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作者:朱鋒 頁數(shù):304 字數(shù):30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日安全與防務交流:歷史、現(xiàn)狀與展望》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和討論了安全與防務交流的理論及其對安全環(huán)境及安全政策的影響。第二部分則盡最大努力對中日安全與防務交流的歷史與現(xiàn)狀進行客觀描述。第三部分則對中日安全與防務交流進行評價及展望。從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雙方專家學者都以同一個題目撰寫論文,介紹中日雙方在同一個論題上各自的主張與看法,借此進行比較研究。
書籍目錄
序言
第1章 安全與防衛(wèi)交流的理論考察——日中安全與防衛(wèi)交流之展望
第2章 中國的安全保障——防務交流的背景、定位與評價
第3章 日本安全與防務交流的歷史
第4章 中日防務交流的歷史與現(xiàn)狀
第5章 日本的安全政策與日中防務交流——建立互信、危機管理、安全合作
第6章 中日防務交流機制——目的與效果
第7章 對日中安全與防務交流的評價——日本的視角
第8章 對中日安全與防務交流的評價——中國的視角
第9章 對日中安全與防務交流的展望
第10章 中日安全與防務交流今后的展望
特別寄稿 推動中日安全與防務交流構筑中日戰(zhàn)略互信
專欄1 日中校官級交流
專欄2 “中日東北亞安全問題研討會”項目的發(fā)展軌跡
附錄1 中國國防部和日本防衛(wèi)省發(fā)表的聯(lián)合新聞公報
附錄2 中日安全與防務交流大事記(1974-2009)
結語 探尋中日防務合作與安保交流的新時代
章節(jié)摘錄
第三,兩國現(xiàn)代化進程和融入國際社會的時間不同,兩國兩軍的國際化程度不同,更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兩國防務人員在參與防務交流和安保合作時的個人表現(xiàn)與觀念認知的不同?! ∪毡疽呀?jīng)高度國際化,更確切地說,已經(jīng)高度地“西方化”。中國的改革開放才起步了31年,中國還處于國際化遠遠沒有完成的成長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活躍的、全方位、寬領域的軍事外交,也只不過10年。傳統(tǒng)中國對外軍事交往的“第三世界導向”要轉變成和日本、美國這樣的“西方世界”的主導者進行交往,無論從人才準備、語言技巧、經(jīng)驗積累,還是從思想觀念等各方面來說,都必然要經(jīng)歷一個較為漫長的磨合與更新的過程。而日本的防衛(wèi)官員是美日兩國軍事力量一體化進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面對中國軍方防務交流人員這樣的“新手”,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在參與中日安保合作項目與防務交流10年內,筆者看到了太多這樣的“細節(jié)”產(chǎn)生的差異,甚至錯覺。中日兩國的防務交流與安保合作,是兩個國家在國際參與程度和軍事文化上幾乎完全不同的兩個防務部門之間的交流。對于這樣的差異,兩國必須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谒模捎谝廊贿€存在的釣魚島領土爭議、東海專屬經(jīng)濟區(qū)劃界、東海油氣田開發(fā)、歷史問題以及國民情感等因素,中日政治與安全關系依然脆弱。2010年9月發(fā)生的釣魚島海域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艇之間的“碰撞事件”引發(fā)了兩國關系的新動蕩。如何避免出現(xiàn)類似的沖突,如何防止中日雙方在釣魚島等爭執(zhí)海域的主權沖突造成不必要的軍事對抗,中日兩國防務部門的交流與合作不僅任重道遠,更是擔負著從戰(zhàn)略層面穩(wěn)定中日關系的歷史性責任。釣魚島中國漁船扣押事件顯示了中日建立海上危機管理機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聯(lián)系到2010年4月中國艦隊通過日本宮古海峽所引起的日本國內的喧嘩和不安,兩國軍隊如何建立艦隊使用國際水域時的通報制度,也成為中日增進互信的重要內容。這些問題事實上都為兩國的防務交流指明了新的方向?!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