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眠不醒

出版時間:2002-1  出版社:群眾出版社  作者:雷蒙德·錢德勒  譯者:傅惟慈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馬洛受雇于斯特恩烏德將軍,查找屢次三番對他及他的小女兒卡門進行勒索的人。
好像馬洛不該接手這宗調(diào)查似的,接二連三的兇殺案專候他的大駕光臨。
讓馬洛奇怪的是,半癡半傻的美麗的卡門總是不早不晚地趕上了這些謀殺案。驚得馬洛不得不全力保護她。
人們似乎都在懷疑,勒索及謀殺都是斯特恩烏德最為信任的,失蹤了的大女婿雷甘所為。但事情的真情只有卡門最清楚,因為她才是整出戲的導演。只可惜她沒能在殺死雷甘的地方將馬洛如法炮制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長眠不醒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7條)

 
 

  •     【同人腦補無責任警告】
      
      
      長眠不醒 [The Big Sleep, 1939]
      
      
      我,是名硬漢。
      
      這句話時至今日就像“我是名無賴”一樣充滿了喜感,但在海明威盛行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里它算是金槍不倒,被激怒的男子跳出來嘶吼,“你們?nèi)麐尪际擒浀啊?,他便是雷蒙德·錢德勒。然后那年代的男星,從亨弗萊·鮑嘉到加利·格蘭特(坦白從寬,花癡從嚴)無一不惹上了樁官司:嬉笑怒罵皆是帥,風流倜儻禁欲狂——菲利普·馬洛的黑手可謂掃過了半個美國。
      
      當然,出于個人心結,對雷蒙德·錢德勒鄙夷海明威一事暫且不予置評;無論如何,先來后到的妄想被強暴癥還是會左右半個只會花癡的大腦,更別說海明威叔叔當年有多英俊的前提了(廢話,雷蒙德更年輕英俊呀那時候)??偠灾?,清高自傲的雷蒙德決心把海明威的新聞體小說碾在足下,熱血握拳狀誓要寫出糅合經(jīng)典與流行的泛類型小說,然而,《長眠不醒》雖一出即大賣,可它也僅僅是試驗品的先行。
      
      開場太過哈代,讓我很哈欠??蛇@正是為了襯托帥哥菲利普·馬洛的Dog House打滾不要臉的無賴需要。那么好吧,身為一名偵探,尤其是硬漢偵探,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我顯得又干凈又利落,臉刮得干干凈凈,一點兒也沒有[粗體]]醉意[/粗體];至于有誰能知道這一點,那不關我的事?!薄?br />   
      
      這句開場白很能說明問題。后輩生馬修·斯卡德撞撞跌跌陡然間向前輩馬洛致敬(你們好歹同性又同姓,這是個偽中國冷笑話),戒酒不是大問題,重要的是醉意這虛幻飄渺的玩物該怎么化作刺破殺機的智慧詩意,所以馬洛說了,不關我的事,事事無關不亦樂乎,黑屋暗爽不亦苦哉。
      
      到這里,我更沒有耐心來解說馬洛的形象。他是神,他是神之子,這種狗屁爛話不如送還給他的菊花。
      
      《長眠不醒》有個明顯的劇情分水嶺,這在后來錢德勒的作品里屢見不鮮。馬洛像顆頗有自覺的棋子撞進了黑白殘局,入境,東奔西走干了些男人該干的事后,出境;從此時開始,身為一名硬漢的自省才真正萌發(fā)、迸涌,真是按捺有功。
      
      不過,這并不關“推理”或者說“破案”什么事,但為什么要有關系?
      
      好比——
      
      
      【“這關你什么事,當兵的?”
      
      “我可以把它當做我的事?!?br />   
      他緊閉著嘴猙獰地一笑,把帽子往后腦勺一掀。“我也可以把你的事當做我的事?!薄?br />   
      
      于是所謂偵探便是將天下萬物秒秒兮難求的實虛聯(lián)系迎風拿下,順而吻下小姑娘的一句贊美“你真帥”,至于躲在門后偷窺奸淫跳進的士追蹤搶掠完全可以略過不提,更可無視的是那模模糊糊墜向了黑暗——嗤,這哪里像個偵探該干的事兒?!
      
      插科打諢油嘴滑舌這種小伎倆,人家馬洛可是運用到了極致。但甫一出場,還是要懂得收斂,是不。所以面對無知者無畏無衣者無味花季少女的再三挑逗,馬洛保住了出場處男身,君子風范升級至“幫你把內(nèi)衣褲穿好”的入密林而不綠高水準。
      
      當然問及“為什么要禁欲”這種高級話,勢必要考慮小說的立場與角色的立足:
      
      我說,為什么要禁欲?
      
      你說,因為這是偵探小說,因為他是名硬漢。
      
      借口,你全家都販賣借口!菲利普·馬洛年方二十八(猜的),高大英俊,喜歡挖苦人,但更喜歡抱女孩,男性火山在胯下蠢蠢欲動,這才是你應表現(xiàn)的呀!
      
      可是兩顆球(其一熱血,其二友誼)擦過褲襠,差點就掉在地上——
      
      
      【他想打架,他像用彈射器射出去的飛機一樣向我撲過來,彎著腰撲向我的兩腿。我身子往旁邊一側,緊緊卡住他的脖子。他的兩腿拼命蹬著地,終于掙扎起來,騰起兩手,狠命往我身上嬌嫩的地方打。我把他的身子扭過去,把他托舉起一點兒來。我用左手握住自己的右腕用右面的胯骨頂住他;有那么一會兒,我們倆誰也沒有能搬動誰。在霧氣茫茫的月光下,我們兩人好像雕塑在那里,氣喘吁吁,四只腳緊摳著地面,像兩個奇形怪狀的動物?!?br />   
      
      來呀,來往我、嬌、嫩、的、地、方,打!
      
      在霧氣茫茫的月光下,沒有一個暗處是好的庇護所,這等于說,你再有武裝也等于赤身裸體呈在敵人面前。第一人稱硬漢推理小說的好處在于,俺們偵探也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冷冰冰僵硬硬的機器,更別說是神化的正義使者。
      
      男人!這才是雷蒙德·錢德勒力圖表現(xiàn)的主題。
      
      強與弱的兩面一體,被打倒,再站起來又是好漢一條,有思考,有莫名的感傷,以及偏離正情的絮絮叨叨,捏緊拳頭松開后是風度,偶爾小醉一場,從不把孤獨解藥寄托在女人身上,不輕易擁抱,只親吻。
      
      渾小子們會大咧咧地罵句“操你媽”,就差沒殺人越貨加強奸十八羅漢了。
      
      沉默能把它頂回去?
      
      馬洛說“罵人不是為了有意思”其實是說“罵人是一種機械化的自慰”。
      
      再論及殺人,什么深層的心理探究在蒼白無奈結果面前都顯得毫無必要。不會再醒了,那么知不知道也就不那么重要了。經(jīng)典的臺詞放在經(jīng)典的場合就又塑造了一位典型人物,“一切都是浮云!”
      
      他喃喃自語,不管她十發(fā)九中的強力抱怨。
      
      “我喜歡吻你?!?br />   
      “我喜歡吻你?!?br />   
      這個時候的馬洛像個神經(jīng)病,像個路過男孩那般的可愛。
      
      
      ——獻給Raymond.
      
      07/21/2008
  •     這是我看的第三本馬洛系列。
      這本書說實話,還處于馬洛系列最早期,因此很多地方不夠精彩。說它不夠精彩,實在是因為《漫長的告別》過于完美。
      看完之后,心里的起伏還未曾停下,腦海里卻出現(xiàn)了另一個人,楚留香。
      很多人看到這個估計要痛罵我一頓。
      兩個完全別說國籍了,簡直天上地下那么遙遠的人,非要放在一起比。
      而是偏偏這個想法在我心里扎了根。
      記得在看楚留香的時候,他在書里說,楚留香是一個那么愛管閑事的人,還是一個那么仁義的君子,以至于只要看到了不平的事情,他都要管一管。
      馬洛,一個私人偵探,接手的都是私人委托,可是他一樣管上了閑事。甚至帶著一腔正氣。
      兩個人對于朋友,對于女人,對于酒,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度。
      馬洛睡覺前幾乎都要喝一頓,楚留香就不說了,有一個酒鬼一樣的朋友,他喝酒就像喝水一樣。
      女人,隨緣分,不強求,就算是相互愛上了,也是隨時放手,愛過即散。
      朋友,如果馬洛沒有在停車場伸出手,沒有在被警察拷打的時候咬牙不說,他或許不配叫馬洛了。
      楚留香,幾次遇險,都是為了朋友。
      唯一不同的是,楚留香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他能輕易原諒“朋友”。
      而馬洛,不行。
      這不是馬洛的錯。
      
      再看看這兩個作者,活著的時候就備受矚目,死后光芒依舊。
      每次去地壇書市,賣的最火的不是《金瓶梅》就是《古龍全集》。
      我相信在美國,錢德勒的書也一定是名列前茅。
      
      錢德勒的書據(jù)說是變成公版了。
      那就懇求出版方了,行行好,把這些經(jīng)典拿出來再賣一次吧。
      與其開發(fā)那些不知所謂的文章,我更傾向于將經(jīng)典的光芒灑向大地。就算是可憐我們這些需要養(yǎng)分的人吧。
      
      寫東西跑題是我的強項。
  •     一個偵探,一個委托人,委托人的兩個女兒,大女兒的老公,小女兒的愛慕者和敲詐犯,敲詐犯的同伙,同伙的相好,相好的相好,敲詐犯的基友,敲詐犯的房東,房東的打手和老婆,外加一群靠納稅人領工資的公務人員。。。如此繁雜的人物關系我居然能縷出個頭緒出來,完全拜作者清晰的思路和如行云流水的文筆,以及塑造得鮮活具體的人物形象所賜。好的故事給三星,好的主角給四星,連小嘍啰都討人喜歡那就非得給五星不可了。
      
      與那些似乎從來不用為生計犯愁的優(yōu)雅高端的偵探們不同,馬洛一直“惦記”著自己一天25塊錢的收入和報銷。這讓我覺得他是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血有肉充滿俠義氣質(zhì)的硬漢,但是也要吃飯喝酒抽煙解悶。
      
      里邊的姑娘們我也都喜歡,不管是怎樣不堪的描寫或者如何下作的表現(xiàn),我就是討厭不起她們來,也許因為她們都很漂亮。。。也許因為透過馬洛眼中表達出的作者的情感中對她們沒有恨意。。。
      
      最后,老將軍對自己女婿的念想是最讓我動容的部分。一個本應無憂無慮的人,或者說一個已經(jīng)疲于憂慮的人還在掛念著某個人,不免讓人感慨他究竟對自己的家人是有多么遺憾和絕望了。
      
  •     看過柯南道爾 看過東野圭吾 雷蒙德錢德勒 你的硬漢偵探我真心不懂
      
      主人公馬洛主要在 喝酒 打架 追蹤 被追蹤 被女的愛上
      
      無懸疑 無推理 也根本無法猜兇手是誰 
      
      人人都愛雷蒙德 except 我
      
  •     因為“推理小說”這一(日本)詞的普及,“推理小說”基本替代了“探偵小說”一詞。
      盡管一般推理小說的主角仍要有個類似“偵探”的這么個人物...
      但是,“硬派偵探小說”作為專有名詞仍是存在的,至今未被軟化。
      
      當然這里不是想對于什么是硬派偵探小說,談談我的想法。
      我感興趣的是,為什么這類小說普遍不受女友鄰歡迎的這一事實。
      
      不過,要拿一般推理小說和硬派偵探小說做比較還是非常明顯的。
      
      一般推理小說的主角可以是偵探,業(yè)余偵探,或者干脆是個大學物理老師,但,硬派偵探小說,無一例外,必須是個全職偵探。
      此外,硬派偵探小說必然會出現(xiàn)對主角奮斗的行業(yè)有所描寫,說白了,即便是領了執(zhí)照的偵探,那也不代表那是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硬派偵探小說或明或側的強調(diào)這點。
      而一般推理小說,主角的職業(yè)有時是會被淡化或者是作為某種天賦屬性的存在。
      
      一般推理小說和硬派偵探小說一樣,總是會對殺人案感興趣,盡管這世上還有其他各種丑惡的犯罪,但作者和讀者趣味總是相一致的,即無人會對一件單純的婚外情的調(diào)查感興趣——即便這是現(xiàn)實中職業(yè)偵探最常接到的工作。
      但是,雖然兩類小說都對謀殺案懷有強烈的興趣,硬派偵探小說在殺人案件的布局上和一般推理小說是不能比擬的,一般推理小說重視殺人的華麗與神秘,重視布局和揭開謎底時的“見證奇跡”的魔幻時刻,而這恰恰是硬派偵探小說所不能提供的,在硬派偵探小說里,殺人案通常不做包裝——也許是為了貼近現(xiàn)實中常見案例,連事后分尸都是罕見的手法...
      和一般推理小說不同,硬派偵探小說幾乎不做推理描寫,故事主軸為依照主角的行動事件步步推進,而,這正是一般推理小說的重頭戲,如何推理,如何推翻一個又一個嫌疑對象。這是必須著力的重點,故事主軸為案情的進展。
      
      而,真正不能吸引女友鄰青睞的原因是故事的主人公沒有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
      還是女友鄰比較嗜血,想要看更奢華的案件?
      還是女友鄰覺得硬派偵探小說主人公的無刻不在的存在感,使得自己沒法參與故事中案情的推理?
      或是感覺硬派偵探小說中的案情,過于一般,案件設計的簡單,沒有一般推理小說“原來真相是這樣啊”的感受?
      
      這里沒有貶低任何人的意思,閱讀犯罪相關小說的樂趣的一部分就是來自犯罪本身。沒有這個共識,我也不會來打這篇文字。
      
      而為何偏偏那么多女友鄰不愛讀硬派偵探小說呢?
      這里發(fā)表我的大膽推理,既是女性讀者往往不被硬派偵探小說中的“性暗示”所觸動。
      硬派偵探小說的主人公可以沒有穩(wěn)定收入,小說主人公行事可以荒誕,或是有個什么嗜好,可以不為我們準備什么離奇殺人案,可以刻意淡化推理,盡量留白,但是,你不能想象這個故事里沒有個把女人。
      盡管這世上的硬派偵探小說,我沒有讀盡,但我敢斷言,你不會讀到一本沒有重要女性角色出場的硬派偵探小說。
      而對于一般推理小說而言,它是大可以這么干的,因為這不是故事的重點,在一般推理小說,女性角色的出場與描寫也不會讓你感到那么多的性暗示。
      而硬派偵探小說本就講究以人物為先,女性角色的好壞,恐怕會直接影響小說的銷量和口碑。小說中,重要女性角色一般非瘋即癲,行為荒唐,必須有風塵味。當然,有時她們真的有病,有時她們沒有。(她們的品性越差越是襯托主人公的高尚)
      對于一般推理小說來講,光有個賣相好點的死就夠了,而對于硬派偵探小說來講還要有性。
      性和死才是硬派偵探小說的最大賣點。
      
      當然,對于優(yōu)秀硬派偵探小說家來講,故事的主人公同樣是重中之重,吸引我們的不光有裸女,還有主人公馬洛不為之所動的心。雷蒙德·錢德勒不光販賣性和死亡,他更懂得尊重它們。他讓你讀到尊嚴。
      小說讀完,頓時也覺得自己體面了點,好看了點。
      
      
      
      
      
      
      
      “好,你把他耍了,哈里,”我大聲說,聽著自己的聲音都覺得有些奇怪,“你對他說的是假話,而且還像一個紳士一樣把氰化物喝了下去。你死的像個中了毒的老鼠,哈里,可是在我看來,你卻絕不是一只老鼠。”P.200
      
      
  •     因為“推理小說”這一(日本)詞的普及,“推理小說”基本替代了“探偵小說”一詞。
      盡管一般推理小說的主角仍要有個類似“偵探”的這么個人物...
      但是,“硬派偵探小說”作為專有名詞仍是存在的,至今未被軟化。
      
      當然這里不是想對于什么是硬派偵探小說,談談我的想法。
      我感興趣的是,為什么這類小說普遍不受女友鄰歡迎的這一事實。
      
      不過,要拿一般推理小說和硬派偵探小說做比較還是非常明顯的。
      
      一般推理小說的主角可以是偵探,業(yè)余偵探,或者干脆是個大學物理老師,但,硬派偵探小說,無一例外,必須是個全職偵探。
      此外,硬派偵探小說必然會出現(xiàn)對主角奮斗的行業(yè)有所描寫,說白了,即便是領了執(zhí)照的偵探,那也不代表那是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硬派偵探小說或明或側的強調(diào)這點。
      而一般推理小說,主角的職業(yè)有時是會被淡化或者是作為某種天賦屬性的存在。
      
      一般推理小說和硬派偵探小說一樣,總是會對殺人案感興趣,盡管這世上還有其他各種丑惡的犯罪,但作者和讀者趣味總是相一致的,即無人會對一件單純的婚外情的調(diào)查感興趣——即便這是現(xiàn)實中職業(yè)偵探最常接到的工作。
      但是,雖然兩類小說都對謀殺案懷有強烈的興趣,硬派偵探小說在殺人案件的布局上和一般推理小說是不能比擬的,一般推理小說重視殺人的華麗與神秘,重視布局和揭開謎底時的“見證奇跡”的魔幻時刻,而這恰恰是硬派偵探小說所不能提供的,在硬派偵探小說里,殺人案通常不做包裝——也許是為了貼近現(xiàn)實中常見案例,連事后分尸都是罕見的手法...
      和一般推理小說不同,硬派偵探小說幾乎不做推理描寫,故事主軸為依照主角的行動事件步步推進,而,這正是一般推理小說的重頭戲,如何推理,如何推翻一個又一個嫌疑對象。這是必須著力的重點,故事主軸為案情的進展。
      
      而,真正不能吸引女友鄰青睞的原因是故事的主人公沒有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
      還是女友鄰比較嗜血,想要看更奢華的案件?
      還是女友鄰覺得硬派偵探小說主人公的無刻不在的存在感,使得自己沒法參與故事中案情的推理?
      或是感覺硬派偵探小說中的案情,過于一般,案件設計的簡單,沒有一般推理小說“原來真相是這樣啊”的感受?
      
      這里沒有貶低任何人的意思,閱讀犯罪相關小說的樂趣的一部分就是來自犯罪本身。沒有這個共識,我也不會來打這篇文字。
      
      而為何偏偏那么多女友鄰不愛讀硬派偵探小說呢?
      這里發(fā)表我的大膽推理,既是女性讀者往往不被硬派偵探小說中的“性暗示”所觸動。
      硬派偵探小說的主人公可以沒有穩(wěn)定收入,小說主人公行事可以荒誕,或是有個什么嗜好,可以不為我們準備什么離奇殺人案,可以刻意淡化推理,盡量留白,但是,你不能想象這個故事里沒有個把女人。
      盡管這世上的硬派偵探小說,我沒有讀盡,但我敢斷言,你不會讀到一本沒有重要女性角色出場的硬派偵探小說。
      而對于一般推理小說而言,它是大可以這么干的,因為這不是故事的重點,在一般推理小說,女性角色的出場與描寫也不會讓你感到那么多的性暗示。
      而硬派偵探小說本就講究以人物為先,女性角色的好壞,恐怕會直接影響小說的銷量和口碑。小說中,重要女性角色一般非瘋即癲,行為荒唐,必須有風塵味。當然,有時她們真的有病,有時她們沒有。(她們的品性越差越是襯托主人公的高尚)
      對于一般推理小說來講,光有個賣相好點的死就夠了,而對于硬派偵探小說來講還要有性。
      性和死才是硬派偵探小說的最大賣點。
      
      當然,對于優(yōu)秀硬派偵探小說家來講,故事的主人公同樣是重中之重,吸引我們的不光有裸女,還有主人公馬洛不為之所動的心。雷蒙德·錢德勒不光販賣性和死亡,他還尊重它們。他讓你讀到尊嚴。
      小說《長眠不醒》讀完,頓時也覺得自己體面了點,帥了點。
      
      
      
      
      
      
      
      “好,你把他耍了,哈里,”我大聲說,聽著自己的聲音都覺得有些奇怪,“你對他說的是假話,而且還像一個紳士一樣把氰化物喝了下去。你死的像個中了毒的老鼠,哈里,可是在我看來,你卻絕不是一只老鼠?!盤.200
      
      
  •     如果你停止思考,你就輸了----雷蒙德錢德勒
      
      好像他是說過這么句話。
      
      街道的樣子,房子的樣子,管家的樣子,主人的樣子,他的動作,他的心思,很容可以在腦海里形成一個畫面(參照老的好萊塢電影和男女影星),卡門口中發(fā)出的嘶嘶聲,那個男人嗡嗡的聲音,好像就在耳邊回蕩。書一頁一個翻過,畫面也一楨一楨翻過。
      
      馬洛很幽默,他的幽默帶有那么一點點游離。仿佛事情與己無關,一切都可以調(diào)侃。你可以開槍打我,但我打賭我不會讓你這么做的, 不過就算我被打到了也沒什么關系。
      
      007較真又好色。馬洛云淡風輕且吻到為止。不過007是特工,馬洛是偵探,私人偵探,辦事手段和道德觀總歸不一樣對吧。
      
     ?。▽嵙暱論蹼S便寫寫)
      
  •     這部小說是聽的,非常喜歡李野默的播音,沒有故弄玄虛(如艾寶良),娓娓道來,舒適而安寧?! ∵@部小說再現(xiàn)了美國十九世紀30、40年代的亂世,原來美國還有這段歷史(歷史盲的我又有新發(fā)現(xiàn)),小說的硬漢形象,似乎沒有外貌描寫,但是看小說的人也會憑空想象出一個帥偵探的。一個看似弱智的人去殺人,原來那些惡人豈是都不是什么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呀。不要被幻想迷惑,小說還有些意思,至少我是到后兩集才猜測出可能的兇手。
  •     完全不同以往的偵探小說,喜歡字里行間流露的不屑、冷漠與瀟灑?! ∫坏┠闼廊チ?,躺在哪里又有什么關系呢?是躺在齷齪的水坑里,還是躺在高高佇立在山峰上的大理石寶塔里?  你已經(jīng)死了,你再也不會醒來。這些事你就再也不去計較了。對你說來,是充滿油垢的污水,還是輕風習習的空氣,完全沒有什么兩樣。你只顧安安穩(wěn)穩(wěn)睡你的大覺,再也不去思索你是怎樣死的、死在何處這類齷齪的事情。
  •     劇情一段一段的。。。
      感覺作者就是在劇情進行的時候再即時添加的新角色,而且劇情很復雜,所以再真相之前很容易造成N個不明白
      
      
      整個小說分為4個部分:
      1.marlow從 general那里接到調(diào)查任務
      2.geiger死亡真相揭開
      3.eddie mar 勒索 vivnd那段
      4.marlow尋找regan那段(這里會把前面3個事件的真相和動機全部揭開)
      但到了最后的真相會是最精彩的部分
      
  •     2005年有一部好萊塢電影《小賊、美女和妙探》,但它的英文名更棒Kiss, Kiss, Bang, Bang。算不得一流的懸疑片,可是這部片子對錢德勒的致敬讓我印象深刻,最后一節(jié)的標題是The Simple Art Of Murder。忽然覺得Kiss, Kiss, Bang, Bang,Bang是個不錯的標題,親兩口開兩槍。
      
      Kiss, Kiss
      錢德勒是我最崇拜的作家沒有之一,馬洛是我最喜歡的偵探,當然也不能有之一。午夜文庫系列基本上每個作家的看過一些,只有錢德勒和卜洛克的偵探系列看全了,恰好他們倆的作品有很多可比較的。馬修是這個午夜文庫在中國最出名的人物,怎么說這個現(xiàn)象呢?就好比文青中流行村上春樹和米蘭昆德拉一樣。他們都是優(yōu)秀的作家,但他們的流行與這一點無關。馬洛和馬修都是硬骨頭的偵探,但他們的主題不同。馬修是在救贖,他的每個故事都讓我覺得沉重。馬洛呢,用錢德勒自己的話說是“活在虛無的邊緣”,對于馬洛的身世背景提得極少??偸怯X得一個人讓人迷戀是因為他的缺點但前提是他得有令你崇拜的優(yōu)點。馬洛的玩世不恭、自負讓我想親他兩口,尤其是他有時候還被兩句詩的時候,當然不止我一個人那么想,書中無數(shù)的金發(fā)女郎都是那么想的。
      
      Bang, Bang,Bang
      每一個案件總有那么幾個頭會被爆,當然你可以看到馬洛幾次完美的出手制服那些大個子,但你也不該錯過馬洛被揍得分不清白天與黑夜。黑手黨、賭徒、酒鬼、販毒者總是不停地制造那些bangbang的聲音,當然最多的是妖冶的女人。錢德勒的每次結尾的讓人回味無窮,甚至每個小節(jié)的結尾都讓我回味一節(jié)課。
      
      這不是什么書評,只是這小半年天天聽馬洛bangbangbang的以后,忍不住親他兩口來個告別,漫長的告別。
      
      (ps:如果有機會重拍錢德勒的作品,小羅伯特唐尼是我心中的馬洛,恩,就是Kiss Kiss Bang Bang 里那個笨賊。)
  •     嚎頭在腰封上顯的很有吸引力,而翻譯過來的書名很文藝,就跟馬洛一樣很優(yōu)雅??凑緯牧鞒涛叶荚陬钡椒曜詈笠豁?,醒了。
      
      在一個臟的世界里,愛藏的很深,自己藏的很深。
  •     阿城是我喜歡的國產(chǎn)作家之一,只是著述有限,不過幾冊而已,如今的精力也不太放在寫作這一邊。這兩年讀他的文字,大多是為他人作序,中外都有,男女不限,出鏡率不低,但優(yōu)劣各半,錢德勒這系列的通序就屬于劣的一部分了,我覺得應該是錢收得不多,所以才沒好好寫的緣故,把序言寫成了個人簡歷。
      
      唯一的好處是讓我明白了一點,任何一個作者的作品都是瑕瑜互見,沒有誰可以一直牛逼。包括錢德勒,這位大師的大師,也一樣。
      
      最早接觸錢德勒是他那部《漫長的告別》,看完有些驚訝,想象不出這種類型小說竟然可以擁有如此好的文學性。就像有些人更希望《盜夢空間》這樣的電影出自歐洲而非好萊塢一樣,因為一個商業(yè)帝國里法則的作品,令終身為藝術追求并時刻準備獻身的“文藝腕兒們”汗顏是件很尷尬的事。錢德勒雖說在另一個領域,但同樣是一個可以讓嚴肅作家重新審視自己的作者。
      
      《漫長的告別》里,從起初對瓦倫蒂諾的印象,到最后瓦倫蒂諾可以稱得上奇跡的峰回路轉,都具有種種出人意料與處處費盡心機的懸疑氣氛,而對整個故事的節(jié)奏,錢德勒也自始自終控制得異常老道,甚至稱得上完美,對于一個通俗小說愛好者來說,對這樣作品的挑剔無異于吹毛求疵。作為錢德勒的名篇,《漫長的告別》無愧于它得到的殊榮,錢德勒的大師職稱也是實至名歸。然而,這些屬于《漫長的告別》而非《長眠不醒》。
      
      《長眠不醒》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主要作用與其說是將偵探小說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如說是為馬洛這個形象完成了初步的定型,當然這個定型是非常成功的。序言里說:錢德勒曾寫信給朋友,說他想尋找“一種雅俗共賞的手法,既有一般人可以思考的程度,又能寫出只有藝術小說才能產(chǎn)生的那種力量”,他做到了,也成功了,小說一出,得到了廣泛的贊譽,但當時的讀者與如今的讀者是有區(qū)別的,他們的閱讀可以伴隨著錢德勒的寫作一起進行,驚艷設置與預計感嘆在同步完成,錢德勒一步步完善著馬洛的形象,當時的讀者也依循著清晰的軌跡一次次得到能滿足自己的認同感與閱讀期待。伴隨著馬洛的日漸豐盈,讀者也有共同成長的美妙感覺,對這部小說的高評價可能是介于這個原因。然而作為可以選擇逆創(chuàng)作順序的后來人,當看到其早期作品的時候,難免與其巔峰之作相比較,這就是我覺得它并不像說的那么好的原因。
      
      語言,馬洛的語言,是這個形象的招牌之一,無論什么情勢下,他的語言都能讓馬洛這個形象保持很好的風度和幽默感,這種幽默感與耍嘴皮子是兩個概念,盡管得到的效果類似,都會讓人莞爾一笑,然而馬洛在錢德勒筆下,兼具了美式的輕松與英式的智慧,甚至可以說,馬洛這個形象的成功主要取決于他語言,同時這件華麗的外衣也沖淡了讀者對犯罪案件本事的追問。錢德勒有酗酒的惡習,一品脫也是他小說中常出現(xiàn)的道具,不知道酒精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總之我覺得他在酒精作用下沉迷于某種完美形象的錯覺。這部小說里,精心設下的犯罪事件并不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能把案件了結謎底揭開取決于錢德勒自圓其說的超級能力,整個案件似乎從一開始就按照馬洛的思路進行,如果起初還算是巧合的話,那么后來各個人物的命運變化都與其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就顯得自作多情了,尤其這聯(lián)系又多是憑空產(chǎn)生,誘因是其對案件本身一廂情愿的猜測,他固然可以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但是智者千慮也難免一失,而馬洛卻可以始終順風順水,除了被拷上一次以外沒有什么其他的挫折。即使被拷上這一次還跟銀發(fā)大美妞調(diào)了會情,并因此獲放。薇薇安和卡門無論是多么歹毒多么精神病都對其玉體橫陳,他的不為所動一半出于職業(yè)需要一半出自形象需要,這對情欲的節(jié)制就像對語言的節(jié)制一樣,點到為止,恰到好處,得了便宜順道還能賣乖,即驗證了馬洛的個人魅力又使其形象不落入凡俗之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處心積慮,只不過同時又有被忽略智商的感覺。
      
      我想錢德勒在這部小說里對故事的設置遠遠小于對讀者反應的設置。也許驚訝于馬洛的神勇,男讀者崇拜之女讀者愛慕之才是錢德勒最想得到的反饋。如果報以這個創(chuàng)作初衷的話,那么很難不陷入自我感覺良好里去,所以當我讀完這部小說,總覺得錢德勒有點自以為是。
      
  •     閑來無事,在卓越網(wǎng)購了些書。
      
      有一套是新星出版社引進的美國偵探小說大師錢德勒的書。
      
      從他的第一部獲得成功之作《長眠不醒》到后來獲得愛倫·坡大獎的扛鼎之作《漫長的告別》。
      
      還有《高窗》、《重播》、《小妹妹》、《再見,吾愛》、《湖底女人》和《簡單的謀殺藝術》。
      
      此外,還購買了潘光旦翻譯——靄理士的新版《性心理學》,印刷的很不錯裝幀很大氣,內(nèi)容也蠻有趣的。
      
      清人李伯元也就是《官場現(xiàn)形記》的作者寫的《南亭四話》,是在報紙《作家文摘》上看到里面有記載和珅和嘉靖皇帝的軼事挺有意思的就買了。
      
      《柯爾律治詩集》,買他主要是因為想看看那首著名的恐怖長詩故事《老水手行》。
      
      注:英國詩人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一首著名的敘事詩《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譯為《老水手之歌》或《古舟子吟》)講述了一個老水手帶領同伴們出海,因為莽撞的射死了一只信天翁,給帆船帶來了噩運,于是風停了世界好像靜止一般,無法靠風力楊帆起航的船被困在大海中央。船員們因為極度饑渴而虛弱不堪,他們摘掉了老水手脖子上的十字架掛上了死鳥以示懲戒。此時遠方駛來一艘荒蕪的幽靈船,船上立著一位孤獨的女妖,她象征著惡夢(The Night-Mare)和”活于死中“(LIFE-IN-DEATH was she)。上船后水手的同伴在女妖的詛咒下一個接一個倒地死亡,他們的尸體都睜著眼睛保持著臨終的目光怨毒的盯著老水手,仿佛在譴責他的過失招致了一切災難。而只有老水手無論如何也無法死去,他在船上度過了恐怖而痛苦的七天七夜最終翻然悔悟,開始為一切生靈禱告,這時他脖子上的信天翁自動脫落掉進了海中。圣母瑪利亞顯靈賜予老水手香甜的睡眠,并讓死尸駕船將他送回了陸地。老水手生還了,但他注定一輩子孤獨的活在自責和亡靈的怨恨中,他見人就重復講述這個故事,勸誡人們要慎重自己的言行,不要踐踏任何生靈哪怕它們看起來多么弱小。
      
      還有當年工廠當青工的時候讀到的莫言的《十三步》新版,對里面那個有金色陰毛的女高級尸體整容師騎在人腦袋上撒尿的描述記憶深刻,吼吼!
      
      外研社出版的泰戈爾的《飛鳥集》是雙語的,藍色的小冊子印刷精良裝幀秀美。
      
      貴州人民出版社的《文白對照水經(jīng)注》上下冊,俺對地理河川倒是不特別感興趣。
      
      初中的時候地理就不特別靈光,但很喜歡此書的文筆。
      
      冰心翻譯的《吉檀迦利》也是泰戈爾的名篇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幼學瓊林》是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也是貴州人民出版的。
      
      說起來家里很多這套叢書的,從《花間集》、《文選》到《徐霞客游記》、《大唐西域記》等等。
      
      
      《長眠不醒》買的是典藏本,封皮是硬硬的。
      
      讓人看的時候,姿勢不能太隨意。
      
      但閱讀起來感覺非常舒暢,好像在咖啡吧里聽音樂吃甜點似地一口氣兒當天就看完了。
      
      很喜歡錢德勒筆下所傳達的那個私人偵探菲利普·馬洛生活的三四十年代的美國。
      
      也許真實的美國并非如此?
      
      管他呢!
      
      錢德勒的筆觸讓俺喜歡上了,這才是關鍵。
      
      看過電影《黑色大麗花》,雖然沒看完但里面那個時代美國所透出濃烈的味道好像醇厚的不加糖的咖啡一樣誘人。
      
      這種味道恰恰和錢德勒的《長眠不醒》字里行間散發(fā)出的如出一轍。
      
      是那個年代的美國更有活力么?
      
      不得而知,反正比今天這個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偶像層出不窮的美國讓人感到多了一種讓人無法形容的迷人氣息。
      
      菲利普·馬洛同學,機智幽默甚至有些貧了吧唧的。
      
      不善服從是他的拿手絕活兒……怎么好像和俺似地?吼吼
      
      他鐵骨錚錚對任何人都不奴顏婢膝,諂媚圓滑。
      
      說話永遠是那么硬邦邦的擲地有聲!
      
      無論是面對心黑手辣的黑幫老大還是性感誘惑的金發(fā)美女……都是如此。
      
      連書中(《高窗》)都借一個嬌小女秘書的話說別他硬漢的過火兒了,哈哈。
      
      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網(wǎng)上有網(wǎng)名小刀的人曾這樣評論:
      
      他是個裝修公司的經(jīng)理,在給一家銀行裝修的時候那個銀行的行長總在施工現(xiàn)場指手畫腳讓他不勝其煩。
      
      那時,他還沒讀過錢德勒的書。
      
      不知道馬洛同學的硬脾氣和說話習慣。
      
      他對那個經(jīng)理說,這是他的工地!這里只需要一個經(jīng)理!
      
      行長自然是老大不高興,說很不喜歡他的態(tài)度。
      
      他就很沖的甩了一句“我只按照合同和圖紙施工,沒必要讓你喜歡!”
      
      結果……他被那孫子行長整的很慘!
      
      后來,他也學會了圓滑和迎合,卑躬屈膝。
      
      多年后,當他看到馬洛同學的傲骨英風的時才發(fā)現(xiàn)那其實才是另一個真實的自己。
      
      但畢竟他是萬千俗人中的一個,要結婚要養(yǎng)家糊口無法和特立獨行的馬洛一樣去抗爭。
      
      而另外一個女性的博客里,卻截然相反的譏諷了這部書。
      
      大篇幅的說此書是如何的難以下咽,以至于被冷落在衛(wèi)生間斷斷續(xù)續(xù)的吃中藥似地一個多月才讀完。
      
      她大發(fā)牢騷說護封皮上那些大師推薦的話說明大師們都集體腦袋進水了。
      
      其實,在介紹《長眠不醒》的文字里已經(jīng)說得很透徹了。
      
      ‘一位熟悉錢德勒作品的讀者建議,此前沒有讀過錢德勒作品的讀者,不必著急去閱讀《漫長的告別》,而是先找出馬洛系列的第一本作品《長眠不醒》認真地研讀。“讀完《長眠不醒》后,你就可以大致判斷自己是否喜歡錢德勒的敘事風格,而且有助于了解馬洛的個人背景。我想一旦你被馬洛所吸引,一定會陷入錢德勒的作品而不可自拔?!?’
      
      所以,肯定不是大師們腦袋進水而這丫頭根本就不適合閱讀錢德勒的書。
      
      她拿錢德勒和西德尼比,真是讓俺和看到她對此書啃藥似地苦讀一個多月一樣忍不住咯咯發(fā)笑。
      
      兩個人的書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還是不要把故事會一樣的小說拿來和錢德勒的比的好。
      
      
      當俏麗嫵媚卡門吮著大拇指,如一顆散發(fā)著潤澤光芒的潔白珍珠般一絲不掛地在床上勾引馬洛的時候。
      
      俺都忍不住有了墮落放縱的念頭,但馬洛很冷靜地拒絕了。
      
      這讓卡門惱羞成怒,更讓她動了殺機。
      
      而馬洛身上這份傲骨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真的是需要逆水行舟的大勇氣。
      
      現(xiàn)在更多的文章和真實的故事里講述的是男人們越來越哈巴狗兒似地“龜奴”精神。
      
      馬洛怎么說來著?
      
      大意好像是,讓這些高貴的小姐們知道她們的肉體并非是什么不可抗拒的誘惑!
      
      馬洛秉持著心中看似落伍的信念,
      
      有些貧嘴有些吊兒郎叼著煙卷兒戴著短沿兒禮帽孤獨地當?shù)仃J蕩在這個黑暗的世界。
      
      “他可以勾引一個公爵夫人上床,但絕不侵犯一個處女。”(錢德勒)
      
      無疑他的內(nèi)心是寂寥的,他的生活也并不富裕很有些安貧樂道的意思。
      
      他憑自己的智慧和本領穿梭于邪惡世間毫不投機取巧、損人利己,對世俗里丑惡的那一套有著天生的免疫力。
      
      看到他不由使俺想起另一個俺非常喜歡的藝術形象……草雉素子。
      
      少佐的為人處世不也是這樣傲骨難馴、特立獨行么?
      
      比起充斥銀屏里的那些英雄好漢和成功人士來,馬洛這個虛構世界里的硬漢卻顯得更加血肉豐滿和溫暖親切。
      
      最后,說說晚上看了兩眼的電視連續(xù)劇《大明首輔張居正》。
      
      怎么看怎么不是味兒,導演肯定是個沒什么文化底蘊的家伙。
      
      看他挑選的演員就知道。
      
      無論男女老少,老爺丫鬟,一動一靜,舉手投足間沒有一個有點兒古韻的!
      
      從里往外的急不可待地透著辮子戲里那股子八旗子弟提籠架鳥兒的浮躁和油滑。
      
      也許,現(xiàn)在的戲子都這德行?
      
      演忠臣良將的人說話軟綿綿的一點兒底氣都沒有。
      
      記得唐朝選拔人才的標準了除了書法之外還要看人的體貌是否豐偉,說話聲音是否洪亮。
      
      聲音的魅力是很大的,能傳達一種畫面無法完成的精神力量。
      
      李少紅的《大明宮詞》之所以成功,后期配音里聲優(yōu)的深厚功力功不可沒!
      
      回頭再看這這些家伙穿著明朝的服飾你來我往,真的有種沐猴而冠的感覺。
      
      看來,中國人不但無法向外輸出真正的文化精神,自己身上那種文化積淀也在迅速的消退中。
      
  •     除了大師,還是大師。我不明白,這些大師腦子里是不是進水了?如此鄭重的推薦這樣一本娛樂小說。
      我看完之后想明白了:大師也是人,他們并不是每天都嚴肅的對這個世界搖頭嘆息。私底下,這些大師也要拉屎放屁找樂子打豆豆。錢德勒的書,被打了。
      也許大師們還看過好多娛樂書刊,只是這本被說了出來。誰也不知道大師們是怎么推薦的,腰封上寥寥數(shù)語,要多模糊有多模糊。甚至按照現(xiàn)在出版人的夸張規(guī)律,大師們是否真的按照通常理解的方式正式使用過“推薦”二字,都未可知。
      又或者,有些人雖然是大師,但是他“推薦”的時候并不是大師?;蛘呷嗽埔嘣?,或者剛剛睡醒,誰能確定他處于哪個狀態(tài)呢?
      反正看完這本書之后,我對所謂大師推薦已經(jīng)徹底困惑。也許推薦人是誰并不重要,因為越是“大人物”,可能在推薦書的時候越會裝逼。總要拿出些架勢,卻不論自己心里究竟怎么想,自己究竟看沒看過……當然,我不排除有些人被忽悠,以至于在沒有看過的情況下,為了證明自己的確“淵博”,而高聲吶喊:好書啊好書!
      我不是大師,但是我的確看完這本書了。要不是被大師們忽悠,從第三頁我就放棄它了。好在有大師們的鼓勵,讓我硬生生的放在廁所里,花了一個月才勉強讀完,一直到最后一頁的最后一個字,我毫不慚愧的說,真是一字一句的讀完了!
      作為一本偵探小說,情節(jié)自然是第一位的。可是如果你想看到西德尼那種抓人的感覺,或者東野圭吾那種揪心的體會,那是做夢。整本書里,所有的情節(jié)懶懶散散的鋪在那里。因為大家都知道主角是不會死的,所以作者設定的那些危險場面,一個個綴滿了花哨形容詞的動詞鋪張起來還不如干巴巴一個“跑”字來的利索。反正主角不死,跑是肯定的,關鍵是跑后面跟著什么?
      馬洛跑了之后都會回到原地,等著壞蛋再次落網(wǎng),如果時間允許,他會去喝杯酒?;蛟S有人欣賞這種懶散和悠閑,但是我更愿意在言情小說里看到男主如此充滿情調(diào)。偵探小說里,至少他如此充滿情調(diào)的時候能夠讓我依然緊張,就像西德尼那樣。可是,錢德勒的這本,的確讓人失望。
      這本書并非無可取。景物描寫和人物外貌描寫多的一塌糊涂,明明前面已經(jīng)描寫過這個人,到了后面又從另一個角度再描寫一遍,弄得你不明白跟前面的那個人有什么關聯(lián)!而景物,的確很棒??上?,我看偵探小說,對景物的關注僅限于一兩句話,如果是一兩段……除了跳過追情節(jié),還能做什么?
      對話充滿了那個年代的夸張,讓人想起童自榮的配音和格里高利的表演。有些冠冕堂皇的正義之言,讓我不得不去注意他殺人時的毫無愧疚。剛好想起昨天看完的一本書《審判的歷史》。上面說提到人類對正義的追求背后隱藏著一個深深的沖動,就是懲罰罪惡。為此,總是不惜殘忍、卑劣、和藐視弱小與無辜。馬洛殺了很多人,就像愛迪一樣,只是前者有正義的理由,后者動機十分卑劣。但是,我不能接受,他殺個人像碾死只螞蟻一樣的輕松聳肩。喝杯酒,再說一段煽動人心的堂皇的話,把死者貶斥一頓,好像那不是人,而是垃圾!
      盡管日本的一些推理小說,讓我覺得惡心。但是,我并沒有看到如此炫耀道德優(yōu)勢的心態(tài)。殺人者和被殺者,都是站在同一道德高度的,沒有誰可以鄙視誰,沒有誰可以無辜。
      我不明白大師們?nèi)绾稳ヌ剿鬟@本書的含義。如果語文老師要我“深挖”這本書的“偉大意義”,我只能挖出這些泥巴。
      但是,我很懷疑自己是不是挖的太深了。因為這只是一本娛樂小說,還不如天涯上某些帖子來的高明。挖這么深,是不是有點多余?
      奉君一笑,到此為止。
      
      ---------評錢德勒《長眠不醒》
  •     關于評論推崇的“硬漢”一特點,我的眼前貌似沒有什么形象。
       馬洛是個近乎完美的偵探。書中的一切都說明了。他的英俊瀟灑,做事簡單直接,從不需要對讀者說明。不像其它的推理小說,書中沒有馬洛對事件的推理,只是單純的敘述他的行為。寫到了這兒,我仿佛認識到了什么是“硬漢”風格——我自己的理解,“只需果斷的行動”。
       讀這本書我不知不覺的好像在觀看好萊塢的黑白默片。也許黑白的影像更能投射出眼神的冷峻,還有緊抿的嘴。聲音需不需要呢,可能是他的臺詞太過于酷了,也許以字幕的形式可以讓我們回味的久一些。
       “你的腿很漂亮,我有緣結識真是三生有幸?!?br />   
       我不知覺聯(lián)想起了邦德和伯恩。也許我更喜歡普通人型的人。
  •     長眠不醒,何其浪漫。錢德勒就是有這種本事為每部作品起一個滿有詩意的名字。
      
      或許每個人心裡都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念頭 - 蓋上雙眼,但願從此長睡不醒??上看味际屡c願違,說到底還是放不下。
      
      世事百態(tài),複雜如許,能看穿,能看破的又有幾人?
      
      從前征戰(zhàn)沙場的猛將,如今垂垂老矣,臥病在床,氣若游絲,臉色如死人一樣。他放得下家財,放得下兩個女兒,但他放不下失蹤的女婿。大家都以為他很喜歡也很信任這個人。大家都以為他希望這個人繼承他的事業(yè)。實際上他信任的,其實是自己相人的眼光,他不喜歡令自己失望。他放不下從前的自己。
      
      輕輕的風、油油的草與一坑佈滿油污的濁水對一個長睡不醒的人來說,本來就沒兩樣?;钪膊贿^是短暫模糊的呢喃,何以到了最後,馬洛又想起了那個銀色頭髮的女人?
      
      說到這裡,復又想起將軍大宅門上花玻璃中那個彬彬有禮的騎士;到底他解開了那個捆著裸女的繩結沒有?
  •      我不懂什么是推理,我不懂什么是硬漢派,我不知道私家偵探到底什么樣子,我不知道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利堅什么狀況。
       我不懂的很多,所以我覺得很幸福,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解讀作者,或者,緊緊跟隨作者的意愿,這樣很好,我不用考慮很多其他的,作者就是作者,小說就是小說,人物就是人物,情節(jié)就是情節(jié)。
       錢德勒,你犯得著這么文學嗎?閱讀的過程讓我完全忘記我參與的偵探小說。
      
       我一直在琢磨馬洛應該是個什么樣的人物,他怎么這么有魅力?
       無論他的頭腦還是習慣。我怎么這么容易就喜歡上他?
       我甚至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始寫、如果繼續(xù)寫、如何結尾,我覺得這樣也好,對于懶到我這個水平的人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是真正的真理,我也用我的行為來證明這是一個八字真理。
       可是我沒有辦法繼續(xù)拿起別的書裝作我根本沒看過一樣,本征服這件事本身是非??蓯u的,可是,我卻必須得承認,讓我無奈的是,我并不覺得可恥,仿佛,拜倒在菲爾馬洛的酒杯之下是我的榮幸一般,買糕的,我真他媽不要臉。我這天生批判的眼睛怎么幾乎變成了桃型?
       我覺得這樣不好,我應該振作起來,一個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人而已。
       所以我決定挑毛揀刺吹毛求疵。
       馬洛你真的很差,你不應該只是喝那么一點酒;你不應該面對想和你上床的女人卻棄他們于不顧;你不應該視一萬五千美元如不見;你不應該開槍殺死一個人,這一點我真鄙視你。
       馬洛,我要批評你,你不應該不照顧自己的身體。
      
      
  •      我是不大看偵探書的,我怕看了會睡不著,就像不大看偵探電影。
      
       所以在看和不看之間停停走走了一個月,想著《漫長的告別》到底是何等的好書,讓我們的村上村樹看了有15遍之多,終于在一個無書可看的夜晚,我打開了《漫長的告別》,繼而被錢德勒深深吸引。
      
       太好看了,不是一般的好看。從現(xiàn)在開始,錢德勒是我的第一偶像啦。
      
       《長眠不醒》是第二本,一如《漫長的告別》那樣好看,應該說《漫長的告別》一如《長眠不醒》一樣的好看。不過沒有關系啦,作者的寫作時間并不影響我的閱讀順序的。反正我對破案的東西都是看得似懂非懂,所有看過的限量的偵探電影全部都是似懂非懂,不過隱隱約約覺得很有趣,時不時笑出聲來。 錢德勒的幽默感太強了。
      
       我對人物的理解向來很膚淺,不知道要怎樣說說這個馬洛。只知道他怎么就那樣不怕死呢!太強了。
      
       這個馬洛真的是個很有趣的偵探,老是心懷惻隱,做了很多工作之外,別人不但不領情,反而再三讓自己陷入生死邊緣的事情的笨蛋。
      
       馬洛,是個笨蛋,大笨蛋——可愛的大笨蛋。
      
       但正是馬洛的這一面,讓人掩卷想要落淚。在生死背后,在兇殘蠻橫背后,在世態(tài)炎涼背后,一如曬散在院子里的初冬陽光,寂靜無聲,無限溫暖。
  •     轉載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6ed710100914g.html
      
      蠻喜歡這個書評的風格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我希望終有一天,我會成功地將雷蒙德.錢德勒忘卻,再也不叫他的懸念牽著走了,不過,這需要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把他的全部作品都讀遍,讀懂,讀透了.
        從八十年代初的某一天,我第一次讀到他的<長眠不醒>之后,雷蒙德.錢德勒這個名字,就跟希區(qū)柯克的名字一樣,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記憶里.
       ?。奸L眠不醒>是偵探馬洛系列的首部作品,在三十年代末期推出的時候,還只是一本通俗的硬漢偵探小說,而現(xiàn)在,在西方,它竟已經(jīng)成為了文學經(jīng)典,而錢德勒也成為美國文學史上一個偉大的大師級人物,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叢系統(tǒng)地把他介紹給我們,其中還包括我所喜歡的<漫長的告別>和<再見,我的愛>,無疑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如果我們細細地讀過這本<長眠不醒>,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娘的它太文學了,甚至比歐文.肖和沃克都要藝術得多,遠沒有一般的內(nèi)容簡介所介紹的那么簡單,比如說:一個叫馬洛的私家偵探,接受一位病入膏肓的富商的委托,去調(diào)查他失蹤女婿的去向,這位富商有兩位神秘而近乎瘋癲的女兒...等等等等,這些其實都不過是這個故事的皮毛而已,它的內(nèi)涵遠比它的外殼精致而深邃得多.如果有人讓我選擇五本帶進棺材去的推理小說的話,我將毫不猶豫地選擇<長眠不醒>.
      
  •     文/云也退
      
      小時候有一度,我經(jīng)常在公共汽車上隨便選一個路人跟蹤。我遠遠地望著他(她)的背影,想象著這是一個秘密團伙的成員,對外從事著再正常不過的職業(yè),一轉身就能眼冒兇光,一抬胳膊就會露出外衣下的手槍套。我在不斷的想象中瞄準我的獵物,努力使自己保持精力集中,準備應付一切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我像大多數(shù)男孩子一樣,在某一個年齡段上進入自我英雄主義及頻繁樹立假想敵的時期。
      那時雷蒙德?錢德勒的小說已經(jīng)開始有譯本了,當然做得很粗劣。我一本都沒讀,甚至連狄公案之類的電視劇都沒看過。錢德勒筆下的私人偵探菲利普?馬洛經(jīng)常跟蹤人,也經(jīng)常被人跟蹤;可是他很強大,跟蹤人的情況下從沒被當場戳穿過,被跟蹤的時候照樣若無其事地開車,實在不耐煩了干脆總是迎上去?!堕L眠不醒》里的一個情節(jié)著實讓我大吃一驚:一輛灰色普利茅斯汽車跟了他幾天,最后這天馬洛被下雨弄得心煩,在停車場停下車以后徑直回到普利茅斯車那里,“從人行道那邊猛地拽開車門”,只見“一個矮小的、眼睛亮晶晶的人坐在方向盤后面,身子緊緊貼在角落里?!膬芍谎劬υ谝粓F繚繞的香煙后面瞇縫著。他的雙手不安地拍打著窄邊兒的方向盤。”
      平常人很難想象這種光天化日下的大膽,仿佛馬洛未卜先知,曉得這位跟蹤者并非來者不善,而是在有意試探自己似的。但這種驚人之舉卻是偶像派偵探的家常便飯。評論家把馬洛稱為一名“純偵探”,他沒有出身,沒有妻兒老小、三朋四友,沒有情人,甚至似乎也沒有銀行賬戶。他英武俊朗,但不近女色,他的出場就是為了接受委托人交給的任務,他的行動完全為委托人服務。由于不屬于警察系統(tǒng)里的,他似乎也沒有義務把整個案情弄得一清二楚,哪怕是最后親口揭破了真相,他也常常沒有把案犯繩之以法的欲望。一句話,菲利普?馬洛是一名“原型級”的私人偵探。
      雷蒙德?錢德勒的寫法是奔放型的,線索呈馬尾式發(fā)散,跟著第一人稱馬洛的主觀走,斷了的線索是馬洛主動舍棄的,這是創(chuàng)作年代較早的錢德勒不同于后來歐美其他罪案推理小說作家的一個地方。錢氏的創(chuàng)作高產(chǎn)期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西部仍有著林肯時代草莽綠林的縷縷遺風,在加州好萊塢,“灰道”人物——不黑不白、亦黑亦白的賭棍、賣淫女、私酒販子、酒館打手、古玩商人、職業(yè)掮客……——散居各處,一棟破落的大樓里集中了三百六十行,看門人拿了好處就為來訪者隨意打開房客的大門。馬洛自己也住在這樣的宅子里。在《高窗》中,馬洛在“反跟蹤”行動中搭識了一名同行:“秘密調(diào)查員”喬治?安森?菲利普斯,可笑的是,這位置一身行頭、在報紙上登登廣告就開業(yè)的家伙,居然三兩句話過后就主動把自己房門的鑰匙交給了馬洛。那個社會上有多少像喬治這樣混一天算一天、不知道自己還有幾天可活的“偵探”呢?他給馬洛的名片上寫著“庭院街一二八號”的住址,一個著名的社會渣滓云集的地方:“他點了點頭,臉唰的一下紅了?!√幉惶硐搿边@段描寫能叫人笑出聲來。
      在這個原型級的私人偵探身上,我們很難讀出一種明確的人生觀,也幾乎看不到他對司法、對正義的態(tài)度——哪怕是嘲弄性的。他發(fā)現(xiàn)了尸體也不忙著報案,跟警察周旋就和跟黑社會頭子一樣保持著同樣水平的玩世不恭。這種結合了機智與冷漠于一體的思維和談吐方式每每幫助他克制男性對手的氣焰,同時招來女人的好感——這樣智勇雙全而又云淡風輕的酷哥,真可謂百年不遇?!堕L眠不醒》中,馬洛主動敲開兇殺嫌疑人布羅迪的大門,主動被他拿槍頂在鼻子上,命在須臾,馬洛居然還有閑心想:“他用的是電影里硬漢子慣用的那種故意裝得十分隨便的語氣。電影把他們這些人都塑造成一個類型了?!闭l說馬洛自己就不是電影塑造的那個類型呢?最起碼也是小說塑造的吧?
      
  •     將錢德勒的《大眠》與漢密特的《馬耳他黑鷹》放在一起比較是很有趣的,兇手都差不多是最需柔弱最不可能殺人的人,偏偏又是將一大幫兇神惡煞玩弄于股掌的。那個時期很多作品的設計都是這樣,女性不在是花瓶而成了最可怕的魔頭。當然很難說這是不是推理小說文體先期擺脫性別歧視的象征(照唐諾的說法這反而是拒絕接受男女平,視平等化為洪水猛獸卻又迫于趨勢不得不以這樣晦澀的方式隱喻一番)。
      就時代性而言,兩位硬漢大師的作品差不多都有點保守。但在與傳統(tǒng)解迷類的割裂上倒是并不拖泥帶水。即便這樣,我們還是可以看到早期的硬漢作品,無論漢米特、錢德勒或者羅斯.麥唐諾,總要比后來的像勞倫斯.卜洛克更注重事件的曲折性,也就是雖然邏輯上未必有解謎類推理小說來的嚴謹,但故事性與懸疑度并不缺,有的時候甚至有點匪夷所思愛怎么來就怎么來的神經(jīng)質(zhì),這種神經(jīng)質(zhì)如果是一種沒有退化干凈的浪漫氣質(zhì)——當然也脫胎于古典解謎類作品——在后來越來越寫實的關注到人性與社會疾癥的冷硬與犯罪類小說中,慢慢蛻化干凈了。
      偵探方面,似乎從一開始,達許.漢米特與雷蒙.錢德勒就預知到自己后來在硬漢型推理小說中一代宗師的地位。故此,漢密特筆下的山姆?斯佩德和錢德勒筆下的菲利普.馬洛必須是雖南轅北轍——比如與女當事人的關系是否君子,比如在道德上的操守,比如如果要我選擇演員的話也許會想到阿蘭.狄龍和馬龍.白蘭度而絕非同一人,但至少,也許有一些說不出來但感覺得到的相似點,也就是為硬漢派的偵探設置了一個底線,這個最低限度的底線無論在早期的跡近浪漫的冷硬推理小說中還是在后期的充滿痛苦掙扎的仰首問蒼穹或反躬自問的冷硬推理小說中都是越不過去的——私家偵探比警探少一點法理上的羈絆,卻多了一絲人性的考量。
      唐諾曾說漢密特與錢德勒作品的區(qū)別在于速度的感覺。我想這種速度感指的大概是書寫的節(jié)奏感。很難定義哪一種更好,端看你彼時的心境而定。
      
  •     錢德勒:“大師們的大師”
      盧德坤
      
      暫且按下非“冷硬派”不表,在雷蒙德·錢德勒之前有詹姆斯?凱恩,同期的有達希爾·哈米特,身后還有很多徒子徒孫。可是只有雷蒙德·錢德勒的出版商在宣傳時可以理直氣壯地抬出愛略特、加繆、村上春樹等人,頌其為“大師們的大師”。愛倫·坡沒這么多當代擁躉,柯南道爾大概只沾到這榮耀的邊,而克里斯蒂根本不登大雅之堂。為什么獨獨一個錢德勒征服了這么多人。
      錢德勒的七部長篇小說,譯成中文都在二十萬字上下,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了。小說的情節(jié)大多發(fā)生在四五天之內(nèi),我們看到偵探馬洛往往剛送走一個人,電話就響起來來了;剛辦完件事,頹唐地回到寓所,馬上就要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當然,得先喝杯酒提提神——錢德勒的小說情節(jié)進展之快,就在杯酒之間。可是看完整部小說,很多人恐怕要失望了:錢德勒的偵探故事大多數(shù)時候不很驚險;經(jīng)過推理小說這一文體百多年的演繹,他筆下的陰謀、格局設置只能算初級階段,平平實實,無甚噱頭。可為什么就吸引了這么多人呢?錢德勒給厄爾·斯坦利·加德納的一封信中說:“一本書,任何種類的書,只要在藝術手法上達到一定高度,這就成了文學。這種藝術的高度可能表現(xiàn)為風格、場景、人物性格、感情基調(diào)、或者思想觀點,諸如此類。它也可以表現(xiàn)為對故事進展的嫻熟駕馭,類似于一個杰出的棒球投手對球的駕馭。”這里表現(xiàn)出來的錢德勒似乎只覺得自己“對故事進展的嫻熟駕馭”的能力還不錯,但是讀過錢德勒任何一部長篇小說,你會發(fā)現(xiàn)“風格、場景、人物性格、感情基調(diào)、或者思想觀點”樣樣不缺。在我看來,他就像一個有時間又有金錢的旅人,往往不輕易抵達目的地,常在四周流連徘徊,可相機里隨便丟出來的都是美景。
      錢德勒《簡單的謀殺藝術》開篇即說:“任何形式的小說都是想寫成現(xiàn)實主義的。從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老式的小說裝腔作勢,矯揉造作,幾乎到了滑稽可笑的程度?!彼攸c提到了菲爾丁、斯莫萊特(《藍登傳》的作者)等人。我們看到,在錢德勒的作家生涯中,1939年出版的《長眠不醒》開了一個不錯的頭。但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其中難道沒有半點“裝腔作勢,矯揉造作”的成分嗎?讀這部小說,我的筆記本上記了十來處女人的笑的精心刻畫,聊舉二例:“她(薇維安·斯特恩烏德)朝我笑了笑,那是一種還沒到眉梢就被嘴角忘記掉的笑?!薄八ㄩT·斯特恩烏德)拼命掛上一個媚人的笑容,可是她臉上的肌肉都非常疲勞,一點兒不聽她使喚。她那勉強擺出的笑臉就像水流過沙地似的一點也留不住。”美則美矣,但通篇看下來,未免多了點,且有重復之嫌。之所以如此,跟錢德勒發(fā)家陣地《黑色假面》雜志脫不了干系,它強調(diào)的“技巧基礎是場景比情節(jié)重要”。人物心理描寫欠圓潤,單靠漂亮話撐場,總不周全。錢德勒自己也提到過現(xiàn)實的掣肘:“我回頭看自己的小說,如果我不希望它們更好,那是很荒謬的。但如果它們更符合我的標準,恐怕就無法出版?!笨梢姶髱熞搽y以一步登天。
      如果說《長眠不醒》還是“戴著鐐銬跳舞”,那么1949年出版,同樣以一對姐妹為中心的《小妹妹》就完全在錢德勒的掌控之中了。兩部小說相隔十年,變化的不僅是馬洛的日薪(從25美元漲到40美元),還有錢德勒的手筆?!袄溆才伞痹撚械臇|西還是有,女人的笑顏偶爾亦會一現(xiàn)。變化的主要有兩點:
      一、文中大量出現(xiàn)似乎與結局無必然聯(lián)系的“閑筆”?!缎∶妹谩氛麄€第十三章都在描寫馬洛拜訪一個女明星后的失落感。比利·懷爾德1975年說:“錢德勒比我更憤世嫉俗,因為他曾經(jīng)比我更天真浪漫?!蔽矣X得使錢德勒超越普通的“冷硬派”正是他情懷中的那一份“天真浪漫”。比如馬洛感懷于未開發(fā)的洛山磯:“那個時候,這片地方是善良而安定的?,F(xiàn)在所吹噓的那種風氣只在當時才有。那時候人們常常睡在門廊里。一幫自以為很有學識的人曾經(jīng)把它叫作美國的雅典。它倒不見得是雅典,但也絕不是一個四處亮著霓虹燈的貧民窟?!卞X德勒的感傷情調(diào),在《漫長的告別》入選《現(xiàn)代小說佳作99種》時,安東尼·伯吉斯也提到過的。
      二、有這樣的“閑筆”,主要是為了下面這個變化服務:對人性洞察的深入化。這一點,恐怕是他從非“冷硬派”如克里斯蒂身上學來的,對于各種人物的心理有了更圓滿的描寫,使情節(jié)不再受場景的絕對掣肘。他是這樣寫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衣冠楚楚而面色陰沉”的探長的:“這種人很可憐,卻總為他們自己那點權力沾沾自喜……他們外表冷硬而沒有怨恨,殘酷卻不永遠那么惡毒。你又能指望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呢?文明對于他們是沒有意義的。在他們的眼里,文明不過是衰敗、下流、渣滓、變態(tài)和厭倦而已?!边@樣的沉思,怕是早超過了普通推理小說的畛域了吧。
      我相信抱消化文化快餐的態(tài)度讀錢德勒一定是要失望的,現(xiàn)今社會已有了更多能替代錢德勒的娛樂手段。反過來說,我們是否要拿錢德勒太當回事?思索片刻后,我的答案是:我們要端正態(tài)度,不能因為一個人寫推理小說步入文學殿堂,而失缺了敬顏。從《長眠不醒》到《小妹妹》再到《漫長的告別》,能成為這么多“大師”的偶像,千錘百煉的錢德勒名副其實,他與他們總有共通之處。
      
      《南方都市報·閱讀周刊》2008.4.6
  •     前些日子,去九寨溝之前,買了幾本雷蒙·錢德勒的偵探小說。帶了一本《美麗的卡門》,準備在路上和旅館的房間看。結果白白地帶它旅游了一圈,基本沒有時間讀它。
      
      回來后,倒是看完了。讓我找到了一點淵源。譬如,古龍小說里,有大量擅長脫衣服,喜歡把手指伸到嘴里,會吃吃的笑的女孩子,在《美麗的卡門》里頭可以找到原型。
      
      這種硬漢派的偵探小說,情節(jié)的縝密程度無法與阿加莎·克里斯蒂老太太相提并論——順便說一下,老太太最縝密的小說是《無人生還》,雖然名頭沒有《尼羅河上的慘案》大,卻是精巧好看許多——但有一種怪讓人喜歡的調(diào)調(diào)兒。
      
      譬如說,菲利普·馬洛被一個壞警察陷害痛扁了一頓,又和這個壞警察合作,去追查案子。壞警察問他:“你是不是恨我恨我恨得要命?”馬洛說:“嗯,我恨起一個人來總是恨得要命,但是,我恨他們的時間有限。”
      
      我很欣賞這種態(tài)度。換個詞兒,“我愛上一個人總是愛得要命,但是,我愛她們的時間有限?!彼坪跻膊粔?。
      
      因此,身為硬漢,必須條件之一,會說一些很酷的話,否則,就是粗漢了。
      
      
  •   人物關系總結得到位!
  •   硬漢小說里女性經(jīng)常是被物化的,被物化的女人和硬漢就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錢德勒的小說里經(jīng)常寫金發(fā)女郎,妓女,都是例子。這些女人都帶有值得男人欣賞的屬性,但沒什么內(nèi)心戲,純粹是作為道具而不是人物存在的。
    女人很難喜歡上這種??死锼沟倬驼孟喾?,從頭到尾都是幾個女人在那兒絮絮叨叨的,頭都要爆炸了。
  •   我只想說:這本書是雷蒙德·錢德勒寫的啊啊啊?。?!勞倫斯·布洛克是要鬧哪般?。?!雖然你說的大概也可以用在布洛克的斯卡德系列上……
  •   鹵煮不要這樣想.......身為女紙對雷蒙德·錢德勒還是挺有感的(事實上他是我除艾勒里奎因外最喜歡的偵探小說家,至少收放自如,文風對味)但同派的達希爾·哈梅特貧道就不很待見= =
  •   硬漢小說里女性經(jīng)常是被物化的,被物化的女人和硬漢就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錢德勒的小說里經(jīng)常寫金發(fā)女郎,妓女,都是例子。這些女人都帶有值得男人欣賞的屬性,但沒什么內(nèi)心戲,純粹是作為道具而不是人物存在的。
    -----
    贊成。我不喜歡錢德勒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我比較喜歡那種有著心理描寫的推理小說。另外,我比較喜歡的是勞倫斯筆下的馬修,他的《父之罪》真的寫的很棒,體現(xiàn)到人性的善與惡。而錢德勒筆下的馬洛,簡單說來就是一個靠破點案子茍且活在這城市里的人罷了。
  •   作為女性讀者我喜歡他的小說。
  •   Kiss Kiss Bang Bang 親兩口開兩槍~~~
  •   你寫的?不像你的風格???
  •   單鞭轉型期!
  •   阿城在《小說》有出演
  •   好像徐星也在里面~
  •   對呀,還有王朔等其他作家
  •   王朔挺逗的,丁天巨可愛
  •   馬洛這個角色給人相當不真實的感覺,看這書使“裝逼犯”這個詞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偵探中有那種喜歡尋章摘句和聚集起所有人搞像表演一樣的個人推理show的文裝逼犯;馬洛算是武裝逼犯,混有1/8文裝逼犯的血統(tǒng)。
  •   你傻逼。
  •   哎呀,我也是這種感覺,看了幾頁就受不了,但是看評價那么好,說馬洛這個人那么讓人愛慕,我就努力的看,真的很不容易,經(jīng)常走神,看著看著眼里就只有字沒有內(nèi)容了,一下午看這個書可以昏睡過去五六趟,實在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好在哪里啊。
  •   我大學時買的 也是看不下去 看了好幾個月才看了一百多頁··· 過了兩年 拿出來重新看(因為不能忍受看了的書沒看完) 發(fā)現(xiàn)真是很好看 因為要上班 花了三天看完 所以大概是跟看書的心境當時的環(huán)境有關吧
  •   我的第一本錢德勒《高窗》沒堅持看完……
  •   他的故事太有味道了
  •   錢德勒是我的夢中情人啦!
  •   馬洛,是個笨蛋,大笨蛋——可愛的大笨蛋。
      
       但正是馬洛的這一面,讓人掩卷想要落淚。
  •   只看過錢德勒的《湖底女人》,不錯,很不錯,非常不錯,一定要找來這本馬洛首次出場的書來看!
  •   的確,這些皮囊怎么都掩蓋不了錢德勒文學的內(nèi)涵
  •   卜洛克 的 書店老板賊系列 就是解密類的,睡不著覺的賊系列是007類的,還有80%的小說是火車站地攤軟色情文學。所以舉例不當,或者說不夠嚴謹。該說與卜洛克的酗酒私探相比如何如何……。
  •   哇,幾乎不了樓上門的對話
    決定研究下
  •   不好意思,我引的是傅惟慈和李燕喬的合譯本。
    宋譯的《漫長的告別》我看了,不知道是小說本身的緣故,還是譯筆的緣故,感覺是不太“硬”。
    另,我文中引的《小妹妹》是姚錦清和李燕喬合譯本。兩位都是傅先生的高足吧。感覺很不錯。當然,不知與原文比照如何。bruceyew, 忙似渣!兄如果有興趣有時間,原聞其詳!
  •   這方面bruceyew, 忙似渣!兄還可以多說說。錢德勒的中國讀者,一類像我外語不太好,一類外語好,可能又沒時間:)
    另,我倒沒說錢德勒寫的不是偵探小說,也沒將他拉出冷硬派,只是說,他之所以受這么人推崇,本身有超出這兩者之外的東西。
  •   我總覺腰封上的文字夸大其詞了。
    愛略特,加繆,奧尼爾,奧登,錢鐘書,可能確實會提到錢德勒,但說到崇拜談不上吧,“大師中的大師”里面的水份好像很多。
    另外,上面還說他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編劇之一,是好萊塢黑色電影的締造者,這個也不知從何說起。我看過《雙重賠償》的評論音軌,印象中,電影中的對話之所以精彩當然少不了錢德勒的份,但他似乎跟當時很多在好萊塢混的作家一樣,并不懂得編劇。
  •   XI兄好玩,所以俺加了個雙引號,希望文章中有一點章學誠所謂“詳人之所略,異人之所同”的東西。錢德勒可以談的東西還有很多,所以我覺得“書腰”要密也無所謂,不過不要那種XI兄說的水分多的“密”。
      
    編劇一項,再引一段文字:“錢德勒比我更憤世嫉俗,因為他曾經(jīng)比我更天真浪漫。他堅持自己那些奇怪的想法,并以為好萊塢只是個虛偽者的大本營。我并不認為他完全錯了,但他從來沒有懂得過什么才是電影,也不了解電影到底是怎樣運作的。他無法不懂得怎樣安排一部電影的結構。他也不知道怎樣改編那些小說。還有他寫的對話。那真是一堆垃圾,我可是受夠了。在和他相處幾星期之后,在我們一起抽了幾支大煙之后,我自己想出了幾段可以的對話。在拍攝過程中,我們讓他待在現(xiàn)場,和他討論對話的變化?!保☉褷柕屡cRobert Porfiro的對談,全文見http://www.douban.com/review/1297038/)
    換個角度,看看“作家在好萊塢”的故事:喬納森《映畫書志學17
    從赫利孔到好萊塢:http://johnathan.blogcn.com/diary,3574395.shtml
  •     達希爾·哈米特還算可以比肩吧……
      
      最早看的是《小妹妹》,感覺就像被那銀色的小刀沒入了胸口一樣。
      Stephen King談到他身后的文學評價的那段,好像幾個八卦男女在餐桌邊上拿扇子捂著嘴巴切切私語的那段,也好笑死了。
       (大意)你知道伐,他是寫通俗小說的誒……現(xiàn)在看起來也挺人樣的哦……三十年代給那種下等雜志寫稿咧……真的哦。嘖嘖。(哈哈,笑翻)
  •   回頭再看這篇東西,覺得自己立論時還是輕薄了些。寫的時候尚未讀《漫長的告別》,怕也是露了馬腳。讀得總歸是太少。
    bruceyew, 忙似渣!兄一再強調(diào)錢德勒的硬朗與《黑色面具》背景,我倒是不以為然。過于文藝腔固然不好,但是一筆抹殺錢德勒本身的“文藝腔”似乎是矯枉過正了。忘了在哪看到的,說錢德勒晚年在英國,還挺感激英國人把他的東西當回事的,不知道是當成哪一回事。
    說他的目標讀者并非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可否有根據(jù)?如果目標讀者真的是市井大眾的話,那么,在我看來錢德勒該省掉很多閑筆了。文中談過幾段不說。我隨便舉幾個錢德勒小說中提到的文化名人:普魯斯特(《長眠不醒》)、羅勃特·勃朗寧(《小妹妹》),《漫長的告別》第13章分析金發(fā)美女的一個種類時提到的《星期六評論》、愛略特、但丁、卡夫卡、克爾凱郭爾(好冷)。他們都成了馬洛調(diào)侃工具,雖然大多時候都是用一種反智識的語調(diào),但是如果讀者本身沒有一定的修養(yǎng)的話,如何來理解馬洛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黑色面具》是錢德勒的發(fā)家陣地沒錯,可是錢德勒對以它為代表的那種風格看法如何呢?他1950年給英國出版商哈米什·漢米爾的信中說:“那本雜志雖然有其粗俗的地方,但是有些作品寫得相當有力?!背擞行┳髌穼懙谩跋喈斢辛Α?,錢德勒認為它是“粗俗”的。不知道成名后的錢德勒是否與《黑色面具》依舊關系密切,但是我認為錢德勒是盡量減少自己作品中的這種粗俗。以上這封信轉引自姚錦清先生寫的《小妹妹》前言,在同一篇文章中,他還說到,硬漢派發(fā)展到后面,越向色情文學靠近,錢德勒在這股趨勢之中嗎?
    讀錢德勒的過程中我也想過他的讀者會是什么樣的人,我想他們或許就像錢德勒小說中的一些最次要的人物,他們往往只出場一面,卻都富有幽默感,無論馬洛開什么玩笑,馬上能附和之。我覺得馬洛并非一般意義上的硬漢,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硬漢們會讀錢德勒嗎?抱歉,我覺得他們連連環(huán)畫都是不看的。
  •   tough guys don't dance...(遁)
  •   哈哈,模仿一下:tough guys don't(遁)。
  •   我愛的愛的愛的愛的書!
  •   推理里出名的硬漢文化修養(yǎng)都相當?shù)母?,比如《八百萬種死法》里,艾略特、吉卜林、堂恩、濟慈一一出場,大概也算是錢德勒的影響深遠的證明吧。
  •   同時我社也推出了《湖底女人》《高窗》《漫長的告別》
  •   BY老大,來挑戰(zhàn)下你貼出的兩句原文的翻譯?特別是后一句。
  •   拘泥就不好玩了。當初寫這篇東西時,最初計劃的題目叫《分成兩半的錢德勒》,后來想到奧斯丁借愛瑪之口說的“一半人的樂趣”是否真那么絕對?沒準還真這么絕對。
  •   他向門口走?!澳愦_定她想毒的是狗嗎?”我在背后問。
    “當然確定?!彼叩揭话胪蝗粫膺^來,猛地轉身,“再說一遍,冒失鬼?!保ㄐ滦前妗堵L的告別》頁159)
  •   邁克爾?凱恩?James M. Cain?
  •   新星的廣告:“這是雷蒙德?錢德勒第一部長篇小說,他把邁克爾?凱恩開創(chuàng)的黑色小說和達謝爾?哈米特開創(chuàng)的硬漢小說結合在了一起,從此將自己的名字鑄在偵探小說的門楣上,并鋪下了通往今日的蘇?格拉夫頓、以及CSI等犯罪電視之路的第一塊磚?!?br /> 上面說自己立論輕薄,此例一也。邁克爾?凱恩的小說我沒讀過,改編的電影,也只看過《雙重賠償》。不知道在形式上夠不夠“冷”、“硬”?還要請教方家。
  •   喜歡傅先生的《長眠不醒》,我在八十年代出版的驚險小說文集看到的。
  •   “在雷蒙德·錢德勒之前有邁克爾?凱恩,同期的有達希爾·哈米特”
    這種表述似乎不太符合hardboiled派小說的歷史,最早無疑有20年代中期的Carroll John Daly,然后在30年前后由Dashiell Hammett發(fā)揚光大,Jame M. Cain可算與Hammett同期的一撥人,而Chandler則是30年代中后期才闖出來的,相對較晚,但一般認為是成就最高者。
  •   感謝magasa,所言甚是,受教。
  •   最討厭的一種贊美方式是:把同領域的其他人說成不登大雅之堂。
  •   話說,在??思{、海明威這些文學大師面前,錢德勒連個屁都不是
    反過來,在奎因和卡爾這些偵探小說大師面前,錢德勒同樣連個屁也不是
    更可悲的是,與愛倫坡、切斯特頓這些既可稱作文學大師,又是偵探小說大師的人比起來,錢德勒就是一把陰毛
    錢德勒就像一個追著象棋冠軍下圍棋,追著圍棋冠軍下象棋,結果還是被兩個冠軍羞辱一番的人
  •   這本書的書托還真是多
  •   本格迷真BH呀= =|||
    2008-04-07 13:50:39 magasa  邁克爾?凱恩?James M. Cain?
    ==========================
    應該是詹姆斯凱恩之誤。譯林的謀殺俱樂部系列?里有他的《郵差總按兩次鈴》。現(xiàn)在看來即不硬也不離經(jīng)叛道,這個世界變化快。
  •   "She tried to keep a cute little smile on her face but her face was too tired to be bothered. It kept going blank on her. The smile would wash off like water off sand and her pale skin had a harsh granular texture under the stunned and stupid blankness of her eyes."
    試譯:她想擠出一個媚笑,臉皮卻懶得動彈,繼續(xù)事不關己地耷拉著。那笑容馬上就像水過沙粒般漏光了,疙疙瘩瘩的慘白臉皮上,只剩下一對驚愕卻空洞無神的眼睛。
    幾個問題:
    1,“錢德勒給厄爾·斯坦利·加德納的一封信中說:‘一本書,任何種類的書,只要在藝術手法上達到一定高度,這就成了文學。這種藝術的高度可能表現(xiàn)為風格、場景、人物性格、感情基調(diào)、或者思想觀點,諸如此類。它也可以表現(xiàn)為對故事進展的嫻熟駕馭,類似于一個杰出的棒球投手對球的駕馭?!@里表現(xiàn)出來的錢德勒似乎只覺得自己‘對故事進展的嫻熟駕馭’的能力還不錯”
    這封信的出處為何?為什么你會認為錢德勒在此強調(diào)的是后者?在我的印象中,對于自己編排情節(jié)的能力,就是錢德勒自己也并不那么自信。
    2,關于《長眠不醒》“人物心理描寫”的問題,大家應該知道,錢德勒的前三部長篇《大眠》、《再見吾愛》和《湖底女人》是由他先前創(chuàng)作的幾個短篇拼起來的。這些長篇對原本短篇的照抄程度令人震驚,有的場景幾乎是原句照搬,大家自己可以去找那部短篇集來求證(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21886/)。這可能是為什么錢德勒生前一直禁止重新發(fā)表那幾個短篇的原因之一。他最早的幾部長篇,尤其是《大眠》、《再見吾愛》中那種結構上的脫節(jié)(《大眠》就是明顯一個案子結束另一個才繼續(xù))、個別場景的突兀于全書節(jié)奏之外(比如《再見吾愛》中馬洛獨闖賭輪一場)、人物個性的突轉(《再見吾愛》中女主角第一次出場時完全和結尾是判若兩人)等等毛病都和這個有關。
    3,“有這樣的‘閑筆’,主要是為了下面這個變化服務:對人性洞察的深入化。這一點,恐怕是他從非‘冷硬派’如克里斯蒂身上學來的”
    克里斯蒂的小說對人性洞察深入?拜托,波羅還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呢。
    4,“實際上冷硬派的偵探——馬洛、大陸無名探、米高哈默、薩姆斯派德、查理帕克、馬修斯卡德,個個都只把冷硬當面具戴在外面,內(nèi)心都纖細了得,而且很有股子“惡即斬”的味道,用盡手段也要讓真正的壞人付出代價”
    老大,薩姆斯派德 可是搭檔死了馬上就睡人家老婆的主(當然之前也不是一定沒睡過),查理帕克 則是動不動用拳頭解決問題、一見漂亮女人就發(fā)春的超級大男子主義者,米高哈默 更是出了名的大殺四方的煞星。就算你一定要說他們都“內(nèi)心纖細”,也請高抬貴手,把他們和咱們一向多愁善感,孤影自戀(憐,抱歉),對異性故作清高到惹上同志嫌疑,而且自從《大眠》后就沒開過殺戒,對壞蛋得饒人處且饒人,只管蒙頭憐香惜玉、救貧濟弱(記得《高窗》、《小妹》是怎么結尾的?)的菲利普·馬洛 區(qū)別開好不好?
    5,關于“閑筆”
    錢德勒的天才從來就不在于編織情節(jié),而在于氛圍、環(huán)境、意蘊的創(chuàng)造,在于他獨樹一幟的文筆風格。別的偵探小說家寫一個下等旅館,就是一個下等旅館,有時甚至連這個都做不到,給你看的只是一張標著“線索在此”、“下一步去某某地”的三維指示圖,你可以在其中穿墻而行;但當錢德勒寫一個下等旅館,他會用自己那令人欲仙欲死的散文,仔細勾畫這個地方的細枝末節(jié),直到你能看到、聽到、聞到、觸到,甚至能住在里面。錢德勒是在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一個真人能生活在其中而且也愿意活在其中的世界。這才是他最大的“現(xiàn)實主義”,是他最大的“閑筆”。
  •   回答:
    1、轉引自姚錦清寫的《小妹妹》前言(http://www.douban.com/subject/2299240/)。為什么?同你一樣,憑印象。
    2、寫這篇文章時,我只讀了《長》和《小》,目前也不過多讀了部《漫長的告別》。感謝補充說明。
    3、克里斯蒂對人性的洞察是否深刻,見仁見智,我覺得是深刻的。我提供的參考:《陽光下的罪惡》、《帷幕》?!安_還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呢”,艾琳·韋德也是僅有的一種金發(fā)美女。阿錢之間具體的證據(jù)沒找到,憑借的我的看法。
    4、你引的話不是說我的,我不用回答。事實上,我贊同你關于馬洛的多愁善感,我在文章也提到了。
    5、多謝補充。
  •   更正:關于 查理帕克,我弄錯了。應該是John Connolly筆下的人物,我把他錯混成Robert B. Parker筆下的Spenser了。
  •   克里斯蒂的馬普爾小姐系列當然是講人性,事實上,除了讓人震驚的洞察人性外,馬普爾小姐還有什么別的技能呢。。。不要只看波洛嘛,年紀大一點的話還是看馬普爾小姐比較合適。。。
  •   耶~~纖細,我覺得是浪漫。
    外表上是很實際的很保守的很刻薄的,實際上扒了八九十層皮后卻是有一點點浪漫的,理想主義的家伙。
    這些家伙雖然沒有上過戰(zhàn)場,我看的時候實際上是歸入海明威那一堆里面去的。我覺得他們這些人看世界的方式是一路的,他們的執(zhí)念其他人沒有。
  •   我同意你說的,你是在求同,我是在存異。冷硬派偵探間當然有很多共通的東西,比如獨特的道德感、敏感性、同情心等等,但個人也有個人的特色,馬洛 屬于其中比較個方面標準都比較高,比較浪漫,比較完美的一個,這正是我要強調(diào)的,錢德勒獨出一格的特色。哈梅特 的偵探為了執(zhí)行正義,可以冷酷的設計讓惡人們自相殘殺,在 哈梅特 的世界里,暴力是實現(xiàn)正義必不可少的方式;馬修斯卡德 則會在狂怒中毫不留情的打斷偷襲自己小混混的手骨,并把他洗劫一空,在 斯卡德 的更現(xiàn)實的罪惡世界里,偵探不可能像 錢德勒 想象的那么行事騎士。這些偵探的受害者的確也是罪有應得,但你難以想象 馬洛 會這樣行事,他們的行事風格、道德標準和個性差別太大了。
  •   傅老先生的譯文加錢德勒的小說是一種享受。。。。。
  •   偶像,呵呵
  •   好強的評論阿,看得我比小說艱辛多了
  •   好看就是好看,沒有去想過這個背后還有其它什么東西。
    我昨晚才看了《長眠不醒》,還在美好的回憶當中,今天就看了些不大好聽的聲音。心里很不舒服呢。
    不過,今晚我要接著看《再見吾愛》。把那些不好聽的聲音沉到湖底去,讓他們長眠不醒。嘿嘿
  •   這個看起來挺專業(yè)的?。?/li>
  •   最后一句話,甚合我意:)
  •   身為硬漢,必須條件之一,會說一些很酷的話,否則,就是粗漢了
    以前別人說我不刮胡子像一個屠夫.
    后來近視了,帶上了眼鏡.
    他們說我像個受過教育的屠夫.
    所以我個人覺得氣質(zhì)這個東西不是幾句酷話或者一副眼鏡可以改變的.
  •   我愛上一個人總是愛得要命,但是,我愛她們的時間有限?!?br /> ^^^^^^^^^^^^^^^^^^^^^^甚合朕意
  •   “我愛上一個人總是愛得要命,但是,我愛他們的時間有限。”
    這句話,符合我。嘿嘿
  •   反之
    如果愛一個人時間很長, 那么一定很淡
    所以說,不管愛恨
    質(zhì)量和數(shù)量成反比, 總量是不變的
  •   總量不變。。。。
    好。。。
  •   可是請問,這本書到底有什么情節(jié)。。。
  •   身為硬漢,就是要不怎么說話,說話就要一語中地,這樣才酷,這樣才能讓很多妞喜歡
  •   喜歡得要命!
  •   古龍從錢德勒這里偷師太多了……當然,最明顯的還是那些性感淫蕩又危險的女人,呵呵。
  •   我愛上一個人總是愛得要命,而且,我愛他的時間無限
  •   樓上很好~
  •   既然好友推薦,就買一本吧
  •   愛一個人,總是愛得要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