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劉軍 頁數:192
Tag標簽:無
前言
俗稱“鋤頭考古學”的田野考古學的誕生以及中國考古學學科體系的基本完善,由此而引起的古物鑒玩觀賞著錄向科學的文物學的轉變,是20世紀中國學術與文化界的大事。它從材料與方法兩個方面徹底刷新了持續(xù)了數千年之久的中國古代史學傳統(tǒng),不但為中國學術界和文化界開拓出更加廣闊的研究天地,也為一切關心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人們不斷地提供了可貴的精神滋養(yǎng)和力量源泉。 仰古、述古、探古,進而考古,向來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明顯的學術特點。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發(fā)其端,漢代司馬遷撰寫《史記》,北魏酈道元作注《水經》。他們對相關的遺跡遺物,盡可能地做到親自考察和調查,既能辨史又可補史。這種尋根追源的治學態(tài)度,為后世學術上的探古、考古樹立了榜樣。此后,山河間的訪古和書齋式的究古相繼開展,特別是對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時期的文化時尚。
內容概要
《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fā)現與研究叢書》是一套學科發(fā)展史和學術研究史叢書。其內容包括對20世紀考古與文物工作概況的綜合闡述;對一些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和古代區(qū)域文化研究情況的敘述;對文物考古的專題研究;對重要的文物考古發(fā)現、發(fā)掘及研究的個例紀實?! 『幽范晌幕钦憬【硟确浅V匾囊环N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河姆渡遺址為代表。本書全面介紹了20世紀河姆渡文化的發(fā)現和研究概況,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和深入探討,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書中配有彩圖8幅及插圖47幅,資料翔實,圖文并茂,是這一領域內的必備工具書。
作者簡介
劉軍,一九三九年生于福建上杭,一九六五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歷史系。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浙江省考古學會常務副會長,現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主要是新石器時代考古學。代表著作有《中國河姆渡文化》(合著)、《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fā)掘報告》(合著)等,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
書籍目錄
前言一 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fā)現?。ㄒ唬┖幽范蛇z址的發(fā)現?。ǘ┖幽范晌幕拇_立 (三)江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二 河姆渡文化的初步研究?。ㄒ唬┖幽范蛇z址的保存條件 (二)河姆渡遺址的文化內涵 1.豐富的遺跡 2.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物?。ㄈ┖幽范蛇z址大量的動植物遺存 1.動物群 2.植物群三 河姆渡先民的生存環(huán)境四 河姆渡先民的經濟生活?。ㄒ唬┖幽范上让癜l(fā)達的耜耕農業(yè) 1.栽培稻谷的大量發(fā)現 2.農業(yè)生產工具?。ǘ┖幽范上让竦募倚箫曫B(yǎng)業(yè)?。ㄈ┖幽范上让竦臐O獵與采集活動?。ㄋ模┖幽范上让竦纳盍曀住 ?.生活用具 2.生活情況?。ㄎ澹┖幽范蛇z址的建筑 1.建筑遺跡 2.木構建筑技術 3.干欄式建筑的復原推測?。┖幽范晌幕脑妓囆g 1.雕刻 2.陶塑 3.彩陶五 河姆渡先民對人類文化的杰出貢獻 (一)中國最早的干欄式建筑?。ǘ┲袊钤绲目棛C?。ㄈ┲袊钤绲南笱赖窨獭。ㄋ模┲袊钤绲钠崞鳌。ㄎ澹┲袊钤绲哪緲嬎?河姆渡文化研究的發(fā)展?。ㄒ唬┖幽范晌幕脊叛芯康倪M一步深入 1.考古調查 2.考古發(fā)掘 3.分期與年代 4.與周鄰原始文化的關系 5.河姆渡后續(xù)文化 (二)河姆渡文化的多學科研究 1.考古學文化研究 2.環(huán)境考古研究 3.稻作農業(yè)研究 4.原始藝術研究 5.原始織機研究 6.干欄式建筑研究 7.其他方面研究七 河姆渡文化前瞻?。ㄒ唬╅_展聚落形態(tài)研究 (二)加強以稻作農業(yè)為主的多學科研究?。ㄈ╆P注“環(huán)太平洋文化圈”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長江三角洲這塊地域有適于水田稻作農業(yè)的良好自然環(huán)境和潮濕溫暖的氣候,稻作農業(yè)的起源在長江下游是完全可能的。正如嚴文明先生所指出:“無論從長江下游自然條件的優(yōu)越性來看,還是從河姆渡稻作農業(yè)已很發(fā)達,而河姆渡文化又沒有明顯的外來因素來看,都有理由相信長江下游稻作農業(yè)還有更早的發(fā)展歷史?!币虼?,長江三角洲為稻作農業(yè)起源研究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幽范晌幕z址的每一次發(fā)掘所傳遞的歷史信息總是豐富多彩,這就決定了河姆渡文化研究也是多方面的。河姆渡文化必須進行多學科研究,使每一項出土資料都能得到科學的解釋,借此來闡明有關文化史上的意義。要做到這點就必須與相關學科攜手合作,有賴各方專家學者一起切磋。我們不僅要與農史專家合作,而且還要與地質學家、古地理學家、環(huán)境學家、民族學家、古動物學家、古植物學家,甚至還要與海洋地質和海洋生物學家、語言學家等共同研究。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就有針對性地為考古研究服務。只有做好了上面這些工作,河姆渡文化有關學術問題研究水平才能進一步得到開拓和提高。
編輯推薦
20世紀是中國文物與考古界開始科學探索的時代。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翻開這套書,重溫那些重大發(fā)現不斷、研究成果迭出的激動人心的歲月,也許就能看到奮斗的足跡,也許就能觸動智慧的火花,也許就可以在學術前沿開始一輪新的接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