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北京圖書館 作者:國家圖書館 編 頁數(shù):260 字數(shù):26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為了便于領導干部更好地從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拓寬人文視野,認識和把握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提高領導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自2002年開始,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了“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內(nèi)容涉及歷史、文化、民族宗教、文學、政治、社會學經(jīng)濟學等諸方面,作者均為享譽國內(nèi)外的著名專家學者,像任繼愈、李學勤、戴逸、田余慶、湯一介、樓宇烈、寧可、馬大正、方立天、葛劍雄、何芳川、龐卓恒、吳江、趙汝蘅等,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縱橫國際與國內(nèi)、歷史與現(xiàn)實。
作者簡介
國家圖書館,1998年12月12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北京圖書館更名為國家圖書館,對外稱中國國家圖書館。
書籍目錄
吳江 淺談京劇文化趙汝蘅 怎樣欣賞芭蕾黃小曼 怎樣欣賞歌劇范迪安 俄羅斯油畫的藝術特征與文化內(nèi)涵葉嘉瑩 論蘇軾詞 陳綬祥 中國書畫與中華文化 陳維亞 中國民族舞蹈的欣賞 郭小凌 大英博物館250年珍藏展與世界歷史200萬年 俞孔堅 城市景觀之路——通向生態(tài)與人文理想 馮遠 法國印象派繪畫藝術欣賞王曉鷹 話劇藝術的魅力 賈磊磊 光影百年·映現(xiàn)人生——電影藝術欣賞 徐沛東 如何欣賞音樂邵大箴 淺論意大利人文主義藝術——兼說中國人對它的認識 詹福瑞 “文明的守望”——中華古籍特藏珍品及保護 顧夏陽 中國樂器和器樂藝術
章節(jié)摘錄
吳江 淺談京劇文化 享譽世界的三大古典戲劇包括古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及中國戲曲。其中中國戲曲是這三者之中惟一始終不曾中斷,一直活躍在舞臺上的古老劇種。2000多年前,古希臘的悲喜劇和印度的梵劇就比較繁榮了,而中國戲曲,就我們目前掌握的材料,從《永樂大典》戲文3種中的《張協(xié)狀元》這個時期算起,僅有800年左右的歷史,也就是在宋元之際,中國戲曲才真正形成了。古希臘的悲喜劇和印度的梵劇,從其誕生、繁榮之始就活躍在舞臺上,以后逐漸絕跡。中國的戲曲則不同。它雖然誕生較晚,但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至今依然活躍在舞臺上?! ≡谌珖?00多個戲曲劇種中。京劇是觀眾最廣泛、最有代表性的劇種。京劇剛產(chǎn)生的時候叫皮黃戲,又叫京腔大戲,后來叫京戲、京劇,在臺灣和海外,也稱為國劇?! 【﹦≌Q生于晚清的咸豐、同治年間,即距今約150年之前。它是在中國戲曲發(fā)展到巔峰時期,在清代由皇家知識分子和眾多藝術家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化工程。根據(jù)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有關昇平署的資料可知,京劇的產(chǎn)生與當時的政治形勢密切相關。晚清時期,社會混亂,人心思變。為維持封建統(tǒng)治。一大批皇家知識分子為京劇的形成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推動的工作。當時有很多徽劇、漢劇的藝術家們,也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由于皇家直接參與了京劇形成這項工作,所以京劇本身的文化含量是比較高的,在當時全國出現(xiàn)的戲曲劇種當中,它的文化含量最高。由于當時是通過經(jīng)商和京官兩條途徑推廣開的,所以京劇的觀眾很快地就從大的都市到大的港口,逐漸輻射開來,最終形成了國際最有影響的劇種。清光緒年問出現(xiàn)了一幅沈容圃畫的《同光名伶十三絕》,其中有老生程長庚、盧勝奎、張勝奎、楊月樓,文武老生譚鑫培,小生余小香,旦角時小福、余紫云、梅巧玲、朱蓮芬、郝蘭田,丑角劉趕三、楊鳴玉。它說明同治、光緒年間戲曲行當發(fā)展的情況,也是畫家為戲曲演員樹起的第一塊豐碑?! 【﹦〉膬?nèi)容主張文以載道,劇情多以形象地宣傳道德,高臺教化為主。形式上繼承了傳統(tǒng)美學“有無相生”、“立象盡意”的寫意性。程式性的表演以夸張和象征的方式展示出中國古代社會對善惡美丑的道德取向。強調(diào)整體美感的中國京劇形成了與各國戲劇迥然不同的獨特藝術風格,是被世界公認的三大戲劇流派(前蘇聯(lián)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國的布萊希特、中國的梅蘭芳)之一。 在這里我要著重介紹一下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梅蘭芳是中國京劇“四大名旦”之一,他的表演風格雍容華貴、典雅大方。他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有閨閣千金,如《宇宙鋒》中的趙艷蓉、《風還巢》中的程雪娥;有氣度不凡的貴婦人,如《貴妃醉酒》中的楊貴妃;有受盡生活磨難的女性形象,如《生死恨》中的韓玉娘;也有地位卑下的女婢,如《千金一笑》中的晴雯;還有當代女性形象,如《鄧霞姑》中的鄧霞姑……梅蘭芳為戲曲人物畫廊增添了不少光彩照人的新形象,對旦角聲腔表演的發(fā)展有突出的貢獻。除此之外,那就是他用畢生精力使中國京劇走向世界,他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個率團走向世界舞臺演出的藝術家。他還用多種形式,如小型戲曲服飾、臉譜展覽、演出精彩京劇歌舞片段等,介紹中國戲曲文化,以至于外國朋友訪問中國一定要觀“梅劇” (即梅蘭芳的演出)。他們稱中國戲曲為“梅蘭芳體系”。中國戲曲在世界文化藝術中所取得的地位,與梅蘭芳所做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以歌舞演故事”的綜合性是中國戲曲,也是京劇的第一個特征。京劇繼承了中國文化包容性的傳統(tǒng),在藝術形式上,集歌舞、說唱、武術、雜技、相撲、村歌俗曲于一身;在文學樣式上,融詩、詞、史、賦、俗講、話本小說諸文于一爐;在直接的綜合上,化徽、漢、昆、梆諸劇及胡漢夷狄眾樂為一體。它真正做到了海納百川、兼收并蓄,故而形成包容百家、自成一統(tǒng)之勢。 在這里我想舉樂器和劇目方面的例子來說明京劇的包容性。大家都知道,京劇的主奏樂器是胡琴,顧名思義,胡琴不是我們中原地區(qū)的樂器,它來自少數(shù)民族。另一個樂器月琴也是少數(shù)民族的。我們中國的樂器中,最早漢族地區(qū)的樂器,一般都是一個字,笛、簫、鼓屬于這類,箏、琴也屬于這類。凡是兩三個字的,基本上就是少數(shù)民族的樂器。由此可見京劇對其他樂器的吸收面之廣?! ≈劣趧∧糠矫?,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現(xiàn)代戲,《紅燈記》、《沙家浜》《杜鵑山》等等都屬于這類戲,它們都不是京劇的原創(chuàng)。以《紅燈記》為例,中國京劇院演出的《紅燈記》是根據(jù)上海愛華滬劇團同名滬劇本改編的,編劇阿甲、翁偶虹,導演阿甲。滬劇本取材于電影文學劇本《革命自有后來人》。根據(jù)電影文學劇本改編的還有昆曲《紅燈記》、京劇《革命白有后來人》。兩出京劇都參加了1964年全國京劇觀摩演出大會,同一題材的兩出京劇各具特色。所以說京劇真正的原創(chuàng)是地方戲,像滬劇、話劇、歌劇都是原創(chuàng),而京劇把它們拿過來,通過自己的加工、改編以后,就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代表性的劇目。這一點突出地表現(xiàn)出京劇的極強的包容性,它通過吸收別家來發(fā)展自己,這正是它為什么能夠持續(xù)發(fā)展,贏得更廣泛觀眾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奶卣魇峭ㄟ^具體的劇目來展現(xiàn)的。為方便大家的理解,加深對京劇的認識,下面我采取邊舉例邊說明的方式為大家介紹。 《春草闖堂》描寫相府小姐的侍女春草為搭救見義勇為的青年薛玫庭,闖公堂替小姐冒認夫婿,引出一串啼笑皆非、最終弄假成真的故事。其中“行路”一場,表現(xiàn)縣官胡進坐轎隨春草去相府找小姐對證夫婿是真是假的情節(jié)。這場戲充分展示出京劇的特點,它“有對話,不是話??;有歌唱,不是歌??;有舞蹈,不是舞劇”,而是以獨特的民族方式載歌載舞地演故事,在歌舞表演中刻劃人物內(nèi)心活動,推動劇情發(fā)展。臺上6個演員什么道具也沒有拿,就憑他們在空曠的舞臺上表演,大家就能看明白:縣官坐在轎子 里,一會兒上山,一會兒下坡,一會兒又從轎子里摔出來了。通過演員的表演,通過他們的舞蹈與對唱,不但把故事情節(jié)展現(xiàn)給了觀眾,而且將縣官和春草之問的內(nèi)心沖突也表達得清清楚楚。這就像齊白石先生畫的蝦,雖沒有畫出水和水中的環(huán)境,可是人們僅憑那只蝦的須向后捋著這一點,就知道那是一只在水中游動的活蝦。要做到這一點,正是借助于京劇的第二個特征——虛擬性?! √摂M性,立天地萬象于半畝氍毹,借唱念做打演古今傳奇,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變?nèi)f化;車亦步,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自由的時空,借傳神的表演,喚起觀眾的無限遐思。在最經(jīng)濟的舞臺上表現(xiàn)出無限大的場面、無限廣的空間、無限長的時段和無限隱密的內(nèi)心。同時采取的又是最尊重觀眾,允許觀眾主動參與的形式。這就是中國戲曲藝術繼承古典美學寫意性的特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