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記憶

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作者:劉人偉  頁數:262  字數:16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后記  本書即將付梓之際,回顧自己一年來的編寫過程以及在國內外的采訪經歷,內心充滿了感激之情。  此書是在江澤民同志關心指導下編寫出版的。他親自為本書定名、作序并題寫了書名。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一汽、二汽、南汽和莫斯科利哈喬夫汽車廠,以及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其中,一汽檔案館和利哈喬夫汽車廠廠史展覽館提供了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 ∫黄纳蛴姥浴⒍趴?,南汽的李代勝,二汽的田潤生、張雪清,北京的王本高、張心坦,上海的夏文、倪慧敏、郭繩祖等同志給予了我許多幫助,基列夫的女兒娜塔莎向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素材?! ‖F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以及曾在中國駐俄使館工作過的楊暉、許昌志等同志對我的采訪和編寫給予了熱情關心和幫助。

內容概要

基列夫是20世紀50年代蘇聯援建我國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時派到一汽工作的動力專家,他在華工作近四年,工作認真,嚴格要求,精益求精,對一汽的動力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貒院蟮膸资隁q月,他始終密切關注、關心一汽和中國。中蘇中俄關系恢復正常后,他繼續(xù)為兩國經濟貿易合作、為中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在中國工作期間,他還與以江澤民同志為代表的一汽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本書客觀真實地記錄了基列夫專家在中國的工作和業(yè)績、他的白求恩式的國際主義精神、他的高尚品格以及他和江澤民同志持續(xù)半個世紀的偉大友誼。江澤民同志感到基列夫專家專業(yè)技術精湛,對中國感情深厚,對中國貢獻巨大,精神尤其可嘉,是當年蘇聯援華專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親自提議基列夫專家在華工作時的翻譯劉人偉同志撰寫本書,并親自為本書題寫書名并作序,以為紀念,。

書籍目錄

引 子第一章 沸騰的黑土地首批來到一汽的蘇聯專家 第一個難題向基列夫“提意見”小個子,大專家第二章 一汽的“白求恩”“責任心特別重要” “要為中國的建設節(jié)約每一分錢”春天里的三場攻堅戰(zhàn)寬與嚴的變奏第三章 “人才工程師”趕鴨子下水專家翻譯的日記江澤民同志是總動力師的最佳人選第四章 與君離別意最后一班崗 “我真是舍不得離開一汽啊” “大躍進”中的問候別時容易見時難第五章 跨越32 年的握手中南海的歌聲重返“夢境”浦江邊那座充滿活力的大都市第六章 風從東方來人在畫中游給南汽的建議大山深處的朋友莫羅節(jié)茨(好樣的),中國!釣魚臺話別第七章 常駐莫斯科的“一汽人”雪夜站臺上,老人孤獨的身影供熱,110℃中國人的“守護神”第八章 忘年交契斯大林格勒的勝利雕像為什么是位俄羅斯婦女烤包子和一句諺語 “我的心永遠留在了中國的土地上”第九章 海內存知己相聚莫斯科兩件棉毛絨上衣克里姆林宮之夜 “請?zhí)嫖艺洳亍眮碜灾袊嗣竦膼鄣谑?光榮的人生檔案苦難中的成長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部長表彰令來華前的鑒定回到蘇聯后的日子完美的謝幕余音 追尋的蹤跡中國的“基列夫蹤跡”莫斯科的“基列夫行程”基列夫的意義 后 記

章節(jié)摘錄

  紀念基列夫同志  江澤民  尼古拉?雅科夫列維奇?基列夫是20世紀50年代初來華工作的一位蘇聯專家。他于1954年1月來華擔任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設總動力專家,同廣大一汽建設者共同奮斗近四年,為一汽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我當時曾同他一起工作。如今,基列夫同志已經去世14個年頭了,但我始終記得他為工作忙碌的身影和他的工作精神。我覺得很有必要寫一寫基列夫同志,表達我們對他的緬懷,感謝他為新中國建設和中蘇兩國人民友好作出的貢獻。這本書側重寫了基列夫同志在一汽工作的情況,寫了他同我的交往  和友誼,寫了他的中國情結?! 』蟹蛲臼菑目嚯y中成長起來的,經歷了殘酷戰(zhàn)火的磨煉,形成了堅韌的性格和執(zhí)著的事業(yè)心。他本是一名普通工人,但他奮發(fā)努力、刻苦鉆研,一邊工作、一邊讀書,自學成才,從一名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青年成為一名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知識的技術專家。在一汽的歲月里,基列夫同志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中國同志極端熱忱?! ∷黄麆恿ㄔO者們日夜拼搏,以一絲不茍的敬業(yè)精神  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共同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高質量地建成了一汽動力系統,并全面安全投入運行。在一汽建設的關鍵時刻,他一次又一次推遲歸國日期,留下來同我們一起攻堅克難?;蟹蛲臼峭黄鸸ぷ鬟^的每位工人、技術人員、干部的良師益友,大家情誼深厚、感情真摯。在當時各方面條件都比較艱難的條件下,一汽能夠三年建成投產,基列夫同志功不可沒?! ?957年,在即將離開長春回國前夕,他要我們把全廠動力師和檢查員集中在一起,作了臨別贈言。他對一汽動力系統哪里有薄弱環(huán)節(jié),可能發(fā)生哪些故障,該如何處理,動力師和檢查員應該如何做好本職工作,等等,事無巨細,都作了囑咐。最后,他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是動力系統的眼睛和耳朵,你們要熱愛本職工作,下決心在動力系統干一輩子。你們前途無量,一汽未來正常生產需要你們,少不了你們啊!”基列夫同志返回蘇聯后,始終保持著強烈的中國情結,他的心時刻與中國連接在一起。中國遭遇嚴重困難,他為中國朋友擔憂和牽掛。中蘇兩國關系惡化,他心情凝重,內心深藏著對中國的深情。中國取得偉大成就,他更  為中國人民欣喜。三十多年后,當他重返他曾經工作過和熱愛的中國土地時,當他在莫斯科見到中國朋友時,仍想著為中國再出一點力,再作一點貢獻。他深深熱愛中國和中國人民,矢志不渝,令人感佩?! “雮€多世紀過去了,曾同基列夫同志在一汽一起工作的中國同事如今均年事很高,大家回憶他時都記憶猶新?;蟹蛲救ナ篮?,他的夫人尼娜?吉洪諾夫娜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基列夫同志“是一個平凡的熱愛勞動的人,他的一生應該說是很有價值的”。不論在自己祖國的大地上,還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基列夫同志始終如一,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毛澤東同志在他的著名文章《紀念白求恩》中寫道:“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蔽矣X得,基列夫同志身上也有這種精神。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忘記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永恒的記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基列夫在中國工作了將近4年,參加一汽的建設,負責動力設施的施工,他對工作非常嚴謹,嚴把質量關,克服困難,完成建設任務,同時用具用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用蒸汽式火車頭代替鍋爐解決臨時蒸汽供應問題。一汽動力設施幾十年的正常運行基列夫功不可沒。上世紀80年代末中蘇關系正常后***與老朋友基列夫取得了聯系,他來到中國再次參觀一汽,并去了南汽、上海等地,看到中國發(fā)生的巨變。書中不僅生動的記述了一汽火熱的建設、基列夫忘我的工作,更是記錄了***同志與基列夫、基列夫與中國人民長達半個世紀的友誼。
  •   剛出的新書,早已收到,不好意思現在才評。送貨及時,服務很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