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作者:《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 編 頁數(shù):234
Tag標簽:無
前言
在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中,發(fā)達經濟體陷入全面衰退,中國等新興經濟體保持相對強勁的增長勢頭,成為世界經濟穩(wěn)定的重要來源。2009年10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指出,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將先于歐美等發(fā)達國家走出危機、實現(xiàn)復蘇?! 〉?,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新興經濟體的發(fā)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比如,對外部市場的高度依賴和內需不足的矛盾,制約著中國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如何在后危機時代走出一條新的發(fā)展道路,對新興經濟,對全球經濟,都有重要意義。 經濟發(fā)展方式存在的矛盾進一步突顯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帶來的沖擊和影響,應當說是長期而深刻的。它不僅對我國實體經濟帶來了沖擊,更重要的是它充分暴露出了我國發(fā)展方式中長期存在的一些矛盾?! 。ㄒ唬┙洕l(fā)展方式轉型與市場化改革不到位的矛盾 我們喊了許多年的壟斷行業(yè)改革,過去幾年也有一定的進展,但一些行業(yè)在應對危機中出現(xiàn)明顯的“國進民退”趨勢,民營經濟發(fā)展受到更大的沖擊。再比如,高能耗經濟和高碳經濟賴以生存的最根本的體制基礎,就是資源要素的行政控制和價格扭曲。 ?。ǘ┥鐣残枨筠D型與公共產品供給短缺的矛盾 我國已開始從私人產品短缺時代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但相應的社會體制改革還不適應這個時代變化的趨勢。公共產品短缺成為阻礙擴大內需。
內容概要
《改革要情參閱》直面社會發(fā)展轉型和改革所面臨的挑戰(zhàn)與危機,提供全面、實用的國內外政治、經濟資訊,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探討改革過程中隱藏或者可能爆發(fā)的種種重大問題。 《改革要情參閱》關注改革熱點與難點,匯集各階層對改革的訴求,借鑒海外啟示,梳理改革經驗,探討改革路徑,講真話、切時弊、出對策、為各級決策者和產官學媒搭建起信息交流以及探索和推動改革的平臺?! 陡母镆閰㈤啞芬灾醒霗嗤芯繖C構和宏觀決策部門的一流專家學者、高級智囊和政府官員為作者群,這也是決定了其內容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廣泛性。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代前言 后危機時代的中國改革國企改革不能“一賣了之” 當前國有企業(yè)改革的突出問題/郭春麗 總結改革經驗,應對未來挑戰(zhàn)/劉鶴 必須尋求對等“開放”/余云輝 制度變革是渡過危機的內在動力 / 陳功 我國步入發(fā)展型社會的改革戰(zhàn)略/遲福林 中國經濟改革為什么成功/許成鋼 中國能否在2020年進入創(chuàng)新型國家行列/巨建國 中國應致力于自我復興/黃平法院中央化是地方民主化的制度前提 法律統(tǒng)一與行憲的契機/汪慶華 重大事故司法問責豈能坐等行政決定/王琳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國資法/臧躍茹 郭春麗 感受法治的力量/傅達林 民主若干話題新議/許耀桐公權力腐敗危害加劇 公權力腐敗加劇,威脅改革存亡/周其仁 反腐治根在于用人制度/竹立家 中國非營利組織治理結構中的問題/田凱 問責制:政體改革的重要一步/羅筠 毒奶悲劇:政府角色混亂的后果 /韓朝華 高度警惕中國的生態(tài)危機/傅伯杰 尾欠稅費與村債化解/陳潔社會主義法制與人民本位論 基層人大代表選舉中的把關體系/邱家軍 中等收入選民是推動人大選舉的中堅力量/雷弢 人民本位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念/高尚全 改進人大代表名額分配制度/趙曉力 公民社會不能放縱“惡訪”/顧曉寧金融危機捧紅“資本論”? 美國“改寫資本主義”的國有化措施為了什么/陸一 歐美如何應對房市大調整/王微 日本的公共住宅供給政策/林家彬 日本德國如何應對產業(yè)空洞化/鄭勝利全球通脹,世界一體化的怪胎 后泡沫世界的陷阱/史蒂芬·羅奇 面對美國金融危機我們應該怎么做/嚴海波 世界格局的演變和中國金融發(fā)展戰(zhàn)略/陳平 構建中國金融國際博弈優(yōu)勢的戰(zhàn)略選擇/劉光溪 實行金融大發(fā)展戰(zhàn)略,應對全球調整風險 / 王晉斌 朱戎 閻衍 嚴格規(guī)范借殼上市行為/尹中立 讓民間借貸在陽光下運作/趙俊臣補貼農業(yè)不如放開糧價 “人口紅利”、“土地紅利”還能撐多久?/黨國英 走出三農困境需要兩個“反哺”/溫鐵軍 還權賦能是農村產權改革的核心/陳家澤 農村究竟需不需要大學生村官/蔡永飛 農民能力建設從公共服務改革開始/劉尚希醫(yī)改“死扣”為何總解不開? 從管辦分離到大部制:新醫(yī)改的組織保障 / 公共政策研究部 無錫醫(yī)管:解衛(wèi)生管理體制改革之困/茆同風 趙露霞 破除各地為政格局,建立全國統(tǒng)一社保關系 / 楊宜勇 辛小柏 譚永生 邢偉 價格沖擊下的貧民食品保障政策/朱玲權力制約從財稅制約開始 堅持稅務的“責”本位/斯蘭 讓稅務為經濟發(fā)展服務/李啟凡 “累退性”稅制推動收入差距持續(xù)擴大/許生 預算的人民性:構建新型預算制度的思想底蘊/李煒光
章節(jié)摘錄
自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實行改革開放30年以來,民主始終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由此形成了研究民主理論的熱潮,張揚了民主理念的普遍價值。30年來,我們已經就民主話題說了很多,其間自然也包含著不少的爭論、沖突,以至于使民主話題變得過于復雜、沉重?,F(xiàn)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必須很好地梳理一下在我們所說的民主話題中,哪些話題對于今后推進民主政治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并作出新的闡發(fā)。這樣,才會盡可能地使民主理論成為樸實、明確、簡捷、實用的道理,更緊密地聯(lián)系現(xiàn)實,發(fā)揮對實踐的有效指導?! ≡掝}一:民主是治理國家的根本制度 世界上自出現(xiàn)國家后,有兩種治國的根本制度,一為專制制度,一為民主制度。除這兩種制度之外,還找不出其他的第三種制度來。歷史上的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和法西斯主義國家,實行的是專制統(tǒng)治制度。資產階級掌權的國家和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是民主治理制度。我們說民主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制度,就是因為民主制度與專制制度是根本對立的。在治理國家是實行民主制度還是專制制度面前,人們無法回避。如果實行的不是民主制度,就必然實行專制制度。在實行民主制度不徹底的地方,也必然留有專制制度的痕跡。強調民主是治理國家的根本制度極為重要,對于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時至今日仍然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F(xiàn)在還總有人對民主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或者不過是口頭上說說,實際上并不把它作為治理國家的根本制度。須知,社會主義國家只能實行民主制度。這是因為,只有在民主制下,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國家制度在這里表現(xiàn)出它的本來面目,即人的自由產物?!裰髦篇氂械奶攸c,就是國家制度無論如何只是人民存在的環(huán)節(jié)”。這就清楚地說明,民主制度作為國家制度,只有它才是為人民而存在的,人民也只有通過它,而不可能通過別的什么制度,才能向前發(fā)展,在未來社會實現(xiàn)每一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 ≡掝}二:民主包含四個本質規(guī)定 民主是我們的生命,但知道了它是我們的生命后,還必須知道這個生命的構成要素是什么。民主包含著四個最基本的規(guī)定。第一,確認并維護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民主權利和自由與平等。第二,實行國家和地方各級民意代表機構的選舉和公共行政權力機構主要是政治官員的選舉。民主必須賦予公民以選舉權,選舉采取普選的方式,實行選民提名候選人、競選、秘密投票等方法。第三,需要經由表決作出決定的,實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即多數(shù)表決原則,同時,對少數(shù)人實行保護的原則。第四,實行公共事務的公開性、透明度。列寧說:“沒有公開性而談民主制是很可笑的。”民主本身就是一種公開,民主社會就是一個公平、開放的社會。當然,民主所包含的規(guī)定還不止于上述這些,但這四個規(guī)定是最重要的。其中第一個關于公民的民主權利和自由、平等的規(guī)定,是實行民主的基本依據(jù)和前提條件;第二個規(guī)定是民主的核心和關鍵內容;第三和第四個規(guī)定則是民主有序運行的根本保障。四個規(guī)定缺一不可,才能保證民主的完整性。如果這四個規(guī)定沒有實現(xiàn),民主就沒有實現(xiàn)?! ≡掝}三:民主要正確運用而不要濫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和活動的范圍,這個范圍不可能無限大,不可能沒有邊界。民主也是這樣,它的存在和活動范圍,就是民主所包含的四個本質規(guī)定涵蓋的存在和活動范圍。如果超出這個范圍,民主就會被濫用,把不是民主之物當成民主之物。其結果,民主就會變形走樣,或者效率低下,反過來敗壞民主的名聲,使民主失去應有功能?! ∫虼?,正確運用民主,就要嚴格按照民主的范圍進行活動。例如選舉,不可把公共行政權力機構的所有政治官員都拿來選舉。按照民主的規(guī)定和通行的做法,只需把其主要政治官員,以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就是“一把手”或再加上“二把手”拿來選舉。至于其他的班子成員,完全可以采取組閣制的方法,由選舉當選的“一把手”任命決定?,F(xiàn)在有些地方的市、縣搞選舉,放著“一、二把手”的政治官員不選,反倒把“高新辦主任”、“科協(xié)主席”等這些屬于事務性官員的職位拿來選舉,真是荒腔走板,是借民主形式做非民主之事,不是民主的正確運用。又如,在公共行政權力部門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這是行政首長在民主選舉產生后賦予他獨立處置公共事務作決定的權力,也不應該搞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表決制,對行政首長應該嚴格實行的是問責制即責任追究制。 話題四:民主選舉要盡快走出村莊層級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基層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的直接民主選舉如火如荼,成為民主政治發(fā)展的一道亮麗風景。民主選舉從村委會起步有一定的原因,由于中國社會主義社會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文化落后,馬上實行全國普選,時機和條件均不成熟。1987年,鄧小平根據(jù)當時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狀況曾經說過,經過某些階段發(fā)展,我國“大陸在下個世紀,經過半個世紀以后可以實行普選”。現(xiàn)在搞全國普選還不行,只能先在基層搞起,然后逐步推進到中、高層。正因為這樣,我國在城市的街道社區(qū)和縣(市)以下農村的鄉(xiāng)鎮(zhèn)和村莊等基層開展了直接選舉。但是,應該認識到,在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區(qū)劃中,我國的村莊處于最末梢,它不是國家的一級政權組織。農村的村委會選舉只能算是基層自治組織的民主活動,還算不上是國家政治體系的民主制度。在現(xiàn)代社會,基層自治組織的性質、程度、規(guī)模是由國家賦予和規(guī)定的,要受到國家制度的制約。在強大的國家力量支配之下,基層自治組織的民主,其穩(wěn)固性和防御性往往是脆弱的。近年來,我國村委會換屆選舉中就發(fā)生了許多令人始料不及的事情,有的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村委會候選人不是由村民依法推選和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鄉(xiāng)鎮(zhèn)政府、黨委或村黨組織指定;有的地方還出現(xiàn)了村委會到時間要換屆而沒有按照規(guī)定進行及時更換、原班人馬長期任職的情況。這說明,如果不解決國家政權組織體系內的民主選舉,農村基層自治組織的民主選舉將難以為繼。今后,我國的民主選舉再不能停留在村莊層級。真正的國家民主選舉,循序漸進地自從下而上的路徑,至少應該從鄉(xiāng)鎮(zhèn)政權這一級起步。目前,民主選舉宜以鄉(xiāng)鎮(zhèn)和縣(市)這兩級政權為中心展開。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誰不改革,誰就下臺?! 囆∑?/pre>編輯推薦
《改革要情參閱(第5輯)》重大政策出臺的臺前幕后,中國改革進程中的重大問題?! 」裆鐣荒芊趴v“惡訪”; 重大事故司法問責豈能坐等行政決定; “百年一遇好縣官”緣何淪為腐敗巨貪; 中國GDP工程過熱的深層原因; 中國經濟近憂遠患根在“微觀基礎脆弱”; 房地產業(yè)撐不起大國崛起; 轉型期必須廢除個人所得稅; 補貼農業(yè)不如放開糧價; 憑干苦力活當美國的債主危險性很大; 英國校長“匱乏”與中國校長“打破頭”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