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群眾出版社 作者:秦志遠 編 頁數(shù):29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基于性別的家庭暴力之民法規(guī)制:中國法與美國法之比較》主要內容包括:家庭暴力的基本解釋、反家庭暴力的人權基礎、基于性別的家庭暴力及其解構、反家庭暴力法的價值取向和制度功能等。
作者簡介
秦志遠,1979年月生,山西太原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博士,現(xiàn)就職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先后在《家事法研究》、《河北法學》、《理論探索》、《山西師大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非婚同居的域外法規(guī)制》等學術論文,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外國繼承法比較與中國民法典繼承編制定研究》、《心證形成過程實證研究—以刑事訴訟程序為主線》等課題的研究和撰寫,以及《澳大利亞家庭法(2008年修正)》等譯作的翻譯。
書籍目錄
前言和諧的婚姻更需要性別平等(代自序)引言一、研究目的和范圍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四、需要說明的問題第一章 家庭暴力的基本解釋第一節(jié) 對暴力的一般理解第二節(jié) 暴力范疇的拓展第三節(jié) 家庭暴力內涵的中美法比較一、中國關于家庭暴力內涵的法律規(guī)定二、美國關于家庭暴力內涵的法律規(guī)定三、分析與思考第二章 反家庭暴力的人權基礎第一節(jié) 從一般人權到婦女人權一、人權的界定二、一般人權三、婦女人權的提出第二節(jié) 作為婦女人權問題的家庭暴力一、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劃分:傳統(tǒng)法律淇視家庭幕力的源頭二、聯(lián)合國確認家庭幕力首先是侵犯婦女人權的行為第三章 基于性別的家庭暴力及其解構第一節(jié) 性別:人權研究的一個有效分析范疇一、性別角色與社會性別二、社會性別在法學研究中的作用第二節(jié) 婚姻關系中的性別權力一、婚姻的契約屬性二、婚姻契約中的權力關系三、婚姻權力的社會性別分析第三節(jié) 權力與基于性別的家庭暴力一、暴力與權力二、基于性別的家庭幕力的建構效用—對“我”與“他者”的塑造第四章 反家庭暴力法的價值取向和制度功能第一節(jié) 反家庭暴力法的價值取向一、正義的優(yōu)先性二、正義在反家庭暴力法中的貫徹第二節(jié) 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度功能一、法律的社會控制功能二、反家庭暴力法的兩級功能第五章 規(guī)制家庭暴力民法實體法的中美比較研究第一節(jié) 家庭暴力作為侵權行為的理論基礎一、違法性:家庭暴力構成侵權行為的法理基礎二、家庭暴力侵權是否成立在我國引發(fā)的爭論第六章 處置家庭暴力民法程序法的中美比較研究第七章 完善中國反家庭暴力民事法制之建議參考文獻后記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引言一、研究目的和范圍(一)研究目的婚姻是男女兩性結合的產(chǎn)物,因而,性別是家庭關系不可剝離的核心因素。社會學研究認為,人類對于性別的認同即起源于家庭。①在性別因素的作用下,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構筑起家庭關系,并在其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男人成為兒子、丈夫、父親,女人成為女兒、妻子、母親??梢哉f,男人和女人在家庭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并不是他們自由選擇的結果,而是循著固定化的性別模式進行分配的結果。因此,在任何有關家庭的研究中,拋開性別因素都難以觸及問題之核心。家庭關系是龐雜的,因主體的不同,家庭關系包括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婆媳關系,等等。因此,家庭暴力也就具有了廣泛性,僅我們所熟知的家庭暴力便包括夫妻之間的暴力,父母子女之間的暴力,兄弟姐妹之間的暴力,等等。相對于其他主體之間發(fā)生的暴力,夫妻暴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主要與夫妻關系本身的特殊性有關。首先,夫妻關系的性質不同于其他家庭關系。夫妻之間不存在血緣上的關聯(lián),而是一種在合意基礎上形成的契約式關系。
編輯推薦
《基于性別的家庭暴力之民法規(guī)制:中國法與美國法之比較》由群眾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