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作者:金鑫 頁數(shù):22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長安大道連狹斜:大唐詩人的飛揚與落寞》浩然正氣,可澆胸中之塊壘;文思湯湯。蕩盡纖麗濁詞。昨晚又翻檢了一回李白的詩。今日猛然讀先生文。覺有蕩氣回腸之感。那段張揚的歷史,又歷歷在目。那離我們遠去的,不僅僅是一張張鮮活的面容。還有更多的深刻的人生況味。仔細地看完了第一頁。眼睛快睜不開了。寫得真全,看完都幾乎補了個大唐歷史了。更喜歡李白了,也對賀知章有了新認識。
作者簡介
金鑫,江蘇建湖人,公務員,專欄作家。
書籍目錄
壹初唐雨王績:策杖尋隱士李世民:帝王弄翰墨王勃:海內(nèi)存知己楊炯:春氣繞蘭心盧照鄰:幽憂長年悲駱賓王:曲項向天歌杜審言:恃才且疏狂宋之問:問君因何死陳子昂:感嘆何時平上官婉兒:搖筆風云生王梵志:白話警世人貳盛唐風吳筠:九龍升云網(wǎng)賀知章:風流賀季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張九齡:孤鴻海上來王之渙:欲窮千里目孟浩然:隱者自怡悅王昌齡:冰心在玉壺鄭虔:丹心一寸灰王維:人品盈如月李白:醉里乾坤大高適:倚劍對風塵崔顥:誰乘黃鶴去杜甫:憂端齊終南岑參:負劍出北門叁中唐云顏真卿:熱血鑄真卿張繼:夜泊楓橋畔錢起:曲終人不見李季蘭:相思渺無畔韋應物:今年學種瓜孟郊:久病蚌成珠賈島:僧敲月下門韓愈:賢者唱古聲薛濤:妾住浣花溪柳宗元:獨釣寒江雪劉禹錫:應不向秋悲白居易:千里故人心李賀:何當金絡腦杜秋娘:莫惜金縷衣肆晚唐雪張祜:高才何必貴杜牧:俊賞小杜郎李商隱:無題亦傷感溫庭筠:花間一飛卿魚玄機:花落釣人頭陸龜蒙:江湖陸散人黃巢:滿城黃金甲高駢:射雕英雄血司空圖:扼腕為唐祭羅隱:為瑞不宜多韋莊:莫話明朝事
章節(jié)摘錄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隱士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隱士是個不易輕得的榮譽頭銜,一要棄宮去職,遠在江湖;二要薄錢尚德,心近自然;三要才識過人,特立獨行。三個要素條件拆開來,相對容易,但如果粗篩細選,大浪淘沙之后,全部符合的為數(shù)便不多了。當我們將目光投射到千年之前的大唐王朝,可以在那叱咤風云、興衰成敗的三百年間,在那一群斗酒吟詩、光耀千載的文人群體中,在那些正傳野史、豎排繁體的線裝書籍里,尋覓到各式各樣的隱士。歷來的編史者,因為隱士的高風勝情,在筆下也是推崇有加。《新唐書》和《舊唐書》作為反映當時社會生活最權(quán)威、最翔實的文獻資料,專門辟了“隱逸”的卷目,將隱士逸人與孝友、良吏、列女等一同褒獎宣傳?! ⊥蹩?,可以算是唐朝的第一位隱士。他在朝廷里干不下去,回到家鄉(xiāng),聽說附近有一個名叫仲長子光的隱士,“服食養(yǎng)性”,“非其力不食”,而且三十年間始終如此,立即動了心,哎喲,這樣的人是可以結(jié)交為友的!大約拜訪過幾次,后來也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干脆搬了過去,結(jié)廬相近,與其為鄰。那位脾性古怪的仲長子光先生終日不語,兩人卻飲酒甚歡。誰也不說話,舉杯相碰,一杯又一杯,喝得很高興,喝完了,種田的種田,彈琴的彈琴,寫詩的寫詩,或者想睡覺就去睡覺。這樣的飲酒小聚,從內(nèi)容到形式,可謂是奇怪至極?! ∶總€人,都在尋覓自己人生仰慕的對象,都在追求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有些人立志當官,于是熟稔官場規(guī)則,忝列其中。有些人刻意經(jīng)商,不惜破譯商賈秘密,求富于時。王績的人生理想,是以遠他三百年前的著名隱士陶淵明為楷模,成為陶的隔世弟子。陶淵明的一生,曾經(jīng)數(shù)次出仕,有一次,因為督郵的到來,態(tài)度無禮,他自己也受不了穿衣束帶、低頭拜揖的規(guī)矩束縛,這位只做了八十天的縣長便憤然辭官,回鄉(xiāng)采菊。王績當官也不安分,在先前的隋朝,當?shù)礁笨h長就受不了了。有一次,他因貪酒而遭彈劾,思來想去,平日里迎來送往,寄人籬下,受人拘束,言若由衷上司不高興,言不由衷自己別扭,自己就好像一只鳥,到處都是羅網(wǎng),再這樣待下去非把自己逼瘋不可,于是寫了一紙辭呈,掛印棄官,“輕舟夜遁”,轉(zhuǎn)身之間,就把自己送歸故鄉(xiāng)。來去自由,連離任審計也都免了。 隱者自隱?;氐洁l(xiāng)下,無事一身輕。沒有了薪俸工資,但家有良田十多頃,相當于有房有車、衣食無憂的中產(chǎn)階層,生活倒還算過得去。王績自己也說,“酒甕多于步兵,黍田廣于彭澤”,酒比當年的阮籍要充足,田產(chǎn)比起陶淵明的“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也要闊綽得多,家里還有幾個傭人,經(jīng)濟條件方面是比較優(yōu)越感的。可是,王績知道,自己差的,還是那一份脫離樊籠、融入天地自然的心性。所以,他甚至不惜離開自家的華堂大屋,搬到幾十里之外,與那個貧農(nóng)仲長子光為伍。他的身邊,擺著《莊子》《老子》,讀得異想天開,忘乎所以。有時興趣來了,還幫著村人占占卜,算算卦(依他的性格,大約也不會收金納銀,圖個快樂罷了),樂此不疲地混跡于村野之間。他最樂于做的事,就是到田間做點小活,然后停下來,看看花鳥魚蟲,或者倚在某個幽靜的角落,看著路上那些行人,走走停停,有時忍不住詩興大發(fā):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錁浣郧锷?,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囝櫉o相識,長歌懷采薇?! 蹩儭兑巴贰 ∧寥藥е俜导伊?,獵馬馱著主人捕獲的飛禽回來了,春夏秋冬的景色讓人陶醉,還有那些質(zhì)樸的農(nóng)人,這一切,都會讓王隱士心生喜悅。住在東皋,王績自名“東皋子”。一天到晚,東皋子徘徊于瓜田李下,山間溪旁,飲酒望世,自得陶然。自己辭官不算,還煞費苦心地寫了一首詩,奉勸當時身在廟堂的房玄齡:“位大招譏嫌,祿極生禍殃”,又暗示和提醒人家,不如學學聰明的范蠡,功成身退,趁早歸隱吧。隋唐易代之時,王績以敏銳的嗅覺觀測新朝時政,心懷警惕,做出了自己的判斷——遠離官場是非,尋求心靈自由。田間和廟堂相比,環(huán)境迥異,心情也自然不同?! ∵@樣的觀望,看起來當然是無官一身輕、放任于山水自然之間的陶然自樂,但在骨子里,卻隱藏著深不可測的情緒波瀾。隱士們的表面沉靜,遮掩不了心底的黯然神傷,而這些往往會通過文字訴諸筆端。王績的《古意六首》里有這樣一首詩:“竹生大夏溪,蒼蒼富奇質(zhì)。綠葉吟風勁,翠莖犯霄密……刀斧俄見尋,根株坐相失。裁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有用雖自傷,無心復招疾。不如山上草,離離保終吉?!毖酝庵馐鞘裁矗考认M腥速p識,建功立業(yè),又希望身心自由,不受傷害。這樣的情緒,也恰恰是許多有識之士棄官歸隱的心結(jié)。很多人有向隱之心,但一生未能濾清塵世的煩憂,而這種進與退、得與失相互交織的矛盾心理,也恰恰反映了知識分子的天真與脆弱?! ∷?,隱士們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通常是外界的誘惑。他們需要自我解脫,最大限度地保持清心寡欲、安寧有序的生活狀態(tài),積累更多的精神能量。 月夜,王績會在山間擺下琴來,獨奏一曲,弦動于心,孤芳自賞。隱士多是性情慈善之人,與世無爭。王績把自己徹頭徹尾地“藏”了起來,即便是刺史慕名登門拜謁,也不予理睬。請他去講學,也只是揮揮手,婉言謝絕,我在家里釀酒呢,哪能“談糟粕,棄醇醪”!拒人于千里之外不算,還狠狠地潑了人家一盆涼水。不過,有位叫杜之松的刺史對他也還算尊敬,雖然請他講學不肯去,每年仍不忘派人給送些酒脯來,以示尊重。除了過著“置酒燒枯葉,披書坐落花”的神仙生活,王績還常常拄杖入深山,尋訪隱土。一個隱士,總是要在內(nèi)心里,想尋找到更多的隱士?! 」γ诺孟?,榮華放得下,偏偏有一樣,王績始終放不下,那就是酒,而且嗜酒成癮,矢志不渝。他哥哥大儒王通是有名的“書蟲”,王績卻是個不折不扣的“酒鬼”,酒量大約比后世的李白還要大些,可以飲五斗不醉,自詡為“五斗先生”,并且大約在一次酒氣深沉之后,寫過一篇類似自畫像的《五斗先生傳》: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間。有以酒請者,無貴賤皆往,往必醉,醉則不擇地斯寢矣。醒則復起飲也。常一飲五斗,因以為號焉。先生絕思慮,寡言語,不知天下之有仁義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來。其動也天,其靜也地,故萬物不能縈心焉。 一提有酒,可愛的王績先生立馬腿軟嘴饞,移步不前,不知東南西北,而且只要有酒,無論貴賤皆往,一屁股坐在席上,以開懷暢飲為樂事,不及其余。初唐時,他曾以隋朝舊臣的身份待詔門下省,別人問他:您現(xiàn)在待詔無事,有什么可樂的呢?王績回答說,朝廷每月供應三升好酒,足以使我留戀于此啊。簡直就是為了酒而工作,動機十分單純。他哥哥的門生陳叔達當時主事,聽說以后,特例給予王績關照,每日供應一升酒,人稱“斗酒學士”。聽說太樂署史焦革家多有好酒,便想著法子到焦大人手下當差,吏部沒有批準,王績?nèi)宕蔚卣翌I導,陳述緣由,苦苦哀求。主事者問,為什么非要到那里工作?他說,其中有深意。好說歹說,總算得到允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