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推手

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  作者:王峰朝 等著  頁數(shù):569  

內容概要

本書介紹的武術推手適合各武術拳種、流派采用的交手訓練方法,也可以作為適合各拳種、流派習武者都能參加的競技比賽模式,既有深厚的歷史根源,又有堅實的理論依據(jù)。已經(jīng)歷幾十年的探索,通過在專業(yè)隊員、武術專業(yè)大學生和民間習武者不同類型人群中的實踐,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從理論、技術上解決了不同拳種和門派的習武者在一起交流技術、訓練、比賽、共同提高的障礙和問題,形成了由初級到高級的技術體系和訓練方法,提煉出基礎專項理論,制訂了經(jīng)實際驗證可以自如運轉的訓練與競賽規(guī)則,并且在繼續(xù)發(fā)展和完善。
本書介紹的從簡單到復雜、從初級到高級的系統(tǒng)技擊訓練方法,初學者可以循序漸進地較快地體會、掌握要領,快速人門;已有很深造詣的習武者,同樣可以在這奧妙無窮的推手運動變化中不斷找到新的感覺。每個習武者都可以在這個序列中找到自己的切人點和增長點,找到自己的樂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通過學習本書、勤于實踐,就可以全面提高推手水平。

作者簡介

 王鋒朝
 
男,1951年出生,河北省石家莊市人,大學畢業(yè),中國武術七段,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自幼習武,繼承了家傳養(yǎng)生內功、外功。五十年來堅持武術技術訓練和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學習了國家規(guī)定套路、少林拳、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查拳、大成拳、通臂拳、劈掛掌、螳螂拳等拳種的拳械套路、對練和推手、散手訓練。擔任石家莊市武術協(xié)會常委、搏擊推手委員會副主任、總教練。多次參加省市武術表演、比賽組織工作,擔任裁判、裁判長。受聘于高等院校、專業(yè)隊,從事武術教學訓練和理論科研,2005年承擔中國武術研究院科研課題。在中國武術技術與理論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在武術刊物、大學學報、核心期刊及臺灣地區(qū)和美國的雜志、報刊上發(fā)表武術學術論文一百多篇。多次入選國際、國家、省武術科研論文報告會并獲獎。專著《二十四式太極拳技擊含義闡釋》2009年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武術推手概述
第二章 武術推手習練要德技雙修
第三章 武術推手專項基礎訓練的科學原理
第四章 武術程式化推手練法
第一節(jié)單推手訓練方法
第二節(jié)雙推手訓練方法
第三節(jié) 推腿訓練方法
第四節(jié) 接手訓練方法
第五節(jié) 武術推手套路訓練
第六節(jié) 武術推手擒拿套路訓練
第七節(jié) 閉目推手訓練方法
第五章 武術散推手技法
 第一節(jié) 武術推手中的散推手訓練淺探
 第二節(jié) 武術散推手中摔法類技法簡述
 第三節(jié) 武術散推手中摔法類常用技法例解
 第四節(jié) 武術散推手中拿法類技法簡述.
 第五節(jié) 武術散推手中拿法類常用技法例解
第六節(jié) 武術散推手中踢打類技法簡述
第七節(jié) 武術散推手中踢打類常用技法例解
第六章 學習實踐武術推手體悟文論
武術推手勁力體系淺探
武術推手內力與外力論
武術推手用力與不用力辯證統(tǒng)一論
武術“空勁”試解
感受武術推手
體悟武術推手
武術推手內涵豐富奇妙無窮
中小學生從小習武有助于茁壯成長全面發(fā)展
不傷人戰(zhàn)勝對手是中華武術技擊上乘技法
武術散打技術課教學訓練改進的評價
附 武術推手競賽規(guī)則(試行)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程式化單推手在練習時按照規(guī)范的方法和攻防路線,即按預定動作程序練習,可以較快建立起正確運動技能的條件反射。訓練時宜靜心體會對方勁力變化,提高運動感知能力,逐步形成穩(wěn)定清晰的運動表象,盡快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如果不重視單推手訓練,直接從雙推手起練,結果往往是“兩只手當一只手使用”而不自知。單推手訓練的特殊意義在于單手運用基礎打實以后,在雙推手中再找兩手的協(xié)調配合,達到一定功夫后,在交手實戰(zhàn)時就可以“兩只手當兩只手使用”。 (三)勁力運用可分階段 練習單推手中對勁力的運用可以采取因人、分階段、交叉的方式。在初始階段習練時要盡量放松不用力地進行操作,先進行“不用力” (或稱“輕推”“柔推”)練習,先找“順其力破之為巧”的感覺,先練“不用力”領域里的技法。弄清楚技術要點,按照正確的方法反復練習,經(jīng)過量變到質變(俗稱換勁),就會改掉“逆其力破之為拙”的行為模式,在大腦皮質形成正確清晰的運動表象。有了這個基礎后,再進行“用力” (或稱“重推”“剛推”)練習,在雙方均有較強負荷情形下對勁力運用的訓練過程中尋找“用力”領域里的技法。 (四)推手訓練強身健體效果好 推手訓練還具有較好的按摩、醫(yī)療保健、強身健體的功能。在程式化推手中,雙方相互“按摩”,全身上下一動無有不動,不但各個關節(jié)得到運動,全身的肌肉、筋腱、經(jīng)絡系統(tǒng)也都得到鍛煉,配合自然呼吸,使形體和大腦神經(jīng)、臟腑氣血,相摩相蕩,促進氣血貫通、新陳代謝、免疫系統(tǒng)、修補機能,從而獲得保健、醫(yī)療、延年益壽的效果。推手中陰陽虛實、剛柔相濟,以技擊動作兩人對操比個人盤架單操起到了更佳的健身作用。既有利于年輕人的生理發(fā)育,也有利于所有習練者的心理健康和技擊技能增長,是完全符合科學的。 (五)重視以禮始、以禮終的必要形式 武術是人與人之間較量的一種技藝。有德者用之,保家衛(wèi)國、見義勇為、正當防衛(wèi)、維護社會和諧。無德者用之,打架斗毆、作奸犯科、傷人滋事、擾亂社會治安。華夏大地是禮儀之邦,崇尚未習武先明禮、先明德的尚武精神。推手練習雖然以雙方交手的形式進行,但雙方都應以提高技藝和磨煉意志品質為目的。在雙方各自內心深處都必須持有向對方表示敬意和學習的心理。交手訓練時先行抱拳禮,既是尊重對方又是莊重宣布、承諾嚴守武德。注重禮儀、武德,可以促成行為上的變化,潛移默化修養(yǎng)心性、完善人格。以禮始、以禮終,培養(yǎng)以禮待人、謙虛謹慎的習慣,是養(yǎng)成良好武德的必要形式。禮儀是武術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武術交手訓練不可或缺。武德教育不僅要講明道理入心入腦,也要在形式上規(guī)范,最終貫徹體現(xiàn)到較技里,可以消除那些“趾高氣揚”“赳赳武夫”“武痞”之習氣,以互不傷害對方的練功方式提高交手技法。拳技乃詭道,武德是圣道,以圣道統(tǒng)制詭道是中華武術的傳統(tǒng)。

編輯推薦

《武術推手》對推廣、普及武術推手,大范圍和全面性地提高推手水平能起到較大作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武術推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總結、融合了各種門派的推手方法,是實戰(zhàn)訓練的安全入門方法
  •   是一本推手的大全書。對練功者有幫助。
  •   功力的訓練很少,技巧寫的又很復雜,厚厚的一本書569頁,幾十萬字,要不要這么復雜?前人已經(jīng)批評了拳套對習武的束縛,而作者煞費苦心將如此實用的推手變成一套一套的拳套,雖然理解其為了大眾的推廣,而效果感覺可能會和作者本意大相徑庭,你想下大家有時間學習這個套路,他都可能去學習集體舞了,人又多又熱鬧,也能健身、、、,所以我覺得,提出推手的原則,簡單的發(fā)力原則,加強功力的訓練,才能更好的提高國民體質同時推廣好這個運動,個人的一點小建議,見識淺薄,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   本書突破了拳種限制,把中國武術練功精髓的肢體接觸練習方法整理出來,很有啟發(fā)的一本書
  •   說是推手,但是感覺像是擒拿的內容是重點。擒拿、擒摔的動作很多。
  •   = =。我爸看的,據(jù)說還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