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王朝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高換婷  頁數(shù):246  字數(shù):19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人是歷史的產(chǎn)物,探究歷史真相,打開塵封記憶,獲取智慧源泉,是人類天然的本能。但歷史從來都是時代的產(chǎn)物,它的豐富、鮮活,光怪陸離,千人千面,就后人評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謂常理常情。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地位卓絕,影響至深,一直是學術(shù)界和世人關(guān)注的焦點。不過,由于種種原因,時下坊間關(guān)于清代歷史的著作雖然汗牛充棟,但任意發(fā)揮、影射曲解、以訛傳訛的現(xiàn)象,卻比比皆是,讓人觸目驚心。如何吸收和借鑒國內(nèi)外清史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學術(shù)研究的立場和可靠的文獻資料記載為依據(jù),廓清世間種種不實傳聞、戲說,還原歷史的本色,并轉(zhuǎn)化為易于被社會各界接受的知識,是歷史學研究者不容推辭的責任和義務(wù)?!肚鍖m檔案證史書系》就是這一嘗試的產(chǎn)物。  本書系有別于帝王的個人傳記或現(xiàn)在流行的歷史教科書,力圖集學術(shù)研究、成果轉(zhuǎn)換、文化普及、傳統(tǒng)文化教育諸功能于一體。全書系分為十二冊,按照清王朝近三百年由盛而衰的歷史軌跡,以清朝十二帝為主軸,以各個朝代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通過對清宮檔案資料的系統(tǒng)挖掘,力爭較為全面地揭示出有清一代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將真實的歷史還原于大眾?! n案是了解歷史真相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流傳至今的清代檔案浩如煙海、卷帙浩繁,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清代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思想、文化、民族、宗教、宮廷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成為我們今天了解清代歷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緯祱猿挚茖W嚴謹?shù)膽B(tài)度,忠于原始史料記載,將檔案資料作為歷史敘述的基點、重點和亮點。通過檔案資料的搜尋、排查、分析、佐證及揭秘等相關(guān)過程,力圖以檔案證史,以檔案明史,以檔案補史。各個分冊的專家學者在寫作的過程中,根據(jù)原始檔案資料,揀選清代十二朝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由此確定每一分冊的話題。各分冊作者在對檔案資料的尋找、翻查、分析、佐證中,對各個話題進行挖掘與分析,得出結(jié)論,還歷史以真實面目。在對檔案資料的處理和寫作上,突出了原創(chuàng)性、學術(shù)性及知識性。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清代檔案價值的局限性也不言而喻。所以我們在寫作過程中,同樣非常注重各種材料的參照對比、考異辨析,以陳述歷史真實為第一要務(wù)。  在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韓亞君副總編輯精心策劃、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中青人分社林棟總編輯組織落實下,十幾位歷史學青年學者與中青人幾位年輕編_輯通力合作,經(jīng)過將近兩年的努力,完成了本書系的撰稿和編輯加工工作。我們希望能通過這樣的努力,在客觀論述清代歷史演化的背景基礎(chǔ)上,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教訓(xùn),汲取歷史智慧,但能否如愿,還有賴于讀者諸君的評判。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系有別于帝王的個人傳記或現(xiàn)在流行的歷史教科書,力圖集學術(shù)研究、成果轉(zhuǎn)換、文化普及、傳統(tǒng)文化教育諸功能于一體。全書系分為十二冊,按照清王朝近三百年由盛而衰的歷史軌跡,以清朝十二帝為主軸,以各個朝代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通過對清宮檔案資料的系統(tǒng)挖掘,力爭較為全面地揭示出有清一代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將真實的歷史還原于大眾。    本書是該書系的其中一冊,介紹了嘉慶皇帝的故事。

作者簡介

高換婷,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現(xiàn)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管利用部副主任、研究館員。參與撰寫的著作主要有《乾隆皇帝與馬戛爾尼》、《御筆詔令說清史——影響清朝歷史進程的重要檔案文獻》、《紫禁城皇家生活全景》、《清代檔案圖錄匯集》等。撰寫論文有《(清朝修史與

書籍目錄

登基大典始末  一、乾隆帝禪位不歸政  二、皇太子稱帝無實權(quán)  三、心酸的立儲過程  四、皇宮里的家宴  五、帝王天下二人分  六、臥薪嘗膽的歲月嘉慶親政面臨的難題  一、盛世凸顯衰音  二、危機悄然而至  三、封密百年的祈禱  四、“勤”字為先促發(fā)展  五、講平等討治國真經(jīng)  六、心有余而無力回天解密千叟盛宴  一、群臣眾叟的節(jié)日  二、膳桌上的美酒佳肴  三、賬單中的疑團揭秘白蓮教農(nóng)民起義  一、教首被殺官逼民反  二、巾幗不讓須眉的王聰兒  三、回師襄陽起義軍受挫  四、喋血深谷香魂出竅夢幻般消失的“阿房宮”  一、大火連環(huán)燒三殿  二、《罪己詔》太上皇自責  三、宮中燈火管制的訣竅  四、洋滅火器進宮了檔案揭秘和珅之死  一、春風得意的皇帝寵兒  二、外國人眼中的“二皇帝”  三、多行不義必自斃  四、二十大罪狀揭曉  五、施“皇恩”和珅免遭凌遲  六、帶不走的家財?shù)降子卸嗌偾宓蹆苑饬鹎驀跏寄? 一、傳統(tǒng)的宗藩體系  二、冊封琉球國王的使者  三、中琉文化的傳播人玉不琢不成,人不學不知  一、永琰的學習課本  二、情深意切的師徒關(guān)系  三、“知不足”的學者永定河百年遇洪災(zāi)之謎  一、宮內(nèi)宮外一片狼藉  二、開國庫取錢糧賑濟災(zāi)民  三、讓“無定河”永定無災(zāi)嘉慶遇刺之謎  一、神武門前的刺客  二、闖皇宮的教民  三、皇帝揮淚寫檢討  四、皇宮安全的秘訣皇帝稱奇的大案  一、閑聊中顯露貪財野心  二、皇帝驚呼:奇!奇!奇!  三、欽點治罪花翎不保  四、值得深思的啟示木蘭秋狝衰落的真相  一、踏上木蘭之路  二、有趣的草原圍獵圖  三、木蘭圍場的衰落  四、勇敢的摔跤勇士皇族子孫重返故土之謎  一、解析愛新覺羅家譜  二、光環(huán)下的皇親國戚  三、皇家之澤五世而斬  四、喜憂參半的改革之路  五、重返白山黑水闖關(guān)東的艱難歷程  一、龍興之地的戒規(guī)  二、人口異軍突起  三、學者的忠告與建言  四、被阻隔的關(guān)隘禁煙令頒行始末  一、販賣鴉片的黑店  二、罌粟花下的累累白骨  三、吸食鴉片者重罰  四、白銀外流國力漸衰  五、禁煙令埋下戰(zhàn)爭伏筆宮廷人參掉包案  一、養(yǎng)生之佳品美容之妙方  二、廣袤的參場日漸荒蕪  三、以假亂真的秧參崛起  四、偷梁換柱終被識破貢院內(nèi)外的舞弊風波  一、路漫漫科舉艱辛路  二、驚嘆科場舞弊高手  三、再現(xiàn)考場作弊實物  四、作弊案皇帝討說法英吉利使臣鎩羽而歸  一、再次訪華的中國通  二、不可更改的禮儀  三、戰(zhàn)火不期而至后宮女人的命運  一、福運最短的皇后  二、坐宮最長的妻子  三、統(tǒng)領(lǐng)六宮的賢內(nèi)助撲朔迷離的死因  一、壽登周甲的皇帝  二、駕崩熱河死因撲朔迷離  三、入土皇陵夫妻團聚

章節(jié)摘錄

  都說嘉慶皇帝從乾隆手中接過的是一支沉重的權(quán)杖,是掩蓋在盛世下的腐朽與危機,事實的確如此。難道嘉慶帝自己就沒有絲毫察覺嗎?從執(zhí)政后的所作所為分析,嘉慶帝不僅知道而且用最大的決心和毅力,力圖鏟除一個個腐蝕、破壞國家和社會肌體的毒瘤。嘉慶帝親政后最大的問題是想辦法緩解經(jīng)濟,于是他終止祖父輩熱衷的南巡傳統(tǒng),他固然留戀當年隨父皇南巡時看到的江南美景,歌舞升平曾給他帶來的愉悅和陶醉,但他更沒有忘記乾隆帝說的話:“我當皇帝六十年,自認為自己沒犯什么大錯。惟有六次南巡,勞民傷財,把好事辦成了壞事?!钡@僅是冰山一角,從嘉慶帝即位開始清廷用近9年的時間完成了剿捕白蓮教戰(zhàn)事,調(diào)動16個省的兵力,耗銀2億兩,這些錢相當于清廷4年的財政收入,雖然清廷艱難地支撐了下來,但對原本就匱乏的清朝財政如同雪上加霜。無奈嘉慶帝冒著違背祖訓(xùn)的大不敬,大搞捐輸捐納,京官自員外郎以下,外官自道、府以下,武官自游擊以下均可報捐,這也使一些無才而有財?shù)娜嘶烊胧送?。隨著捐納之風愈演愈烈,捐官的錢也越要越多,又加速了腐朽之風的盛行。清朝的捐納就是人們常說的賣官鬻爵。它通常由政府先制定出條例、價格,然后公開出售,慢慢地成為了一種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開捐主要是為了籌集軍餉、治河、賑災(zāi)的費用,對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社會秩序的安定曾起了重要作用。到雍正時,捐納弊竇已凸顯出來,那些負責經(jīng)辦捐納的官員公開“賣官賣法,貪污中飽”。許多捐納出身的官吏“不能發(fā)憤自礪,志趣卑陋,甘于污下,久居民上,荼毒小民”。乾隆年間大量的地主、商人、官僚子弟捐官,“以官為市”,造成“名器日濫…流品雜沓”。不少人捐官到任后,唯以“斂財以補償之計”,“收受陋規(guī)為職事”。而那些捐有官銜的紈禱子弟,更是依“官”仗勢,橫行不法,商人也以“官”為護符,加重對平民百姓的盤剝。清廷開捐的本意是要把捐納的錢用于國家的富強,社會的安定,結(jié)果反而刺激了社會各種矛盾的激化。乾隆帝已看出這些問題,他說:“為治之要首在用人,而人才究以正途為重。前因軍需、河務(wù)支用浩繁曾暫開捐例,原屬一時權(quán)宜之計,不久即行停止?!彼麛嗟叵铝钔V咕杓{,并要求子孫永遠“奉以為法”不再開辦?! ?jù)清宮朱批奏折內(nèi)政職官類檔案記載,嘉慶年間的捐輸是最繁重的,國家每年都要以大量的捐納用于緩解國家財政之不足。這些錢被用在剿捕起義軍、治理河工、軍需軍備等方面,甚至皇族家事的一些用銀也因國庫無力支付而使用捐納。如嘉慶四年(1799)洋商潘致祥、鹽商溫永裕等請求各捐銀20萬兩以備懸賞平苗立功官兵;嘉慶五年(1800)鹽商溫永裕、吳敘慈等再一次呈請捐輸50萬兩為平定川陜白蓮教用;嘉慶十九年(1814)洋商公捐銀24萬兩、鹽商公捐銀16萬兩用于補充軍費開支。嘉慶十年(1805)黃河、淮河大水災(zāi),洪澤湖決堤,徽商鮑漱芳先后捐米6萬石、麥4萬石賑濟了數(shù)十萬災(zāi)民,后他又集眾輸銀300萬兩開山歸海。鮑漱芳屢次捐輸?shù)男袨樯畹眉螒c皇帝贊賞,這些事例在清宮的人事檔案中有大量的記載。對嘉慶帝大搞捐輸捐納,且不去分析他的功過是非,僅就這一做法而言充分表現(xiàn)出他對富國強民的渴望和急于求成的心情。通過各種努力,嘉慶一朝的國政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然而這一切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整個社會危機,積弊太深及接踵而來的內(nèi)憂外患,使嘉慶帝如履薄冰。

編輯推薦

  嘉慶皇帝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乾隆第十五子他秉賦聰慧,博覽史書,覺得乾隆的青睞,而榮登皇帝,但此時的大清,已因乾隆晚年的好大喜功、和珅的貪婪卑劣、官吏的玩忽職守而風雨飄搖。為了重整山河,嘉慶首先拿第一大貪官珅開刀,大刀闊斧地整飭吏治,先后鏟除了一大批貪官污吏,但他性情優(yōu)柔寡斷,對弊政多是懲而不殺,戒而不絕??梢哉f,嘉慶執(zhí)政的二十五年,也正是他為吏治傷透腦筋的二十五年,這不能不說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大清“唐乾盛世”的好時光從他手中開始敗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嘉慶王朝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這本書回來的時候就不賴,我很喜歡,里面有一張是清朝科舉考試舞弊案,看著很吸引人,作弊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還有圖片介紹,考生的衣服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在下實在是佩服。高考要是能抄就好了。。。。。。
  •   圖文并茂,覆蓋主要歷史事件,值得收藏。
  •   看完了,挺值得一看的。
  •   還沒看完 但紙質(zhì)還不錯
  •   還么有讀,讀了再來寫。
  •   回家翻了翻挺好的
  •   書中引用的很多資料是錯的,不知道是作者不了解這一段歷史,還是編輯時出現(xiàn)錯漏?舉個例子:嘉慶的皇四子綿忻,嘉慶二十四年并封為瑞親王,道光八年七月逝。而書中作者卻寫成是受封瑞親王后第二年逝明顯是書編得不夠嚴緊,沒有查閱過相關(guān)的歷史材料胡亂編寫的。另外文筆非常粗操,書中內(nèi)容有的是從網(wǎng)上論壇或其他書中左拼右拼過來的
  •   質(zhì)量太次,紙質(zhì)非常不好,之前在當當買過雍正王朝,拿這回買的三本做對比,明顯質(zhì)量不一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