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中國工人 作者:蔡東藩 頁數:52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晉書》百三十卷,相傳為唐臣房喬等所撰,蓋采集晉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鴻所著之《十六國春秋》等書,會而通之,以成此書。獨宣武二帝紀,與陸機王羲之傳論,出自唐太宗手筆,故概以御撰稱之,義在尊王,無足怪也。后書評論《晉書》之得失,不一而足,而《涑水通鑒》《紫陽綱目》敘述晉事,書法與《晉書》相出入者,亦不勝舉焉。愚謂當今之時,以古為鑒,不必問其史筆之得失,但當察其史事之變遷。兩晉之史事繁矣,即此內訌外侮之復雜,仆已更難詳。宮闈之禍,啟自武元,藩王之禍,肇自汝南,胡虜之禍,發(fā)自元海;卒致銅駝荊棘,蒿目蒼涼,鰲墜三山,鯨吞九服,君主受青衣之辱,后妃遭赭寇之污,此西晉內訌外侮之大較也。王敦也,蘇峻也,陳敏杜搜祖約也,孫恩盧循徐道復也,而桓玄則為篡逆之尤,此東晉內訌之最大者。二趙也,三秦也,四燕五涼也,成夏也,而拓跋魏則為強胡之首,此為東晉外侮之最甚者。蓋觀于東西兩晉之一百五十六年中,除晉武開國二十余年外,無在非禍亂侵尋之日,不有內訌,即有外侮,甚矣哉!有史以來未有若兩晉禍亂之烈也。夫內政失修,則內訌必起,內訌起則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蟲生,墻罅蟻入,自古皆然,晉特其較著耳。鄙人愧非論史才,但據歷代之事實,編為演義,自南北朝以迄民國,不下十數冊,大旨在即古證今,懲惡勸善,而于《兩晉演義》之著手,則于內訌外侮之所由始,尤三致意焉。蓋今日之大患,不在外而在內,內訌迭起而未艾,吾恐五胡十六國之禍,不特兩晉為然,而兩晉即今日之前車也。天下寧有蚌鷸相爭,而不授漁人之利乎?若夫辨忠奸,別貞淫,抉明昧,核是非,則為書中應有之余義,非敢謂上附作者之林,亦聊以寓勸戒之意云爾。惟書成倉猝,不免詿誤,匡我未逮,是所望于閱者諸君。中華民國十三年夏正季秋之月,古越蔡東藩自敘于臨江寄廬。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浙江蕭山人,著名通俗史家,自1916年至1926年10年間,寫成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再現了上起秦始皇。下迄民國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
書籍目錄
第一回 祀南郊司馬開基 立東宮庸雛伏禍第二回 墮詭計儲君納婦 慰癡情少女偷香第三回 楊皇后枕膝留言 左貴嬪攄才上頌第四回 圖東吳羊祜定謀 討西虜馬隆奏捷第五回 搗金陵數路并舉 俘孫皓二將爭功第六回 納群娃羊車恣幸 繼外孫螟子亂宗第七回 指御座諷諫無功 侍帝榻權豪擅政第八回 怙勢招殃楊氏赤族 逞兇滅紀賈后廢姑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后援周處捐軀第十回 諷大廷徙戎著論 誘小吏侍宴肆淫第十一回 草逆書醉酒逼儲君 傳偽敕稱兵廢悍后第十二回 墜名樓名姝殉難 奪御璽御駕被遷第十三回 迎惠帝反正除奸 殺王豹擅權拒諫第十四回 操同室戈齊王畢命 中詐降計李特敗亡第十五回 討逆蠻力平荊土 拒君命冤殺陸機第十六回 劉刺史抗忠盡節(jié) 皇太弟挾駕還都第十七回 劉淵擁眾稱漢王 張方恃強劫惠帝第十八回 作盟主東海起兵 誅惡賊河間失勢第十九回 偽都督敗回江左 呆皇帝暴斃宮中第二十回 戰(zhàn)陽平茍晞破賊壘 佐瑯琊王導集名流第二十一回 北宮純力破群盜 太傅越擅殺諸臣第二十二回 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第二十三回 傾國出師權相畢命 覆巢同盡太尉知非第二十四回 執(zhí)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義旅關右迓親王第二十五回 貽書歸母難化狼心 行酒為奴終遭鴆毒……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