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中國工人 作者:王哲士 頁數(shù):356 字數(shù):40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王哲士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大晉商》是新中國成立后隰縣第一部由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
小說共40萬字,通過主人公仕途挫折、婚姻挫折、商界挫折、絕處逢生、重振商道,在晉商衰敗之際奇跡般地成為富甲一方的黃河商家的傳奇經(jīng)歷,將人物的命運,以及哀怨凄婉的故事、曲折懸疑的情節(jié)徐徐展開。
作者簡介
王哲士,山西臨縣人,長期從事文化宣傳工作。先后出版散文集《歲月留痕》《走讀山水》《風清月白》、專著《小西天志》等。
章節(jié)摘錄
臨近永和關那一刻,白永和不由得長長吁了一口氣:“啊,總算到家了?!薄 ∷膊蛔詣俚厮南聫埻! £P村里有他熟悉不過的老宅。夸張一些說,是一片由石頭窯洞組成的城堡。城堡下是那條瘦身脫形的在冰下呻吟的黃河。河邊就是已經(jīng)封航冬眠的渡口。這里的一切如數(shù)家珍,令他夢牽魂繞。 “啊,我回來了!”他喃喃地說。 比起眼前的這位年輕人,永和關已經(jīng)是風塵滿面的蒼蒼老者。據(jù)說,此地在魏晉就開通了航運,從官渡、軍渡、民渡到貨運,世代不絕,秦晉賴以溝通,關里人家賴以生存。作為千年渡口,它承載了過多的歷史重負和眾說紛紜的傳說,見證了黃河人家的春秋興替悲歡離合。悠遠的黃河猶如一首歷史長歌,總是在無休止地流淌,不知疲倦地歌唱?! 〈謇餆艄恻c點?! “子篮头怕_步,且走且想。點點燈火映照著的是他的爺爺、奶奶,他的同胞弟兄,他的一個個本家親人的身影。此刻,他們都在做什么呢? 別的不說,爺爺或許正盤著腿伏在小巧的炕桌上,借著麻油燈的光亮,一面撥拉著精致的紫檀木算盤珠,一面“呼嚕?!钡匚疅煛K钣H近的奶奶則陪坐其側,小心翼翼地把長長的銅煙嘴拔出來,把吸過的煙灰倒進灰盆里,再從煙斗里拈出黃豆粒大的煙絲,裝進煙嘴,把冒著青煙的空心香用嘴一吹,火苗隨即燃了起來,爺爺就著香火把水煙點著。除了清脆的算珠聲和沉悶的水煙聲,間或有一兩聲輕輕交談。這樣做雖然有些乏味,但既成習慣,便樂此不疲。想到這里,他臉上不由得現(xiàn)出安詳自若的神情。 近村時,點點燈光變成團團燈火,耀紅了他的眼。這是什么?定睛看時,原來是南北兩個堡門和村道上掛起了大紅燈籠。還不到過節(jié),為甚趕早掛起了燈籠?他心里頗有些納悶。容不得多想,一陣激昂的絲弦聲隨風飄了過來。他不由得往堡下的清泉廟看去,那里不僅有燈火,還圍著好多人,原來是廟里的“四聲戲臺”正唱大戲。按照鄉(xiāng)俗,歲尾是不唱戲的,開年第一臺戲在正月十五。那么,現(xiàn)在唱的是哪一出? 他像預感到什么,沉重的步子不由得變得急促起來。下得嶺來,繞過村堡北門,折向村堡南門,再下一段石臺階,就來到戲場。站在高處觀望,見戲場里擠著好多人,有的擁著羊皮筒子,有的裹著厚厚的老棉襖,一個個傻乎乎地盯住戲臺,惟恐戲中人跑了似的?! ∷麙吡艘谎蹜蚺_。只見旦角手拉生角,嬌滴滴地喊了一聲:“我的趙郎……”而那位生角則呼旦角“秀英娘子”,熟悉戲文的他,立刻明白這出折子戲應是蒲州梆子《喜榮歸》。說的是趙庭玉高中狀元回府,裝扮成乞丐試探家人。岳母嫌貧愛富,逼他退婚,連家人崔平也百般刁難。惟有小姐崔秀英一如既往,癡情不變。直到真相大白,岳母和家人崔平羞愧難當。與趙庭玉喜結連理的崔秀英自然揚揚得意,一來是未婚夫得以高中;二來是幸虧她慧眼識金,不曾看錯人。白永和猛然想到,莫不是舉家為千里做官的他破例唱的慶功戲?禁不住喃喃自語道:“喜榮歸,喜榮歸……舉家盼他喜榮歸。可是——”想到這里,臉上倒像被蜂針螫了似的灼熱起來?! ∷哪抗鈴呐_上移至臺下,借著臺口微弱的燈光,發(fā)現(xiàn)爺爺、奶奶也擠在人堆里,眉開眼笑,交頭接耳??吹贸?,他們心情不錯?! ∷幌塍@動二老,怕沖了他們的雅興,便轉身往村里走去,步履隨著遲緩起來。推開虛掩的厚實堡門,迎面遇上手提燈籠的雜工財旺?! ∶鎸Σ凰僦停斖勾蛄藗€愣怔:眼前這位爺長袍馬褂,面容清秀,眼睛明亮,鼻梁高聳,像是他們?nèi)贍?;可是讓他疑惑的是,三少爺頭上那條烏黑發(fā)亮的辮子哪里去了,核桃帽下分明罩著刀削過似的齊耳剪發(fā)。聽說洋人就不留辮子留寸頭,莫非這是洋人來了?聽說洋人是藍眼睛鷹鉤鼻,燈光燭影里看不清這位爺是不是藍眼睛,但鼻尖好像不帶鉤,他不敢細看。正在捉摸不定時,忽聽那個“洋人”開了腔:“怎么,不認得了?” 對方吐出一句地道的永和關土話,他聽著這么耳熟,再看一眼對方熟悉的面孔,才半信半疑地試探著問:“三少爺——” 白永和輕輕應了一聲,又左右掃視了一眼?! ∝斖圆环判?,又用審視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三少爺一番。問:“三少爺,您怎么成了這個——” 財旺本來要說“模樣”,但不敢往下說。男人丟了辮子,意味著什么?連他這個下人都拖著一條粗糙的長辮子,堂堂知縣大老爺竟把辮子丟了,真是稀奇事! 白永和知道對方的下文是什么,但他懶得去解釋。只淡淡地“噢”了一聲。 “您不是去老遠的南邊做官去了嗎?怎么……” 年輕人見這個孩子似的傭工一臉狐疑,就敷衍地咕噥道:“怎么,做了官就不興回家了嗎?” “當然,當然。三少爺請。”說完,財旺跟著三少爺亦步亦趨地往回返?! “子篮秃鋈煌W。仡^問財旺道:“財旺,院里院外掛這么多燈籠做甚?” “老太太說,三少爺當了縣太爺,要掛一個月的燈籠,一直掛到正月十五。讓九十眼窯院里里外外,紅紅火火,喜氣洋洋!這不是,還有一盞燈沒掛呢,啊,我這就去掛。” 白永和想說什么,終于沒有說出來。輕輕嘆了口氣,搖搖頭,擺了擺手說:“去吧,去吧。窯里有人嗎?” “有,有。劉嬸和陳嬸都在?!眲鸷完悑鸲际前准夜偷睦蠇屪?。 白永和循著熟悉的路徑,不緊不慢地走著。進了院門,迎面就是自家略顯滄桑的照壁,在燈籠的映照下,上面斑斑駁駁的磚雕大字依稀可見:“以和為貴,以義制利,以誠取信,以儉治家”。這是白家沿襲幾百年的祖訓,白永和每次外出歸來,總要對著祖訓喃喃念叨一遍。他以為,這是做人的根本,處世的要則,是自家?guī)装倌攴e累下的精神財富,任何時候不可淡薄,更不可忘卻。所以,盡管落魄歸來,依舊不忘對老祖宗留下的金玉良言頂禮膜拜。仿佛祖訓入眼,會無形中給他注入力量。 他腳步輕輕地繞過照壁,一直朝里走去?! ∝斖鷴旌米詈笠槐K燈,就跌跌撞撞跑進戲場,一頭鉆進人群中,像要捅破天大秘密似的,附在白老太爺耳邊嘀咕了些什么。白老太爺先是吃了一驚,繼而低聲問道:“沒看錯人吧?” “哪能呢,千真萬確是三少爺回來了?!薄 皫Я穗S從沒有?” “這個——隨‘村’,還是隨‘城’,我不知道,只有三少爺一人隨我進了村?!薄 “桌咸珷斄R了聲“沒用的東西”,再沒說什么?! ∽谂赃叺陌踪Z氏忍不住又問:“三少爺穿的官服還是便服?” “這個我倒沒留意。不過——我可從來沒見過縣太爺?!薄 半y道三少爺不是縣太爺?蠢材!”白賈氏顯然對財旺的不識高人感到不快。 “哎,就是呀!你看我這人多糊,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財旺剛要走,又轉過身來,神神秘秘地說:“三少爺?shù)霓p子,辮子……” “什么辮子?”白老太爺驚愕地問?! 稗p子不知哪里去了,只留了個帽蓋蓋,就像我送他做官時在漢口見的洋人一樣?!薄 “桌咸珷斣僖舶崔嗖蛔?,“呼”地站起就走,白賈氏緊隨其后,人們自覺地閃開一條縫。白家長孫白永平、仲孫白永忍和他們的媳婦,見爺爺、奶奶要走,不知該怎么辦。只得跟著站起身來,做出要走的樣子?! “桌咸珷斠姞?,說:“不關你們的事,只管看你們的戲?!薄 ∷麄兊呐e止引起一陣小小的騷動。人們的目光不由得射向兩位長者,白家當家人的突然離場讓眾人不免心生疑問。不過,隨著他們身影的消失,戲場復歸平靜,臺上弦歌依舊。
編輯推薦
長篇小說《大晉商》以永和縣永和關渡口為背景,從清朝末年寫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全景式展現(xiàn)了永和關渡口及千里黃河的晉陜峽谷、晉西南的山山水水,描寫了主人公在晉商衰敗之際奇跡般地成為富甲一方的黃河商家的傳奇經(jīng)歷,展現(xiàn)一代傳奇商人曲折命運,是一部涵蓋時代變遷和家族變遷史的全景式小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