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崔劍鋒 等 頁數:16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的作者可能是我國最早使用多通道等離子質譜于鉛同位素考古,等離子質譜的高靈敏度使得絕大多數青銅樣品可以酸溶后直接測量,免除了分離提純等煩瑣的化學流程,顯著提高了測量效率。在《鉛同位素考古研究》中,作者報告了80多件考古樣品和數十件實驗樣品的鉛同位素比值數據。根據80多件我國云南出土的青銅制品的鉛同位素比值,其中包括了26件各種類型的銅鼓,作者探討了云南地區(qū)相應時代青銅工業(yè)的礦源,地區(qū)之間技術和文化的交流等,從鉛同位素的角度探討古代的滇文化,值得研究古滇文化的考古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崔劍鋒,男,1977年8月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199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本科畢業(yè),2000-2006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生畢業(yè)并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F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工程師。研究領域主要是對考古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玻璃器、綠松石等進行工藝、產地等專項研究。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吳小紅,女,1964年3月生于新疆烏魯木齊。1981-1988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學習,并獲學士學位、碩士學位。隨后在北京物理化學分析測試中心工作。1993-1996年在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攻讀并獲得博士學位,隨后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任教?,F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科技考古實驗室主任。從事科技考古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國家科技部科技攻關和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文物局科研項目等十余項,發(fā)表科技論文三十余篇。
書籍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鉛同位素技術的基本原理及鉛同位素考古的發(fā)展歷史
第一節(jié) 鉛同位素技術研究古物產源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jié) 鉛同位素考古在西方的發(fā)展歷史
2.1 創(chuàng)始期(1966-1982年)
2.2 繁榮期(1982-1995年)
2.3 大討論期(1995-1999年)——國際上對鉛同位素考古理論基礎的廣泛討論
2.4 持續(xù)發(fā)展期(2000-至今)
第三節(jié) 鉛同位素考古在中國的發(fā)展歷史
3.1 商代高放射性成因鉛的發(fā)現
3.2 銅鼓的起源地
3.3 其他古器物的鉛同位素檢驗
第二章 中國古代青銅冶金過程中鉛同位素分餾問題的研究
第一節(jié) 青銅冶金過程中鉛同位素分餾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鉛同位素分餾的熱力學理論計算及數學模擬
第三節(jié) 鉛同位素分餾的模擬實驗研究
3.1 實驗方法
3.2 實驗結果及討論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三章 先秦青銅器鉛同位素比值的地球化學省矢量填圖研究
第一節(jié) 地球化學省的基本概念和鉛同位素高分辨率矢量填圖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jié) 夏商西周時期中原地區(qū)青銅器的鉛同位素矢量填圖研究
2.1 所有已發(fā)表的夏商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鉛同位素矢量V1-V2圖解分析
2.2 賽克勒館藏商代和西周青銅禮器的鉛同位素矢量填圖分析
2.3 夏代二里頭遺址和西周晉、燕兩國的青銅器鉛同位素矢量填圖分析
2.4 商代金屬(以鉛為主)原料產地的變遷
第三節(jié) 三代王都遷徙和礦料來源變遷
第四節(jié) 已經發(fā)現的部分先秦古銅礦的鉛同位素矢量填圖
第五節(jié) 淺議"鉛同位素指征青銅中何種合金成分"問題
第六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古代青銅器鉛同位素分析的實驗方法
第一節(jié) ICP-Ms技術在鉛同位素考古中的應用及發(fā)展
第二節(jié) ICP-Ms鉛同位素分析樣品的制備
2.1 直接酸溶解法
2.2 鉛的分離提取
2.3 激光燒蝕系統
第三節(jié) 實驗方法
第五章 云南青銅時代早期遺址出土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研究
第一節(jié) 遺址出土青銅器簡介
第二節(jié) 兩遺址青銅器鉛同位素比值分析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銅鼓的鉛同位素比值研究
第一節(jié) 銅鼓研究簡介
第二節(jié) 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和東山銅鼓的鉛同位素比值研究
2.1 萬家壩型銅鼓
2.2 石寨山型銅鼓和東山銅鼓
第三節(jié) 文山州出土不同類型銅鼓的鉛同位素比值
第七章 滇文化和東山文化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
第一節(jié) 滇文化和東山文化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
第二節(jié) 青銅器鉛同位素比值所反映的社會文化信息
2.1 東山文化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及其反映的社會信息
2.2 滇文化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及其反映的社會文化信息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八章 云南古代青銅器礦料來源綜合研究
第一節(jié) 云南省出土部分青銅器的鉛同位素V矢量填圖
第二節(jié) 劍川海門口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和礦料來源
第三節(jié) 滇文化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和礦料來源
第四節(jié) 文山州出土早期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和礦料來源
第五節(jié) 滇西幾件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和礦料來源
第六節(jié) 麗江兩件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和礦料來源
第九章 結論
附錄 古代青銅器礦料產源的微量元素示蹤研究評述
附表
附表一 鉛同位素分餾模擬實驗結果
附表二 已經分析的中原地區(qū)先秦(東周之前)青銅器鉛同位素
比值和V矢量值一
附表三 中國云南和越南出土部分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
附表四 中國云南和越南青銅器的XRF成分分析結果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2.2 石寨山型銅鼓和東山銅鼓石寨山型銅鼓和東山銅鼓的形制非常近似,因此國內外的研究者都同意兩者是同一種類型的銅鼓。但近年來,一些學者提出了異議。例如越南學者阮文好認為盡管兩者的形制相同,但表面所裝飾的花紋卻表現出不同文化之問的差異①。萬輔彬等學者通過對越南出土的東山銅鼓鉛同位素的分析以及和已有的中國出土銅鼓的鉛同位素的比較,證明這兩種銅鼓的礦料產地并不相同,從而推斷這兩種銅鼓可能是萬家壩型銅鼓傳播到不同地域后發(fā)展出來的不同類型的銅鼓②。因此這些學者主張將這兩種銅鼓分別定名,本文即采用“石寨山型銅鼓”和“東山銅鼓”來區(qū)分兩者。我們共分析了6面云南出土的石寨山型銅鼓。另外有1面越南東山文化時期的銅鼓(Yue04),出土于越南安沛省,提供樣品的越南考古學家阮文好先生認為是石寨山型而不是東山型。這些銅鼓的鉛同位素比值加上原來由李曉岑等學者分析的5面銅鼓的鉛同位素比值構成了一個石寨山型銅鼓的鉛同位素比值分布范圍(除了兩面落入了東山銅鼓的分布范圍內)。我們還根據萬輔彬等學者分析的56面銅鼓確定了東山銅鼓的鉛同位素比值分布范圍,發(fā)現盡管有極少部分的重疊,但兩者的區(qū)分相當明顯(參見圖6—2)。這一點反映出兩種文化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和以前學者的研究結果相同,再次表明這兩種銅鼓盡管形制相同,但仍分屬于不同的亞型,兩者之間應該是并列共存而非誰繼承誰的關系。這一點并不像以往學者認為的那樣:在萬輔彬和阮文好等發(fā)表文章之前,無論是中國學者還是越南學者都認為這種類型的銅鼓只能是從一個中心傳播到另一個中心去的。
后記
本書是在崔劍鋒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完成的,但相關方面的研究在崔劍鋒碩士論文階段就已開始了。那是2001年春節(jié) 前夕,我在昆明見到了時任云南省博物館館長的李昆聲先生,李先生為人謙和,他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學養(yǎng)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談起在科技考古領域開展合作研究的意向,李先生談到云南青銅文明的燦爛,談到云南獨特的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系等,認為采用考古學與自然科學手段相結合的方法對云南青銅礦料開展產源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當時參與討論的還有云南省博物館的王海濤研究員和黃德榮研究員,雙方明確了合作內容為云南青銅器礦物原料的來源分析與中國青銅文明研究。并以此為題由李昆聲先生牽頭聯合申請了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項目,并于2001年11月獲得批準資助。2002年1月在云南省文化廳的支持下,李昆聲先生親自帶隊,云南博物館王海濤先生、黃德榮先生、羅夜起先生和王麗明女士,北京大學考古博物院吳小紅、崔劍鋒和楊憲偉共同完成了樣品采集工作,其中羅夜起副研究員是云南省博物館的文物保護修復專家,楊憲偉實驗師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文物保護修復的實驗技術人員。樣品采集過程涉及云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川縣博物館,玉溪、文山、大理、麗江等多個文物管理所或博物館,采樣工作始終以文物的絕對安全為第一原則,采樣部位嚴格控制在器物隱蔽或贅余處,如足內、腹內、銎內、鑄范接縫處或鑄造缺陷部位等,樣品尺寸以米粒大小為界,有些樣品只取粉末。采集每一個樣品都是課題組成員、文物保護修人員、當地文物管理工作人員共同商量,并以當地文物管理工作人員和文物保護修復人員的意見為重確定采樣方案,采樣前后拍照,作詳細記錄。整個采樣工作行程兩千里,歷時二十天,各地文化局、博物館、文物管理所參與工作的人員有幾十人。這部分工作為我們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在這里我們不能一一說出每一個人的名字,但我們想對每一個參與和支持我們工作的人說一聲謝謝。
編輯推薦
《鉛同位素考古研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