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作者:安紅昌 編著 頁數(shù):180 字數(shù):90000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易于掌握、重視實用實效的職工安全生產培訓讀本,也是各級工會勞動保護部門和各類企業(yè)安全管理人員必備的“安全顧問”。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概述
一、煤礦地質條件及災害概況
二、當前煤礦事故的特點
三、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
四、煤礦面臨的形勢與挑戰(zhàn)
五、國家加強煤礦治理的政策與措施
第二章 煤礦事故及預防
一、礦井瓦斯爆炸事故及預防
二、礦井火災事故及預防
三、礦井水災事故及預防
四、礦井頂板事故及預防
五、礦井運輸事故及預防
六、礦井機電事故及預防
七、礦井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及預防
八、礦井粉塵與職業(yè)病危害及預防
第三章 礦井安全生產基礎
一、煤的形成與賦存特征
二、礦井開拓方法
三、礦井生產系統(tǒng)
四、采煤方法與工藝
五、巷道掘進
第四章 通用裝備的正確使用
一、入井前的準備工作
二、工作服和安全帽的穿戴
三、礦燈的使用
四、自救器的使用
五、罐籠的乘坐
六、帶式輸送機的乘坐和井下行走
第五章 崗位安全操作
第六章 礦工自救與互救
第七章 煤礦安全生產法規(guī)與制度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現(xiàn)有沖擊地壓礦井的沖擊頻率和強度在不斷增加,還有少數(shù)無明顯沖擊地壓的礦井也將逐漸顯現(xiàn)出來。 (七)熱害 熱害已成為中國礦井的新災害。國有重點煤礦中有70多處礦井采掘工作面溫度超過26℃,其中30多處礦井采掘工作面溫度超過30℃,最高達37℃。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礦井熱害日趨嚴重。 一、當前煤礦事故的特點 (一)煤礦事故總量有所減少,但重大事故仍較多 據(jù)可查信息顯示,2010年共發(fā)生煤礦事故108起,死亡10人以上重大、特別重大事故13起,死亡30人以上特別大事故2起。相比較而言,2010年煤礦事故總量有所減少,但重大事故仍較多。 (二)鄉(xiāng)鎮(zhèn)、集體煤礦事故仍然保持較高起數(shù) 據(jù)可查信息顯示,2010年共發(fā)生鄉(xiāng)鎮(zhèn)煤礦事故19起,集體煤礦事故18起,總死亡人數(shù)近200人。相比較而言,鄉(xiāng)鎮(zhèn)、集體煤礦事故仍較多。 (三)非法、技改、整頓、私營礦井事故總體較少 據(jù)可查信息顯示,2010年非法、技改、整頓、私營礦井事故大幅減少。這說明小煤窯整治以及執(zhí)法力度加大對煤礦行業(yè)資源整合起到了不錯的推動作用。 (四)頂板事故有所減少,瓦斯、透水事故比重大 據(jù)可查信息顯示,2010年頂板事故有8起,較前些年有大幅減少,但2010年瓦斯事故達50起、透水事故達13起,占總事故的比重比較大。 三、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 (一)企業(yè)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問題突出 在傳統(tǒng)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下,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經濟高速發(fā)展,必然對煤、電、油、原材料和交通運輸形成巨大需求,使煤礦企業(yè)產生超產沖動、負重爬坡,在安全投入、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管理上相對滯后,甚至不顧安全生產條件冒險生產,導致事故頻繁發(fā)生。近年來發(fā)生的礦難,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嚴重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開采。 (二)企業(y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 部分煤礦企業(yè)法定代表人沒有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部分企業(yè)安全管理體系和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安全投入、勞動用工、設備管理、教育培訓、技術和現(xiàn)場管理、領導干部帶班下井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沒有落實到實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違反勞動紀律現(xiàn)象大量存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