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獅

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作者:梁欣立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石獅是一種雕刻藝術(shù),是中國特有的,在中國有很大的普及性,是中國的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已有之,而北京因為是六朝古都,石獅很多,等級很高,確實值得研究。本書正是梁欣立先生對北京古獅的研究專著,在書中作者林林總總講述了百來只石獅子的故事……   本書根據(jù)古獅的擺放地,按皇宮、王府、林園、寺觀、墓地、望柱等分類,對北京地區(qū)現(xiàn)存的古獅進行分類。每一尊古獅作者都親自考察過,因此書中有對每一只“古獅”的細致描寫,還有不同角度拍攝的圖片與文字相互印證,本書既可供學者專家學習參考,也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書籍目錄

序?qū)懺谇懊娴脑捯?、中軸線、紫禁城的古獅 正陽門石獅 天安門前石獅 端門后兩對石獅 太廟丹陛石舞獅 社稷壇的外來獅 太和門銅獅 寶蘊樓石獅 斷虹橋石獅 乾清門鎏金獅 養(yǎng)心門鎏金獅 寧壽門鎏金獅 養(yǎng)性門鎏金獅 旗桿座石獅 堆秀山石獅 東華門內(nèi)石橋望柱獅 收集來的石獅 壽皇殿石獅二、寺觀古獅 福佑寺石獅 賢良祠石獅 廣濟寺石獅 白塔寺石獅 廣化寺的古獅 匯通祠石獅 雍和宮的古獅 智華寺石獅 白云觀石獅 報國寺石獅 法源寺的古獅 覺生寺的古獅 西黃寺石獅 碧云寺石獅 臥佛寺石獅 大覺寺石獅 護國祜民觀音禪林石獅 上莊東岳廟石獅 靈光寺石獅 慈善寺石獅 中頂岱岳普濟宮石獅 戒臺寺石獅 潭柘寺石獅 靈鷲禪寺石獅 云居寺石獅 元圣宮石獅 真武廟磚雕獅 丫髻山石獅三、王府門前古獅 醇親王舊府石獅 攝政王府石獅 恭親王府石獅 濤貝勒府石獅 和親王府石獅 和敬公主府石獅 孚郡王府石獅 豫親王府石獅 鄭親王府石獅 敬謹親王府殘石獅四、園林、墓地古獅 永安橋石獅 鐵影壁上元代獅 華藏界牌坊前石獅 郭沫若故居石獅 箭桿胡同門墩獅 新華門石獅 紫光閣石獅 孫公園石獅 樂善園的古獅 北京大學西門石獅 鏡春園石獅 清華大學西門石獅 清華園工字廳石獅 圓明園的石獅 頤和園的古獅 靜宜園銅獅 十三陵牌坊石獅 十三陵神道石獅 思陵碑座浮雕獅 利瑪竇墓獅頭 萬安公墓石獅 袁家墳石獅 延慶縣烈士墓石獅 東平王朱能墓石獅 金成明牌坊石獅 伊桑阿墓石獅 趙將軍墓殘石獅五、望柱古獅 西什庫教堂石獅 輔仁大學欄柱石獅 十七孔橋石獅 盧溝橋石獅 永通橋石獅 通運橋石獅六、散落京城內(nèi)外的古獅 北大醫(yī)院內(nèi)石獅 電教館內(nèi)石獅 柳蔭街四川飯店石獅 話劇團內(nèi)石獅 文津街古籍館石獅 北新華街112號石獅 東交民巷15號石獅 民間遺留的石獅 回民小學鑄鐵獅 釣魚臺國賓館的古獅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石獅 昌平公園石獅 昌平六街小學石獅 昌平一中石獅 十三陵水庫石獅 四海中學石獅 李四官莊石獅 永寧鎮(zhèn)石獅 獅子營村石獅 舊縣村石獅 大柏老村三石獅 西五里營石獅 密云縣圖書館石獅 檀營石獅 古北口石獅 模式口過街樓石獅 蘆城石獅 巖上村石獅 通州城石獅七、文物單位收集的古獅 孔廟收集的古獅 先農(nóng)壇收集的石獅 田義墓收集的石獅 靈照寺收集的古獅 北京石刻藝術(shù)博物館收集的石獅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目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京古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題材。前些時專門去盧溝橋拍了各時代各姿態(tài)的石獅,也看了北京電視臺拍的紀錄片《北京的獅子》。拿到此書翻一下,內(nèi)容更全面。
  •   這本書非常好看,很滿意!
  •   內(nèi)容很豐富,但寫的還不夠透徹
  •   還不錯了。沒有看完呢!等我看完了再做評語!?。。?!
  •   文字內(nèi)容太少,印刷效果也差。
  •   這種類似8寸照片的扁長形翻本,看起來很是舒服,便于翻閱。圖像清晰,描述明了。如果是彩色就更完美了。
  •   非專業(yè)但資料全啊 謝謝作者
  •     古獅的形象來源于獅子,獅子本不是中國的物種,是從西域傳來的。傳說佛祖釋迦摩尼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從此,獅子成了佛法威力的象征。《智度論》中說:佛為人中獅子,釋迦以獅子勇猛精進,為文殊騎者。
      古獅的首次亮相,在東漢。那時候,它體態(tài)健碩,長有雙翼襯翅紋,有的頭上還生有虬角。它昂首張口、曲背翹臀,躬軀斂腹、勢若氣虹,可以像龍一樣上天入地。是它在彰顯法力無邊大能,還是在向這片神州大地告知自己的到來呢?
      唐代,古獅不再四腳站立,也不再劍拔弩張,而是就地而坐。是它放松了對周圍的警惕,還是周遭的過往不再令自認為足夠強大的它警覺了呢?
      宋代,古獅進一步被馴化:項圈、綬帶、瓔珞、鑾鈴、鎖鏈等馴化標志開始出現(xiàn)在其身上,那種令群獸懾服的野性正在消退。它遙望北方,透露出俯首稱臣的姿態(tài)。是它在感懷燕云十六州的淪喪,還是在奢求遼金的寬恕呢?
      元代,古獅從帝王宮闕鎮(zhèn)守、佛教圣獸、道家信仰,逐漸蛻變成更為普羅的能獸,開始廣泛現(xiàn)身在寺廟、祠堂、塔、梁、橋等建筑周圍。是它覺得自己真的無所能無所不能了,還是感到危機四伏,需要去庇佑的種種,太多了呢?
      明代,古獅逐步完成了向家獅的過渡,有的甚至戴上了口嚼子。它低下了曾經(jīng)高高揚起的頭,由昂首嘯天,威武彪悍變得神態(tài)肅然。是它在自身的使命感中內(nèi)斂,還是在默默冥想,為自己的主子無奈呢?
      傳說明末李自成進京,軍隊開至承天門(現(xiàn)為天安門),闖王抬頭看到牌樓上的“承天之門”四個大字后大怒,他舉起弓來,認扣彈弦:“我叫你還承天!”這一箭正中匾額上象征承天啟運,受命于天的“天”字上。在軍隊的歡呼聲中, 闖王托槍催馬,繼續(xù)開進,離門口的石獅子越來越近。只見石獅子低眉怒目,仿佛注視著大明王朝最后的這段路…“王爺留神,獅子動彈了!”闖王大驚,向著獅子挺槍直刺,頓時火花四濺。直到現(xiàn)在,天安門門口的石獅子身上還留有當年被刺的槍痕。
      清代,古獅出落得異常精致,開絲、雕花、透鏤…極盡奢華之能事。它尾毛盤花、后背盤錦,身子下面壓著五谷米、金錢幣、和護符。更令人叫絕的是承載它基座,上面滿滿當當?shù)匿伾w著各種細密精湛的紋飾與圖案,鋪錦地——仿佛華麗的織錦一般。是它在炫耀帝國的物阜民豐呢,還是矯枉過正地證明自己的正統(tǒng)呢?
      民國,古獅作為一種民族化、程式化、裝飾化的元素,開始在大街小巷嶄露頭角。這頭穿越時空的精靈,從最初的原始、野性與粗獷一步步被馴化:翅膀退化了,虬角消失了,鬃毛演化為卷毛,身姿逐漸變得臃腫富態(tài),蹲踞的姿勢中帶有蜷縮感,曾經(jīng)鋒利的尖牙利爪也越磨越圓了,有些身上甚至出現(xiàn)了哈巴狗的影子。
      歷經(jīng)了將近2000年的漫長演化,古獅最終形成了“北獅”與“南獅”兩種大體風格。
      北獅,厚重、威武,它那不怒而威的姿態(tài)中,透著一股皚皚白雪中北方部族金戈鐵馬的王者霸氣;
      南獅,靈動、飄逸,它那卓越優(yōu)雅的身姿,仿佛浸潤在秦淮煙水、姑蘇畫廊、西湖山色間的吳風楚韻中。
      傳統(tǒng)文化中的古獅都是成對的出現(xiàn),大部分都是雄獅在左前爪按繡球,預示統(tǒng)一環(huán)宇、江山永固;雌獅在右前爪按小獅子,預示子嗣昌盛、多子多福。這其中,也暗合了帝王將相的昭穆之制與民間百姓男左女右的審美。
      古獅頭上漩渦狀鬣毛紋絡也是從佛教造像傳承過來的,據(jù)說螺旋卷兒的數(shù)目也有嚴格的等級限制,除為帝王鎮(zhèn)守的石獅之外,為王公大臣服務的石獅最多能有十三個卷兒,號稱“十三太?!薄?
      那時候,想要把古獅安放在目的位置,絕非易事。且不說鎏金銅鑄的,即便是漢白玉的古獅,也重達萬斤。動輒數(shù)十、上百人的團隊,先向古獅焚香跪拜,然后用埋土、杠桿、滾木、繩拉馬拽等方法,歷經(jīng)漫長的時間,慢慢將它挪動到位。挪獅就是挪佛啊,在一步一個腳印的路途中,那些人的心靈一定是極為虔誠的。
      曾幾何時,人們不再對古獅心存敬畏了?曾幾何時,古獅成了舊社會的衛(wèi)道者了?文革時期破四舊,暴露在公共環(huán)境里的石獅子,佩戴的鑾鈴、口含的珠子基本上都被人為敲掉;斷腿、削鼻、裂唇、敲牙,已算是輕傷,更有甚者,臉部被整個挖掉,令人不忍卒目。在破舊立新的日子里,古獅迎來了“諸神的黃昏”。
      解放以后,真正意義上的古獅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現(xiàn)代石獅子雕塑品。滄海桑田,現(xiàn)代石獅子開始量產(chǎn)了,可以自由買賣了,老百姓可以摟著它們照相了,公司、飯館兒、商場、寫字樓門口也都可以應景地擺上倆兒了....它從須彌臺上摔了下來,變成了城市建筑中的裝飾品。雖然石窩的電鋸還在刺啦刺啦的響著,嗆人的白色粉末漫天,但是古獅的靈魂早已離開了。
      “獅,以大智慧大威德降伏外道,不在輪回中”。是我們用千萬只世俗的手,將它拖入了六道塵境。從威風凜凜到憨態(tài)可掬,從鎮(zhèn)守護法到裝飾型寵物,古獅身形的演化,映射出了我們這個民族文化的變遷。是馴化還是退化,是與時俱進還是黯然消亡,佛者無說。
      
      
      圖文版:http://www.douban.com/note/68336097/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