(美)格羅姆 譯者:李蘇

書籍目錄

引言第1章  從動作到表征:早期圖畫形式的起源第2章  蝌蚪人的困惑第3章  形狀的分化及早期繪畫模型第4章  空間:探索缺失的維度第5章  顏色、情感和表達:對心理和情感的描繪第6章  構圖:圖畫空間的創(chuàng)造與意義的交流第7章  具有天分的小畫家第8章  藝術、人格與診斷第9章  作為美術批評家的兒童第10章  文化對兒童繪畫的影響參考文獻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從動作到表征:早期圖畫形式的起源 當孩子畫出第一張可以辨認出形象的圖畫,他們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這 些圖畫常常也會給我們帶來驚訝。人物形象突然就出現(xiàn)在畫面上了,像是從 涂鴉的混沌之中誕生的一樣。我們想知道幼兒是如何獲得這種不容置疑的、 創(chuàng)造有意義形象的能力的。我們一旦萌發(fā)了好奇心,就會探尋圖畫表征的起 源及其鼻祖。 我們可能得從觀察學步兒最早描畫出的痕跡開始。那么,那些留在泥土 、沙地或紙張上的痕跡是不是圖畫表征發(fā)展的第一步?這些痕跡是否預示著 兒童繪畫的起點?在探尋早期圖畫形式起源的過程中,我將關注有關表征性 繪畫起源的兩種不同假設:一種假設認為,動作運動以及涂鴉圖形的精細化 最終會使可辨認圖形的出現(xiàn);另一種假設認為,在涂鴉行為向產(chǎn)生有意義圖 形的象征行為轉化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個特定的過渡時期。 對文獻的回顧表明,大多數(shù)兒童繪畫的研究者認為,兒童早期涂鴉并沒 有什么意義。學步兒的涂鴉行為被認為是一種動作活動,在很大程度上缺乏 視覺指引,僅僅引發(fā)了兒童對自己動作所產(chǎn)生的作品的短暫興趣(Burt, 1921;Goodenough,1926;Luquet,1913,1927;Munro,Lark- Horowitz&Bamhard,1942;Piaget & Inhelder,1956)。從這種觀點來看, 涂鴉圖畫表現(xiàn)為無意圖的和無預期的視覺性動作記錄,在很大程度上由胳膊 、手腕和手的機械結構所決定。兒童拿著鉛筆或蠟筆的手不跟隨眼睛的注視 來運動,手勢所產(chǎn)生的意外痕跡是不承載圖畫意義的。不論涂鴉圖畫的出現(xiàn) 是否有意,一旦出現(xiàn),孩子就會因此而感到驕傲。盡管涂鴉畫還缺少發(fā)起意 識和事先的計劃,但是兒童利用這種涂鴉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存在”,他們給自 己的行動留下了痕跡,并且說明它“一直在那兒”。盡管兒童很喜歡涂鴉, 但是他們早期的涂鴉作品卻很少受到關注。因為不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很難 解讀這些涂鴉畫所傳遞的信息,很難給涂鴉作品賦予意義。這種受忽視的狀 態(tài)現(xiàn)在已開始得到修正。近年來,我們已經(jīng)看到一些研究者試圖把涂鴉作為 一種可能有用的、預成的圖畫要素來分析,而且涂鴉可能對表征的后期發(fā)展 起著一定的作用(Haas,1984,1998,2003;Kellogg,1969;Matthews, 1984;Smithl972)?,F(xiàn)在,讓我們更為細致地檢驗約翰·馬休斯(John Matthews)和羅達·凱洛格(Rhoda Kellogg)兩位研究者的觀點。 鼻祖——留下痕跡和涂鴉“探險” 約翰·馬休斯(1984,1998)基于對自己三個孩子的縱向觀察及詳細記錄 ,對圖畫發(fā)展的最早期階段做出了解釋。他警告我們一個經(jīng)常忘記的事實— —嬰兒和學步兒在發(fā)現(xiàn)紙張和鉛筆之前很長時間就可以用他們的手勢留下痕 跡。帶著專注和關愛的眼光,馬休斯報告了他六個月孩子的視覺一運動探索 動作。這個孩子被灑到毯子上的一攤牛奶所吸引。一開始,嬰兒將手伸向奶 漿;然后,在伸手涂抹牛奶的時候改變了他的動作,而這個動作明顯地改變 了奶漿的樣子。馬休斯把這個過程作為“做出標記”的第一個例子進行了描 述。他列舉了三個基本的“做出標記”的動作,這些動作對兒童后期繪畫的 發(fā)展非常重要。第一個動作是胳膊和手向下戳的動作,幾乎垂直地與物體碰 撞,馬休斯把這個動作稱為“垂直弧”。第二個動作是在水平的表面上直接 掃過或者猛烈擊打表面。當胳膊和手掃過地板、桌子或者嬰兒高背椅上的淺 盤時,就會接觸到物體。這個動作與涂抹顏料和涂色的動作非常相配,被稱 作“水平弧”,它產(chǎn)生了嬰兒身體周圍的空間知識。第三種動作具有了基本 的標記性質,被稱為“推一拉”動作。學步兒抓著一支鋼筆或記號筆,盡可 能在胳膊夠得著的范圍里推,然后反方向拉回來回到起點。沿著紙張的長度 ,向遠離兒童的方向畫出一條線,隨后又返回來。推一拉動作之中包含了一 系列向前以及返回的動作。兒童平時放置真實物體的推一拉動作只是移動, 不會留下由于運動而產(chǎn)生的可視的痕跡。與此不同,鋼筆的推一拉則留下了 截然不同的視覺痕跡。用馬休斯的話來說,拿著畫筆和記號筆做這三種類型 的身體動作時,就會留下“時間和空間經(jīng)過的痕跡”。 在生命的第二年初,馬休斯的所有孩子都有幸進入到他們父親的工作室 中——探索和操縱畫筆,發(fā)現(xiàn)用畫筆垂直刺戳和水平掃過不同表面所產(chǎn)生的 效果。這些活動的照片表明,兒童對動作和留下的痕跡很感興趣。敏感的成 人觀察者在照片旁邊的連續(xù)評述和解釋告訴我們,兒童能夠以不同的方式來 抓握畫筆。例如,可以用手掌抓住畫筆的筆桿,或者用兩個手指夾住畫筆; 也就是說,手掌可以把筆桿包在手中,或者用兩個指頭把筆桿的末端夾住。 正如可以調整用手抓握工具的方法一樣,兒童也可以根據(jù)動作來調整自己的 姿勢。我們看到,學步兒按照半圓弧形的方向來回晃著蘸滿顏料的畫筆,顏 料由于離心力被甩了出去,這時他們是蹲著的;當他們用力地在空中自上而 下?lián)]舞胳膊時,他們是站著的;因此由于慣性,顏料潑灑成了小滴。此時, 痕跡不僅僅留在了地板和紙張上,也留在了兒童自己的身上。這些發(fā)生變化 的、使用顏料和畫筆的探索經(jīng)歷使兒童看到了平時看不到的動作。因此,動 作喚起了兒童對其本身的注意,正在進行的活動的時間順序由于動作所留下 的痕跡而被給予了可視的形狀。兒童的身體就是這些動作發(fā)生的空間中心, 用水平弧線可以畫出一個圍繞在身體的垂直中心線周圍的連續(xù)動作;沿著線 性軸的推拉動作是從身體開始,然后又指回身體;垂直弧則指向離散中心的 目標。盡管這三種類型的運動僅僅記錄的是手勢運動的痕跡——但是這些動 作技能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smith,1972,1983)——馬休斯認為這些手勢 是所有后期繪畫活動的基礎,并且在建立空間象征體系中起著一定的作用。 P9-11

編輯推薦

《兒童繪畫心理學:兒童創(chuàng)造的圖畫世界》集各家研究成果為一體,體現(xiàn)了作者多年在視覺藝術、想像、象征性游戲等領域的工作成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兒童繪畫心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0條)

 
 

  •   速度相當快,贊!!馬馬虎虎的看了一下,有點深奧。推薦序:這本書不僅詳細勾畫了正常兒童繪畫能力的發(fā)展,還涉及了非常態(tài)(美術天才、智力障礙、自閉癥)兒童的發(fā)展,不僅介紹了兒童繪畫與認知的關系,還涉及了繪畫與情感、人格的關系。應該是教我們透過孩子畫的畫,了解孩子更多的心理,我需要的就是這個,學會看懂孩子的畫。
  •   書是有些類似論文,有很多分析,假設,實驗論證的過程,但看起來并不枯燥,非常有趣。從中理解了孩子繪畫發(fā)展的過程,也能學習到假設檢驗的邏輯、推理的過程。很適合從事兒童教育和發(fā)展心理學方面的人。

    如果只想學到怎么分析兒童的畫——什么象征什么意思的還是不要買的好,這本書講述的是發(fā)展的過程,更偏重認知方面。

    順便提一句,一心想著分析兒童繪畫來了解兒童內心的心態(tài)本身就會曲解兒童的畫,就算知道很多象征意義分析的結果也只是你自己的投射。想真正了解繪畫的意義更多的是需要傾聽孩子描述,走進孩子的世界。
  •   兒童繪畫心理學——兒童創(chuàng)造的圖畫世界(萬千心理)很好看?。?/li>
  •   繪畫與兒童心理發(fā)展、情緒發(fā)展、動作能力發(fā)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真希望有更多的學前美術教育人士關注這本書。不要再用像不像摧殘孩子的想象力,阻礙孩子情感的體驗與表達。
    喜歡的書
  •   從繪畫這樣的關于人類運用符號系統(tǒng)記錄感知世界的一切,對于大腦尚未成熟的兒童的研究來說,是難得的.
  •   因為關注兒童繪畫治療的緣故,讀了這本書,看了這本書,感覺它是通過畫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兒童心理特點的東西,但不是單純講解繪畫治療,更多是注重分析兒童心理的繪畫藝術方面,簡單說,更注重藝術性。
    覺得這本書適合深入了解兒童畫的藝術性,因為涉及一部分兒童心理;如果是通過兒童畫,反應兒童心理問題的診斷和治療,可能不太適合。
  •   這個是從兒童心理角度研究兒童繪畫的。我覺得作為美術老師,除了要畫要畫的好以外,還要對兒童的心里進行一定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把兒童的繪畫行為和心理聯(lián)系起來,這樣會更加科學。當然,作為父母,我覺得也很有必要閱讀此書。
  •   這本書把兒童日常繪畫和心理狀態(tài)的緊密聯(lián)系做了一個詳細的闡述,其中有大量的舉例說明,每個孩子的所處水平,我個人認為是一本淺顯易懂的書,對目前還是幼兒家長的朋友來說值得一讀,里面的內容能讓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在繪畫上面的水平
  •   給老婆買的書,她很喜歡。研究兒童繪畫心理的書對于幼教老師來說應該是很重要的吧。
  •   剛剛看了兩頁,覺得還行,兒童的隨意繪畫,作者都給于分析,對美術老師的用處會比較大
  •   想了解兒童繪畫的,這是一本不錯的書,偏理論性,說的很詳細。
  •   對于研究兒童繪畫心理的老師以及感興趣的人來說,是一本很好的書。值得推薦,其中的案例編排能更好的學習理論。
  •   很早的研究兒童繪畫心里學的書,很專業(yè),案例說的很好@
  •   個人覺得實用性不是非常大.但是書里面的一些兒童圖畫的確可以幫你審視一下你的寶寶或者你教的學生有沒有繪畫方面的天賦.
    CHERRS.
  •   每年都有很多的兒童繪畫比賽,老師需要有一定的指導,我們的美術老師可以看看這本書,對如何輔導出有創(chuàng)意的兒童繪畫有幫助。
  •   為兒童繪畫提供了心理學依據(jù),感覺不錯
  •   兒童繪畫的書籍不多,這本書還是很有代表性的。
  •   繪畫,心理學,本是兩個層面的東西,結合到一起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內心,除了父母特別適合美術老師看看
  •   我是小學美術教師,當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很想了解下國外學者是如何研究幼兒繪畫心理的,剛看了3章,感覺還不錯,不是很枯燥,里面的范畫內容豐富貼切。
  •   適合家長去看孩子的繪畫反映的內心世界,一般這種書外國人寫的很到位。
  •   書的理論性的知識很多 結合實際案例分析的很好 建議都去研究一下 有利于去分析孩子的繪畫作品
  •   教育少不了心理學,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擁有讀懂繪畫的智慧,說到底,是讀懂了孩子的心,和一些潛在的,或者連他們自己都未曾發(fā)現(xiàn)的問題。
  •   很不錯的一本書,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不知道的兒童美術心理方面的知識,為我深入孩子內心世界打開了一扇窗戶,作為美術教育老師的我收獲很多。
  •   想讓自己在培養(yǎng)孩子上有所提高,可孩子沒有太多的繪畫作品,自己先學習著吧!
  •   本人最喜歡看的就是心理學的東西,即使這是講幼兒的繪畫心理學,反正書都是有用的,看你怎么取舍
  •   繪畫心理學,寫的不錯
  •   非常好,淺顯易懂,剛剛開始學習繪畫心理,有幫助。
  •   拿到書后首先吸引我的是書中兒童的作品,很有創(chuàng)造性,于是就滿懷期望的閱讀,沒有讀很多,就是感覺作者研究的很細致,真真實!期待將它拜讀完!
  •   挺不錯的,對于在幼兒繪畫方面有一定思考的人來說有不錯的參考價值。是幼兒園老師不錯的理論參考書!
  •   本書為研究普遍存在的,完全自主的兒童的表征天分提供了機會。;對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   我最喜歡的科目 兒童心理學+美術 好好爭取看完~
  •   很喜歡這本書,很好的。建議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士,或從事兒童美術的人士,仔細研讀很有幫助。
  •   對于兒童的內心世界來說,本書像是一把鑰匙。
  •   從事兒童美術教學,學習有用
  •   喜歡此書,根據(jù)兒童的真實情況作出作者的個人見解。很難得。
  •   兒童畫,兒童心理的反映
  •   比較專業(yè)的書籍,角度獨特,開始看起來吃力,但對研究兒童具有指導意義。
  •   了解愛畫的兒童
  •   挺不錯的書,對于了解兒童有一定的幫助
  •   在培養(yǎng)孩子學習畫畫的同時,在從本書中學習如何看孩子的真是想法,是開心 悲傷 還是羞愧 憤怒等等情緒 真的有助于跟孩子的正常溝通與理解 知己知彼才能跟孩子建立跟友善的親子關系
  •   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
  •   值得家長好好研究,當然只看這一本書就奢望研究透孩子的畫是不可能的,介紹另一本書:涂鴉解密。也是外國人寫的,很嚴謹。比國內的科學家交作業(yè)時只知上網(wǎng)抄襲,平時泡妞,跑關系的作品強的多了。
  •   懂孩子的內心才能理解孩子的畫作,所以,美術老師一定要看哦。
  •   我喜歡孩子,自己本身是學畫畫的,以后要交孩子畫畫,以后也會有自己的孩子,買下這本書一是想了解孩子的心理,二算是打好提前量了~~~
  •   非常容易的進入孩子的世界,不錯的圖冊
  •   很好,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21世紀的絕癥不是癌癥了,而是心理疾??!
  •   書里描述的很仔細,對于還沒有當父母的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反正看了覺得挺有收獲的。
  •   8頁的兒童畫讓我簡直不相信這是孩子們的作品,有些更像是藝術家的作品。如果仔細讀完,我相信自己會了解更多這些畫背后的故事。
  •   教育孩子是要懂心理學的,建議大家多看些國外的教材,編寫的確實是好
  •   從此書中學到如何觀察孩子的狀況。
  •   一直畫畫但是真不知道如何用畫畫去了解一個孩子,從這里我學會了很多?。。?!
  •   關于孩子畫畫的心理,作為幼兒園老師很有必要看的。
  •   這本書比我以前看到幼兒美術心理書籍都要通俗、全面,非常好!
  •   這個數(shù)適合父母看的書,從孩子畫畫里面去理解孩子在想怎么,怎么樣的畫表現(xiàn)孩子內心的想法,給父母一定的參考價值!
  •   適合家長和老師的書,請了解孩子
  •   一直在研究兒童畫,很有必要看一些專業(yè)書籍,又一次更新了我的很多看法!
  •   圖很多,不像其他人說得圖少。幾乎每頁都有圖。很有趣,但是作者描述現(xiàn)象的多,分析做結論的較少。也有可能是我沒看仔細,是比較郁悶一點啦
  •   這本書真的不錯,應該給孩子買一套哦.
  •   很好的專業(yè)用書,我正在研究這一領域,物有所用
  •   很適合小學生使用孩子很喜歡看
  •   學會讀懂孩子的畫,孩子在畫畫反復成長
  •   書還沒看呢 等看后追加吧 要說的是這快遞也太慢了吧 我還有一本書和這三本書同時拍下的 那一本書而且從廣州發(fā)的貨三天就到了 這三本竟然和我另外三本平郵的一塊回來 我花了那么多的郵費最后還是和平郵一樣 什么快遞 太坑爹了
  •   拿到手超喜歡,盡管紙張較薄,拿起顯得軟往下垂!但細讀,是好東西!個人認為是少兒美術工作者應該認真讀的一本書!
  •   很有針對性 看了下目錄,很詳細 ,唯一不足 書籍的封面很粗糙和內容不寸!
  •   是正版,跟國內的說法還是有區(qū)別的,看看了解下,也挺好的
  •   很滿意,值得美術教師及家長購買
  •   好書!推薦美術教育工作者及家長購買!
  •   是本對美術教師有幫助的書!
  •   適合美術老師和家長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   我是心理咨詢師,看了本書覺得很有用,很好用。推薦
  •   作者很有名書也很不錯
  •   書的內容偏理論,比較適合研究這方面的人看。
  •   喜歡,但不是專業(yè)研究的或者教師感興趣,沒必要買。 文字很多,相對專業(yè)
  •   這本書很棒!是我喜歡的那種理論性強的專著,但正因為是專著,理論性、學術性太強,我每次靜下心來,只能看幾頁就要停了。不專心是沒辦法看進去的。
  •   雖然有很多專業(yè)術語可能會要慢慢看才能理解,但是就書本身來說確實是非常好。適合家長看
  •   外國人寫的東西,論證的比較多,有挺多案例,值得信服。就是語言上可能不太適合看管中國語言的人。有點英語基礎的人看著會更容易理解
  •   粗略翻閱了一下,感覺很詳細!
  •   有了新的了解
  •   我大概瀏覽了下此書,很專業(yè)!對我應該很有幫助,準備抽空細看。
  •   內容還沒看,翻了下覺得還行,速度給力,書的手感質量一般。
  •   內容還可以,對現(xiàn)在的工作有些幫助。
  •   書本排版不錯,有空余的位置讓讀者做讀書筆記。但是語言有點深奧,圖片不夠多。
  •   還沒看,,要開始一個月攻破它
  •   一個字“好”,二個字“很好”,三個字“非常好”,五個字“它好我也好”。
  •   物美價廉,火中送炭,急我所需,感謝當當
  •   沒有想像中生動形象。
  •   內容應該很不錯,正在細細品讀中,只是書的質量有點太次啊~~
  •   很好的一本書,理論和實踐結合,推薦
  •   這本書很好,我大概翻了翻,還沒顧得細看呢,謝謝
  •   很好的一本書,通俗易懂。適合老師、咨詢師、幼兒園老師。
  •   本書比較系統(tǒng),李老師翻譯的一定要支持一下。
  •   還不錯,挺好的一本書
  •   很好的一本書,看下去
  •   沒有剛才那本書那么喜歡
  •   在書店看見這本書很久了,一直都沒有買
    希望多看到一些這樣的書籍
  •   恩,,,,
  •   書很好,很不錯的。
  •   書的質量不錯,而且快遞的服務態(tài)度很好,一直覺得賣書的人都是好人,呵呵!
  •   這個商品不錯很不錯的書\'\'開擴教學思路
  •   喜歡,不錯的喲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