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簡書法千字文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石恪 文物出版社 (2008-09出版)  作者:石恪 編  頁數(shù):140  

前言

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文學家屈原在《離騷》中寫道:“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說明楚族的祖先是顓頊高陽氏,而高陽氏又是黃帝的孫子。在夏、商交替之際,中原地區(qū)爭斗激烈,祝融部落的一支羋姓部落被迫南遷,和當?shù)赝林用裣嗳诤?,在南方形成一個強大的民族——楚族。羋姓季連一支逐漸進入漢水流域和荊山地區(qū),即文獻上所說的“荊楚”。楚族南下后兼收并蓄,在吸收南、北文化的基礎(chǔ)上逐步形成璀璨奪目的楚文化。商朝末年,周族興起,楚族首領(lǐng)鬻熊協(xié)助周族滅商,受到周王室的冊封,劉向在《別錄》中說,“鬻子名熊,封于楚”,在周成王時熊繹又得到冊封,楚與魯、衛(wèi)、晉、齊一樣都是西周的封國。鬻熊居丹陽(今河南浙川),丹陽成為楚人立國后的中心,并由此向南方開拓,穴左傳,昭公十二年移載,先王熊繹“辟在荊山《今湖北荊山一帶》。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楚人在蠻荒草莽之地艱辛開發(fā),發(fā)展成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國。楚國從商末周初立國起至公元前二三二年被秦國滅掉,歷時八百多年,是我國古代歷史最悠久的民族和政權(quán)之一。楚國先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與藝術(shù),楚文化中的青銅器、漆器、絲綢、帛畫、楚辭、哲學等均取得輝煌的成就,而楚書法藝術(shù)獨樹一幟,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內(nèi)容概要

  《楚簡書法千字文》不僅是提供給古文字專業(yè)工作者,也是提供給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因為簡文字在書法藝術(shù)上也是一種至關(guān)重要的遺產(chǎn)。“這更說明了楚系文字的學術(shù)性和藝術(shù)性的雙重價值。若靜心斗室,面對楚簡書法細心揣摩,學習、借鑒古文人在率意、工穩(wěn)之中或奔放、或收斂、或疏朗、或凝重、或秀美、或粗獷、或典雅、或雄渾,都能表現(xiàn)出一種經(jīng)久的活力”。

書籍目錄

一、序二、楚簡書法《千字文》正文三、楚簡書法《千字文》字源注附:字源參考書目錄四、楚簡書法《千字文》長卷五、檢字表六、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屈子云:“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睒酚谟^球者,有“球迷”之稱,樂于票戲者。有“戲迷”雅號,余樂于書,且戲之為“書迷”如何?“書迷”者:一日讀書之迷,一日書法之迷,只有此二迷齊備方可稱其為真迷,“斷未有胸無點墨而能超軼等倫者也”。余涉足書道,雖有歲月,皆因身心鈍稚,長處于茫然之中。上世紀末,始觸戰(zhàn)國古文字!!楚系簡犢帛書,其詭異奇特之造形;浪漫恣肆之布局;率意灑脫之墨跡;疏宕空靈之神韻;無不使余魂牽夢繞,癡迷難返。為求其書,食無甘味,寢不安神。為索其字,南北奔走,欲壑難填。十幾年過去了,以讀楚章、習楚書為日課,可謂晚年苦中求樂矣。故自嘲曰:終日默守楚人冢,七旬老翁興正濃。窗外眾卉皆蔥茂,屋里孤芳不借風。讀騷辨句時光過,臨簡集字歲月中。蠻子若有期頤壽,兒孫笑我老蛀蟲。戰(zhàn)國楚系文字目前出土簡帛數(shù)目頗豐,且“文長字多,并可與傳統(tǒng)文獻相對照???,從而解決了一系列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題,甚至延伸至商周文字的讀釋。”,故為世人所囑目,更讓吾輩深感處世之幸運。就楚簡書法藝術(shù)而言,它不僅開創(chuàng)了古文字由鍥刻向大量書寫的轉(zhuǎn)變。還磨練出了一批書法技巧高超的抄手,這些佚名書家按各自不同的審美情趣,各臻其妙,為我們留下了這批精美絕倫的書法瑰寶。穴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移一書的主編馬承源先生曾在前言中指出:本書不僅是提供給古文字專業(yè)工作者,也是提供給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因為簡文字在書法藝術(shù)上也是一種至關(guān)重要的遺產(chǎn)?!斑@更說明了楚系文字的學術(shù)性和藝術(shù)性的雙重價值。若靜心斗室,面對楚簡書法細心揣摩,學習、借鑒古文人在”率意、工穩(wěn)之中或奔放、或收斂、或疏朗、或凝重、或秀美、或粗獷、或典雅、或雄渾,都能表現(xiàn)出一種經(jīng)久的活力”。

編輯推薦

《楚簡書法千字文》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楚簡書法千字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物流挺給力的,夠快!就是我拿到書的封皮有一處爛了,有點小遺憾。書比我想象的要大了一點。
  •   很好,是大本子的,紙質(zhì)不錯,字也很清楚,還有譯文,值得信賴。
  •   印刷質(zhì)量不錯,今人臨寫的楚簡千字文,附有楚簡出處,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