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壽彝講歷史-五代宋元卷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作者:白至德  頁數(shù):312  字數(shù):3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白壽彝講歷史》叢書共4冊,包括先秦秦漢卷、魏晉南北朝隋唐卷、五代宋元卷、明清卷,是為紀念我的父親白壽彝誕辰一百周年而作。原任我國的教育部部長,現(xiàn)任國務委員的陳至立同志曾經這樣評價我的父親白壽彝:白壽彝教授作為我國杰出的歷史學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長期以來,在教育戰(zhàn)線嘔心瀝血,勤奮耕耘,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白壽彝教授功業(yè)卓著,德高望重,“桃李滿天下,弟子遍神州”,深受教育界人士的崇敬和愛戴。父親總主編的《中國通史》,是他學術成就的典型代表,是20世紀最大規(guī)模的史學著作之一,也是20世紀最高水平的史學著作之一。如何將這22卷本的《中國通史》巨著和他的《中國通史綱要》、《中國史學史》、《史學概論》等歷史學術著作編輯成一套廣大讀者喜歡看的歷史科學普及叢書,是我一直思索,也是我希望做好的一件事。但真的是不太容易,目前這套書的第1版,是我們的一次初步嘗試。

內容概要

五代時期:五代時期,中國又陷入分裂割據(jù)局面。這一時期,戰(zhàn)亂頻繁、山河破裂、人民流離失所、社會停滯不前,建國滅國的速度如走馬燈一樣,建元立號的國家有十幾個之多。這其中,中原地區(qū)先后出現(xiàn)了五個自命繼承大統(tǒng),但無力控制全局的朝代,依次是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后梁太祖朱溫結束了唐王朝近300年的歷史;臭名昭著的后晉高祖石敬瑭,是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后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最為英明的皇帝,他勵精圖治、意欲統(tǒng)一,奈何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趙匡胤廢周自立,歷史又進入了相對統(tǒng)一的時代。    兩宋時期:960年,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廢周自立。經過幾年東征西討,結束了五代時期的割據(jù)狀態(tài),又一次實現(xiàn)統(tǒng)一。然而在兩宋時期,遼、金、蒙古三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相繼崛起,他們與宋朝之間戰(zhàn)爭不斷,多數(shù)以宋朝的求和妥協(xié)告終。最終,金朝攻陷宋朝首都,擄徽、欽二宗北上,北宋滅亡。宋朝宗室被迫南遷,又建立了南宋,南宋統(tǒng)治者腐敗無能,只顧偏安一隅,歌舞享樂,導致統(tǒng)治江河日下,茍延殘喘,最終被蒙古滅掉。    元朝時期:金朝衰落后,臣服于金的蒙古部落逐步壯大,雄才大略的鐵木真(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高原,成為大汗。此后,蒙古鐵騎馳騁在亞歐廣袤的大地上,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不費吹灰之力滅掉南宋,建立起疆域空前廣闊、影響盛極一時的龐大帝國。然而,元朝軍事上的強盛并不能掩蓋政治上的孱弱,他們對被統(tǒng)治階級壓迫打擊,激起人民奮起反抗,終于被明朝滅掉。

作者簡介

白壽彝,中國著名史學家、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專家?;刈?。河南開封人。早年在河南中州大學和上海文治大學讀書。1929年考入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1932年畢業(yè)。30年代主要從事中國伊斯蘭教史、回族史和中國交通史的研究。1939-1949年,先后在云南大學、中央大學執(zhí)教。1949年應邀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篇  五代時期  第一節(jié)  后梁太祖朱溫  第二節(jié)  后唐莊宗李存勖  第三節(jié)  后晉高祖石敬瑭  第四節(jié)  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榮  第五節(jié)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第二篇  兩宋時期  第一節(jié)  宋太祖趙匡胤  第二節(jié)  楊業(yè)  第三節(jié)  寇準  第四節(jié)  范仲淹  第五節(jié)  包拯  第六節(jié)  歐陽修  第七節(jié)  王安石  第八節(jié)  司馬光  第九節(jié)  沈括  第十節(jié)  蘇軾  第十一節(jié)  宋高宗趙構  第十二節(jié)  秦檜  第十三節(jié)  宗澤  第十四節(jié)  岳飛  第十五節(jié)  朱熹  第十六節(jié)  李清照  第十七節(jié)  陸游  第十八節(jié)  辛棄疾  第十九節(jié)  文天祥  第二十節(jié)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三篇  元朝時期  第一節(jié)  元太祖成吉思汗  第二節(jié)  元世祖忽必烈  第三節(jié)  耶律楚材  第四節(jié)  郭守敬  第五節(jié)  關漢卿王實甫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五代時期第一節(jié)后梁太祖朱溫【白壽彝講歷史】朱溫建立的后梁,是五代中歷年最長的一個朝代,但也只有17年(907-923年)。五代開國之君,都是以前朝方鎮(zhèn)的身份奪取帝位。在一個朝代的內部,政權的爭奪也很尖銳。后梁的朱溫,是被他的一個兒子殺死的,而這個兒子又被弟弟殺死,最后由這個弟弟當了皇帝朱溫于852年(唐大中六年)10月21日生于碭山午溝里,后來被他的兒子殺死于912年,朱溫是宋州碭山(今屬安徽)人。一、戰(zhàn)亂起家,稱雄中原朱溫兄弟三人,長兄全昱,二兄存。朱溫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母親王氏帶著他們兄弟三人被蕭縣劉崇家雇傭度日。父親朱誠,“家世為儒”、“皆以教授為業(yè)”。朱溫長大后,與二史朱存均“勇有力,而溫尤兇悍”,使“里人多厭之”。唐乾符四年(877年),朱溫與朱仔一起參加黃巢起義,轉戰(zhàn)嶺南后來,朱存戰(zhàn)死,朱溫因戰(zhàn)功補為隊長。廣明九年十二月(881年),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今陜西西安),建立政權。朱溫所部屯駐于東渭橋(今長安東北),招降了唐夏州節(jié)度使諸葛爽。

后記

白壽彝概述五代宋元時期的歷史五代宋元時期的戰(zhàn)亂和遼金元統(tǒng)治所帶來的落后的風習,都使社會生產遭到阻滯和破壞。但從這一時期的總的方面來說,中國境內的社會生產力是在波浪式地向前發(fā)展。南方蒙受戰(zhàn)禍較少,發(fā)展也較多,在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等方面都已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五代宋元時期的農業(yè)生產,既重視時宜的掌握.又能因地制宜,開辟農田一對整地、播種、育種、田間管理、施肥和收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多種作物播種以及收獲的順序和交叉關系,都作出適當?shù)陌才?,使之適應于時令的特點,并要抓緊對時間的掌握農業(yè)的精耕細作,在這時期已趨向于定型。對于土地的利用,因土地本身的各種特點而作出相應的規(guī)劃。有的是圍湖造田,叫做圩田。圩田的周圍筑有堤岸,可以防御洪水;堤上設有堰閘,可以控制蓄泄;圩內開有溝渠,可以調節(jié)水情這是可以防旱澇、保持經常豐收的好田。有的是因山勢的高低,上上下下地造田,叫做梯田有的是利用江畔海邊的沙淤地造田,或在海塘內造田,叫做沙田或涂田一像這樣新開的田,主要在南方。有的田占了廣大的面積,如蕪湖一帶的圩岸,連接起來有二百九十多里長;當涂一帶的圩岸,連接起來有四百八十里長。

編輯推薦

《白壽彝講歷史:五代宋元卷》評說歷史風云人物,顯大師風范;總結王朝興衰規(guī)律,彰往而知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白壽彝講歷史-五代宋元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大家寫的史 挺不錯的 呵呵
  •   朋友很喜歡的,正品質量,給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