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中國青年 作者:俞汝捷 頁數(shù):352
Tag標簽:無
前言
2003年秋,我所在的武漢大學國學班開設了一門名為“詩詞寫作”的課程,任課教師是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俞汝捷先生。我自幼喜愛舊體詩詞,上大學后開始學習近體詩格律和嘗試創(chuàng)作,此時得以聆聽講授,自然受益匪淺。其時我雖已學詩兩年,但長期處在起步階段,進境無多,于是在課后多次趨前請教,深為俞老的學識和為人風范所折服。盡管當年的課程早已結(jié)束,我也于2005年離開江城,前往北大繼續(xù)研究生學業(yè),但一直珍視著這份師生情誼,有了新作,常常用電郵發(fā)給俞老,請他指點。他也十分關心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此次《學詩26講》行將付梓,承他青目,囑我作序,真是既驚喜又惶恐。顧名思義,《學詩26講》的著眼點在于“學”,對于廣大舊體詩詞愛好者而言,這本書的意義遠非引人欣賞“唐詩”、“宋詞”、“元曲”的佳妙,而是導人進入舊體詩詞的創(chuàng)作之門。
內(nèi)容概要
你想由易而難、循序漸進地學會寫作詩詞、散曲和楹聯(lián)么?《學詩26講》將為你開啟一道便捷之門。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生王穎說:“作者以其清雅的風格、流麗的文字、淵博的學識向初學者傳授詩詞寫作之道,從格律、遺詞、謀篇等各個方面娓娓講述其學詩的方法和見解。讀這《學詩26講》,常常令我憶起他當年的授課,宛如行云流水,平易家常,深味則如品香茗,余韻悠長?!?/pre>書籍目錄
序王穎1 「不學詩,無以言」2 有意模仿與無心背錯3 學詩從五古入手4 有意味的「家常話」5 從曹植到庾信6 近體詩如何押韻7 「不講平仄,即非律詩」8 再談《律詩定體》9 拗救、變通與革新10 工對、寬對及其他11 律詩的遣詞造句12 律詩的謀篇布局13 絕句的特點與作法14 七古的特點與作法15 從白居易看敘事詩16 各種各樣的詩體17 詞的押韻方式18 詞的平仄與句式19 調(diào)的聲情與詞的文情20 詞的結(jié)構(gòu)與作法21 散曲的形制22 散曲的格律23 詩化的楹聯(lián)24 唱和、聯(lián)句、詩鐘25 讀點詩話與詞話26 毛澤東詩詞研究領域的缺損「附1」 詩韻節(jié)錄「附2」 詞譜簡編「附3」 曲譜例覽「附4」 時諺聲律啟蒙《習文小輯》后記章節(jié)摘錄
1 「不學詩,無以言」2003年秋天,有兩件事讓我同詩詞發(fā)生了新關系。一是應邀為武漢大學國學班開設詩詞寫作課;二是主持首屆黃鶴樓詩詞大賽。無論開課還是主持大賽,都面對一個問題:為什么?——在課堂上要講明國學班為什么要開這門課;在記者會上則要回答黃鶴樓為什么要舉辦詩詞大賽。兩件事各有側(cè)重,目的則有其一致性。首先是為了傳承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中國素有“詩的國度”之稱。詩歌在中國文學乃至文化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墩撜Z·季氏》載有這么一故事: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幫硕鴮W詩?!笨柞幾植~,是孔子的兒子。從他回答陳亢的這段話可以看出,孔子對他是否“學詩”是非常關注的,甚至認為不學詩就簡直沒有辦法說話。這里的“詩”指的是《詩經(jīng)》。后記
《習文小輯》是由我的三本小書組成的專輯。文學歷來可分為敘事和抒情兩大類,最具敘事性特征的文體是小說,最具抒情性特征的文體是詩歌?!缎≌f24美》、《學詩26講》分別記錄了我在這兩個領域的一次漫步。文學又與心理活動密不可分,在作家是創(chuàng)作心理,在作品是形象心理,在讀者是接受心理?!度诵?8論》以談形象心理為主,記錄了我在這個領域的一次跋涉。無論漫步還是跋涉,對愛好者而言,其實都是愉快的學習行程。文學的景致永遠都是那樣絢麗而幽深,猶如一片蔥蘢蓊郁的森林?!缎≌f24美》旨在探討小說的審美形態(tài),構(gòu)架則受到古典文論的啟迪。1981年秋,當我準備為《青年文學》承擔“小說之美”專欄時,首先想到的是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我希望借助傳統(tǒng)的民族的形式,寫成一種現(xiàn)代“小說品”。它將從古今中外的小說實際出發(fā),歸納出十幾二十種小說美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它的語言也當力求生動活潑而帶有較多的形象性。編輯推薦
《學詩26講》為習文小輯叢書之一。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