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基礎(chǔ)

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作者:楊卓  頁數(shù):428  譯者:宗和 注解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佛學,名相浩繁、義類奧博,往往令一般讀者望而興嘆,感到學之難所適從。雖然前有《佛學大辭典》、《一切經(jīng)音義》、《佛爾雅》、《大明二藏法數(shù)》、《教乘法數(shù)》、《諸乘法數(shù)》等書,但其或僅僅解釋佛學名句,或僅將次第錄列部帙之名題,或僅略序部類少提綱要,不便于一般人閱讀。本書《佛學基礎(chǔ)》(原名《佛學次第統(tǒng)編》)的編撰者明代佛教居士楊卓有感于此,于是綜括佛學之歷史、教義及有關(guān)名詞,匯成一編,并做詳細解說,為佛學法義之匯總,總結(jié)一切佛學之名詞、要義,全面闡述佛學之法統(tǒng)。既綜合,又列舉,有顯有密。為人們了解,研究佛教提而不加批供了一個比較系統(tǒng)而又通俗適用的讀本。太虛法師謂之〔但貫攝編次,使法義有一系統(tǒng),而不加批判焉〕,〔將大有功于佛法之宏明〕。

書籍目錄

太虛法師論(佛學次第統(tǒng)編)凡例佛學次第統(tǒng)編 總敘 正編敘言第一篇 世間相 第一章 六趣 第二章 三界 第三章 世間 第四章 生滅相 第五章 因果理 第六章 世間義第二篇 出世間相 第一章 四圣 第二章 十界 第三章 十界依正 第四章 生死與涅槃 第五章 十界因果 第六章 出世間義第三篇 小乘 第一章 總說 第二章 信分 第三章 解分 第四章 行分 第五章 證分第四篇 大乘 第一章 總綱 第二章 信分 第三章 解分 第四章 行分 第五章 證分第五篇 金剛乘(密教) 第一章 信分 第二章 解分 第三章 行分 第四章 證分第六篇 人天乘 第一章 人天(欲天)乘 第二章 天(上二天)乘第七篇 綜合 第一章 總說迷悟 第二章 著與信 第三章 惑與解 第四章 業(yè)與行 第五章 報與證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六趣  今明六趣,當以三事:一因,二緣,三果。妄惑為因,作業(yè)為緣,受報為果。由根塵識等、境受想等之妄惑,起身口意善惡等之作業(yè),獲苦樂依正現(xiàn)后等受報。六趣因果,大宴可知?! 〉谝还?jié) 妄惑為因  凡夫一切心境,無非由妄惑而起,所以妄惑為因也。妄為虛妄,惑為迷惑。由心虛妄,對境迷惑,則能顛倒事理,是為妄惑。因謂原因,此之妄惑,乃為六趣作業(yè)受報之根原也。凡根塵識等,境受想等,無非凡夫虛妄迷惑心之所成就。六趣妄惑,大要可知?! 〉谝粭l 六根  凡夫只認現(xiàn)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塵,而生六識。所謂六根者,先言根義,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義。以能對境生識,故謂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能見色者是。以能對色而生眼識,故謂眼根。  二、耳能聞聲者是。以能對聲而生耳識,故謂耳根。  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對香而生鼻識,故謂鼻根?! ∷?、舌能嘗味者是。以能對味而生舌識,故謂舌根?! ∥?、身能感觸者是。以能對觸而生身識,故謂身根?! ×⒁饽苤ㄕ呤?。以能對法而生意識,故謂意根。  此之六根,尚有其他六受、六人、六處等名義,另詳他章,茲不細及,以免繁絮。  第二條 六塵  依于六根所接之塵有六:謂色、聲、香、味、觸、法,是為六塵。塵即染污之義,以能染污情識之故?! ∫弧⑸^眼所見者,如明暗質(zhì)礙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謂色塵?! 《?、聲謂耳所聞者,如動靜美惡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謂聲塵?! ∪?、香謂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謂香塵?! ∷?、味謂舌所嘗者,如咸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謂味塵。  五、觸謂身所感者,如離合冷暖等。以能染污身根,故謂觸塵。  六、法謂意所知者,如生滅善惡等。以能染污意根,故謂法塵?! 〈酥鶋m,尚有其他六欲、六人、六處、六境、六賊等名義,茲不繁及。  第三條 六識  依于六根,接于六塵,所生之識有六,謂之六識。識者了別之義,以能了別諸塵之故。六識者:  一、眼識即見色之(見)是?! 《?、耳識即聞聲之(聞)是。  三、鼻識即嗅香之(嗅)是?! ∷?、舌識即嘗味之(嘗)是?! ∥濉⑸碜R即感觸之(感)是?! ×?、意識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識,即見、聞、嗅、嘗、感、知之義,又有六情之名,茲不贅及。  第四條 三境  由彼六識,對于根塵,所現(xiàn)之境有三:謂順、違、俱非、之三者是。境者,心所游履攀緣之處也?! ∫?、順境謂于情順適之境?! 《⑦`境謂于情違逆之境。  三、俱非境謂于情不順不違之境?! 〉谖鍡l 三受  對于三境,感受之情有三:謂苦、樂、不苦不樂是。受者,領(lǐng)納外境也。  一、苦受領(lǐng)納違情之境,起苦痛之感也?! 《?、樂受領(lǐng)納順情之境,起樂適之感也?! ∪?、不苦不樂受亦名舍受。領(lǐng)納不適不逆之境,苦樂之感,皆舍離也?! 〉诹鶙l 三毒  對于種種之境,所感受者,于是起想。其想有三:  一、貪對于順境,所感樂受,而起貪欲之想,是謂之貪,貪者染著為性。  二、嗔對于違境,所感苦受,而起嗔恚之想,是謂之嗔,嗔者憎恚為性?! ∪?、癡對于違順諸境,苦樂諸受,而起與道理相違愚癡之想,是謂之癡,癡者迷暗為性?! 〈巳^之毒者,毒以沉毒為義,從喻得名。如毒蛇毒藥,觸必傷人,服必傷命。此三亦爾,能害眾生,壞其善心,故名為毒也。

編輯推薦

  綜括佛學之歷史,總結(jié)佛學之一切名詞、要義、為佛學法義之集大成。全面詳述佛學之法統(tǒng),統(tǒng)合次第,敘列法相,詳細解說。既綜合,又列舉,有顯有密。由淺入深,層層次第,如剝筍然?! ∮晌淖盅芯糠鸱ㄓ卸ǎ阂粚哟危比?。層次者,由淺之深,層層次第,如剝筍然。剝開一層,更進一層是也。直入者,由一直進,深求究竟,如鑿井然,專就一處,窮其底蘊是也。又如由縱橫二面觀經(jīng)緯然,層次者,而橫屬也。前之各篇,層層次第,第一法所有事也。茲篇綜合,就一義羅列,第二法所有事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佛學基礎(chǔ)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0條)

 
 

  •   是研究佛學及有佛教信仰的人士的必備佳書,涵蓋幾乎所有的佛學名相,絕對是精品中的精品
  •   今天剛收到書,仔細考察了封面,略翻閱了一下,謹把第一手印象表之如下:1.此書裝幀考究,風格古樸(不單封面,目錄內(nèi)容均與眾不同),紙質(zhì)也好;2.此書沒有一句白話,全都是文言(連序言都是),不過不是很深,須得有一定文言基礎(chǔ)的人方可看懂,以敝人之見,閱者以具高中文言水平才好;3.全書內(nèi)容翔實,配以各種圖表,系統(tǒng)而透徹地解釋了佛學的基本術(shù)語、理論。對于真有學佛之意的人來說,這真的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書!
  •   絕對好書,我是在圖書館不經(jīng)意發(fā)現(xiàn)的,翻閱幾頁愛不釋手,決定這樣的書應該買一本常備案頭,對于佛學有興趣但頭緒不是很清晰的朋友應該買一本學習,對于佛學有研究欲精進的朋友也應該人手一冊。
  •   佛學入門的好書,系統(tǒng)完整,阿彌陀佛~
  •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   好書!真心推薦!
  •   發(fā)貨快 還沒來得及看呢 印刷質(zhì)量很好
  •   值得看,入門很好
  •   關(guān)于外行是本入門的好書!
  •   運送速度很快,
  •   這本書不錯,但是我的文言文水平很差,即使這本書的文言文很通俗,但看這本書對我來說還是比較需要腦袋的。
  •   不是很通俗,不適合做入門書,內(nèi)容是不錯的
  •   很有條理,一種別樣的辭典
  •   值得購買,作為工具書缺少索引比較遺憾。
  •   打基礎(chǔ)的一書,就是詞匯太多,看起來費勁。
  •   內(nèi)容過粗
  •   內(nèi)容也很不錯,特別喜歡的是那個封面,很典雅。
  •   書是經(jīng)典書,內(nèi)容很全面。不過要說“基礎(chǔ)”二字,真的……這恐怕是對已經(jīng)入了門的人來說吧,如果自己沒有點基礎(chǔ),還真看不懂這個“基礎(chǔ)”。
  •   看不懂,太深奧了,建議不要購買
  •     這本書的書名很是不起眼,如今市場上什么佛學入門、佛學基礎(chǔ)講義等等,太多了,內(nèi)容大同小異,并且多是從歷史、宗派、人物等等來些,用我的話來說,就是俗!
      這本書不同了,這本書的內(nèi)容,非常的值得一看,就我十年的淘書史來說,這么一本佛學方面的書,倒是第一次看到,對于這本書,我給它一個比喻:地圖!
      對于研究教理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工具書;對于實證的人來說,這是一本指導地圖;對于非佛教人士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好的認識佛教內(nèi)涵思想的書,并且次第鮮明。
      說得再直白一點,這本書就是給我一種什么感覺呢?一種電腦中資源管理器的感覺。
      提納攜領(lǐng),是本書的特色 ̄ ̄!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