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智慧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作者:歐陽雪  頁數(shù):235  

前言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蘊涵了中國無數(shù)志士仁人的智慧和謀略。在那些久遠的歷史時段,古希臘的人文理性,西方中世紀的神秘宗教,近代的科學與求實,都曾影響過國人。而以治國安邦、功成名就、縱橫天下、謀事謀人等為核心內(nèi)容的智慧之道,則歷久彌新,經(jīng)久不衰。在這些智慧的結晶中,那些經(jīng)典的計謀和策略就是中國文化瑰寶中的一朵奇葩,為后世人們所傳承和弘揚,并影響了一代代人的人生和命運,至今仍有廣泛影響。當前,中國的經(jīng)濟在發(fā)展、地位在提高、環(huán)境在變化、人口在變動,這時,我們更應該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和智慧。“在持續(xù)中謀發(fā)展,在發(fā)展中有持續(xù)?!边@一直都是中國人所奉承的生存理念,也是中國智慧演繹的獨到之處。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推崇謀略、智慧的民族,無論時代怎么變化,中國式智慧永遠都能在世界文化中找到一個舉足輕重的立足點。只要世界上還存在矛盾對立,存在利益沖突,中國的治國智慧、為官之道、軍事謀略、經(jīng)商之法、生存之策就有它存在的一席之地,那些古人積淀下來的智慧精華永遠都能為生活指點迷津。這也正是應了佛家的一句箴言:“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解萬年愚。”生活在今天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不同行業(yè)、不同層次的群體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和難題。有的人苦心經(jīng)營卻也無濟于事,有的人默默無聞也能成就大業(yè);有的人輕而易舉就可功成名就,有的人苦心經(jīng)營卻是為他人做嫁衣。為什么?這就是謀略水平的差異。其實,“萬變不離其宗”,人生就是一場博弈,不分時代、不分對象、不分場合,只要智高一等,技高一籌,就能在斗智斗勇中勝出。在博弈中,斗的就是智慧、是謀略,想要獲得成功,首先就要學會以智取勝,以謀略勝人。在這本《中國式智慧》中,我們共選編了100多個經(jīng)典故事,從中國古代案例中分析中國人的智慧之道。它就是一本智慧全書,從不同的側面講述了中國人的聰明和才智,并且還運用到了人們的生活實事中,讓你能夠體會到身邊無處不在的中國式智慧。比如,曹操“夢中殺人”的“以虛做實”手法和2009年網(wǎng)絡炒得火熱的“賈君鵬事件”相吻合;李園的“借樹開花”之局與英特爾搭AMD這個便車的計謀相類似;周亞夫“舍梁就昌邑”的取舍之道和日本民主黨舍柳田稔?!敖健钡淖龇ú恢\而合;廉頗與藺相如“負荊請罪”的一段佳話衍生出周恩來“求同存異”的治國良策;令狐楚的“造勢救市”和《變形金剛3》的廣告效應……這些精彩的歷史典故和當今社會的文化生活現(xiàn)象相結合,體現(xiàn)的是中國智慧的大融匯、大貫通,這也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本書共分“治國之謀”、“為臣之智”、“軍事之策”、“商賈之法”、“縱橫之道”和“生存之需”六章,每一章里都把歷史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這些精彩的歷史故事個個讀來驚心動魄、扣人心弦,讓你讀時酣暢淋漓,讀后若有所思。千萬不要把這本書想象成教你如何使詐、如何搞陰謀,它只是在幫你開闊思路,突破思想桎梏,教你以古觀今,學以致用。大千世界,皆因欣賞者的心態(tài)而動。讀者應該用一種提高自己人格修養(yǎng)和道德境界的態(tài)度來閱讀此書,這樣你才能發(fā)現(xiàn)書中的大智慧、大道理;反之,倘若你用一種投機取巧的態(tài)度來閱讀此書,那么,書中的計謀無異于是助紂為虐了。都說“智高無難”,凡是具有較高智慧之人,即使遇到再大的難題也不會感到束手無策。因此,要想成大事,就要先研習中國式智慧,在歷史中參透智慧的法門。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內(nèi)容簡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蘊藏著豐富的人生智慧。為君者,熟慮治國方略;為臣者,深諳進退之智;將帥者,思謀軍事之策;商賈者,熟悉經(jīng)營之法;游說者,嫻熟縱橫之道;平民者,皆懂生存之需……時代變遷,智慧不變。取古人之智,解今世之局。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治國之謀 1
  暗處藏身,耐住性子才能干大事
  把虛的搞實,神秘也是威懾力
  裝傻、裝病、裝孫子
  借樹開花,借船出海
  治大國如烹小鮮,“無為”勝有為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計舍邊角,連環(huán)棄子
  以柔克剛,玩的是技術活兒
  敵人也可以為我所用
  把競爭對手消滅在搖籃里
  做什么也要講個名正言順
  丟卒保車,斷條胳膊又何妨
第二章 為臣之智 47
  忍辱,不等于投降
  一枚棋子,你也要選好弈者
  以退為進,收斂鋒芒
  尋找你的盟友,合作是雙贏
  要把對方的利益需求放心上
  露點破綻給你的上司
  打掃完屋子,再請你的客人
  以愚對智,以拙對巧
  不妨打點兒情感牌
  給自己的官場加道“防火墻”
  華麗宴席,收尾很重要
第三章 軍事之策 91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兵者三千,莫如心生一計
  兵者詭道,詐者為王
  攻心為上,網(wǎng)人先網(wǎng)心
  舞好“離間”這把利劍
  出奇制勝,化腐朽為神奇
  兵無常勢,隨勢而變
  置之死地而后生
  兵貴神速,給對手的軟肋致命一刀
  揚長避短,別讓對手抓住你的小尾巴
  激將法,用言語煽風點火
  誘敵深入,要跟對手比耐性
第四章 商賈之法 139
  擇地治生,換個地方淘金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鋒芒內(nèi)斂,不招同行相妒
  無敢居貴,該甩手時就甩手
  與人做生意,感情投資不可少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要想救市,必先造勢
  誠信為本,童叟無欺
第五章 縱橫之道 169
  輕輕一句話,能發(fā)千斤力
  以口遮心,更以心閉口
  巧說反話,用反話來正行
  單刀直入,遮掩反而會礙眼
  好比方就是好藥方
  說服一對比說服一個更有效
  用忠心為花言巧語錦上添花
第六章生存之需 195
  廣結人緣,朋友多了路好走
  大肚能容,拾幾次鞋又何妨
  別吃了“死要面子”這碗黃連
  以公服人,以平對事
  忍痛割愛,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韜光養(yǎng)晦,大丈夫亦可懼驚雷
  難得是糊涂,裝好有益處
  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
  先發(fā)制人,快就一個字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得無傲骨
  急流勇退,別讓前浪死在沙灘上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暗處藏身,耐住性子才能干大事韓非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術者,藏之于胸中,以偶眾端,而潛御群臣者也。”這句話講的就是“用術”之道,是君王對付臣下而慣用的一些不可告人的陰謀權術,其中包含了深藏不露、詭計多端的手段。大意是說,權術是藏在當權者的心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控制群臣。因此,真正要干大事,必要懂得暗處藏身,懂得收斂銳氣,以耐心為后盾,以實力為儲備。時機到時,大事便可成。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作為管理者同樣也要懂得運用暗處藏身的策略。在下屬面前,堅守“心藏不露、獨自決斷、親理朝政”的原則,不輕易在下屬面前表露喜色,不讓下級揣測出自己的心思,遇到難題也不露于言表,這樣才能在下屬面前樹立威信,不動聲色地便可掌控全局?!俺鯁柖Α?,楚莊王韜光養(yǎng)晦,成就霸業(yè)的這段佳話激勵了后世幾代君王。這位從剛即位就躲在暗處耐心籌備的君王不動聲色藏身暗處達三年之久,最后以一招后發(fā)制人,鞏固了政權。春秋中葉,楚國勢力逐漸強大,中原霸主晉國的地位岌岌可危。趁楚莊王剛剛即位、楚國正是喪期之時,晉國拉攏了幾個依附于楚國的國家,訂立盟約。楚國的大臣本以為新君初登王位,必定年輕氣盛,會有一番大作為。卻不料,楚莊王在宮中日日飲酒作樂,游戲在嬪妃之間,或是帶領眾人打獵,絲毫不理會朝政。楚國的大臣紛紛勸諫,楚莊王不但不予理睬,反而變本加厲,甚至還發(fā)出布告:凡膽敢覲見提意見者,立即斬首,絕不輕饒。于是,那些勸諫的大臣便銷聲匿跡了。久而久之,一些大臣也學起了君王,不理朝政,終日尋歡作樂。一時間,楚國的政治亂作一團:權臣們結黨營私、爭權奪利,小人們逢迎拍馬、渾水摸魚;貪官們買賣官爵、中飽私囊。鄰國聽聞楚國國君如此不濟,也趁機不斷前來侵犯。本來還時刻防著楚國的晉國,這下也終于松了口氣,安心做自己的霸主。楚國的大夫伍舉看到楚國朝綱腐敗、烏煙瘴氣,心中很是著急,于是便決定冒死進諫。但此人很聰明,知道直接提意見必然會碰釘子,便想到一個妙計。楚莊王喜歡猜謎,他就準備了一個謎語。伍舉入宮見到楚王,楚王正在喝美酒,聽奏樂,對伍舉說:“大夫是否也想喝美酒聽小曲?”伍舉笑言:“臣今日不想喝酒,也不想聽曲,倒想跟大王斗斗智、猜猜謎?!背跻宦?,來了興致,笑言:“那就說來聽聽?!蔽榕e說:“在楚國的一座高山上,飛來一只羽毛非常華麗的大鳥,此鳥來了三年,卻不叫,也不飛走,臣不明白為什么,所以想請大王解答?!背f王一聽,心里便明白伍舉要說什么,便答道:“這不是一只平常的鳥呀。它三年不離開,必定意志堅定;三年不飛,是在等待羽翼長豐滿;三年不叫,是在洞察周圍的環(huán)境。此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你去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蔽榕e聽完楚莊王的解釋之后,非常高興,知道楚莊王并非沉迷酒色的昏君,而是在等待時機,等待自己的力量變強大。伍舉頓時覺得楚國未來有了希望??墒?,幾個月過去了,楚莊王仍是夜夜笙歌,荒淫無度。伍舉的朋友蘇從看不下去了,單身直闖后宮,勇敢進言:“您身為國君,竟然終日不管朝堂,縱情聲色,任由小人敗壞朝綱,卻不知國將不國,不久便會民眾叛于內(nèi),敵國攻于外,國家滅亡已不遠了!”楚莊王赫然大怒,拔出寶劍,大聲訓斥:“你膽敢冒犯我,沒有看到我頒布的命令嗎?難道你不怕死嗎?“蘇從大義凜然地抬頭挺胸:“身為臣子,如若看到君王有過卻不敢直言糾正,就不是忠臣。假如我的死能讓大王醒悟,我死得其所。”楚莊王看了半晌,扔下寶劍,雙手扶起蘇從,大笑:“我等的就是大夫這句話。你果然是楚國的忠臣,國家的棟梁?!比缓螅镣俗笥?,與蘇從一起探討當前的局勢。蘇從吃驚地發(fā)現(xiàn),楚莊王對國家局勢的了解比他還清楚。原來,楚莊王自登基之時就知道,楚國要想取晉國而代之,還不到時候,并且自己即位之時,對國家局勢和朝廷政局還不了解,不能輕易出兵,因此藏于暗處,讓那些小人放松警惕,這樣才能洞察真相。他故意下令禁止進諫,其實就是要找到像伍舉、蘇從這樣的一心為國的忠臣。后來,楚莊王把這三年中趁機營私舞弊的幾百名官員一并清除,把伍舉、蘇從等忠臣提拔上來,并進行了政治改革,恢復了朝堂秩序,進而開始了楚國的霸業(yè)。楚莊王可能算不上智慧過人的君主,但他卻有常人所不及的耐性。試想有誰甘心被自己的下屬埋怨,有誰愿意被百姓唾罵呢。而他卻能掩藏自己的雄才大略,暗地里運籌帷幄達三年之久,這大概在歷代君王中算是屈指可數(shù)的吧。在上級面前,這暗處藏身之術更是必不可少。要懂得察言觀色,審時度勢,千萬別在不恰當?shù)臅r機“喧賓奪主”,否則就會招來麻煩。李淵就是這樣一位懂得進退的“好臣子”。隋朝末年,瓦崗軍是最強大的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李密作為這支起義軍的領袖,號令四海群雄。他寫信給李淵,讓他輔佐自己。李淵的回信非常謙虛,說自己并無奪天下之心,并夸贊李密是當今賢才,是國君的最佳人選。李密看過信后,滿心歡喜,對李淵極為信任。后來,瓦崗軍被王世充戰(zhàn)敗,李密不得不到長安投靠李淵。李淵采取“懷柔”政策,在李密入關時就以隆重場面迎接,并與他稱兄道弟,還把自己的表妹嫁給他。李密十分得意,卻不知已經(jīng)掉入了李淵的陷阱里。李密以為李淵會支持自己東山再起,決定返回山東,卷土重來。李淵極力贊成,在李密出關時要求李密留一半兵力在華州(今陜西華縣),以免奔波勞累。李密此時還無戒心,等到他到達河南稠桑(今河南靈寶北),受到李淵詔令,說有人傳言李密要造反,李淵讓他一人回京調(diào)查反叛之事。李密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李淵之所以在長安對他親近,為的就是挑撥那些態(tài)度“強硬”的部下與李密的關系,讓李密眾叛親離。然后,計劃在他到達山東時就將其除之而后快,所以才會要求留一半瓦崗軍將士在華州。李密知道自己大禍臨頭了,于是干脆殺了李淵的來使,派人通知自己的舊部來接應。李淵自然不會給他時間逃走,在李密舊部還未趕到,就埋伏在其必經(jīng)之路將李密殺害。大唐王朝的輝煌歷史便如此開啟了。商人追求盈利,管理者講究成效,博弈者當然要的是成功。不管是處在什么樣的地位,懂得隱藏自己才是最聰明的。但是,這種藏身之術,也是要講學問的。在政壇摸爬滾打多年的人,最怕的就是樹敵,永遠一副謙讓的態(tài)度才能保全自己的地位,即使是利益沖突者,也要做到面和,要讓上級相信你真的甘于居下、胸無大志;那些善于經(jīng)商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人脈,既要讓人覺得你靠譜,同時又不能讓人看輕你,你要把自己的小聰明藏起來,而讓睿智做你開通人脈關系的鑰匙;那些品德高尚、學富五車的博學之人,看似木訥、不輕易言表,但關鍵部分卻說得頭頭是道、有理有據(jù)、有條不紊。你不需要全部過程都是重點,只要在關鍵的時刻成為焦點,你就達到讓人印象深刻的目的了。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許多事情只因我們身在其中,所以就失去了審視、判斷的能力,唯有退一步,暗藏深處,才能看得清清楚楚。而作為一位管理者,必須具有識別人才的慧眼和掌控局勢的眼光,不要因為身居高位,而不能看清腳下的臺階。

編輯推薦

《中國式智慧》: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朱棣可謂是一代帝王之才,只是朱元璋沒有給他成為帝王的機會。但是,為了自保,他不得不采取進攻的手段,最后一步步被逼上“造反”之路,主動出擊,以攻助守,朱棣終成中國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帝王。華麗宴席,收尾很重要,人要懂得知足長樂,見好就收。成大事者,做事皆有始有終?!伴_始”需要的是勇氣,而“結束”則需要的是智慧。所以,能夠在自己最得意、最耀眼之時畫上完美的句號,這才是智者的做法。出奇制勝,化腐朽為神奇,在戰(zhàn)場上,墨守成規(guī)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如果讓敵人猜出自己的下一步計劃,那么就會落得任人宰割的下場。只有讓自己的行動永遠超出敵人的想象,那才是最智慧的做法。韓信當年的“暗度陳倉”就是利用出其不意之舉,幫助劉邦打開了關中大門。韜光養(yǎng)晦,大丈夫亦可懼驚雷,藏露之道是講求具體實戰(zhàn)的,當顯則顯,當收則收。處在逆境之時,要懂得如何收斂自己的鋒芒,保全自身,等到自己的羽翼豐滿之時,再“厚積薄發(fā)”,一鳴驚人。治國之謀為臣之智、軍事之策商賈之法、縱橫之道生存之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式智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條)

 
 

  •   中國式智慧,讓我從中學到了許多與人溝通相處的技巧,強烈推薦!
  •   很不錯的書,還有一點就看完了,中國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呀。很好的書,支持
  •   很不錯的一部書,能從里學到智慧
  •   我們收到了很好的影響,本書很有幫助
  •   書是好書,只是下了訂單,當當單方面說沒貨,然后就沒發(fā)。
  •   這是本不錯的書,告訴我們許多現(xiàn)實生活中與人溝通的技巧
  •   送給女朋友的,書不錯。
  •   這本書寫的不錯,可以給一些啟發(fā)。
  •   書是正版的,很好很喜歡。
  •   所列舉的事例還是較抽象,那些智慧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發(fā)揮了事半功倍的奇效,就怕當今社會我們年輕人還不具備那么淵博的涉世哲學時,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況下運用,就會事倍功半了。建議朋友采納時慎重為妥。
  •   內(nèi)容不太翔實,過得去吧
  •   取古人之智,解今世之局,經(jīng)典?。?/li>
  •   本書從治國之謀、為臣之智、軍事之策、商賈之法、縱橫之道和生存之需等角度出發(fā),把歷史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的非常好,教你如何在亂世中稱王,如何在官場上制勝,如何在戰(zhàn)場上求生,如何在商場上贏利,如何在縱橫中對陣以及如何混跡于世間。這些精彩的歷史對弈的故事個個讀來驚心動魄、扣人心弦,讓你在欣賞之余不知不覺地跟隨作者一起思考、學習。
  •   “縱橫間之,舉兵而相角”。一人之言,可滅國,可救國,可立名,可毀身,可謂是“一怒而天下懼,安居則天下息”。與人博弈,永遠要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游戲規(guī)則,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書剛到手,翻了翻,還不錯!期待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